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整齐划一的学生
一个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用6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她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挑战,几乎快要摧垮这位家长已经坚持了6年的教育观。现在这位家长无比担忧:6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和冲突就来了。家庭是将孩子作为独特且了不起的个体进行教育,而学校仍习惯于将孩子作为集体中平常且微弱的一分子进行打磨。在这样的拉锯战面前,将来孩子会长成什么样,这的确值得担忧。
看到学校教育最为习惯的模式化、刻板化,我脑海里突然联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给小牛上嚼子、套笼头的情形。我固然知道人的成长不全是快乐,这里面也有必经的训练和磨砺,但是一个孩子送进学校的过程,再怎么看,也不应该像那个小牛上笼头的过程。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有一些统一化的操作模式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甚至是必须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奇迹,上笼头式的教育模式已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
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他固然要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礼仪之类,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他尤其是一个独立自在的生命体,他的自我、兴趣、个性要得到尊重,他的潜能、智慧、优长要得到生长。
真正的“起跑线”在家庭教育
近年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忽悠。而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中学,而在家庭。
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教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毫无疑问,父母的行为、观念等,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导致孩子道德失范、缺乏爱心和责任的现象相当多。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与家庭无关。还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是简单地关心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困惑、遇到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与同学之间遭遇的人际关系紧张等视而不见,这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表现。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难以沟通,内心冷漠,缺乏应有的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作为改善育人环境的重要阵地,家庭教育现代化作为整体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和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我认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培养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体育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运动兴趣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北京大学新入学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为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中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
事实上,军训时学生晕倒现象不只发生在北大,其他学校也有,这进一步说明学生身体素质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学生身体素质当引起重视。“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整体工作的评价体系”,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重视体育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是,大学生以健康身体走入社会,是否意味着人才培养成功了呢?毕业时有适应工作的好身体,并不意味着能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如果运动和锻炼不继续,身体素质就可能变化。保持良好身体状态,要靠不断的锻炼,而让锻炼持之以恒,根本在于运动兴趣。从体育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才算是培养合格。
所以,重视大学的体育教学,就要重视运动兴趣的培养。如果说,教育行政部门只是给高校压力,而高校又把压力传递给学生,强制学生锻炼,学生只是被动的,压力一消失,锻炼也就中止。只有运动兴趣得以激发,运动习惯得以形成,一种内化的好品质才算形成。
运动兴趣的培养,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是,素质教育进行了这么长时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倒呈每况愈下之势,这素质教育不是方向出了问题,就是被形式化了。
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
假期休假外出,在国外的机场多次见到这样的景象:老外全家五六口人,一人背一个包、拖一个行李箱,父母自顾自地往前走,全然不顾有的孩子只有两三岁,个子还没肩上的背包大,负重艰难前行。相比之下,国内不少孩子幸福得多,外出的全部行囊都在家长的大箱子里,孩子们自顾自地玩着电脑,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对比之强烈,让人很是感慨。
过度的保护,看似对孩子关爱备至,其实是父母和长辈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机。在他们本该学会生活自理、自立的年龄,失去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一旦离开家长,就变得束手无策,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哪怕是玩耍,也会显得局促,无所适从。
孩子们暴露的问题,实则是社会心态的普遍反映: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状况,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不能失去,不能失败”的认识。一切稍有风险的活动都尽量避免参与,做饭怕切手,熨衣怕烫伤,搬东西怕累坏,都由家长代劳。孩子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因为有了好成绩,才有成功的希望。而家里唯一的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信任孩子,锻炼孩子,把孩子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面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敢于承担自己所作决定带来的后果,在失败、吃苦、受挫中,学着长大。放手让他们利用可能的机会回归自然,让游戏和体育成为教育本应有的手段,在运动中学习信任同伴、尊重对手。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孩子才是丰满的、立体的、强大的,当他长大成人、独自放飞的时候,家长才能安心放心,社会才能活力涌现。
一个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学前,用6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她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这个理念受到了根本性挑战,几乎快要摧垮这位家长已经坚持了6年的教育观。现在这位家长无比担忧:6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
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和冲突就来了。家庭是将孩子作为独特且了不起的个体进行教育,而学校仍习惯于将孩子作为集体中平常且微弱的一分子进行打磨。在这样的拉锯战面前,将来孩子会长成什么样,这的确值得担忧。
看到学校教育最为习惯的模式化、刻板化,我脑海里突然联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看到的给小牛上嚼子、套笼头的情形。我固然知道人的成长不全是快乐,这里面也有必经的训练和磨砺,但是一个孩子送进学校的过程,再怎么看,也不应该像那个小牛上笼头的过程。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有一些统一化的操作模式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甚至是必须的,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奇迹,上笼头式的教育模式已到了必须摒弃的时候了。
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他固然要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礼仪之类,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他尤其是一个独立自在的生命体,他的自我、兴趣、个性要得到尊重,他的潜能、智慧、优长要得到生长。
真正的“起跑线”在家庭教育
近年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真理,也被不少培训机构拿来忽悠。而真正的“起跑线”,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中学,而在家庭。
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教师”。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毫无疑问,父母的行为、观念等,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影响着孩子的态度和方法。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导致孩子道德失范、缺乏爱心和责任的现象相当多。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与家庭无关。还有的家庭,对孩子只是简单地关心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困惑、遇到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与同学之间遭遇的人际关系紧张等视而不见,这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典型表现。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难以沟通,内心冷漠,缺乏应有的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作为改善育人环境的重要阵地,家庭教育现代化作为整体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和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我认为,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培养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体育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运动兴趣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透露,北京大学新入学学生两周军训期间,近3500名学生累计看病超过6000人次,特别是第一周,晕倒者众多。为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中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
事实上,军训时学生晕倒现象不只发生在北大,其他学校也有,这进一步说明学生身体素质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学生身体素质当引起重视。“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整体工作的评价体系”,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校重视体育课程,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可是,大学生以健康身体走入社会,是否意味着人才培养成功了呢?毕业时有适应工作的好身体,并不意味着能长时间保持这一状态,如果运动和锻炼不继续,身体素质就可能变化。保持良好身体状态,要靠不断的锻炼,而让锻炼持之以恒,根本在于运动兴趣。从体育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才算是培养合格。
所以,重视大学的体育教学,就要重视运动兴趣的培养。如果说,教育行政部门只是给高校压力,而高校又把压力传递给学生,强制学生锻炼,学生只是被动的,压力一消失,锻炼也就中止。只有运动兴趣得以激发,运动习惯得以形成,一种内化的好品质才算形成。
运动兴趣的培养,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是,素质教育进行了这么长时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倒呈每况愈下之势,这素质教育不是方向出了问题,就是被形式化了。
把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
假期休假外出,在国外的机场多次见到这样的景象:老外全家五六口人,一人背一个包、拖一个行李箱,父母自顾自地往前走,全然不顾有的孩子只有两三岁,个子还没肩上的背包大,负重艰难前行。相比之下,国内不少孩子幸福得多,外出的全部行囊都在家长的大箱子里,孩子们自顾自地玩着电脑,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对比之强烈,让人很是感慨。
过度的保护,看似对孩子关爱备至,其实是父母和长辈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机。在他们本该学会生活自理、自立的年龄,失去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一旦离开家长,就变得束手无策,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哪怕是玩耍,也会显得局促,无所适从。
孩子们暴露的问题,实则是社会心态的普遍反映: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状况,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不能失去,不能失败”的认识。一切稍有风险的活动都尽量避免参与,做饭怕切手,熨衣怕烫伤,搬东西怕累坏,都由家长代劳。孩子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因为有了好成绩,才有成功的希望。而家里唯一的孩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信任孩子,锻炼孩子,把孩子成长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面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敢于承担自己所作决定带来的后果,在失败、吃苦、受挫中,学着长大。放手让他们利用可能的机会回归自然,让游戏和体育成为教育本应有的手段,在运动中学习信任同伴、尊重对手。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孩子才是丰满的、立体的、强大的,当他长大成人、独自放飞的时候,家长才能安心放心,社会才能活力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