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0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语文综合能力一起,成为新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充分显示了新课程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因此,在S版语文教科书的语文百花园中,增设了“能说会道”这一版块,这对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创新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口语表达的欲望。
口语交际教学中,要调动学生想说、乐说的积极性,就要求“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语文课程标准》)。为此,教师应根据每一次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化的交际情绪,营造生活化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交际。如教三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世界》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课伊始,我先播放一组动物图片,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目光吸引住了,随着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动物画面的出示,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声惊呼,脸上的惊讶与喜悦溢于言表。这些动物图片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之间的距离,勾起了他们对小动物的回忆。于是,我及时抛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它?”此时的学生已是争先恐后、不吐不快了,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极强的交际心理场,教师的导语又适时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欲望,因此学生很快的进入了交际的角色中。
当然,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描述、陈设相关的实物、情景表演、录像展播等等,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课题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有所选择地进行取舍,才能达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双向互动,实现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它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实现双向互动,才能有效达到口语交际目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走出师生圈,转换角色,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交际网。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把自己作为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仍以《有趣的动物世界》为例,在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后,我稍加点拨引导,学生们能够抓住特点来简单描述图上的小动物,还有的同学由图片延伸到自己家的小动物,说的很有兴致。看到同学们都说得这么精彩,我也不由得讲述了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真实故事,教师的一番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很自然地唤起了学生的回忆,使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倾吐出自己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时的点点滴滴。朴实而真挚的情感贯穿与口语交际的始终,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与交流能力。
2、生生互动。这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法是课堂上学生互相讨论。这种方式特别容易激活学生思维,因为,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如二年级下册的“道歉”这个话题,教材呈现了两幅插图,旨在让学生学会怎么向小芳道歉,如果教学时只关注“道歉一方”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变成了“看图说话”。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同桌分成“小明”“小芳”两个角色,先引导“道歉一方”说话,并提醒另一方作出回应。在同桌的互动中,学生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获得平等交谈的权力,合作精神、交际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辩论式的话题。
3、家校互动。如果说老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那么家长则是孩子行为的启明灯,显而易见,家长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口语交际教学尤其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学生有很多的日常生活时间和机会都是在家长身边。有相当一部分“能说会道”的口语交际训练经常要延伸到课堂外,如二年级上册的“拜年”“买文具”等话题,就需要学生与家长多交流、多实践、多表达,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挖掘,从而拓宽学生的交际空间,充实学生的交际内容。
1、主题活动,创设情境。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譬如,在每过一个传统节日的时候,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等,利用这样的节日,开一个小型的口语表达现场会。来诉说自己的心声,孩子们还是很愿意参加进来的,既诉说了对亲人、朋友、老师的祝愿,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生活瞬间,创设情境。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比如,有一次,学校让我们班级去除校园的杂草。当我带领同学们去劳动时,我看见了孩子们都在仔细的观赏小草,好象有一点舍不得,这个时候我动了一下脑筋,我说:“同学们,我们将要把这些杂草很快的除掉,如果你们要是不愿意的话,在除草之前,我们开一个简单的口语表达劳动会,向小草诉说一下你的心愿和你的心声。这样,同学们都向小草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有的表达对小草的歉意,有的表达对小草的同情等。看来这样的一个小的劳动也能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
以上这些“走出文本”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活动中不露痕迹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他们不仅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与交流”,还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人际交流的素养。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语文综合能力一起,成为新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充分显示了新课程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因此,在S版语文教科书的语文百花园中,增设了“能说会道”这一版块,这对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创新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口语表达的欲望。
口语交际教学中,要调动学生想说、乐说的积极性,就要求“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语文课程标准》)。为此,教师应根据每一次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化的交际情绪,营造生活化的交际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交际。如教三年级上册《有趣的动物世界》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课伊始,我先播放一组动物图片,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目光吸引住了,随着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动物画面的出示,孩子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声惊呼,脸上的惊讶与喜悦溢于言表。这些动物图片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之间的距离,勾起了他们对小动物的回忆。于是,我及时抛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它?”此时的学生已是争先恐后、不吐不快了,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极强的交际心理场,教师的导语又适时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欲望,因此学生很快的进入了交际的角色中。
当然,口语交际情境创设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教师的语言描述、陈设相关的实物、情景表演、录像展播等等,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中根据课题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有所选择地进行取舍,才能达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双向互动,实现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它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实现双向互动,才能有效达到口语交际目的。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走出师生圈,转换角色,建立一个平等交流的交际网。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把自己作为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仍以《有趣的动物世界》为例,在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后,我稍加点拨引导,学生们能够抓住特点来简单描述图上的小动物,还有的同学由图片延伸到自己家的小动物,说的很有兴致。看到同学们都说得这么精彩,我也不由得讲述了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真实故事,教师的一番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很自然地唤起了学生的回忆,使他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倾吐出自己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时的点点滴滴。朴实而真挚的情感贯穿与口语交际的始终,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与交流能力。
2、生生互动。这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它的运作方法是课堂上学生互相讨论。这种方式特别容易激活学生思维,因为,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如二年级下册的“道歉”这个话题,教材呈现了两幅插图,旨在让学生学会怎么向小芳道歉,如果教学时只关注“道歉一方”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变成了“看图说话”。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同桌分成“小明”“小芳”两个角色,先引导“道歉一方”说话,并提醒另一方作出回应。在同桌的互动中,学生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获得平等交谈的权力,合作精神、交际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辩论式的话题。
3、家校互动。如果说老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那么家长则是孩子行为的启明灯,显而易见,家长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口语交际教学尤其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学生有很多的日常生活时间和机会都是在家长身边。有相当一部分“能说会道”的口语交际训练经常要延伸到课堂外,如二年级上册的“拜年”“买文具”等话题,就需要学生与家长多交流、多实践、多表达,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更多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挖掘,从而拓宽学生的交际空间,充实学生的交际内容。
1、主题活动,创设情境。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譬如,在每过一个传统节日的时候,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等,利用这样的节日,开一个小型的口语表达现场会。来诉说自己的心声,孩子们还是很愿意参加进来的,既诉说了对亲人、朋友、老师的祝愿,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生活瞬间,创设情境。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比如,有一次,学校让我们班级去除校园的杂草。当我带领同学们去劳动时,我看见了孩子们都在仔细的观赏小草,好象有一点舍不得,这个时候我动了一下脑筋,我说:“同学们,我们将要把这些杂草很快的除掉,如果你们要是不愿意的话,在除草之前,我们开一个简单的口语表达劳动会,向小草诉说一下你的心愿和你的心声。这样,同学们都向小草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有的表达对小草的歉意,有的表达对小草的同情等。看来这样的一个小的劳动也能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能力。
以上这些“走出文本”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活动中不露痕迹的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他们不仅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与交流”,还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人际交流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