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事业单位改革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为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过程管理的应对措施,以期望能对加强事业单位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为经济部门服务的事业单位也相应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但是事业单位的改革是相当复杂的,其在改革中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与一些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
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现在事业单位理论上可以分为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性事业单位。但是现在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能不清晰和存在企事不分的现象,为此应该对现有的事业单位进行清晰地定位。对于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应该适时把其推向市场,转变其事业单位的法律属性,让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对于承担国家重要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应坚决加强其政府服务部门的职能,对于承担次要职能的事业单位部门应减弱其法律的管理权限。对于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应加强其公益职能,提高其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把从事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从行政管理单位剥离出来之后,还应该对事业单位进行详细的分类,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可以详细的分为:监督管理类、纯管理类、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类的事业单位应根据法律授权进行行政执行、执法监督、行政支持工作;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政府应予以拨款减弱其市场经营的职能;对准公益性的事业的单位,政府应该以间接方式向其提供支持,适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三、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加强事业单位的改革是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事业单位在改革中困难重重,其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设置复杂,人员膨胀
我国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的只能部门大多是计划经济体制为前提逐步建立的,前些年事业单位改革的结果就是机构的不断增加,重复设置,机构越多相应的人员越多,导致事业单位人员急剧膨胀。并且在过去的改革中,政府的许多人员转入到事业单位中,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约有100多万,其中人员数量达到3000万。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效率低下,部门设置重复率高,人员配置也不够科学合理,与最初的改革初衷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事业单位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不仅自身办事效率低下,也给财政带来巨大负担。
2.事业单位改革中,资源浪费严重
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没有把握好经济规律,单纯考虑了政府部门的需要,各级政府都设立了许多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 条块分割,将政府利益放在首位忽略了政府职能,所以出现了许多重复的机构,大大影响了办事效率,事业单位的各个主体之间,没有明确的权限标准,导致事业单位的行政化。此外,事业单位机构的重复设置,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
3.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效益低下
在计划经济经济体制下,政府一般都是运用行政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这种模式不会长久,并且政府的行政手段也会带来很多弊端,造成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出现了很多的缺陷,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有的甚至出现了互相推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效益,事业单位的资源利用低下,导致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低下。
4.改革落后,管理缺乏统筹规划
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事业单位改革措施,但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力度和相关法律不健全,使改革缺乏有力保障,所以改革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只是形式上的改革,缺乏实质上的效果。直接造成了改革不能深入到事业单位的内部,未能改变事业单位落后状态,改革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缓慢。
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管理的应对措施
1.创新体制,以行业带动整体
事业单位的改革应从各个行业入手,因为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由于各个行业的发展特点、规律及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进行简单的扩大和集合,应加强对内容的创新,结合行业的特点及事业的管理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改革,先对体制进行创新,从而以行业带动整体,推动整个事业单位的改革顺利进行。
2.转变改革形势,多方参与
以往的改革都是在事业单位内部封闭进行的。但是在新的体制下,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不仅要加强物质保证,还要重视精神文明的作用,从而为社会提供动力。所以在改革过程中,要打破原来的封闭形式,转变改革理念,对改革的力度进行调整,强调多方参与,不仅仅关注政府的作用,不可让政府形成垄断局面,使社会各界都参与到事业单位的改革中来,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
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任何部门的改革都离不开在其中工作的人员,所以事业单位的改革应该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改革的阻力,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发挥事业单位改革的先锋作用,从而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创造环境。
4.注重改革策略
在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改革的策略,统筹兼顾、平稳衔接。既面临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思维观念的挑战,也面临着人员分流、债务处理等历史包袱,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应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制度合理的策略体系渐进性,同时做好必要的保障工作,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条件成熟的领域,应先进行改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待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着许多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要消除和突破这些障碍,改革一开始就需要依法进行,规范进行,有序进行,不能各自为政,搞运动,搞暗箱操作,要严防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一定要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复杂、艰巨的一项系统工程,可以肯定地说,事业单位的改革也绝对不会一蹴而就,不要追求“毕其功于一役”。
五、结语
在当前社会各界都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的改革一项必要而艰巨的任务,所以事业单位应采取行相应的措施,对事业单位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2]赵力波.事业管理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范恒山.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为经济部门服务的事业单位也相应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但是事业单位的改革是相当复杂的,其在改革中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与一些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事业单位的科学分类
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现在事业单位理论上可以分为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性事业单位。但是现在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能不清晰和存在企事不分的现象,为此应该对现有的事业单位进行清晰地定位。对于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应该适时把其推向市场,转变其事业单位的法律属性,让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对于承担国家重要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应坚决加强其政府服务部门的职能,对于承担次要职能的事业单位部门应减弱其法律的管理权限。对于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应加强其公益职能,提高其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把从事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从行政管理单位剥离出来之后,还应该对事业单位进行详细的分类,从这个角度来说又可以详细的分为:监督管理类、纯管理类、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类的事业单位应根据法律授权进行行政执行、执法监督、行政支持工作;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政府应予以拨款减弱其市场经营的职能;对准公益性的事业的单位,政府应该以间接方式向其提供支持,适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三、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加强事业单位的改革是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事业单位在改革中困难重重,其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机构设置复杂,人员膨胀
我国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的只能部门大多是计划经济体制为前提逐步建立的,前些年事业单位改革的结果就是机构的不断增加,重复设置,机构越多相应的人员越多,导致事业单位人员急剧膨胀。并且在过去的改革中,政府的许多人员转入到事业单位中,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约有100多万,其中人员数量达到3000万。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效率低下,部门设置重复率高,人员配置也不够科学合理,与最初的改革初衷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事业单位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不仅自身办事效率低下,也给财政带来巨大负担。
2.事业单位改革中,资源浪费严重
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没有把握好经济规律,单纯考虑了政府部门的需要,各级政府都设立了许多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进行 条块分割,将政府利益放在首位忽略了政府职能,所以出现了许多重复的机构,大大影响了办事效率,事业单位的各个主体之间,没有明确的权限标准,导致事业单位的行政化。此外,事业单位机构的重复设置,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
3.资源配置不合理,社会效益低下
在计划经济经济体制下,政府一般都是运用行政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这种模式不会长久,并且政府的行政手段也会带来很多弊端,造成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出现了很多的缺陷,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有的甚至出现了互相推诿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效益,事业单位的资源利用低下,导致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低下。
4.改革落后,管理缺乏统筹规划
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事业单位改革措施,但在试验过程中,由于力度和相关法律不健全,使改革缺乏有力保障,所以改革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只是形式上的改革,缺乏实质上的效果。直接造成了改革不能深入到事业单位的内部,未能改变事业单位落后状态,改革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缓慢。
四、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管理的应对措施
1.创新体制,以行业带动整体
事业单位的改革应从各个行业入手,因为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到社会的各个行业,由于各个行业的发展特点、规律及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进行简单的扩大和集合,应加强对内容的创新,结合行业的特点及事业的管理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改革,先对体制进行创新,从而以行业带动整体,推动整个事业单位的改革顺利进行。
2.转变改革形势,多方参与
以往的改革都是在事业单位内部封闭进行的。但是在新的体制下,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不仅要加强物质保证,还要重视精神文明的作用,从而为社会提供动力。所以在改革过程中,要打破原来的封闭形式,转变改革理念,对改革的力度进行调整,强调多方参与,不仅仅关注政府的作用,不可让政府形成垄断局面,使社会各界都参与到事业单位的改革中来,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
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任何部门的改革都离不开在其中工作的人员,所以事业单位的改革应该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改革的阻力,让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发挥事业单位改革的先锋作用,从而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创造环境。
4.注重改革策略
在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改革的策略,统筹兼顾、平稳衔接。既面临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思维观念的挑战,也面临着人员分流、债务处理等历史包袱,所以在改革过程中应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制度合理的策略体系渐进性,同时做好必要的保障工作,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条件成熟的领域,应先进行改革,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待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事业单位改革面临着许多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要消除和突破这些障碍,改革一开始就需要依法进行,规范进行,有序进行,不能各自为政,搞运动,搞暗箱操作,要严防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一定要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复杂、艰巨的一项系统工程,可以肯定地说,事业单位的改革也绝对不会一蹴而就,不要追求“毕其功于一役”。
五、结语
在当前社会各界都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的改革一项必要而艰巨的任务,所以事业单位应采取行相应的措施,对事业单位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2]赵力波.事业管理改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朱仁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范恒山.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