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源是影响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既取决于区域人口供给的规模和结构,也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的要求。从人口发展的现实和未来趋势出发,结合产业经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快调整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体制,多措并举,拓展中职教育的服务面向,方能应对即将到来的传统生源危机,建立适应终身职业教育的生源渠道和结构。
关键词:江苏;中职a;生源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75-06
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一、“十一五”江苏中职生源变化分析
“十一五”期间,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规模基本稳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是江苏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十一五”中职生源变化轨迹描述
1.初中生总量和职普招生状况。“十一五”期间,江苏初中毕业生规模尽管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中职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招生数基本维持着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的水平(见表1)。其中,作为中职招生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年制高职的招生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4万上升到2010年的6.2万,增幅82.36%。
2.江苏各地区中职招生数。江苏中职招生分地区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基本保持了规模的大体相当,但各年的增幅略有不同:2006年至2009年,苏南地区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招生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扬州市在2006年至2008年连续萎缩后,200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苏北地区的情况则相对复杂,连云港、宿迁和淮安的中职招生都以2006年为最低值,其后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盐城2008年招生数为历史最低值,宿迁市则连年增长。
3.学历教育分专业分年度招生数。从专业情况看,加工制造类和信息技术类为招生最多的两类专业。2006—2009年,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数占中职招生总数的26.3%—30.5%,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数为中职招生总数的20.1%—25.4%。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专业都在2008年出现了招生低谷或小幅震荡,但医药卫生类专业在当年的招生“风景独好”,2008年共招录学生35368人,较2006年增长了168%。
4.中职学历与非学历分年度招生数。中职学历教育招生对象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也是中职生源的主体。非学历教育招生的对象主要为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随住子女、下岗失业人员等。近年来,非学历中职招生规模呈扩大趋势:2006年非学历教育招生占中职生源比例仅为0.8%,而2008年达到了10.2%,为5年来的峰值。随后,在2009年出现了回落,为2.5%,但仍高于2006年和2007年。
(二)“十一五”中职生源变化的影响因素
1.人口变化。全日制初中毕业生是中职生源的主要来源。“十一五”期间,全省初中毕业生基本保持了历史高位,2006年达到了121.4万人的峰值,其后3年也基本在100万人左右。这为中职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生源基础,在普职大体相当政策的调控下,中职年招生也基本维持在与普高持平的45—50万人水平。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逐年降低,初中毕业生人数持续下降,2010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仅为91.4万人,较2006年下降了24.7%,使得中职生源开始趋紧。
2.政策干预。“十一五”期间,江苏中等职业教育持续保持了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的水平,这与国家及江苏省出台并实施的一系列旨在促进中职发展的统筹、调控和支持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期间,国家及江苏省先后围绕发展方针、经费支持、招生政策和就业用工等方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3.人才需求。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已发生本质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正在结束。但是,尚处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技能型人才供给日益紧缺,中职毕业生正逐步成为较为有利的卖方主体。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毕业生求人倍率的上升,使得学生及其家长在考虑学业基础的前提下选择中职教育的意愿逐步增强,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比例保持稳定并有所提高。中职的高就业率成为拉升中职生源的重要动力。
4.社会诉求。面对现实社会的就业状况和入职要求,特别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知识价值的日益凸显,让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起码要求和选择。过去往往会直接选择进入社会的中考失利者、困难家庭初中毕业生等,现在更多地选择了进入中职学校继续学习。特别是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下,中职学生可以在基本不过度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职业教育顺利进入职业岗位。加之近年来升学制度改革,搭建了中职生的成长“立交桥”,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子女送入中职学校准备未来接受高等教育。
“十一五”期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基础性职业教育的定位出发,科学调整宏观政策,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获得较快发展,为“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对
中职人才需求的影响
江苏提出,“十二五”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对中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总量、质量和区域分布、专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总体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江苏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具体如下:一是从工业化进程看,江苏将进入工业化后期并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十二五”期间,江苏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初步建成,总体上进入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的阶段。二是从城市化进程看,江苏仍将处于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江苏总体城市化水平将在5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苏南一些地区将超过70%,城乡人口转移将处于互动状态,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等现象开始出现。三是从经济国际化进程看,江苏将进入开放型经济全面转型升级阶段。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受国际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江苏将大力推进“走出去”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向。四是从生态环境状况看,江苏将处在生态建设和补偿的关键阶段。江苏环境污染状况还处于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的左侧,“十二五”期间江苏将实施大规模生态补偿。
(二)“十二五”江苏产业发展对就业及其中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1.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结构中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从2006年开始初步实现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三、二、一”格局。据统计,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吸纳劳动力人数就增加约13万人。“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就业的增长人数是第二产业的4倍还多。预计“十二五”期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增加89.73万人,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则增长944.09万人,到2015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接近就业总人数的一半。
2.产业发展对中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1)就业总量需求。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数据预测,2011—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就业情况如表2所示。
(2)中职专业结构变化总体趋势。
江苏中职专业结构总体合理,基本适应江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一是江苏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数量稳定在180个左右,13个大类专业均有涉及,基本覆盖了江苏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从招生专业的数量来看,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商贸与旅游、财经、农林、文化艺术与体育为江苏的主要招生专业,占据了专业招生总数的85%以上。二是为各次产业服务的专业设置。在江苏设置的179个专业中,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14个,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62个,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103个,对应一、二、三产业的专业结构比例是7.82∶34.64∶57.54。
但是,面临产业结构新的调整,江苏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存在着以下诸多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吻合的情况:第一是专业结构呈现“失衡”现象;第二是层次结构性失衡;第三是专业与区域特色产业对接失衡;第四是专业与新型产业匹配失衡。因此,要从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统筹规划,根据三次产业调整变化的比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主要包括三方面调整:一是根据三次产业的总体比例,全省从宏观上增设和调控现有的14个大类专业的总体比例;二是根据各专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尤其要加大服务型制造业、生产型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物联网、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等专业的招生规模;三是大力加强三产人才的培养,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初步形成与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需要扩大现代物流、商贸、餐饮、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招生。
(3)中职专业结构区域变化趋势。
分析各大市近几年招生专业情况可知,招生专业的覆盖面基本符合各大市产业结构要求,体现出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的区域性特征。“十二五”时期,江苏将发挥苏南的率先优势、苏中的比较优势、苏北的后发优势,苏南率先建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苏中加快发展先进制作业,苏北将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新格局。
苏南地区中职学校应瞄准优先发展软件业、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做好外资、外经、外贸、外包的需要,开发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开设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楼宇智能化设备与安装等专业,关注物联网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和都市农业,积极开发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茶叶生产与加工、园林技术、园林绿化、宠物养护与经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农村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环境治理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太阳能与沼气技术利用等专业;打造一批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科技、新能源和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的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
苏中地区中职学校应瞄准新兴支柱产业,大力开发“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系统”、“微电子技术应用”和“工业自动化应用”等专业,尽快形成与“三新”等支柱产业链相配套的专业链,积极应对“三新”等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苏北地区中职学校应紧密围绕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布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提高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以发展五年高职教育为切入点,对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
三、“十二五”江苏中职生源供给趋势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的生源主要由应届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包括在职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农村青年以及社会其他人员等)两部分构成;非学历教育主要指职业技术培训。
(一)中职学历教育生源变化分析
1.2011—2015年全省及各市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数据测算。
江苏全省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应届初中毕业生在2011年为81.75万人,之后逐年递减,至2015年将分别为74.46万人、68.61万人、62.07万人、62.08万人。 (三)质量支持政策:坚持特色化、专门化、集团化办学,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一是加快职业教育特色化形成。跟踪南京、徐州、苏锡常三个都市圈和沿沪宁、沿江、沿东陇海、沿海等“四沿”产业带,形成在城市产业集群带动下地方特色专业,并拉长专业链,形成专业群。强化行业在学校布局和专业调整中的纽带作用,打造行业主导的职教集团“条形”特色。推进职业教育园区与地方产业园区协同规划,形成教育、行业企业参与的“园区办学”、“企业校区”、“校企一体化”的“块状”特色,走集合式、集群式、集约式的职教发展之路。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化提升。以专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江苏职教的布局调整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引导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资源在更大的空间流动,在有效对接区域内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的过程中,促进生源向以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学校集聚,实现以品牌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支撑职业教育的质量,以专业化培养下的对口就业、高薪就业、高端就业来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发展目标。
三是加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职教集团内部可将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学历阶段、不同教学层次的教育衔接贯通起来,形成一个有梯次、有延续性的学制系统;在外部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提供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融合的平台,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合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将企业对人才的接纳情况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核心指标。
(四)投入保障机制:增加职业教育公共投入,提高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机会,支持改革创新计划的实施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筹措中职教育经费的机制。完善和实施中职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切实履行政府保障中职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并按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逐年提高财政投入水平。
二是完善中职学生的助、奖学金资助体系,加快实施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接受中职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中职学生免学费,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是改进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要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实施政府购买方式,对公、民办职业学校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在发展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就业导向政策: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严格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待遇
一是建立技能型人才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职业教育规划。及时分析、预测和发布不同行业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结构及其他相关要求,强化中长期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预报,监测经济周期性变化与结构调整所影响的行业及市内外的就业状况,进行准确、快捷的评估和信息报告,引导职业学校瞄准用工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二是严格实行就业劳动准入制度,切实提高中职毕业生待遇。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特殊行业、职业、岗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做到就业必须先培训,上岗必须先持证。加强对用工单位劳动用工监察。建立、完善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增长机制,切实提高中职毕业生待遇。开展弱势人群的特别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教育技能扶贫,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待遇,享受职业尊严”,提升职业教育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陈向阳)
On the Change of Student Pool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CAO Hong-hua
关键词:江苏;中职a;生源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75-06
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一、“十一五”江苏中职生源变化分析
“十一五”期间,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规模基本稳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是江苏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十一五”中职生源变化轨迹描述
1.初中生总量和职普招生状况。“十一五”期间,江苏初中毕业生规模尽管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中职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招生数基本维持着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的水平(见表1)。其中,作为中职招生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年制高职的招生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4万上升到2010年的6.2万,增幅82.36%。
2.江苏各地区中职招生数。江苏中职招生分地区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基本保持了规模的大体相当,但各年的增幅略有不同:2006年至2009年,苏南地区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招生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扬州市在2006年至2008年连续萎缩后,200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苏北地区的情况则相对复杂,连云港、宿迁和淮安的中职招生都以2006年为最低值,其后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盐城2008年招生数为历史最低值,宿迁市则连年增长。
3.学历教育分专业分年度招生数。从专业情况看,加工制造类和信息技术类为招生最多的两类专业。2006—2009年,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数占中职招生总数的26.3%—30.5%,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数为中职招生总数的20.1%—25.4%。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专业都在2008年出现了招生低谷或小幅震荡,但医药卫生类专业在当年的招生“风景独好”,2008年共招录学生35368人,较2006年增长了168%。
4.中职学历与非学历分年度招生数。中职学历教育招生对象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也是中职生源的主体。非学历教育招生的对象主要为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随住子女、下岗失业人员等。近年来,非学历中职招生规模呈扩大趋势:2006年非学历教育招生占中职生源比例仅为0.8%,而2008年达到了10.2%,为5年来的峰值。随后,在2009年出现了回落,为2.5%,但仍高于2006年和2007年。
(二)“十一五”中职生源变化的影响因素
1.人口变化。全日制初中毕业生是中职生源的主要来源。“十一五”期间,全省初中毕业生基本保持了历史高位,2006年达到了121.4万人的峰值,其后3年也基本在100万人左右。这为中职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生源基础,在普职大体相当政策的调控下,中职年招生也基本维持在与普高持平的45—50万人水平。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逐年降低,初中毕业生人数持续下降,2010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仅为91.4万人,较2006年下降了24.7%,使得中职生源开始趋紧。
2.政策干预。“十一五”期间,江苏中等职业教育持续保持了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的水平,这与国家及江苏省出台并实施的一系列旨在促进中职发展的统筹、调控和支持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期间,国家及江苏省先后围绕发展方针、经费支持、招生政策和就业用工等方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3.人才需求。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已发生本质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正在结束。但是,尚处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技能型人才供给日益紧缺,中职毕业生正逐步成为较为有利的卖方主体。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毕业生求人倍率的上升,使得学生及其家长在考虑学业基础的前提下选择中职教育的意愿逐步增强,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比例保持稳定并有所提高。中职的高就业率成为拉升中职生源的重要动力。
4.社会诉求。面对现实社会的就业状况和入职要求,特别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知识价值的日益凸显,让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起码要求和选择。过去往往会直接选择进入社会的中考失利者、困难家庭初中毕业生等,现在更多地选择了进入中职学校继续学习。特别是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下,中职学生可以在基本不过度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职业教育顺利进入职业岗位。加之近年来升学制度改革,搭建了中职生的成长“立交桥”,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子女送入中职学校准备未来接受高等教育。
“十一五”期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基础性职业教育的定位出发,科学调整宏观政策,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获得较快发展,为“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对
中职人才需求的影响
江苏提出,“十二五”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对中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总量、质量和区域分布、专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总体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江苏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具体如下:一是从工业化进程看,江苏将进入工业化后期并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十二五”期间,江苏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初步建成,总体上进入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的阶段。二是从城市化进程看,江苏仍将处于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江苏总体城市化水平将在5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苏南一些地区将超过70%,城乡人口转移将处于互动状态,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等现象开始出现。三是从经济国际化进程看,江苏将进入开放型经济全面转型升级阶段。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受国际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江苏将大力推进“走出去”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向。四是从生态环境状况看,江苏将处在生态建设和补偿的关键阶段。江苏环境污染状况还处于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的左侧,“十二五”期间江苏将实施大规模生态补偿。
(二)“十二五”江苏产业发展对就业及其中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1.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结构中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从2006年开始初步实现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三、二、一”格局。据统计,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吸纳劳动力人数就增加约13万人。“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就业的增长人数是第二产业的4倍还多。预计“十二五”期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增加89.73万人,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则增长944.09万人,到2015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接近就业总人数的一半。
2.产业发展对中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1)就业总量需求。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数据预测,2011—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就业情况如表2所示。
(2)中职专业结构变化总体趋势。
江苏中职专业结构总体合理,基本适应江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一是江苏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数量稳定在180个左右,13个大类专业均有涉及,基本覆盖了江苏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从招生专业的数量来看,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商贸与旅游、财经、农林、文化艺术与体育为江苏的主要招生专业,占据了专业招生总数的85%以上。二是为各次产业服务的专业设置。在江苏设置的179个专业中,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14个,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62个,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103个,对应一、二、三产业的专业结构比例是7.82∶34.64∶57.54。
但是,面临产业结构新的调整,江苏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存在着以下诸多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吻合的情况:第一是专业结构呈现“失衡”现象;第二是层次结构性失衡;第三是专业与区域特色产业对接失衡;第四是专业与新型产业匹配失衡。因此,要从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统筹规划,根据三次产业调整变化的比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主要包括三方面调整:一是根据三次产业的总体比例,全省从宏观上增设和调控现有的14个大类专业的总体比例;二是根据各专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尤其要加大服务型制造业、生产型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物联网、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等专业的招生规模;三是大力加强三产人才的培养,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初步形成与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需要扩大现代物流、商贸、餐饮、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招生。
(3)中职专业结构区域变化趋势。
分析各大市近几年招生专业情况可知,招生专业的覆盖面基本符合各大市产业结构要求,体现出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的区域性特征。“十二五”时期,江苏将发挥苏南的率先优势、苏中的比较优势、苏北的后发优势,苏南率先建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苏中加快发展先进制作业,苏北将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新格局。
苏南地区中职学校应瞄准优先发展软件业、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做好外资、外经、外贸、外包的需要,开发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开设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楼宇智能化设备与安装等专业,关注物联网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和都市农业,积极开发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茶叶生产与加工、园林技术、园林绿化、宠物养护与经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农村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环境治理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太阳能与沼气技术利用等专业;打造一批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科技、新能源和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的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
苏中地区中职学校应瞄准新兴支柱产业,大力开发“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系统”、“微电子技术应用”和“工业自动化应用”等专业,尽快形成与“三新”等支柱产业链相配套的专业链,积极应对“三新”等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苏北地区中职学校应紧密围绕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布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提高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以发展五年高职教育为切入点,对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
三、“十二五”江苏中职生源供给趋势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的生源主要由应届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包括在职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农村青年以及社会其他人员等)两部分构成;非学历教育主要指职业技术培训。
(一)中职学历教育生源变化分析
1.2011—2015年全省及各市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数据测算。
江苏全省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应届初中毕业生在2011年为81.75万人,之后逐年递减,至2015年将分别为74.46万人、68.61万人、62.07万人、62.08万人。 (三)质量支持政策:坚持特色化、专门化、集团化办学,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一是加快职业教育特色化形成。跟踪南京、徐州、苏锡常三个都市圈和沿沪宁、沿江、沿东陇海、沿海等“四沿”产业带,形成在城市产业集群带动下地方特色专业,并拉长专业链,形成专业群。强化行业在学校布局和专业调整中的纽带作用,打造行业主导的职教集团“条形”特色。推进职业教育园区与地方产业园区协同规划,形成教育、行业企业参与的“园区办学”、“企业校区”、“校企一体化”的“块状”特色,走集合式、集群式、集约式的职教发展之路。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化提升。以专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江苏职教的布局调整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引导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资源在更大的空间流动,在有效对接区域内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的过程中,促进生源向以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学校集聚,实现以品牌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支撑职业教育的质量,以专业化培养下的对口就业、高薪就业、高端就业来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发展目标。
三是加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职教集团内部可将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学历阶段、不同教学层次的教育衔接贯通起来,形成一个有梯次、有延续性的学制系统;在外部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提供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融合的平台,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合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将企业对人才的接纳情况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核心指标。
(四)投入保障机制:增加职业教育公共投入,提高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机会,支持改革创新计划的实施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筹措中职教育经费的机制。完善和实施中职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切实履行政府保障中职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并按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逐年提高财政投入水平。
二是完善中职学生的助、奖学金资助体系,加快实施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接受中职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中职学生免学费,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是改进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要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实施政府购买方式,对公、民办职业学校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在发展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就业导向政策: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严格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待遇
一是建立技能型人才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职业教育规划。及时分析、预测和发布不同行业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结构及其他相关要求,强化中长期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预报,监测经济周期性变化与结构调整所影响的行业及市内外的就业状况,进行准确、快捷的评估和信息报告,引导职业学校瞄准用工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二是严格实行就业劳动准入制度,切实提高中职毕业生待遇。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特殊行业、职业、岗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做到就业必须先培训,上岗必须先持证。加强对用工单位劳动用工监察。建立、完善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增长机制,切实提高中职毕业生待遇。开展弱势人群的特别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教育技能扶贫,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待遇,享受职业尊严”,提升职业教育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陈向阳)
On the Change of Student Pool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CAO Hong-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