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改换标题感知文本内容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桥边的老人》,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的名篇《老人与海》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大家有印象吗?
生: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毁灭。
师:是的,就是这句话。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海明威的作品,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有一点与《老人与海》是相同的,哪一点?
生:老人。
师:是的,题目中都有“老人”,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的标题换一下,换成“老人与( )”,大家会在括号里填哪个词呢?然后说说理由。
生:老人与动物,这篇文章老人谈话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动物。
生:老人与战争,因为这篇文章的背景就是发生在战场上的。
生:老人与浮桥,因为老人坐在浮桥边上,“老人与浮桥”点明了故事的人物与地点。
师:你觉得你的回答与上一位回答“战争”的同学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有吧,浮桥就是战争的地点吧。
师:嗯,其实都是文章故事的背景,战争是大的背景,浮桥是更加具体的小背景。
生:老人与我,文章所写的故事其实就是老人与“我”的一段对话。
板书:我(没加引号)
师:嗯,就是老人与“我”的对话,你觉得我黑板上这样写对吗?
生:要加引号。
板书:“我”
师:对,这个“我”不是作者,也不是我们同学,是谁啊?
生:一个侦察兵。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
师:就这么多吧,已经很不错了。这个过程其实看出大家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预习得不错。如果我们要在这四个词(动物、战争、浮桥、“我”)中选一个的话,哪一个最合适呢?理由是什么?
生:我会选“战争”,因为故事是发生在战争将要开始的时刻,另外三个词都可以囊括到“战争”中去。
生:我选“老人与我”,因为文章大篇幅的在写“我”与老人的对话,通过对话来揭示文章的主题。
师:嗯,我们刚才的同学说文章主要是反映战争,你的意思是文章是通过老人与我的对话来反映战争,是这样吗?
生:嗯。
师:其实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选“我”把其他三个词也包括进去了,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来表现战争,而“动物”就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板书:擦去“战争、浮桥、动物”,保留“我”
师:现在我们初步明白了,文章来反映战争主要是通过“我”和老人的对话。
板书:战争(写于“老人与我”的上方)
师:我数了一下,文章中“我”与老人的对话一共有31句,如果拿掉这31句对话,文章就基本没了,因此我们读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读这31句对话。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预习时的感觉自己再读一次对话,读完我们再来交流从对话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对话。
师:读好了我们交流一下,比如对话的环境、对话的内容、对话的主题、对话者的态度、对话的结果等等都可以谈。
生:对话的内容主要是讲老人看管的动物,它们在老人离开以后就没有人去照顾了,战争使动物的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老人一直担心这些动物,这就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把无辜的动物和老人也牵连了进去。
师:概括一下你的话,对话其实表现了课文反战争的主题。
板书:反(写在“战争”前)
生:从老人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喜欢那些动物,而且开头提到,他没有家,战争可能使他失去了家园、亲人,这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师:嗯,通过老人没有家和对动物的牵挂看出战争的残酷,对战争进行批判。
生:对话的背景是一个即将发生战争的地方,而且离战场很近,但是对话的内容却是很平常很琐碎的,通过这样的对话表现老人的安危,比直接写战争的残酷更能够表现对战争的批判。
师:我想追问你一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一方面是战争即将打响,躲避战乱的人们匆忙逃离;但另一方面与这形成反差的是老人并不急着逃走,反而在对话中反复提及动物,担心动物的安危。
生:这样能更加清晰的看出老人对生命的珍惜和爱好,对和平的渴望。
师:其实这里的反差可以形成衬托,战争使千百万人失去生命,而老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动物爱护有加,通过老人对生命的爱惜反衬出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板书:珍爱生命(写于“老人与我”的下方)
生:“我”问老人:你的政治态度怎么样?老人的回答是:政治与我不相干。说明老人就是一个平凡的老百姓的形象,他不关心政治,却因为战争的缘故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师:刚才大家交流了对“老人与我“对话的感觉,主要都集中在表达战争对老人对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灾难,有没有更多一点的看法呢?我们需要进一步来品读。
二、角色体验读懂深层内涵
师:作家沈从文有一句关于写作的名言,写作要“贴到人物来写”,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也要“贴到人物来读”。下面我们来一个角色体验活动,同桌之间来一个模拟角色对话,一个模拟老人,一个模拟“我”,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人物内心的世界;读完以后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或者有没有新的问题。
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读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交流之前我们来请同学先读一下,不需要整个读完,选取你们最有感觉的几句话就可以了。同桌先简单商量一下,选那几句话读。
学生1组:
“我”:“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站起来,走走看”
老人:“谢谢你。”(停顿)“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师:大家觉得她们两人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比较好,不过最后一句“照看”两个字要读得慢一点。
师:是的,要慢一点,老人说话有什么特点?比较慢,可能嗓子还有些沙哑,带有一些沧桑感最好。要不我们请这位男同学读老人,和这位女同学一起来读一下。
女生、男生读。
师:嗯,有点感觉,尤其是“照看”读得好,还可以慢一点,沧桑一点。
教师模拟老人读。
师:现在我们再请刚才的两位女同学回答,为什么选这几句,有什么新的感受?先请“我”回答。
生:“我”是侦察兵,战争要爆发了,“我”有些着急,急着劝老人走。
师:“我”一开始就想劝老人走吗?“我”一开始问的是什么?
生:“你从哪儿来?”
师:是的,一开始并没有劝老人走的意思,对话的后面才有这个意思,可见“我”对老人的态度在发生着变化。我们读“老人”的同学有没有什么发现呢?我们请“老人”来谈谈。
生:老人有一种怨念,“我和政治是不相干的”,“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反复突出“只是”,强调是战争让我远离了心爱的动物和热爱的家乡。
师:好,怨念这个词用得好,“只是”这个词抓得更好。其他同学来试试看。
学生2组:
“我”:“什么动物?”
老人:“一共三种,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我”:“你只得撇下它们了?”
老人:“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我”:“你没家?”
老人:“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师:这一组读得有味道,尤其是“炮火不饶人哪”中的“哪”读出了老人的感觉。谈谈你们的发现。
生:“我”的问话当中“只得离开”中的“只得”看出了老人的无奈,“那个上尉叫我走”,说明老人不想走,舍不得离开那些小动物,表现了老人对动物和家乡的热爱,不愿意离开。“没家”也表明了战争的残酷。
师:嗯,这位同学回答很多,我们分解一下有这么几个意思:第一,老人是不愿意离开的,是上尉让他走的,前文也讲到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第二,他不走是因为舍不得动物;第三,不愿意走舍不得动物表明了战争的残酷。我们到现在为止都还是聚焦到战争的残酷。其他同学还愿意读吗?有新的发现吗?
生:“我”在问老人“你没家?”时的动作,“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表明车子走了,老人只能留在战场上,老人的前途堪忧。
师:很好,你关注了对话时“我”的态度,大家也注意一下,在对话过程中,“我”经常关注“浮桥”“卡车”等,这能说明什么呢?
生:表现了“我”对战争的关心,也表现了对老人的关心。
师:能否这样来看,对话的时候“我”经常关注其他东西,说明在对话的时候“我”有些心不在焉,可以吗?尤其是一开始,但后来慢慢的集中到老人身上来。
学生点头赞同。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学生沉默)那我来问大家两个问题。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对话过程中,对话的内容无论“我”问什么,老人都回答到“动物”上去;“你来自哪里”,他回到到动物上;“你有家吗”,他回答也是动物;“你的政治态度怎样”,他回答还是动物;“你可以走了吗”,他回答仍旧是动物。按照我们开始的解释,这主要反映战争对人类的迫害对动物的摧残,除了这点外,有无新的内涵呢?另外一个问题是,对话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目的,但是后来很明确,“我“希望老人走,老人离开了吗?他为什么不离开呢?
生:他走不动了。
师:嗯,一个76岁的老人,走了12公里路,确实很累,但是如果他真的想走的话还有办法吗?
生:有,坐车去。
师:但是桥这边没车啊,有什么办法过桥去呢?
生:爬。
师:可以,当生命受到威胁,如果想求生的话,爬又算得了什么,其实还有其他办法。
生:找人背过去。
师:对,所以走不动了不是理由,那到底原因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一起理解。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因为动物是老人唯一的财产,老人什么都没了;通过老人舍不得离开动物表达了战争对老人的信仰、精神支柱的摧残,让老人都没有求生的欲望了。
师:他生的欲望是什么?
生:动物。
师:动物是他的什么?
生:精神支柱。
板书:精神支柱(写在“珍爱生命”的下方)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回答很有意思,开始的回答很物质化,动物是老人的唯一财产,觉得老人特别爱财;但后面的回答非常精彩,战争摧毁了老人的家,而动物成了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如果他走过去或者爬过去的话,他还能见到这些动物吗?不一定能见到了。即便他走过桥去了,他还有活下去的意义吗?这一点同学们可能很难体会到这一点,较之物质财富人的精神信念有时更加重要,这一点我们可以联系《老人与海》来看。我们还可以联系发给大家的材料《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来看,大家看了吗?更看不懂吧。
师:里面提到几个老人?
生:两个。
师:一个喝酒的老人和一个老酒馆侍者。老人为什么老是到这个酒馆喝酒呢?这个干净明亮的酒馆就是老人活下来的精神支柱。
师:我们发现海明威的这三部(篇)作品都和“老人”有关,但其实谈的都是“信念”的故事。
师:回到《桥边的老人》这篇课文,从对话表面我们很容易读到小说反战的主题,如果从深层次看,文章不仅反映了战争对人身体的物质层面的摧残,更要命的是对人精神层面的绞杀。 教师把黑板板书画出山的形状,并用虚线标出海平面,“反战争”在海平线上,“珍爱生命、精神支柱”在海平线下。
师:海明威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后人称之为“冰山理论”,意思是文学作品读者看到文字只是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的内容,诸如思想情感等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探究。我们刚才品读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探寻文章八分之七的内容,当然我们读到现在的程度,也许仅仅是读出了文章的八分之二或者八分之三,深入的读下去,我们还会读出更多的体会,读出更多的精彩。
三、改写人称体会叙事视角
师:现在我们回到上课开始时我们改换的标题:老人与“我”,我们知道这里的“我”其实是一个侦察兵,如果把这个标题我们再改换为“老人与侦察兵”,可以吗?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说行的,也有说不行的。
师:行肯定是行的,关键看改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大家不妨课文第二三段改一下试试看。
生改后交流。
生:一个侦察兵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侦察兵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侦察兵问老人。
师:好,你感觉改了后有什么不同?
生:改了以后感觉没有原来真实,有点虚假的感觉。
师:改了以后有没有什么好处呢?
生:侦察兵的形象可能更加突出一点,写起来也许更自由一些。
师:嗯,写起来更自由一些;实际上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叙事视角的问题,文中用的是“我”,从一个侦察兵的角度来叙事,这样的视角叫有限视角;而我们改过以后,变成了全知视角,或者叫上帝视角,这种视角一般用第三人称。
板书:叙事视角
师:两种视角并无高下之分,一般来说有限视角用第一人称,使叙述真实,而且把作者的意图隐藏起来,能激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全知视角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写起来很自由。
师:就叙事视角来看,本文并不一定是最妙的,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是海明威这种简约而又内蕴丰富的叙事,大家课后可以读读他的《白象似的群山》,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后反思:
有意义的内容指教学内容选得“准”,有意味的形式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设计得“巧”,好的课堂应该是有意义的内容和有意味的形式的统一。
就《桥边的老人》而言,有意义的内容至少包括两点:一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即通过品读“冰山”浮于海平面上八分之一的部分,探究“冰山”潜藏在海平面下八分之七的部分;结合课文来说,就是通过品读简约的对话来领悟文章丰厚的内涵;确定这一点是基于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文本特色。二是文本的叙事视角,了解“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的特点,结合课文来说,就是体会用“我”的视角来叙事的好处和不足;确定这一点是基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者的编辑意图。上述内容如何教?也就是要找到较为“巧妙”的方式探究教学内容。这里本人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首先通过改换标题感知文本内容,并对文章主题有初步的认识;接着通过角色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活动深层次读懂文本内涵;最后通过改写人称体会文章叙事视角的妙处。
彭玉华,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桥边的老人》,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的名篇《老人与海》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大家有印象吗?
生: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毁灭。
师:是的,就是这句话。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海明威的作品,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有一点与《老人与海》是相同的,哪一点?
生:老人。
师:是的,题目中都有“老人”,如果我们把这篇文章的标题换一下,换成“老人与( )”,大家会在括号里填哪个词呢?然后说说理由。
生:老人与动物,这篇文章老人谈话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动物。
生:老人与战争,因为这篇文章的背景就是发生在战场上的。
生:老人与浮桥,因为老人坐在浮桥边上,“老人与浮桥”点明了故事的人物与地点。
师:你觉得你的回答与上一位回答“战争”的同学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有吧,浮桥就是战争的地点吧。
师:嗯,其实都是文章故事的背景,战争是大的背景,浮桥是更加具体的小背景。
生:老人与我,文章所写的故事其实就是老人与“我”的一段对话。
板书:我(没加引号)
师:嗯,就是老人与“我”的对话,你觉得我黑板上这样写对吗?
生:要加引号。
板书:“我”
师:对,这个“我”不是作者,也不是我们同学,是谁啊?
生:一个侦察兵。
师:还有吗?
学生沉默。
师:就这么多吧,已经很不错了。这个过程其实看出大家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预习得不错。如果我们要在这四个词(动物、战争、浮桥、“我”)中选一个的话,哪一个最合适呢?理由是什么?
生:我会选“战争”,因为故事是发生在战争将要开始的时刻,另外三个词都可以囊括到“战争”中去。
生:我选“老人与我”,因为文章大篇幅的在写“我”与老人的对话,通过对话来揭示文章的主题。
师:嗯,我们刚才的同学说文章主要是反映战争,你的意思是文章是通过老人与我的对话来反映战争,是这样吗?
生:嗯。
师:其实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选“我”把其他三个词也包括进去了,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来表现战争,而“动物”就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板书:擦去“战争、浮桥、动物”,保留“我”
师:现在我们初步明白了,文章来反映战争主要是通过“我”和老人的对话。
板书:战争(写于“老人与我”的上方)
师:我数了一下,文章中“我”与老人的对话一共有31句,如果拿掉这31句对话,文章就基本没了,因此我们读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读这31句对话。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预习时的感觉自己再读一次对话,读完我们再来交流从对话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对话。
师:读好了我们交流一下,比如对话的环境、对话的内容、对话的主题、对话者的态度、对话的结果等等都可以谈。
生:对话的内容主要是讲老人看管的动物,它们在老人离开以后就没有人去照顾了,战争使动物的结果不会好到哪里去,老人一直担心这些动物,这就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把无辜的动物和老人也牵连了进去。
师:概括一下你的话,对话其实表现了课文反战争的主题。
板书:反(写在“战争”前)
生:从老人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非常喜欢那些动物,而且开头提到,他没有家,战争可能使他失去了家园、亲人,这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师:嗯,通过老人没有家和对动物的牵挂看出战争的残酷,对战争进行批判。
生:对话的背景是一个即将发生战争的地方,而且离战场很近,但是对话的内容却是很平常很琐碎的,通过这样的对话表现老人的安危,比直接写战争的残酷更能够表现对战争的批判。
师:我想追问你一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一方面是战争即将打响,躲避战乱的人们匆忙逃离;但另一方面与这形成反差的是老人并不急着逃走,反而在对话中反复提及动物,担心动物的安危。
生:这样能更加清晰的看出老人对生命的珍惜和爱好,对和平的渴望。
师:其实这里的反差可以形成衬托,战争使千百万人失去生命,而老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动物爱护有加,通过老人对生命的爱惜反衬出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板书:珍爱生命(写于“老人与我”的下方)
生:“我”问老人:你的政治态度怎么样?老人的回答是:政治与我不相干。说明老人就是一个平凡的老百姓的形象,他不关心政治,却因为战争的缘故陷入颠沛流离的生活状况,表现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师:刚才大家交流了对“老人与我“对话的感觉,主要都集中在表达战争对老人对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灾难,有没有更多一点的看法呢?我们需要进一步来品读。
二、角色体验读懂深层内涵
师:作家沈从文有一句关于写作的名言,写作要“贴到人物来写”,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也要“贴到人物来读”。下面我们来一个角色体验活动,同桌之间来一个模拟角色对话,一个模拟老人,一个模拟“我”,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人物内心的世界;读完以后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或者有没有新的问题。
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读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交流之前我们来请同学先读一下,不需要整个读完,选取你们最有感觉的几句话就可以了。同桌先简单商量一下,选那几句话读。
学生1组:
“我”:“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站起来,走走看”
老人:“谢谢你。”(停顿)“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师:大家觉得她们两人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比较好,不过最后一句“照看”两个字要读得慢一点。
师:是的,要慢一点,老人说话有什么特点?比较慢,可能嗓子还有些沙哑,带有一些沧桑感最好。要不我们请这位男同学读老人,和这位女同学一起来读一下。
女生、男生读。
师:嗯,有点感觉,尤其是“照看”读得好,还可以慢一点,沧桑一点。
教师模拟老人读。
师:现在我们再请刚才的两位女同学回答,为什么选这几句,有什么新的感受?先请“我”回答。
生:“我”是侦察兵,战争要爆发了,“我”有些着急,急着劝老人走。
师:“我”一开始就想劝老人走吗?“我”一开始问的是什么?
生:“你从哪儿来?”
师:是的,一开始并没有劝老人走的意思,对话的后面才有这个意思,可见“我”对老人的态度在发生着变化。我们读“老人”的同学有没有什么发现呢?我们请“老人”来谈谈。
生:老人有一种怨念,“我和政治是不相干的”,“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反复突出“只是”,强调是战争让我远离了心爱的动物和热爱的家乡。
师:好,怨念这个词用得好,“只是”这个词抓得更好。其他同学来试试看。
学生2组:
“我”:“什么动物?”
老人:“一共三种,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我”:“你只得撇下它们了?”
老人:“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我”:“你没家?”
老人:“没家,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师:这一组读得有味道,尤其是“炮火不饶人哪”中的“哪”读出了老人的感觉。谈谈你们的发现。
生:“我”的问话当中“只得离开”中的“只得”看出了老人的无奈,“那个上尉叫我走”,说明老人不想走,舍不得离开那些小动物,表现了老人对动物和家乡的热爱,不愿意离开。“没家”也表明了战争的残酷。
师:嗯,这位同学回答很多,我们分解一下有这么几个意思:第一,老人是不愿意离开的,是上尉让他走的,前文也讲到他是最后一个离开的;第二,他不走是因为舍不得动物;第三,不愿意走舍不得动物表明了战争的残酷。我们到现在为止都还是聚焦到战争的残酷。其他同学还愿意读吗?有新的发现吗?
生:“我”在问老人“你没家?”时的动作,“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表明车子走了,老人只能留在战场上,老人的前途堪忧。
师:很好,你关注了对话时“我”的态度,大家也注意一下,在对话过程中,“我”经常关注“浮桥”“卡车”等,这能说明什么呢?
生:表现了“我”对战争的关心,也表现了对老人的关心。
师:能否这样来看,对话的时候“我”经常关注其他东西,说明在对话的时候“我”有些心不在焉,可以吗?尤其是一开始,但后来慢慢的集中到老人身上来。
学生点头赞同。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学生沉默)那我来问大家两个问题。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对话过程中,对话的内容无论“我”问什么,老人都回答到“动物”上去;“你来自哪里”,他回到到动物上;“你有家吗”,他回答也是动物;“你的政治态度怎样”,他回答还是动物;“你可以走了吗”,他回答仍旧是动物。按照我们开始的解释,这主要反映战争对人类的迫害对动物的摧残,除了这点外,有无新的内涵呢?另外一个问题是,对话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目的,但是后来很明确,“我“希望老人走,老人离开了吗?他为什么不离开呢?
生:他走不动了。
师:嗯,一个76岁的老人,走了12公里路,确实很累,但是如果他真的想走的话还有办法吗?
生:有,坐车去。
师:但是桥这边没车啊,有什么办法过桥去呢?
生:爬。
师:可以,当生命受到威胁,如果想求生的话,爬又算得了什么,其实还有其他办法。
生:找人背过去。
师:对,所以走不动了不是理由,那到底原因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其实可以一起理解。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因为动物是老人唯一的财产,老人什么都没了;通过老人舍不得离开动物表达了战争对老人的信仰、精神支柱的摧残,让老人都没有求生的欲望了。
师:他生的欲望是什么?
生:动物。
师:动物是他的什么?
生:精神支柱。
板书:精神支柱(写在“珍爱生命”的下方)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回答很有意思,开始的回答很物质化,动物是老人的唯一财产,觉得老人特别爱财;但后面的回答非常精彩,战争摧毁了老人的家,而动物成了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如果他走过去或者爬过去的话,他还能见到这些动物吗?不一定能见到了。即便他走过桥去了,他还有活下去的意义吗?这一点同学们可能很难体会到这一点,较之物质财富人的精神信念有时更加重要,这一点我们可以联系《老人与海》来看。我们还可以联系发给大家的材料《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来看,大家看了吗?更看不懂吧。
师:里面提到几个老人?
生:两个。
师:一个喝酒的老人和一个老酒馆侍者。老人为什么老是到这个酒馆喝酒呢?这个干净明亮的酒馆就是老人活下来的精神支柱。
师:我们发现海明威的这三部(篇)作品都和“老人”有关,但其实谈的都是“信念”的故事。
师:回到《桥边的老人》这篇课文,从对话表面我们很容易读到小说反战的主题,如果从深层次看,文章不仅反映了战争对人身体的物质层面的摧残,更要命的是对人精神层面的绞杀。 教师把黑板板书画出山的形状,并用虚线标出海平面,“反战争”在海平线上,“珍爱生命、精神支柱”在海平线下。
师:海明威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后人称之为“冰山理论”,意思是文学作品读者看到文字只是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的内容,诸如思想情感等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探究。我们刚才品读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探寻文章八分之七的内容,当然我们读到现在的程度,也许仅仅是读出了文章的八分之二或者八分之三,深入的读下去,我们还会读出更多的体会,读出更多的精彩。
三、改写人称体会叙事视角
师:现在我们回到上课开始时我们改换的标题:老人与“我”,我们知道这里的“我”其实是一个侦察兵,如果把这个标题我们再改换为“老人与侦察兵”,可以吗?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有说行的,也有说不行的。
师:行肯定是行的,关键看改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大家不妨课文第二三段改一下试试看。
生改后交流。
生:一个侦察兵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侦察兵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侦察兵问老人。
师:好,你感觉改了后有什么不同?
生:改了以后感觉没有原来真实,有点虚假的感觉。
师:改了以后有没有什么好处呢?
生:侦察兵的形象可能更加突出一点,写起来也许更自由一些。
师:嗯,写起来更自由一些;实际上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叙事视角的问题,文中用的是“我”,从一个侦察兵的角度来叙事,这样的视角叫有限视角;而我们改过以后,变成了全知视角,或者叫上帝视角,这种视角一般用第三人称。
板书:叙事视角
师:两种视角并无高下之分,一般来说有限视角用第一人称,使叙述真实,而且把作者的意图隐藏起来,能激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全知视角一般使用第三人称,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写起来很自由。
师:就叙事视角来看,本文并不一定是最妙的,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是海明威这种简约而又内蕴丰富的叙事,大家课后可以读读他的《白象似的群山》,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后反思:
有意义的内容指教学内容选得“准”,有意味的形式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设计得“巧”,好的课堂应该是有意义的内容和有意味的形式的统一。
就《桥边的老人》而言,有意义的内容至少包括两点:一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即通过品读“冰山”浮于海平面上八分之一的部分,探究“冰山”潜藏在海平面下八分之七的部分;结合课文来说,就是通过品读简约的对话来领悟文章丰厚的内涵;确定这一点是基于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文本特色。二是文本的叙事视角,了解“有限视角”和“全知视角”的特点,结合课文来说,就是体会用“我”的视角来叙事的好处和不足;确定这一点是基于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者的编辑意图。上述内容如何教?也就是要找到较为“巧妙”的方式探究教学内容。这里本人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首先通过改换标题感知文本内容,并对文章主题有初步的认识;接着通过角色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活动深层次读懂文本内涵;最后通过改写人称体会文章叙事视角的妙处。
彭玉华,教师,现居浙江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