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讲道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jiaz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数学教师越来越认同“摒弃不求甚解、满堂灌”的观点,越来越重视探索知识的本质,越来越强调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透彻。在这种背景下,“讲道理”的数学课堂成为了教师关注的焦点,期望在“讲道理”的氛围中熏陶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學生数学素养。可是,教师该如何“讲道理”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讲道理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4-0186-01
  数学道理是指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核。折射到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道理主要指定理、法则、算理等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刻数学道理。根据数学道理可知,讲道理是指在数学课堂上讲述知识产生之理、知识本源之理、知识呈现之理以及知识隐性之理。而通过讲道理,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数学。具体来说,在讲道理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经历、感知、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实现理解性地学习知识;学生可以发现数学知识的萌芽点、链接点和生长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数学创造力;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螺旋式地学习知识,培养、强化数学思维。那么,如何讲道理呢?根据讲道理的内涵,我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还原知识形成过程
  掌握知识形成轨迹,学生可以理解性学习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然而,数学教材中所呈现的概念、定理等都是前人对于知识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规律的总结和概括,抽象性较高。面对这些抽象道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如今,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建立了讲道理的意识。在讲道理意识的驱动下,教师会还原知识形成过程,讲述概念性知识存在的道理和价值,引导学生体验、经历,从而理解概念性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垂径定理”时,我还原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掌握垂径定理及其应用。首先,给出一个图形圆,圆心为O,CD是圆的直径,AB与CD垂直且与圆相交于A点和B点。其次,就图形进行提问,问题为:根据圆的对称性,把圆沿直径CD所在的直线折叠之后,圆中的线段与弧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会产生哪些数量关系?然后,引导学生猜想:线段AE和线段BE重合,弧AC和弧BC重合,弧AD与弧BD重合;AE=BE,AC=BC,AD=BD。之后,证明猜想。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AE与BD相等,利用圆的对称性证明对应弧相等。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总结知识规律,从而得出垂径定理。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还原知识形成过程,学生明白了垂径定理包含的道理,掌握了垂径定理。因而,讲道理就是要还原知识形成过程。
  二、联系生活破“规定”之疑
  数学课堂有许多“规定”。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知识点,教师经常用“规定”搪塞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不再问“为什么”,数学也逐渐演变成了不讲道理的课堂。今天,我们倡导讲道理。那么,讲道理的内容之一就是破除课堂的“规定”之风,解决学生心中的疑惑。具体怎么做呢?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来源。因而,讲道理要渗透到生活中,通过生活情境解答学生对于数学道理的疑问,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时,我通过讲道理的方式破规定之疑,促使学生理解记忆知识。具体来说,首先,导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比如金字塔图形;其次,就图形提出问题,即,给金字塔的某一面的所有点标记字母会形成△ABC、△ADE和△AFG,请问△ABC∽△ADE∽△AFG吗?之后,学生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解决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呢?面对这一问题,我找出了生活中一些包含两三角形相似的图形,引导学生推导对应的角相等,从而解除疑惑,特殊到一般的理解判定定理。可见,联系生活讲道理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内核,是学生掌握数学本质、理解性学习数学的关键。因而,讲道理的内容之一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果能够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就可以通过数学思想和方法自主理解数学知识,有效学习数学内容给。因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讲好数学道理、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时,我渗透了假设的思想方法,通过向学生传授思想方法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数学本质,从而讲好数学道理。具体来说,首先,构建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比如,△ABC和△DEF是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k,其中AD和AG分别为△ABC和△DEF的BC和EF边上的高。那么,AD和AG存在什么关系呢?之后,要求学生假设AD和AG的关系;然后验证,得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最后,回顾推理、演绎过程,培养学生假设的思想方法意识。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讲述了“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有关道理,同时,提高了学生。
  综上所述,伴随着素质教育,讲道理成为了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工作。教师讲好数学道理,学生才能够抓住数学的本质,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汝成.数学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J].中学数学杂志,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學生综合能力其中就包括简便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是高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高段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和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不断增强高段小学生数学简便计算能力。  关键词 高段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
摘 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关键词 继任班主任;工作;浅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核心素养上下功夫。本文主要从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围绕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研究而展开,向学生及教师提出一些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 现在的孩子大都为独生子女,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往往表现出消极状态。我在语文课中渗透抗挫折教育,试图以课堂为主阵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抗挫折资源,力图让他们在遇到人生中的挫折时,能够积极奋斗,化逆境为机遇。  关键词 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177-01  近年来,网络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不断推行,我们进行初中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把教学重心放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而自身的素养以及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教学时要格外注意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程;初中教学;核心素养;有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为了有效的提高扶贫家庭学生学习能力,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对其进行了具体研究。  关键词 扶贫家庭学生;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3-0114-01  数学教学过程中,尊重扶贫家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通过参与市场模拟游戏,探究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理和机制,明晰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感悟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提高对生产决策等经济行为的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和评价能力。  关键词 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经济;市场秩序;市场调节  中图分类号:A,D92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161-01  《市场配置资源》这部分内容教学
摘 要 初中英语教学,不能够只是在教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是为要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奠定初步基础。所以,在英语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想学、樂学,为了实际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而完成精彩的一课。  关键词 英语教学;运用语言能力;学习乐趣;任务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 受到应试教育影响,高中英语以往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出现很多问题。课堂之上,如果我们一味地对知识进行讲授,致使课堂氛围十分沉闷,而且乏味单调,高中生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本文在分析英语互动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互动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给实际教学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学的首要问题,思想政治的考察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仅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也是有效考察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中考的政治考试虽然是开卷考试,但需要复习和掌握的内容却极其的繁多,这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觉得似曾相识,可以在书上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或者找了很多感觉都是答案,由此只能凭借自己的第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