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期初的座位安排,是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环节,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座位,使得安排座位也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一个有效工具呢?结合我二十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尝试着由老师提出一定的条件,再让学生自己选择同桌,这样尊重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选择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排座位自主选择自我意识
新学期开始,作为班主任,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就是给学生排座位。在小学里,通常的做法是男女生从矮到高站成两队,然后由老师做主,按男女生搭配原则,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后面,个别特殊情况的适当再做调整。教师考虑最多的是男女生同桌可避免学生课堂上讲话,能更专心听讲。这种排座位法是相对公平的,但不是最科学的。因为这样的做法老师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他的需要和感受,也忽视了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所以由老师安排座位,难以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要求和想法,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想法,自然难以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满意。于是不满意的学生,有的学会了无条件服从,因为这是老师安排的;有的学会了冷漠,不与同桌说话;有的还会出现划分“三八线”的现象,甚至常常为一些小事同桌之间发生吵架。出现这样的结果,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从依赖性到独立性的发展阶段,小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在低年级时并不特别显著,到了高年级,这个特点就变得非常明显,此时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倾向,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外部控制的减少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会造成小学生特别的冲突,所以外部控制的方式方法对于这时的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在我担任的班级升入四年级时,我在学生排座位上打破以往的方式,做了一个新的尝试,让学生自己找同桌。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相应的择同桌标准,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小学中高年级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桌是能促进学生心理更健康地发展的。
一、自主选择同桌,能促进自我意识和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座位是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安排座位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头高矮、视力好坏、自控能力强弱、互助能力的高低等个性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从小学中年级起,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其辩证思维也得到初步发展,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以来,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此时把选择座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他们表现出了慎重。他们慎重考虑老师的要求,也认真考虑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所以自己选的同桌相对比较满意。于是以往的那些被动、冷漠、势不两立的同桌状况自然消失了,更多的是帮助和监督、与同桌友好合作,因而心情愉快。通过排座位我做到了对学生上进愿望的最大信任,更是促进和激发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在五年级阶段要求优秀生主动找一个后进生同桌时,一个比较内向的男生蔡**找不到同桌孤立在一旁,我过去一打听,他说自己属于后进生,没有优秀生找他同桌,于是我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他的情况,同学们帮他指出了他的很多优势,说得他自信心倍增,很高兴地去找了一个后进生坐在一起。这样排座位,让这位男生找到了自信,而且培养了正确的自我概念。
二、自主选择同桌,锻炼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是愿意向大人们表示出自己长大了。当老师把选择同桌的权力交给他们时,他们无疑是兴奋的。一方面他们会从好朋友里面考虑自己的选择对象,另一方面也会重视老师的要求。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去评价自己和他人,从中年级起,学生已不再将教师或家长的评价作为评价自己的尺度,而是已学会将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并以对别人的评价为依据独立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表现出最初的批判性,此时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且也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一些不足,并试图去改掉它。在这些阶段,提出相应的条件让学生自主选同桌,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发展。如四年级时,我提的标准是:你找同桌时要考虑他是否能与你友好合作又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其次适当注意高矮的搭配,不至于坐下来后高的挡住了后面矮的。第二年我又根据班级学习需要,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主动找一个后进生,与之同桌并结对。毕业班这一年,我提的要求是四人前后桌组合,注意不同能力的学生科学搭配,以方便于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我发现他们在互相认定为做同桌后搂着肩膀或者拉着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今后要友好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哦。当班级里的调皮生陈*拉着体育委员黄**来到我面前时,我不免露出担心的神情,因为体育委员在课堂上也是比较多话的一个学生。他们很认真地向我保证会认真听讲的。这样激发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无形中,课堂上的纪律好了。个别做得不够好,有时犯了老毛病,如陈*和黄**等的组合,只要我稍加提醒,他们就马上改过来了。当遇到需要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时,表现出来的氛围是友好而热烈的。以前不愿意与同桌交流的几位比较内向的应**、林**、陈*等,现在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三、自主选择同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一个好的班集体表现出来的应该是团结合作,和谐发展的。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可分为三种类型:“面交”型、“知交”型、“至交”型。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因为要一起学习、活动 ,所以形成了一般性的同学关系,这样的交往在一般层面上,呈“知人知面不知心”状态,有些同学甚至同窗几年一直处于这种一般性的“面交”型状态。在学校里,因为学习仍是主要的活动,成绩还是奋斗的目标,所以成绩较差的同学希望通过与好同学的交往,得到帮助;成绩好的同学也希望通过联手,形成强强组合。同班同学间在学习求知上目标一致,相互交流,以期获得知识上的增益,能力上的提高,于是排座位就大有文章可做。第一年,我让学生自己找友好合作的同桌,有的找成绩相当的坐;有的找左邻右舍的坐;于是我提出了同桌之间的共同进步目标:你要找出同桌的一个有别与你的优点,向他学习,同时帮助他改掉一个缺点。两人互相明确目标,互相监督。第二学期,要另找一个同桌,学习另一个同学的优点,帮助另一个同学改正一个缺点,并特别强调优秀生主动找一个相对后进生进行结对同桌。这样促使学生去发现他人的优点。 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个别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个性方面的其他优点,帮助后进生消除自卑心理,鼓起勇气与大家一起激流勇进。这样六学期下来,同桌过的同学基本上能从“面交型”转向“知交型”,更有些达到“至交型”,同时同学间的交错交往,使得这种友好的人际关系呈网状的发射性发展,逐渐在班级里形成了一股友好团结的集体氛围。
在六年级一次选举优秀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班会上,女生夏**在同桌潘**和另一位男生夏**的竞争中,经过权衡他们各自的优势和自己的思想斗争后,选择了男生夏**,后来潘**在周记里写了这件事,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当是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同桌会选自己呀,可是看到她为夏**投了一票时,她忍不住流眼泪了,流完眼泪她觉得她的同桌的选择没有错,她祝福夏**能有更大的优势获得区里的优秀干部称号,为自己的班级争光。他们实事求是,公平竞争,不拉帮结派,不惟我独尊,不勾心斗角,真心祝福被选上的同学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亲兄妹般的关系使得其他班级的学生感到怀疑, 这样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得益于多年来的科学合理的座位组合。
许多研究表明,在班级里,友好的或敌视的关系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从友好的、相互关怀的同辈人那里得到支持的学生,比受到同辈人排斥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发挥潜力。奥斯瓦尔德等人曾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具有更经常、更亲密的同辈关系的学生,其成绩要高于没有亲密同辈关系的学生。
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學习成绩,更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我的实践告诉我,提供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桌,是较以往的方法更合理,更科学的,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但是它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这是一门值得所有班主任研究的人与人的组合艺术。
【关键词】排座位自主选择自我意识
新学期开始,作为班主任,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就是给学生排座位。在小学里,通常的做法是男女生从矮到高站成两队,然后由老师做主,按男女生搭配原则,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后面,个别特殊情况的适当再做调整。教师考虑最多的是男女生同桌可避免学生课堂上讲话,能更专心听讲。这种排座位法是相对公平的,但不是最科学的。因为这样的做法老师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虽然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他的需要和感受,也忽视了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所以由老师安排座位,难以考虑每个学生的不同要求和想法,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研究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想法,自然难以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满意。于是不满意的学生,有的学会了无条件服从,因为这是老师安排的;有的学会了冷漠,不与同桌说话;有的还会出现划分“三八线”的现象,甚至常常为一些小事同桌之间发生吵架。出现这样的结果,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从依赖性到独立性的发展阶段,小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在低年级时并不特别显著,到了高年级,这个特点就变得非常明显,此时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倾向,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这种外部控制的减少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会造成小学生特别的冲突,所以外部控制的方式方法对于这时的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在我担任的班级升入四年级时,我在学生排座位上打破以往的方式,做了一个新的尝试,让学生自己找同桌。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出相应的择同桌标准,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小学中高年级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桌是能促进学生心理更健康地发展的。
一、自主选择同桌,能促进自我意识和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座位是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安排座位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头高矮、视力好坏、自控能力强弱、互助能力的高低等个性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从小学中年级起,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其辩证思维也得到初步发展,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以来,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此时把选择座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他们表现出了慎重。他们慎重考虑老师的要求,也认真考虑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所以自己选的同桌相对比较满意。于是以往的那些被动、冷漠、势不两立的同桌状况自然消失了,更多的是帮助和监督、与同桌友好合作,因而心情愉快。通过排座位我做到了对学生上进愿望的最大信任,更是促进和激发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在五年级阶段要求优秀生主动找一个后进生同桌时,一个比较内向的男生蔡**找不到同桌孤立在一旁,我过去一打听,他说自己属于后进生,没有优秀生找他同桌,于是我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他的情况,同学们帮他指出了他的很多优势,说得他自信心倍增,很高兴地去找了一个后进生坐在一起。这样排座位,让这位男生找到了自信,而且培养了正确的自我概念。
二、自主选择同桌,锻炼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处于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是愿意向大人们表示出自己长大了。当老师把选择同桌的权力交给他们时,他们无疑是兴奋的。一方面他们会从好朋友里面考虑自己的选择对象,另一方面也会重视老师的要求。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去评价自己和他人,从中年级起,学生已不再将教师或家长的评价作为评价自己的尺度,而是已学会将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进行比较,并以对别人的评价为依据独立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表现出最初的批判性,此时他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优点,而且也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一些不足,并试图去改掉它。在这些阶段,提出相应的条件让学生自主选同桌,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的发展。如四年级时,我提的标准是:你找同桌时要考虑他是否能与你友好合作又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其次适当注意高矮的搭配,不至于坐下来后高的挡住了后面矮的。第二年我又根据班级学习需要,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主动找一个后进生,与之同桌并结对。毕业班这一年,我提的要求是四人前后桌组合,注意不同能力的学生科学搭配,以方便于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我发现他们在互相认定为做同桌后搂着肩膀或者拉着手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今后要友好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哦。当班级里的调皮生陈*拉着体育委员黄**来到我面前时,我不免露出担心的神情,因为体育委员在课堂上也是比较多话的一个学生。他们很认真地向我保证会认真听讲的。这样激发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无形中,课堂上的纪律好了。个别做得不够好,有时犯了老毛病,如陈*和黄**等的组合,只要我稍加提醒,他们就马上改过来了。当遇到需要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时,表现出来的氛围是友好而热烈的。以前不愿意与同桌交流的几位比较内向的应**、林**、陈*等,现在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
三、自主选择同桌,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一个好的班集体表现出来的应该是团结合作,和谐发展的。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可分为三种类型:“面交”型、“知交”型、“至交”型。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因为要一起学习、活动 ,所以形成了一般性的同学关系,这样的交往在一般层面上,呈“知人知面不知心”状态,有些同学甚至同窗几年一直处于这种一般性的“面交”型状态。在学校里,因为学习仍是主要的活动,成绩还是奋斗的目标,所以成绩较差的同学希望通过与好同学的交往,得到帮助;成绩好的同学也希望通过联手,形成强强组合。同班同学间在学习求知上目标一致,相互交流,以期获得知识上的增益,能力上的提高,于是排座位就大有文章可做。第一年,我让学生自己找友好合作的同桌,有的找成绩相当的坐;有的找左邻右舍的坐;于是我提出了同桌之间的共同进步目标:你要找出同桌的一个有别与你的优点,向他学习,同时帮助他改掉一个缺点。两人互相明确目标,互相监督。第二学期,要另找一个同桌,学习另一个同学的优点,帮助另一个同学改正一个缺点,并特别强调优秀生主动找一个相对后进生进行结对同桌。这样促使学生去发现他人的优点。 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个别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个性方面的其他优点,帮助后进生消除自卑心理,鼓起勇气与大家一起激流勇进。这样六学期下来,同桌过的同学基本上能从“面交型”转向“知交型”,更有些达到“至交型”,同时同学间的交错交往,使得这种友好的人际关系呈网状的发射性发展,逐渐在班级里形成了一股友好团结的集体氛围。
在六年级一次选举优秀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的班会上,女生夏**在同桌潘**和另一位男生夏**的竞争中,经过权衡他们各自的优势和自己的思想斗争后,选择了男生夏**,后来潘**在周记里写了这件事,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说,当是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同桌会选自己呀,可是看到她为夏**投了一票时,她忍不住流眼泪了,流完眼泪她觉得她的同桌的选择没有错,她祝福夏**能有更大的优势获得区里的优秀干部称号,为自己的班级争光。他们实事求是,公平竞争,不拉帮结派,不惟我独尊,不勾心斗角,真心祝福被选上的同学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亲兄妹般的关系使得其他班级的学生感到怀疑, 这样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得益于多年来的科学合理的座位组合。
许多研究表明,在班级里,友好的或敌视的关系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从友好的、相互关怀的同辈人那里得到支持的学生,比受到同辈人排斥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发挥潜力。奥斯瓦尔德等人曾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具有更经常、更亲密的同辈关系的学生,其成绩要高于没有亲密同辈关系的学生。
科学合理的座位安排,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學习成绩,更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我的实践告诉我,提供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桌,是较以往的方法更合理,更科学的,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但是它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这是一门值得所有班主任研究的人与人的组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