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计划(一):七种方法9种类型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ncheng7758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见到的年度计划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有目标,无目的。
  一个企业的目标可以用营业额、增长率、利润等数字体现,企业的目的却很难用数字来表现。因而企业的目标很难涵盖企业的目的或者战略意图。
  实际上,年度计划从来不是一个独立计划,应该是战略计划的结果,又是执行计划的开始,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计划。到目前为止年度计划还没有一个基本框架和基本流程,很多企业用一组数字就糊弄过去了,其过程简单表现为:高管给出目标,然后进行目标分解,各部门拿出方案。
  战略与战术的结合是个非常大的难题,制订年度计划就碰触了这个难题。那么,年度计划这个难题该怎么破?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计划从何而来?这就是计划的源泉,或者说出发点。
  ,经过归纳,我认为有七种方法确定目标,进而产生9种年度计划方案类型。
  第一,以终为始法
  如果要为企业在未来找到一个生存的位置,就一定要以终为始。以终为始的年度计划有两种类型:
  年度计划1:生存上线法,即企业干掉对手的生存线,可以做到的最大规模。
  年度计划2:生存下限法,即死亡线,10年后这个行业内企业的最小规模是多大,企业必须达到最小规模。如果达不到这个规模,就会死亡或者提前卖掉变现。
  以终为始制定计划的方法是一种考虑竞争对手和环境的外生计划,先定5年或10年后的目标,倒推到现在,确定年度计划。
  以终为始的做法隐含了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实际上有三种出路,一是干掉别人,二是被别人收购,三是被别人干掉。企业需要做有战略意图的计划,方能在未来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二,瞄着月亮打飞机
  年度计划3:求乎其上,得乎其中(理想式计划)。月亮打不着,打到飞机也很满意。
  我认识一家企业,创业十几年,从20万元起家,发展到现在年销售额十几亿元,这个企业十多年来只有一年完成目标任务,因为它每年的目标都定为增长100%,但是这个企业发展得很快。这种做法就是“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所以老总求乎其上,让大家去努力。
  这类企业通常有强烈的战略意图,但没有战略思维。决策者知道发展慢了活不了,但是不知道发展多快才能活,所以只能制定高目标。
  第三,潜力法或市场空间法
  年度计划4:先找市场空间,然后制订目标。
  统一连续几年以80%以上的速度增长,从2亿元左右的销量规模很快做到30亿元。在连续多年的高增长之后,有一年制订年度计划时遇到一个问题:所有代理商和业务员都认为经过多年高增长,已经无法继续高速增长了。
  于是老总采取了一个方法,不去考虑应该增长多少,通过分析市场还有多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然后想办法填补它。结果制定了一个比之前目标更大的年度计划,最后圆满完成了。这也是一种具备战略思维的年度计划方法。
  第四,资源和能力法
  年度计划5:有多大的资源和能力,就制订多大的目标。
  跨国公司或者学过EMBA的学生基本上做的是比较规范的资源和能力法。这种方法追求的是稳健增长。中国很多大企业也是这样做的。因为企业做大之后稳健是最重要的,冒险是最大的风险。对小企业来说,稳健则是最大的风险,它把风险留给未来。
  第五,水涨船高法
  年度计划6:GDP增长法——超过年度GDP增长。
  年度计划7:行业增长法——超过行业增长。
  这两种方法有点无厘头,它不符合逻辑,但是符合大众心理,大家都认为这样还可以。
  企业制定目标有两种依据,一是不低于GDP增长;二是不低于行业增长。其中以行业增长为标杆的企业比较多,是一种基于行业发展轨迹的计划。结果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适用于行业龙头,不适合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起步慢了,就要比领先者快一点,未来才有自己的位置。
  第六,惯性法
  根据历史增长惯性制定目标。
  年度计划8:根据上年(或近3年)增长制定计划。
  福建有一家企业,有一年所有高管竟然都认同一个下滑的年度目标,因为企业已经连续几年下滑,他们认为下一年继续下滑是可以接受的。这是典型的惯性法。惯性法最大的好处也是符合大众心理。在年度计划中很少人遵循逻辑,而是讲究大众心理,即这个年度计划大家能否接受。
  第七,感觉法
  年度计划9:每年30%~50%的增长。
  感觉法在中国常规做法是把目标定为30%~50%,这也是大众心理,凭感觉。
  这是计划的7种来源,从中可以大致看出企业管理的基本思维。
  (此文是刘春雄老师“年度计划”文章的前一部分,后半部分我们将在下期刊登,敬请期待)
其他文献
《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是在《管理工作的本质》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全新生的作品。用明茨伯格自己的话来说:“30年后,我决定重温那个课题。这次我要弄清楚我那位在电信行业做经理的妻子,她在办公室里都在做些什么。这么做并非是我相信管理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我自己变了,至少是我希望自己已经变了。”明茨伯格所讲的并非泛泛之谈,而是有客观、翔实的数据支持。  因为有了新的调研,明茨伯格更进一步认清了管理者在日常
期刊
市场在变,需求在变,老糖酒商只有与时俱进,与“市”俱进,不断学习、创新,顺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实现“咸鱼翻身”。    老糖酒商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演变成市场经济体制时诞生的经销商。他们的诞生是时代发展造就的,来源于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如:糖酒公司、供销系统等,经过自身的转型和改制,曾经为中国食品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行业竞争的加剧,这批曾经辉煌一时的经销
期刊
如果把一个企业的生命历程拉长一百年看,我们会发现,企业每往前走一步都必须做个选择,这个选择就像是分水岭把企业分开了。这些分水岭,如果走对了三个就是及格,走对了五个就是成功,走对了七个就是伟大。  第一道分水岭:行业选择。老话说男怕入错行很有道理,虽然有人说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但十年前同样的资本、同样的勤劳,做了服装的和做了地产的今天会是天壤之别。  第二道分水岭:做多大,做多快,风险多
期刊
书名:《完美营销——中小企业品牌营销3步骤》  作者:【美】詹姆斯-康纳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带你来到一流的品牌营销专家詹姆斯·康纳的身边,聆听他对200多名中小企业主传授品牌缔造、提升营销ROI的心得。这本书把财富1000强企业缔造品牌的高招运用到中小型企业,康纳提出了一套所有企业均可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流程,就是凭借所谓的卖点达到卓越的营销效果。  中小企业主多是白手起家
期刊
转型  一开始大家都搞多元化,当时一大部分企业盲目多元化把主业拖垮了,甚至倒闭,后来又认为不能搞多元化,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是否搞多元化要看这个企业是否需要,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机会。  娃哈哈现在有这个需要,资金还比较充足,也不缺人才,也有机会。我们现在的多元化转型包括本身的升级换代,比如通过生物工程将饮料从解渴转向保健定位,研发节能电机零部件,并将零售点拓展到吃喝玩乐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期刊
营销是满足正常需求,引导理性需求,而非操弄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说,营销与反营销是企业与社会的一场战争,营销赢了,这个社会就会走向疯狂——这个观点已经在我脑子中徘徊了许多年。  一个营销人产生这么一个观点,如果不是颓废了,那一定是受到什么刺激了。这大概和一个大活人厌世,区别不大。  去年在日本人“购岛”之前,曾经随团到日本转了一圈。整团的人进了商场,好像商品不要钱。我实在看不出那些大包小包(保健品和所
期刊
人们始终在以“裁判”的心态思考着如何判断什么是创新,而没有想过怎样才能达成创新结果——而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结果。    央视《商界名家》曾经举办过一个以“创新前沿”为主题的栏目,主持人提出了与创新有关的30个词汇,分别是背叛、摒弃、尝试、超越、改良、冲突、颠覆、发现、怀疑、毁灭、冒险、模仿、碰撞、忍耐、实践、死亡、速度、继续、妥协、学习、诱惑、折磨、争执、整合、执行、不破不立、成
期刊
三大“烦恼”  食品产业快速平稳增长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未来几年,中国食品产业将面临“成长的烦恼”。  “烦恼”一:生产成本制约盈利能力  首先,劳动力无限供给成为历史,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基本结束。  曾有机构对所有在中国拥有实业业务的跨国集团董事长做过问卷调查,今天在中国做生意,最大的担忧是什么?39%的CEO说,最大的担心是员工工资的飙升。金融危机后,在全国范围内对最低工资实施了新一轮调整。  
期刊
以国际化带动规范化、专业化  围绕“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这个思路,我们在一直往前推进糖酒会的工作。  尤其是国际化的工作做得更多一点,因为用国际化可以很好地带动专业化和规范化。所以从去年秋季开始,我们就向商务部主动报批,获得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举办资格,为海外客商参与糖酒会提供更多的方便。  从国际化的情况来看,今年比去年又有了进步。今年的春交会,仅国际展览面积就达到了3.5万平方米左右(展区共
期刊
谈到腐败,不光官场有,大凡快消品企业,也都有触目惊心的销售腐败。国有企业有,民营企业也有;本土企业有,漂洋过海的跨国公司同样有。  既然存在腐败,当然就要反腐!因此,作为营销管理者,我们没有必要谈“反腐”就色变,更没有必要讳疾忌医,将自己的销售腐败藏掖起来,怕见不得人。  有人说,“反腐”是个政治范畴的概念,是否与企业“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旋律相背离啊?更有直接者说,销售领域是个“水至清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