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都把“文句有意蕴”列为“有文采”的一个子项。所谓“文句有意蕴”,就是说文章的语言,尤其是一些关键的语句要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或揭示事物本质,或提点人生真谛,或启迪读者哲思,一如古人所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那么,怎样使文句意蕴丰厚呢?
一、形象中蕴含哲理
请看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的一段精彩语言: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他战胜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到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
这里出现了铁扇公主、孙行者、大驴子、小老虎四个生动的形象,但作者并不是在讲故事、说寓言,而是在正面论述精兵简政的大道理。由于形象入理,语言活泼,使本来很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于形象中蕴含哲理,正是增强文句意蕴的一种好方法。
这是一种可以学习的写作方法,我们那么多课文和名著中的经典形象都是可以用在写作当中的,只要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有这样的意识积极地去运用,久而久之,我们的文章语言自然更有文采,文章内容也会由空洞变得有厚重感。
二、关键处提炼警策
警策,也叫警句或精警,是指用最简约、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刻、透辟的意义。记叙文中画龙点睛或承上启下的句子,议论文中表达观点、结论或引出观点的句子,如能用警策,必能收到丰富意蕴、增添文采的特殊效果。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警句既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又指点了后人做人的准则,使文章大为增色。
又如一学生作文《论糨糊的品格》中结尾的一段文字:我们的社会十分需要志远才高、敢冲敢闯的创造者,因而也就十分需要有人来平静地补正他们难免的偏执,保护他们毕露的锋芒少受损伤。一味求和不可取,悉心调和不可缺,糨糊的品格,不必全盘否定,可以适当学习。
作者在前文反复阐述了糨糊的可贵品质之后,在结尾处转入有针对性的论述,进而把基本观点高度概括为两句话:“一味求和不可取,悉心调和不可缺。”这已不再是阐述糨糊的作用,而是在强调处理人际关系的必要原则了。这名学生对这一写作原则的掌握可谓相当到位。
三、借用名言展示风采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厚的学生,不妨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借用名言,使文章言簡义丰,为文章增添文采。
如一学生在作文《选择诚信,选择中华魂》中写道: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雷锋塔的呻吟,遥遥天河间无尽的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化蝶双飞;这朵诚信的花,凝聚了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李清照的“寻寻觅觅”,陆游的“几年离索”……
这位考生旁征博引,撷华缀英,从孟姜女的相思泪到梁祝的化蝶双飞,从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令人佩服。
四、含蓄语言中藏真义
有时候,作者的感受可以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含蓄的语言,往往能使文句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文章的意蕴有时就体现在那些具有哲理的形象画面中,体现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曲笔里,因为他们都能在有限的文字中表现广博深厚的内容,在有限的文字中载荷深长隽永的意蕴。
李清照的词里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句子,所写并非美人,倒在心中唤起了美感,活化出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有一种洗尽铅华、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就是词中的含蓄。
又如鲁迅《故乡》一文的结尾:“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在前文否定了“辛苦辗转”“辛苦恣睢”的三种生活方式,在此,形象又含蓄地告诉读者,要把希望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实践和斗争。
我们写作的时候也不妨在高谈阔论、纵横捭阖的议论之后,也如此宕开一笔,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看似淡然实则以退为进,更能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总之,文章文句有意蕴,足可以使读者玩之无穷,味之不厌。假如文章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获得高分岂不是轻而易举吗?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郭敬燕)
那么,怎样使文句意蕴丰厚呢?
一、形象中蕴含哲理
请看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中的一段精彩语言:铁扇公主虽然是一个厉害的妖精,孙行者却化为一个小虫钻进铁扇公主的心脏里去把他战胜了。柳宗元曾经描写过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个庞然大物的驴子跑到贵州去了,贵州的小老虎见了很有些害怕。但到后来,大驴子还是被小老虎吃掉了。
这里出现了铁扇公主、孙行者、大驴子、小老虎四个生动的形象,但作者并不是在讲故事、说寓言,而是在正面论述精兵简政的大道理。由于形象入理,语言活泼,使本来很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于形象中蕴含哲理,正是增强文句意蕴的一种好方法。
这是一种可以学习的写作方法,我们那么多课文和名著中的经典形象都是可以用在写作当中的,只要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有这样的意识积极地去运用,久而久之,我们的文章语言自然更有文采,文章内容也会由空洞变得有厚重感。
二、关键处提炼警策
警策,也叫警句或精警,是指用最简约、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刻、透辟的意义。记叙文中画龙点睛或承上启下的句子,议论文中表达观点、结论或引出观点的句子,如能用警策,必能收到丰富意蕴、增添文采的特殊效果。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警句既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又指点了后人做人的准则,使文章大为增色。
又如一学生作文《论糨糊的品格》中结尾的一段文字:我们的社会十分需要志远才高、敢冲敢闯的创造者,因而也就十分需要有人来平静地补正他们难免的偏执,保护他们毕露的锋芒少受损伤。一味求和不可取,悉心调和不可缺,糨糊的品格,不必全盘否定,可以适当学习。
作者在前文反复阐述了糨糊的可贵品质之后,在结尾处转入有针对性的论述,进而把基本观点高度概括为两句话:“一味求和不可取,悉心调和不可缺。”这已不再是阐述糨糊的作用,而是在强调处理人际关系的必要原则了。这名学生对这一写作原则的掌握可谓相当到位。
三、借用名言展示风采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厚的学生,不妨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借用名言,使文章言簡义丰,为文章增添文采。
如一学生在作文《选择诚信,选择中华魂》中写道: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雷锋塔的呻吟,遥遥天河间无尽的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化蝶双飞;这朵诚信的花,凝聚了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李清照的“寻寻觅觅”,陆游的“几年离索”……
这位考生旁征博引,撷华缀英,从孟姜女的相思泪到梁祝的化蝶双飞,从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令人佩服。
四、含蓄语言中藏真义
有时候,作者的感受可以用含蓄的语言表达。含蓄的语言,往往能使文句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文章的意蕴有时就体现在那些具有哲理的形象画面中,体现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曲笔里,因为他们都能在有限的文字中表现广博深厚的内容,在有限的文字中载荷深长隽永的意蕴。
李清照的词里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句子,所写并非美人,倒在心中唤起了美感,活化出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有一种洗尽铅华、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就是词中的含蓄。
又如鲁迅《故乡》一文的结尾:“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在前文否定了“辛苦辗转”“辛苦恣睢”的三种生活方式,在此,形象又含蓄地告诉读者,要把希望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实践和斗争。
我们写作的时候也不妨在高谈阔论、纵横捭阖的议论之后,也如此宕开一笔,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看似淡然实则以退为进,更能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总之,文章文句有意蕴,足可以使读者玩之无穷,味之不厌。假如文章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获得高分岂不是轻而易举吗?
(作者单位: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郭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