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对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形式与政策”课程;课程融入;创新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为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以下简称“《意见》”)。自此,“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管理体系,成为每一名高校学生(含成教、网教学生)的必修课,有力地指导了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百年发展目标“转段”的世情国情党情,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为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现就当前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课程教学管理封闭,应打通课程和专业课教学
《意见》第一条,将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管理体系,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級机构统一组织开课,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该规定强化了课程教学管理,但缺少考虑课程具体实施的教育引导综合性特征,没有意识到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嵌入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也是一支形势与政策课程宣讲教师队伍,即建立打造好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和教师队伍。例如,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可以融入宣讲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因此,一方面各专业院系相关部门应参与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专业课教师队伍应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意识以及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前沿发展的形势与政策。另一方面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和各专业院系的合作交流,共同确定各自的教学侧重点,打通课程和专业课教学,构建“课程+”教学大平台,将“课程教育+专业教育+思政课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融会贯通,而形成把形势与政策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当中。
二、课程教学侧重于教,应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意见》重点从“谁开课、怎么开、教什么、用什么教、谁来教、怎么教、怎么评、怎么管”八个方面对课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意见》为课程教学定位指向,但侧重于强化“教”,较少强调“学”,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不利于课程教与学的统一,不利于调动当代大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投身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一是要锚定学情进行教学。因地因校因专业因年级因学生,不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各省各市各校各专业各学生的生源情况、学生学习具体状态和教学需求,在进行统一的“规定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自选内容”教学,例如,沿江各省市可以根据地域特征和发展需要开设有关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内容。
二是要创新理念进行教学。充分考虑结合当代学生对时事和局势关注的热情,广泛开展“翻转课堂”“生本课堂”教学,变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为学生“关心什么”教师“讲什么”,做好各阶段教学内容的调查,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是要优化课程教学课时。传统的学期制节课制课时制,不能兼顾课程教育自身的特色和规律,可增加“微课堂”,运用好融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自主选学点播有关教学内容并计入学时学分,可采取暑假学校、游学营、工作坊等形式,将课程教学延伸至节假日,丰富学生节假日生活和课程教学形式。
四是要遴选“学生教师”队伍。教学相长,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手段,可充分考虑同辈关系影响,从优秀研究生、高年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思政国关类专业学生、毕业校友中择优遴选课程“学生教师”,发挥优秀学生学习课程的模范带头作用,把课程教学浸润到广大学生身边。
三、课程教学形式简单,应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方式
《意见》第六条提出,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科创的覆盖面。
该规定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但限于“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方式,缺少“走出去”“融媒体”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一是坚持常态“走出去”。充分利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校研学基地、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等“课堂外资源”,开展寻访古迹、缅怀先烈、投身公益、传承国学、亲近工匠、托举非遗等研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感同身受悟。二是加强建设“融媒体”。建设共建共享的“全国课程教学优质资源网络平台”,组织电视台举办课程知识竞赛、传统纸媒举办课程征文活动,以融媒体为载体,整合“优质课程+专家讲座+解疑释惑+竞赛征文+专题报道”资源,构建课程教学融媒体矩阵。
关键词:“形式与政策”课程;课程融入;创新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为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宣传党中央大政方针,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以下简称“《意见》”)。自此,“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管理体系,成为每一名高校学生(含成教、网教学生)的必修课,有力地指导了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百年发展目标“转段”的世情国情党情,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为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现就当前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课程教学管理封闭,应打通课程和专业课教学
《意见》第一条,将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管理体系,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級机构统一组织开课,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该规定强化了课程教学管理,但缺少考虑课程具体实施的教育引导综合性特征,没有意识到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嵌入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也是一支形势与政策课程宣讲教师队伍,即建立打造好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和教师队伍。例如,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可以融入宣讲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因此,一方面各专业院系相关部门应参与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专业课教师队伍应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意识以及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前沿发展的形势与政策。另一方面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和各专业院系的合作交流,共同确定各自的教学侧重点,打通课程和专业课教学,构建“课程+”教学大平台,将“课程教育+专业教育+思政课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融会贯通,而形成把形势与政策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当中。
二、课程教学侧重于教,应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意见》重点从“谁开课、怎么开、教什么、用什么教、谁来教、怎么教、怎么评、怎么管”八个方面对课程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意见》为课程教学定位指向,但侧重于强化“教”,较少强调“学”,对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不利于课程教与学的统一,不利于调动当代大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投身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一是要锚定学情进行教学。因地因校因专业因年级因学生,不搞“一刀切”,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各省各市各校各专业各学生的生源情况、学生学习具体状态和教学需求,在进行统一的“规定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自选内容”教学,例如,沿江各省市可以根据地域特征和发展需要开设有关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内容。
二是要创新理念进行教学。充分考虑结合当代学生对时事和局势关注的热情,广泛开展“翻转课堂”“生本课堂”教学,变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为学生“关心什么”教师“讲什么”,做好各阶段教学内容的调查,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三是要优化课程教学课时。传统的学期制节课制课时制,不能兼顾课程教育自身的特色和规律,可增加“微课堂”,运用好融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自主选学点播有关教学内容并计入学时学分,可采取暑假学校、游学营、工作坊等形式,将课程教学延伸至节假日,丰富学生节假日生活和课程教学形式。
四是要遴选“学生教师”队伍。教学相长,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手段,可充分考虑同辈关系影响,从优秀研究生、高年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思政国关类专业学生、毕业校友中择优遴选课程“学生教师”,发挥优秀学生学习课程的模范带头作用,把课程教学浸润到广大学生身边。
三、课程教学形式简单,应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方式
《意见》第六条提出,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优质科创的覆盖面。
该规定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但限于“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方式,缺少“走出去”“融媒体”等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一是坚持常态“走出去”。充分利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校研学基地、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等“课堂外资源”,开展寻访古迹、缅怀先烈、投身公益、传承国学、亲近工匠、托举非遗等研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感同身受悟。二是加强建设“融媒体”。建设共建共享的“全国课程教学优质资源网络平台”,组织电视台举办课程知识竞赛、传统纸媒举办课程征文活动,以融媒体为载体,整合“优质课程+专家讲座+解疑释惑+竞赛征文+专题报道”资源,构建课程教学融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