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现状出发,根据核心素养的基本定义,以教学实践经验为依据,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个切点展开,探索了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切点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11-1
初中学生在核心素养提升方面,我们要追求这种境界:语言建构与运用完善灵活,思维发展与提升自由洒脱,审美鉴赏与创造隽永深邃,文化理解与传承清晰自然。实现这些目标虽然困难,但培养初中生这些核心素养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向和追求。在教学实践中,从打开以下四个切点,深入展开,做了有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閱读教学是“语言建构与应用”练兵场
阅读教学就是语言建构和使用的练兵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不要纠缠于课文内容的空洞分析,拒绝说教,而应从具体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来感受文本的意蕴,或者通过整体阅读来感悟语言文字,并从中找出认知的依据。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入手来涵泳文本,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来体悟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力,发展思维力。每到炼字处,教师就该慢下来,指导学生细嚼体味。例如,“瘦”字本是一种病态,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她把干涩枯槁的病态写得如此柔婉凄美,她是如何做到的?“黄花”形象虽瘦,而风姿秀美,可以通过联想体悟到比黄花还瘦的“人”的风姿。如果进一步从西风乍起,竹帘腾空的环境想象,憔悴的女词人与与门外的黄花其实是彼此映照,诗意之美就如在眼前了。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的提炼、体悟、表达过程,实质就是一种练兵的过程,也是素养的提升过程。
二、问题解决方式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关键
发展与提升思维能力,在于问题解决的方式。思维提升与发展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唯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唯有通过“真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及其思考力,以及产生思考力的正确态度,才能一体化地培育起来。
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变换的多样性以及求异性,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向,寻求最好的适应学生发展教学方式。其次,创造新型问题解决方式,教师需要改变传统上以教师为主导的问答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的问题解决方式。这种问题解决模式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自主性更强,学习水平提高更快。此外,这种问题解决方式为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语文活动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原力
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在活动中生发审美想象力。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形象思维活动。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感知后,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再造审美形象,完成审美创造。
在活动中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力。老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增强内在驱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读出情感,读出事理。另一方面,要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写好读书笔记,及时整理读书心得,在广取搏采、提高阅读能力、增进修养的同时,提升个人的阅读品位。可以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内营造相对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有图书馆,库存丰富,不妨定期向学生开放,周末可全天开放;开设阅览课,每周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等。举办活动可以展示阅读成果,促进群体的阅读,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在阅读中感受美不是语文美育的终极目的,中学生在长期欣赏文学形象之美,熏染科学严谨之美的基础上,还应该拓展视野,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体验自然万物的真实美,并学会融入自己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的创意表达,富有创意地表现美和表达美。
四、手段和方法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法杖
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一是要规范书写汉字。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书写越来越依赖于键盘,严重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学生对汉字的识记,使汉字的规范书写问题愈来愈严重。所以,规范汉字书写,学习硬笔书写和软笔书写汉字应成为不能因为教学工作还应常抓不懈。
二是要将传统文学艺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不少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够,渗透不力,学生自觉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很淡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唤醒学生对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门类的认同。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名家或自创诗词、对联来导入、总结,落实汉字文化的训练,提升汉字文化的基本素养。
三是要在传承中力求演绎与创新。高明的老师会从文化的视角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本,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认同文言语言言简意赅、简洁明快,微言大义的文化魅力,体验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的情愫、哲理、美德等亘古不变的真善美质和生命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切点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11-1
初中学生在核心素养提升方面,我们要追求这种境界:语言建构与运用完善灵活,思维发展与提升自由洒脱,审美鉴赏与创造隽永深邃,文化理解与传承清晰自然。实现这些目标虽然困难,但培养初中生这些核心素养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向和追求。在教学实践中,从打开以下四个切点,深入展开,做了有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閱读教学是“语言建构与应用”练兵场
阅读教学就是语言建构和使用的练兵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不要纠缠于课文内容的空洞分析,拒绝说教,而应从具体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来感受文本的意蕴,或者通过整体阅读来感悟语言文字,并从中找出认知的依据。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入手来涵泳文本,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来体悟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力,发展思维力。每到炼字处,教师就该慢下来,指导学生细嚼体味。例如,“瘦”字本是一种病态,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她把干涩枯槁的病态写得如此柔婉凄美,她是如何做到的?“黄花”形象虽瘦,而风姿秀美,可以通过联想体悟到比黄花还瘦的“人”的风姿。如果进一步从西风乍起,竹帘腾空的环境想象,憔悴的女词人与与门外的黄花其实是彼此映照,诗意之美就如在眼前了。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的提炼、体悟、表达过程,实质就是一种练兵的过程,也是素养的提升过程。
二、问题解决方式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关键
发展与提升思维能力,在于问题解决的方式。思维提升与发展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唯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唯有通过“真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及其思考力,以及产生思考力的正确态度,才能一体化地培育起来。
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变换的多样性以及求异性,首先就需要教师转变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向,寻求最好的适应学生发展教学方式。其次,创造新型问题解决方式,教师需要改变传统上以教师为主导的问答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的问题解决方式。这种问题解决模式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自主性更强,学习水平提高更快。此外,这种问题解决方式为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三、语文活动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原力
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在活动中生发审美想象力。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形象思维活动。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感知后,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再造审美形象,完成审美创造。
在活动中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力。老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认识,增强内在驱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读出情感,读出事理。另一方面,要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写好读书笔记,及时整理读书心得,在广取搏采、提高阅读能力、增进修养的同时,提升个人的阅读品位。可以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内营造相对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有图书馆,库存丰富,不妨定期向学生开放,周末可全天开放;开设阅览课,每周必读;建立班级图书角等。举办活动可以展示阅读成果,促进群体的阅读,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在阅读中感受美不是语文美育的终极目的,中学生在长期欣赏文学形象之美,熏染科学严谨之美的基础上,还应该拓展视野,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体验自然万物的真实美,并学会融入自己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的创意表达,富有创意地表现美和表达美。
四、手段和方法是“文化传承与理解”法杖
语文教学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一是要规范书写汉字。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书写越来越依赖于键盘,严重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学生对汉字的识记,使汉字的规范书写问题愈来愈严重。所以,规范汉字书写,学习硬笔书写和软笔书写汉字应成为不能因为教学工作还应常抓不懈。
二是要将传统文学艺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不少教师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够,渗透不力,学生自觉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很淡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唤醒学生对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门类的认同。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名家或自创诗词、对联来导入、总结,落实汉字文化的训练,提升汉字文化的基本素养。
三是要在传承中力求演绎与创新。高明的老师会从文化的视角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本,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认同文言语言言简意赅、简洁明快,微言大义的文化魅力,体验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的情愫、哲理、美德等亘古不变的真善美质和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