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长卿和韦应物是中唐大历年间的两位代表诗人,世事的风云变幻对两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探讨了刘长卿、韦应物送别诗具有的时代特征和與众不同的送别意象,通过对其送别诗意象的全面具体分析,揭示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发现,刘长卿喜欢用秋风、夕阳、白云、青山等格调清冷、寂寥的意象;韦应物则喜欢用绿、青、和风、微雨、美酒等格调清朗、温润的意象。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同一个大环境下的心态有所不同。刘长卿比较萧疏孤寂、冷淡落寞;韦应物则显得冲淡平和、清雅闲逸。
  一、送别诗与意象
  送别诗具有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送别诗),但在唐以前并没有形成气候。入唐之后,送别作为一种礼仪,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例如,天宝三年,贺知章请度为道士之时,皇太子以下百官隆重地为其饯行,唐玄宗也亲自写诗送别贺知章入道归隐。送别诗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赠题诗也一样,赠题与送别都是唐代诗人最喜欢选择的题材。据前人统计,送别诗、赠题诗、酬答诗几乎占了全唐诗的一半。它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人伦感情的体现。
  刘长卿、韦应物是中唐大历年间的重要诗人。他们的诗歌大多为送别诗、赠题诗、酬答诗等。据统计,刘长卿现存的480多首诗中,这一类诗就有303首;韦应物的诗歌大约有540首,这一类诗就有300首。《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也提到:“大历时代,涌现了钱起、刘长卿等一批诗人,其诗歌题材多酬赠、送别,擅长抒情写景。”他们的送别诗与盛唐的送别诗有所不同,时代的面貌与人文精神在他们的诗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诗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那么,何谓“意象”呢?
  意象,是古典诗词的一个基本艺术范畴。它最早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当然,这里只是指构思过程中形象的毛坯,还有待斧削加工、未经外化为笔下的艺术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术界对意象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目前最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学者袁行霈说的:“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经过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另一方面经过诗人思想情感的化合与点染,以渗入其人格和情趣。经过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所以,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可见,诗歌意象是诗人情感和情绪的承载物,不同的诗人在创作中总会选择适合自己情感的意象。
  二、中唐社会现实
  经过盛唐百余年繁荣安定的发展后,唐代社会却遭遇了一场空前的大乱,从此由盛而衰。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的转折点。作为盛唐文学精神特质的高扬感情基调,充足的自信心慢慢就被战乱后悲惨现实的生活情调所取代。战乱的生活颠沛流离,使诗人们很难再唱出那些充满理想主义的欢歌,理想终于让位于现实,严酷的现实生活闯进文学创作领域。所以,这个时期的诗人多是对社会现实失望、无奈的叹息与咏唱,流露出一种惆怅衰飒的心绪和冷落寂寞的诗歌感情基调。
  三、刘长卿的送别诗
  刘长卿,字文房,约生于开元十四年(726),主要创作活动在安史之乱之后,是大历诗风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带有浓重的凄清、寒冷、孤独、萧瑟甚至黯淡的色调。胡应麟说:“诗到钱(起)、刘(长卿),遂露中唐面目。”“降而钱、刘,神情未远,气骨顿衰。”另外,皎然《诗式》卷四有云:“大历中,词人多在江外,皇甫冉、严维、张继、刘长卿、朱放、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可知皇甫冉、刘长卿等诗人,以描摹江南秀丽的自然风光为能事。”可见,社会现实对刘长卿的创作影响很大。
  刘长卿诗歌大多为酬唱、赠别诗。他的这一类诗里所用的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秋风、夕阳
  学者储仲君曾经称刘长卿为“秋风、夕阳的诗人”,他说:“在唐代,刘长卿可能是最喜欢吟咏秋风、夕阳的诗人了。”确实,在刘长卿的送别诗中,秋风、夕阳、寒雁、落叶等意象俯拾皆是,似乎这些东西最能触动他的诗兴,寄托他的情怀。例如:
  “秋草通征骑,寒城背落晖。”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早雁初辞旧关塞,秋风先入古城池。”
  ——《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送韩司直》
  “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战乱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衰败景象,这对于30岁以前生活在繁华盛世,而中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刘长卿来说,更多的是表现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生不逢时、理想落空的无奈、悲凉的心境。刘长卿诗歌的秋天,不仅映出一个心灵的秋天,也映出一个王朝的秋天。
  在艺术世界里,夕阳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回味。诗人们伫立斜阳,往事如烟,感慨万端,个体生命相对于永恒的存在,功名事业相对于无尽的时空,历史便表现出卑弱苍白,因而孤独与幻灭、失落与感伤便油然而生。刘长卿多用“夕阳”意象,就是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白。
  (二)白云
  白云一直是历代诗人特别关注的意象之一。白云的飘渺变幻、神秘莫测和洁白无瑕,正好与隐逸之士的处世精神相契合。因此,诗人往往以白云缭绕来表示栖隐的幽寂与闲适。在刘长卿的500多首诗中,出现“白云”意象就有50处。送别诗中就有很多这种意象。例如:
  “归路却看飞鸟外,禅房空掩白云中。”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早晚却还丞相印,十年空被白云留。”
  ——《汉阳献李相公》
  “如今渐欲生黄发,愿脱头冠与白云。”
  ——《酬灵彻公相招》
  “骢马西入关,白云独何适?”
  ——《寄李侍御》
  “白云幽卧处,不向世人传。”
  ——《寄普门上人》
  “苍梧万里路,空见白云来。”
  ——《送裴十二端公使岭南》
  透过这些“白云”意象,人们依稀可以看见一个孤独无依、清寂落寞的士人形象。当然,这里也包含了刘长卿闲淡高洁的品性。正如皎然在《孤云》诗中所云:“清风相引去更远,皎洁孤高奈尔何。”清风的吹拂固然使其渐去渐远,却不能荡尽它皎洁孤高的品性。所以,可以看出此时的刘长卿虽不无清寂落寞,但也不失旷达自由。元人方回认为,“长卿诗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说得恰如其分。
  (三)青山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提到:“刘长卿诗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是青山。”他的送别诗里也是如此。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饯别王十一南游》
  “青山空向泪,白月岂知心。”
  ——《赴新安别梁侍郎》
  “白首辞同舍,青山背故乡。”
  ——《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在这里,“青山”一方面是作者羁旅途中日夜怀望的故乡;一方面又仿佛成了诗人坎坷愁苦的人生之旅中的归宿地——一种内心深处向往的安宁居所。
  (四)水
  “水”这个意象在刘长卿的送别诗中用得很多。首先,它意味着阻隔。例如:
  “楚水渡归梦,春江连故园。”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暮兼别岑单父》
  “夕阳孤艇去,秋水雨溪分。”
  ——《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信萧使君》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云:“长卿有吏干,剛而犯上,两遭贬谪,皆自取之。”刘长卿本是洛阳人,生性刚直,两遭贬谪。首贬南巴,在今广东茂名市,濒临海边;次贬睦州,即今浙江淳安。水,必是天然的阻隔。遥不可望的家乡仿佛就在水的另一边,水成了思念的载体,寄寓诗人的哀思。
  其次,“水”意味着离别和迷茫。刘长卿是一个很重情义的诗人。《送郑司直归上都》云:“岁岁逢离别,蹉跎江海滨。”但他寂寥、感伤的心境决定了他不可能用“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来安慰朋友,也不可能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鼓舞朋友。例如:
  “孤舟且莫去,前路水云深。”
  ——《酬张夏》
  “向烟帆杳杳,临水叶纷纷。”
  ——《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广阔的空间背景下显示着生命的律动。“水”象征着诗人的迷茫与无力。一个孤苦无依、茫然飘泊的悲凉的士人巍然伫立在中唐清冷的寒风里。
  当然,在刘长卿的送别诗中,还运用了较多孤舟、寒雁、落叶、芳草等意象。这种凄清、冷峻、黯淡乃至衰飒的色调,是他心境的反映。这是在国步维艰和经历坎坷的双重影响下渐渐形成的。《月下呈章秀才》云:“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夜恭偏傍枕,寒鸟数移柯。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家贫惟好月,空愧子尤过。”这首诗是刘长卿对自己人生、创作心理的绝佳概括。
  但是,刘长卿的诗读了不使人消沉。这是因为他的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在他的诗中,人们可以依稀看到因国步维艰而忧心忡忡的爱国者形象。
  四、韦应物的送别诗
  韦应物,约生于开元二十五年(737),主要创作活动也是在安史之乱之后。蒋寅在《大历诗人研究》中称他“自成一家之体,卓为百代之宗”,并认为大历时期能开宗立派、自成一家的诗人,只有韦应物。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谈到他诗风转变的问题,“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开元盛世度过的,受过盛唐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早期的作品里,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盈溢着盛唐的余韵。然而他也恰恰经历了安史之乱,这在他的心里投下了浓重的阴影。所以,后期的作品里,慷慨为国的昂扬意气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诗风转变为清雅闲淡。”
  在笔者看来,较之刘长卿而言,韦应物个性比较豁达、开朗,以冲淡平和的心态看待社会现实和人生遭际。“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韦应物《赠王侍御》)是他最好的人生写照。体现在诗歌里,也就显然少了刘长卿诗中的那份惆怅与清冷、孤独与落寞。韦应物的诗显得清朗温润,闲逸而深远。明人胡应麟云:“靖节清而远,康乐清而乐……韦应物清而润,柳子厚清而峭。”这种诗歌风格从他的酬唱、赠别诗的意象中可见一斑。
  (一)绿、青
  “绿、青”是诗人使用频率很高的两种色彩,主要集中在绿林、绿草、绿苔,青川、青山、青苔这些意象里。例如: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
  “新黄含远林,微绿生陈根。”
  ——《送豆卢策秀才》
  “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
  ——《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
  “青苔已生路,绿筠始分箨。”
  ——《闲居赠友》
  “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沉。”
  ——《沣上精舍答赵氏外生伉》
  “绿、青”都属于一个青色体系,它们是大自然中最宁静的色彩,包含一种庄重的、静谧的、超自然的无穷奥秘。韦应物大量使用这种色彩,他的诗歌也就给人一种清朗温润的感受,同时也反衬出作者淡泊宁静的心态。   (二)雨、风
  韦应物平淡冲和的性格决定了他诗中的“雨”大多是微雨、疏雨,而很少疾雨、倾盆大雨;“风”大多是微风、和风、春风,而没有疾风、狂风。例如:
  “云淡水容夕,雨微荷气凉。”
  ——《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
  “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
  ——《池上怀王卿》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送汾城王主簿》
  “微风送荷气,坐客散尘缨。”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
  “微风飘襟散,横吹绕林长。”
  ——《南塘泛舟会元六昆季》
  “夕气下遥阴,微风动疏薄。”
  ——《闲居赠友》
  这里的“雨”和“风”,平淡自然,带给人喜悦和希望,处处呈现出明丽、和煦、温馨的清润之美。
  (三)飞鸟
  社会的剧变,人生的转折,在种种的悲剧面前,韦应物盛唐时昂扬奋发的精神和慷慨气概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响,留下的只是平心静气的孤寂和闲适、看破红尘的无奈和散淡。他更喜欢退回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寻找山光鸟性之中的闲雅与乐趣。例如: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赠王侍御》
  “迹与孤云远,心将野鹤俱。”
  ——《赠丘员外二首·其二》
  “白鹤徘徊看不去,遥知下有清都人。”
  ——《寄刘尊师》
  “孤鸿既高举,燕雀在荆榛。”
  ——《寄令狐侍郎》
  “暂与云间别,忽陪鸳鹭翔。”
  ——《答赵氏生伉》
  “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
  ——《园林晏起寄昭就韩明府卢主簿》
  “幽涧人夜汲,深林鸟长啼。”
  ——《唐送丘二十二还临平山居》
  在采用“飞鸟”意象时,韦应物用得最多的还是“鹤”。鹤,本性孤高,性爱林野,古人有仙人乘鹤或化鹤的故事。所以,这正好反映出作者超凡脱俗之心,不拘尘世之举。
  (四)钟声
  “钟声”是一种非自然的物象,它不同于日落黄昏、高山流水、参天古木等纯自然的物象,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叩响了钟声,也就叩响了历史。唐诗中的钟声是耐人寻味的艺术意象,悠悠的钟声是诗人丰富内心世界的展露。傅道彬在《晚唐钟声》一书中统计:《全唐诗》(含《外编》)中具有钟声意义的词语共出现1 206次,共有280多位诗人写到钟声。韦应物也很注重钟声这一意象,在他的赠别、酬唱诗中有很多地方写到钟声,而且主要写到暮钟。
  “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
  ——《赋得鼎门送庐耿赴任》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赋得暮雨送李胄》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遥看黛色知何处,欲出山门寻暮钟。”
  ——《答东林道士》
  “楚山明月满,淮甸夜钟微。”
  ——《送元仓曹归广陵》
  这里的钟声昭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暮钟更让人感到寂寞和孤独,最让人思念家人和朋友,给离别的人们增添了浓郁悲伤的氛围。所以,从韦应物的“钟声”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他那萧疏淡泊的心境和悠悠的离情别绪。
  (五)美酒
  诗人总是喜欢将美酒与送别离情联系在一起。所以,古代送别诗里总是泛着酒光,飄着酒香。这让人自然想到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韦应物也写下了很多包含美酒意象的送别诗。例如:
  “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
  ——《送令狐岫宰恩阳》
  “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
  ——《饥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
  “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
  ——《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
  ——《送李十四山东游》
  读了这几首诗,人们有一种悲壮慷慨的感觉。诗人让友人更多地带着劝慰和自信上路,平淡而朴实的语言抒发的是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和深深的祝福之情。就像唐人高适在《别董大》中所放歌的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由此,人们可以看出韦应物豁达、开朗的心胸。
  当然,在韦应物的酬唱、赠别诗中,还有其他常见的意象,如孤灯、杨柳、明月、白云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从以上这些意象可以看出,韦应物观察自然的艺术本领很高,他总能巧妙地捕捉到适于表现自己生活情趣的种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心态。而这些意象总能带给人们清朗、温润的感受。所谓“情衰则景衰,情乐则景乐。”这一切都是由作者冲淡平和的心态决定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是韦应物独特的表达方式,他是以美的切身感受来掩饰生命的痛苦、人生的缺憾和无奈。所以,对比刘长卿而言,韦应物更加含蓄而深沉,人生态度更加爽朗而豁达。《寄全椒山中道士》云:“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首诗很好地反映了韦应物那种荣华富贵不足羡、自然平淡最安然的心态。
  五、结语
  环境对作家作品影响的直接结果便是作品中反映出的时代气息与文化心理。审美主体的意向性、敏感性影响诗人对意象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由诗人的时代、地域、禀赋、情趣、遭际、心态决定的。刘长卿、韦应物是中唐大历年间的代表诗人,世事的风云变幻,把他们由热情激昂的青春少年变成萧疏孤寂、冷淡落寞和冲淡平和、清雅闲逸的秋士。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命运决定了他们的文风,也使他们的文章在那个时代独树一帜。刘长卿因此开启了大历诗风,韦应物也当之无愧成为“自成一家之体,卓为百代之宗”的诗人。正如赵翼《题元遗山集》所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是刘长卿、韦应物的不幸,也是刘长卿、韦应物的幸运。
其他文献
从中国古典审美观念看来,美既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也不是一种内在固有的、主观意念性的美,而是作为个体的“我”与天地万物共存状态下不断纯粹化而呈现出来的一种境地。这是一种纯粹的美。从西方古典审美观念看来,美是一种先在的、永恒的存在,它是不生不灭、自存自在的,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这是一种绝对的美。  审美是人类情感世界的凝聚体现。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为地理空间的分隔,审美呈现出
期刊
当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谢冕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笔者由此联想到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欣赏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鉴赏和想象。谢冕的文艺批评理论同样适用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期刊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能够推动劳动生产力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基层文化单位直面广大群众,对接基础文化平台,是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而完善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尤其重要。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特长,研究了基
期刊
五官健全的人在生活中通常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当听到一段熟悉的音乐时脑海中会自动生成一幅图像,这幅图像仿佛在哪里见过一样。人们的眼睛并没有看到任何图画,那么音乐为什么能够让人产生图像呢?听觉是如何在人的心里描绘图像的呢?笔者认为,音乐通过听觉来改变和影响人的心情,使人们在听到熟悉的音乐时能够迅速在头脑中产生一幅图像。音乐自身能够描绘一幅图像,如果同一音乐和同一幅图像反复出现,人们在听到这首音乐的
期刊
本課业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位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一、案例实施过程及评价方式简介  (一)案例实施过程  本课为
期刊
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影视逐渐依托于受众,其商业属性更加突出。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它逐步走向后现代影视发展之路。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深入高校教学,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大学生虽因受课程时间设置、影片拍摄场地、资金和设备等方面制约,但本质依然是创作受众观看的影视作品,因此,课程教学与影片拍摄实践中的影片题材选择尤为重要。  一、新时期大众审美及其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期刊
作文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能力,更充分地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重要一环。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能够引人奋进,催人奋发,可以说,美是人类精神需求的永恒主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讴歌美,用笔去创造美,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正确的审美情感。因此,作文教学必然贯穿于美感的创设过程。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在语文作
期刊
我只有三十岁,可当我回头观望时,觉得自己仿佛走在一片巨大的墓地,除了坟墓和十字架,我一无所见。迟早会在某处树立起一座新的坟墓,给它装饰上什么样的纪念碑,普通的十字架抑或大理石的庞然大物,全都无所谓——这便是我所留下的一切。归根结底,这无关紧要:不朽是种无聊的玩意,生命也鲜有乐趣。糟糕的是,死亡非常可怖,你也打不定主意是否要主动让自己去见鬼;你还要活很久,要在这个被称为生的墓地上久久地行走,而在两侧
期刊
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与钱钟书的《围城》分别以女性视角和男性视角描写了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和有着传统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形象,在追求自己理想生活的路上,都走向自我实现和自我毁灭。巧妙的隐喻贯穿故事的始终,梦境和围城都给人一种神秘感,梦外和城外的人拼了命想要进去,梦里和城里的人体会其中滋味后却想要逃离。本文从人物性格、社会地位和所处社会环境着手,对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比人物的不同追求和相同悲
期刊
关于唐宋时期的竞渡活动,很多诗人都有所描述。不过限于体裁,诗歌中的体育运动描写内容比较概括,人们需要对其中的历史事实加以梳理后,才能在解释其用典的基础上,加以体育文化方面的考察。以盛唐时期的宰相张说之竞渡诗为例,《全唐诗》第八十八卷有张说的《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