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衫李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1日,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去世。一位身在拉萨机场的年轻学者闻讯后失声痛哭。这位身着长衫的年轻人名叫李,他因执著追寻国学的真谛而与季羡林有一段传奇般的忘年交……
  
  痴迷国学崇拜季羡林,内外兼修穿长衫游学四方
  
  李,1976年出生在重庆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重庆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母亲是重庆市公安局一位才女。
  从小就痴迷中国传统文化的李有深厚的家学渊源,祖父李裕光在解放前曾任重庆商会会长,外祖父黄敬诚是重庆一家杂志的编辑,喜好古诗古文,外祖母苏应萱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后人。他秉承祖上的艺术天赋,三岁习画,四岁时,就对外祖父的线装书产生浓厚兴趣。在外祖父的辅导下,他用三年时间读完《论语》、《诗经》等经典。外祖父时常给他讲陈寅恪卓尔不群的成就,以及陈寅恪的得意门生季羡林的博学和才气。小小年纪的李从此有了一个愿望:要像陈寅恪、季羡林那样博学,成为研究古代文学的大家。
  外祖父临终前,将所有书都给了李,而季羡林编写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朗润集》、《天竺心影》等书更是让李爱不释手。季羡林的思想对他影响深远,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学识渊博,不仅要学,还要边写边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于是,他在学习国学的同时,开始了写作。其中一篇回忆外公的文章只有几百字,语文老师却写了5000多字的评语。
  李的绘画好,语文好,但数理化差得一塌糊涂。1991年初中毕业时,他以20分之差没有考上高中。
  “儿呀,你崇拜陈寅恪、季羡林,跟他们一样爱好国学不是坏事,可如果因为爱好国学而影响升学,那就不是好事了呀!”落榜之后,身为大学物理系教授的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李说。
  李对父亲说:“爸爸,我虽然没考上高中,可我今后一定会很有出息的!季羡林升高中时数学只考了4分,吴晗数学考了0分,不一样成了大家吗?”
  几天后,李对母亲说,他想上北京去拜季羡林为师!“儿呀,想成为季羡林弟子的人多得很,他凭什么收你呢?”李的母亲说,“你还是潜心自学,有一定功底后再去见季老吧!”
  李没再坚持,却又突发奇想:“陈寅恪和季羡林之所以能成为大家,就是因为他们留学国外,见识广博。学无常师,乃为大师,我也要游学四方!”
  李是独生子,当时不过15岁,再三思量后,母亲还是同意让儿子远行。于是,身穿长衫的李踏上旅途,西子湖畔、寒山寺外、拙政园内、咸亨店里……旅游归来的李又加入打工仔行列成了一名“报童”,白天卖报,晚上奋笔疾书。当时的《重庆晨报》副刊几乎成为他的专栏,报社领导被他的文才打动,破例将他招聘为记者。没多久,李又主动辞职了——记者的匆忙让他没时间研究国学,更没时间弘扬国学。
  
  三顾朗润园感动泰斗,十块腊肉相赠成了忘年交
  
  2001年暑假期间,李因事来到北京,这正是拜望季老的绝佳时机。询问再三,他找到季老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后朗润园的家。开门的是一位慈祥而颇有风度的老太太——季老的私人秘书李玉洁。她告诉李:“季老到山东去了,你过两天再来吧。”
  李很是失望,但他决定三顾茅庐,一定要见到季老!
  李煞费苦心地琢磨如何给季老留下深刻印象,他想起了孔子对弟子说的一句话“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一种解释就是“自愿拿着十余条干肉来求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们教诲的”。两天后,李特地买了十块上好腊肉,再次登门拜望季羡林。
  敲开季老家门,李玉洁告诉李季老还未回京,但她收下了李的礼物。临走时,李用古文给季老写了一封信:“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兹次来京,若能得先生赐教,则吾为‘往圣继绝学,為万事开太平’之心愿则不为奢愿也。”并将自己写的《小三苏传》、《论琴南林纾氏之古文》两篇文章一并交给老太太。
  李怀着忐忑的心情第三次敲开季老家的门时,慈祥的季羡林已微笑着等他了。老人热情地与李握手后,把他请到满是线装书的书厅里。
  到了书厅,李跪在地上,恭敬地向季羡林磕了三个头。季羡林连忙扶起李,一边扶一边开玩笑:“你是孔子荐来的,我焉敢不见?快起来!快起来!”当李起身坐下后,季老说,他已看了李写的信与文章,夸他很有功底,若能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自学同样能成才。
  后来李才知道,他在信中所写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四句也是季老甚为钟爱的,因而决定挤出五分钟时间与他见见面。但没想到两人一聊便是两个多小时。当李唯恐打扰季羡林的休息而请辞时,季羡林主动让李留下地址,说需要什么资料告诉他,他会给李寄去。
  见老人如此热情,李心中十分感动。道别时,李再次恭敬地给季羡林磕了三个头。
  从此,季羡林便与李成了忘年交,两人不时有书信往来。
  
  初中生当上大学教授,桩桩垂恩犹在,大师却飘然仙逝
  
  就在李四处奔走时,有人慕名而至,请他参与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筹备工作。
  这人正是全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林木。林木曾看过李的画作,觉得很有灵气,一直关注着李的成长。当他被四川师范大学请去筹办视觉艺术学院后,他特地给李发来“英雄帖”。
  “我只是一个初中生,哪有本事去筹办大学呀?”看到林木教授如此器重自己,李诚惶诚恐。
  “初中生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没本事,为什么国学大师季羡林视你为忘年交……学院建成后,你还可以弘扬国学……”
  倍受感动的李从此成为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教师,他终于找到了弘扬国学的平台。
  李的授课方式很有特色:板书都是繁体竖排,讲课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博古通今,声情并茂,而且不用教案。
  因为李讲课新颖、文化含量高,他的名气很快在高校中流传开来,被四川音乐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大学等聘请为客座教授。
  荣誉和赞美并没有打乱李内心的平静,李如季羡林那样,过着心境恬淡的朴素生活:他租住在校外一个农家小院,书房墙上挂着孔子画像,屋内清一色老式家具,小院里挂着皮影、葫芦、瓜瓢、蓑衣等饰物……
  季羡林在得知李成为大学教授后,不仅特地打电话询问,还给他寄来贺卡:“天道酬勤。赠李友。季羡林。甲申冬。”
  2009年春节,李与季老约定,在自己主编的《国学蒙正》杂志上推出季羡林专题。然而就在李准备大展宏图时,7月11日,98岁高龄的季羡林突发心脏病仙逝。应邀前往西藏讲学的李刚下飞机,就得知季老去世的噩耗,在机场顿时泣不成声:“季老,我们有约定,在您的生日时,我还要来给您祝寿,可是您却失约了……”面朝东方,李对那位启迪自己国学之路的老人,深深地鞠下一躬。
其他文献
“擂台比一比,本事大家看!”去年以来,永川区打破“领导提名单,群众画圈圈”的干部选拔模式,用干部比选的方式掀起了一波人才角逐的“风暴”——    ■ 设计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一溜。”永川区委书记胡际权说,“选准人才,配好干部,首先要抓好比选的制度设计。”  去年以来,永川区委组织部按照这一思路,先后出台了《永川区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试行)》及其《初始提名办法》等制度,明确规定了
“职业教育在夹缝中生存,我们只能用企业化理念培养学生、经营学校!”2006年12月20日,在重庆市中职校长论坛上,35岁的重庆市工商学校校长王忠荣说这句话时,与会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在两年前,同样在这样的论坛会上,同样抛出这个观点的王忠荣,却遭到不少同行的质疑。   从质疑到共鸣,是因为王忠荣和工商学校闯出了一条职业教育的崭新路子。    重围之下,像狼一样出击     2006年,广州,华为技
去年10月30日,是万州区弹子镇新袁村的赶场天。一个特殊“摊位”的“生意”格外火爆。原来,这是弹子镇干部设置的便民服务台,镇干部正忙着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等各种便民服务活动。  当天上午9时许,关家村80多岁的林泉林老人来到摊位前,从镇干部手中拿到了换发的新身份证。  林泉林是之前不久在便民服务活动中提出换身份证的请求的。镇干部登记了他的住址,第二天,就有专人到他家照相,并嘱咐他10月30日赶场天到
作为农夫诗人,他擅长将自然中的一切诗意化,探求自然与人之间的通感,调制出恰如其分的天然本色,奏响动感灵性的共鸣音。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态失衡……对比当下的生存境况,再没有比生态文学更加迫切的议题,这关乎人类未来的命运,也是人类对于自我最后的救赎。面对着过度捕捞、森林砍伐等危机,苏俄文学家阿斯塔菲耶夫肩负起保护生态的使命,不仅因为他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还在于他对故乡的眷恋,对往昔的追忆,这些
湖北省沙洋县对正科级领导干部进行选拔时,实行实名推荐制,规定被推荐的干部一旦出了问题,推荐者要负连带责任。自去年4月换届以来,已有一名正科级领导因对推荐干部负连带责任而引咎辞职。这种“马”出问题,问责“伯乐”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近年来,干部“带病提拔”现象,在少数地方已经司空见惯。这一现象充分暴露了目前干部选拔制度的一些弊病。应该说,在干部选拔工作中,绝大多数“伯乐”都是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一位“80后”机关干部,平时很少下农村。前不久,因撰写一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我到一个村蹲了几天。在村上发生的事,让我产生了极大的恐慌:我提的问题群众听不懂,群众提出的问题,我解释不了,也没法解决。回到县里,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村民们冷漠的口吻和质疑的眼神,我就不寒而栗。  说实话,我在单位也算是一个“红人”。大学时就入了党,毕业后如愿进了机关。凭着自己的踏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未成年人戴口罩指南:12岁以上青少年应戴口罩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近日联合针对未成年人戴口罩发布的指导意见,建议凡是要求成人戴口罩的地方,12岁以上青少年也应该戴口罩。这两家机构建议,在无法保证保持1米社交距离或身处新冠病毒传播高风险区域时,12岁以上青少年尤其应该戴口罩。  指导意见说,6~11岁儿童应该在新冠病毒广泛传播的地方或在特殊环境中戴口罩,
超明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北京一家生产LED显示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然而,这家企业却选择位于浙江宁波的北仑作为其配件采购地。超明光电为何舍近求远?其总经理宫晓光说:“我们看中的就是北仑成熟的产业集群,什么零部件都能在这里找到。”  某一产业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形成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同行业企业群落,伴以产业配套和市场细分,使这一地区的巨量产业规模喷薄而出。这就是“产业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效应”最先
阳光从空中洒下来,照在石柱县洗新乡五坪村的群山万壑之中,农民们欢快地收获魔芋、烤烟。“马武坝地税所徐登安所长带领大家修好了公路,现在,我们这里的山货再也不愁销不出去了!”村民余祖庭连续两年靠出售山货成为“万元户”,沧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的笑意,手中挥舞的锄头也显得倍加轻快。而就在他的脚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崭新公路像蜿蜒的彩带,连接着山里山外车来车往的热闹世界。  “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小事。”今年5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唐山市13位普通农民,自费租车,自带工具,赴湖南帮助抗雪救灾、重建电网。他們说:“三十几年前,唐山大地震,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雪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  春节在即,多少人千里迢迢往家赶,以享亲情之乐,而这13位农民却在除夕辞别亲人,冒着严寒和危险,去参加一场几乎与自己毫无关联的救灾行动,面对这种大爱之举,谁不为之深深感动?   但,对13位农民的“侠客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