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上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学校要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国际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指出:健康不仅是生理、心理的健康,还包括对社会的良好适应(即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关系)。可以说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无、合作能力的高低、人际关系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因此,提倡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体育教学新趋势。而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目前在体育课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研究的结果将对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顺义一中附属小学学生200人,体育教师4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询多篇资料并从中国期刊网上收集,整理有关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合作教学方面的资料,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学生对体育课中合作教学的现状,对顺义一中附属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2)、访谈法
  通过与本校体育教师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亲身体会,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方式方法。
  (3)、观察法
  观察上述体育课中教师的组织形式和学生互助合作意识的体现。
  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二、分析本校体育课“合作学习”存在现状、课程内容关系与促进措施
  (一)、本校体育课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现状
  1、目前学生对体育课中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明确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约1/5的学生知道并了解合作学习,约1/2的学生只是略知合作学习,约1/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合作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对合作学习意识不强,概念不清楚,当前小学体育课中学生合作学习的状况令人担忧。具体情况见表1
  在当今社会中合作学习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人们只有在合作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小学的体育课就是培养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
  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大量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意见交流、互相帮助与指导、分享同伴的成功,在合作中解决技术动作的问题、充分利用同伴的聪明才智,激励自己积极思考,减少对失败的恐惧,来获取成功。但是基于小学体育课现在这种状况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意识还有待提高。
  2、学生在体育课中合作学习的参与情况不乐观
  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体育课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较多,主要是球类项目。但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在体育课中合作学习的参与意识不强,不够主动。在体育课中有的学生不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女生因为其怕苦怕脏的思想,男生则是认为体育课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可见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参与情况不是很乐观,因此应该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寻找学生不参与的真正原因。
  3、教师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存在相应问题
  (1)、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深入研究导致合作学习存在于形式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常常把体育教学中传统的分组教学当作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致使合作教学只存在于形式。
  (2)、教学目标不明晰,一切教学活动均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教师为了在课堂中体现合作学习,却没有认真研究合作学习的目的。不管教学目标如何,难易程度如何,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此导致课堂实效性大大降低。
  (3)、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引领地位,丢失了合作学习的真谛
  体育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引领者。然而,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管推着学生向教师预设好的教学环节中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学习、体验,积极参与练习,就组织小组讨论。致使学生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他人的有效经验修正自我认识。最终,丢失了合作学习的真谛。
  (4)、学生缺乏深层的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运动能力好的学生和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缺乏平等的交流、沟通,特别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运动能力差或不善交流、内向的学生成为了陪衬,成为了听众。
  (二)、小学体育课的内容与合作学习的相互关系
  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实现合作学习,关键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教育,在合作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合作教育学会自我学习,更要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学习能力应从小学,特别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着手抓起。   但在我国学校体育课中更多的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的增长以及学生在体育课中是否得到娱乐,但是并没有更多的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致使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在意识上,不能主动积极地配合,共同解决学习上所遇到的问题。
  要想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那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启发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能与教师配合默契,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将来的终生体育意识与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1、球类等集体项目与合作意识的关联度较大
  在体育课中球类等集体项目是受学生欢迎的项目之一。在进行球类等集体项目的体育教学中进行小型比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信任,增强团队意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具体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球类等集体项目,在体育课中足球项目相对于篮球和旱地球还是有一定的优势,足球场地比较充裕,大部分学生也比较喜欢足球运动。篮球项目需要一定动作技巧,对于规则及动作都有较足球较为严苛的标准。我校旱地冰球项目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一般教学活动中要加强足球项目在体育课中的开展,进行适当的合作性体育项目的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合作学习。
  2、田径等个人项目与合作能力有一定的相关度
  田径是体育教学中的主要项目,在提高学生素质、技术、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学校中的田径比赛是以团体总分决定名次,不需要所有学生都投入到比赛中去,没有比赛项目的学生帮助有比赛的同学加油助威、以及赛后的放松等,那么就需要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田径比赛以团体总分决定名次来引导学生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精神,一起去争取比赛最后的胜利。
  三、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合作学习的促进
  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简单的分组练习。重视合作学习,并非是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引导作用开展教学活动。
  1、正确认识合作学习,教会学生交流的技巧
  在开展合作学习前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技能,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应当经过一定的准备和必要的训练方可实施。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要学会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
  2、依据教学目标的取向有选择地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应当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认真的选择和组织,把那些只有通过合作学习才能达成目标的教学内容精选出来(如篮球、足球、排球、团体操、接力赛等),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3、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者身份的建设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多走动、多观察、多倾听,必要时要进行有效的干预。保障学生具有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给以学生帮助,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
  4、关注差异培养协作关系
  为了不使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避免他们被边缘化,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以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心。同时应尽量引导小组的其他成员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互信。
  四、结论与建议
  1、結论
  在体育课中球类等集体项目尤其是足球项目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田径等个人项目在某种程度也能够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在体育课上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教会学生交流技巧后,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差异情况开展合作学习。
  2、建议
  在本校体育课中应该大力加强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面的意识,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增强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在体育课中鼓励本校体育教师在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增加体育课上合作学习的机会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一个个话题,一个个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儿童在与教材“对话”中实现情感、能力、和知识的动态建构。教材的这种设计思路和架构,在留给任课教师丰富的创造空间的同时,也成为横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道坎,给课程实施带来的了难度。要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念及课程目标,就需要教师充分解读文本,并结合校情、生情和时代精神,实现对文本的再创。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
期刊
让真实的世界成为孩子的课堂是未来学习的新样态—让学习与生活发生关联,从真实社会、生活中学习。尊重儿童学习的主体,树立全纳理念。保师附校构建“以生活现象为主题”,开放的超学科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将相近的学科知识重新编排形成学科融合式的学习,始于问题学习。让孩子们带着兴趣、问题去生活中寻找答案,让学习自然发生。  保师附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运用这种方式,实现了理念之變,通过超学科“大思政”让党史教育可思
期刊
好的班级就像美丽的大自然,有挺拔的大树,有芬芳的鲜花,有活泼的小鸟,还有静静流淌的小溪,每一个孩子都以自己独有的样态和其他成员共融共生,整个班级的生态系统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而我就是他们的幸福守护者。  一、耐心等待,陪伴成长  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权利,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和尊重。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就是要耐心的陪伴每一个孩子,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唤醒每一个孩子的信心。  这学期,我中途接手了一个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校长。”的确,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第一发言人、责任人,其既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又是服务师生的贴心人,其领导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发展水平层次。因此,校长不但要顶天立地,以身作则,同时还要擅长处理学校内的人际关系。  一、做“顶天立地”型的校长  1.校长要“顶天”  所谓“顶天”,是指校长要对学校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期刊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经常运用的一种形式。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轻松和不受威胁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交往的能力。学生在组内不用担心犯错误,能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使自己得到更主动和广泛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效果要比学生单独自学或高度竞争下的学习效果好得多,因此我尝试在小组中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评
期刊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风雨兴其中;树无束缚,故能成其大,撑起一片天。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即自由生长。思想自由表达,精神自由生长,灵魂自由发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种“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任性,不是毫无节制的放纵,更不是罔顾规律的驰骋。而是一种在自然规律、客观真理、道德法则的制约下,天性得以回归,兴趣得以延展,品位得以生成,美感得以超越,人格得以升华。  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期刊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课堂中问题设计的研究,以问题引领教学板块,主问题、高阶问题在学习中体现出相当高的价值。但是,由于绝大部分问题来自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主要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还是被动“接球”,学生的思维只是教师思维的模仿、后续、迁移,思维的发展依然受到桎梏,学生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提升。  “问”是探求,“津”指渡口。“问津课堂”,以“问”引学、以学促“问”,让学生在
期刊
文化回应性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这个理论的提出与美国社会存在大量外来移民的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使来自不同种族,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去,在课堂中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效果,在知识、情感、社会等方面有更加优秀的表现,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文化回应性教学的目标
期刊
一、一个场景引发思考:  我观摩了22届市学生艺术节舞蹈展演活动,在某校的演出楼举办,学校的硬件环境真是没的说,剧场外的大厅干净明亮、剧场内的红色地毯、红色座椅舒适宽敞。活动间隙去了一次洗手间,所见场景与外部环境截然不同,我随手拍了这张照片,记录下了当时的这个场景。洗手池子上满是沾着粉底、口红等痕迹的用过的湿纸巾、纸巾,假睫毛、皮筋、卡子也散落到了地上……其实两个大垃圾桶就在我拍照时站立的位置。 
期刊
一、引言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设计合理的合作实践活动,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才能确保动手操作的有效性。本文概述了“采用动手实践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和优势,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二、“采用动手实践教学方法”的特征  (一)动手操作  “动手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