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的人,是有着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人。对教师学科常规的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学科常规发展性评价体系,才能改变以往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
一、寻找有规则的管理之道
1.调整评价方式:从固定到随机
为了转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需要调整学科常规检查的方式,变固定为随机。首先,检查时间随机。每学期进行学科常规检查的时间不定,大致分为期初、期中与期末三个阶段,每次检查提前10分钟告知老师,以确保呈现的均为常态下的学科常规。其次,检查内容随机。学科常规的内容很多,每次都进行大规模的检查会影响相关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效度。检查内容随机化,即每次只抽查一至两项内容,既不影响教师常规教学,也能对被查教师的工作状态有所了解,做到以点带面。再次,检查对象随机。如果每次都对全校教师的学科常规进行全面检查,那绝对是一项大工程;而如果每次只是抽取不同学科的一部分老师进行检查,就可以缩短时间,减轻工作量,同样可以达到了解学校教学常规的目的。当然,到学期末,学科常规检查必须覆盖到全体教师和全部学科。
让评价的方式从固定到随机,把一块大蛋糕分成了几次吃,既减轻了检查者的负担,也避免了教师临阵磨枪、只求表面的形式化倾向,更能从整体上把握和了解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
2.改善评价标准:从单一到多元
改变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教师的做法,改变教师得不到重视、无发展的境地,变通学科常规检查评价的标准。首先对学校现有的在职教师进行分类统计,分为青年教师(工作不满3年)、骨干教师(工作3年以上,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思想)、成熟期教师(工作8年以上,经验丰富)。针对每一类老师发展的基本状态,制订适应其发展的评价标准。
如撰写教案方面,青年教师的教案必须每篇都是详案,有及时的反思,并做到反思有重点,课后有改进。骨干教师可以备简案,对教学反思的要求高些,要做到能带着问题进行教学,有研究意识,并及时观察课堂,做好记录与调整。成熟型教师也可以备简案,但对教学反思的要求更高。要求能够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反思,并倡导老师进行学科类的小课题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会审视课堂,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尝试撰写学科类课题研究报告。
作业批改方面,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主要是学生的作业量要合适,批改认真,无漏批、错批等现象;而对骨干教师和成熟期教师则要求尽量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主要关注老师有没有设计、布置创新有效的作业,提倡减负增效。
为不同发展期的教师量身定做一把适合其发展的尺子,既让相同平台的老师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又让不同平台的老师能认清自身发展的空间和目标,做到保基础、争发展。
3.丰富评价主体:从单向到多向
每次学科常规检查,大多数一线教师都处于被检查、被评价的位置。我们要努力丰富评价的主体,让一线的教师参与到检查、评价的过程中,变单向的检查为多向的发现与学习。
多向的学科常规检查可以分为不同年段的学科组间的互查和同一年段的学科组内教师间的互查。不同年段的学科组互查的具体做法:让任教同一学科、不同年段的老师进行检查,四年级的老师查三年级的,三年级的老师查二年级的……如此循环。老师们可以在检查评价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年段的学科特点,视野得以拓宽。同年段的学科组内的老师进行互查的优势更明显,大家基本都是同年段的,其他老师好的做法可以迅速地吸收和利用过来,以辅助自己的常规教学工作。
当评价的主体改变后,原本的被检查者全程参与了评价过程,因为在教育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教师间的相互检查与评价就产生了共鸣,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4.转变评价反馈:从通报到交流
传统的学科常规检查后,老师们得到的只是一个等第而不是方法上的指导,知道的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大多数管理者只是将学科常规检查的结果通报给大家便了之,自认为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常规调研。
为了扩大反馈的影响,让老师获得更多的切实的帮助,必须将检查情况的反馈由通报变为交流。在每一次的学科常规检查结束后,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交流活动,让学科常规表现出色的教师谈谈自己的做法,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具体有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出来的高招、妙招,在畅谈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更新、更好的方法。这样,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验证和推广,而那些原本老旧、低效的措施便被逐渐淘汰。在学科常规检查中表现不佳的教师也得到了帮助和指导,明确了提升的方向,获得了发展的方法。
所以,让交流成为评价反馈方式,教师可以从同伴的言谈中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于改进教育教学、促进自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将以上四方面有机综合,便形成了学科常规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它关注了教师的基础,关注了教师的个体差异,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教师教学表现,掌握老师教学水平,鼓励并提供平台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反思自己的常规教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二、探求自由的发展之境
1.发展教师的学科能力
传统的学科常规检查存在着以甄别教师为目的、以学校期望为标准、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评价系统缺乏完善性,单一地突出了鉴定功能,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自我完善。
事实上,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时具有激励、调控、导向、诊断、选拔等功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用不同的价值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判断。如果希望通过某种评价去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评价参与者对什么是被评价者的发展和如何促进发展必须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应该是已经具有的,即现实的,或者是潜在的并且通过沟通和交流之后可以成为现实的。 真正有意义的评价应该是让被评价者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最终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被评价者自己。只有在这种以自由、自觉、自主为基础的评价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才是真实、真诚和彻底的,依靠教师共同完成的评价才能具有多赢效应。
重塑后的学科常规检查评价方法,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多维的统一。首先,它承认了教师的差异性,关注了教师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并很好地运用了这些差异,促进了教师有层次的发展。其次,因为教师个人发展的途径是多样的,所以,丰富评价的内涵,改善评价的标准,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实行不同类别的评价,才能让每位教师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备课常规方面的检查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刚上岗的教师,侧重于其教材的处理与手段的准备上,这样的评价有利于这部分教师形成良好的钻研教材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工作三年以上的骨干教师,通过提高对教学反思质量的要求,促使其提升;对于成熟期的教师,侧重对他们教学反思的内容与形成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促其走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道路。这样的评价既考虑到学科常规的整个流程,又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有所侧重,提高了评价的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学科常规检查侧重于单项的管理性评价,教育管理者始终高高在上,忽略了教师个体的自我评价,使得评价缺乏生动性与完整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重塑后的学科常规评价努力建构起全面和谐的评价体系。这样,教师个体在这种形式的交流互动之中,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中,个人的业务能力也能得到迅速地提高。
通过重塑相对合理而全面的评价网络,对教师的学科常规进行科学的检查评价,使评价包含的要素之间互相借鉴、互相沟通,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网络,在这样的结构之中,既有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又有先进者引领的超前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评价的指向与引导功能,有力地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2.成就学科建设的新策略
学科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而高效有力的学科常规检查手段与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科建设,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
(1)学科常规检查的价值定位体现了学科建设的品位
学科常规检查是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在学科建设这一庞杂、繁复的系统中,它体现的是常态化的学科工作进程。正因为如此,学科常规检查的价值定位才真正体现了学科建设的品位。
重塑后的学科常规检查是面向教师未来发展的期望性评价。它以教师为中心,信任和尊重教师,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管理者和教师的平等对话,是让教师民主参与的评价。其立足点是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不是鉴定、甄别,呈现的检查结果不再是简单地判定谁是优秀、谁是合格或达标,而是作为评价者的教师一起分析工作中的成就或不足,提出改进计划。这样,教师才会心情放松,轻装上阵,从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根深才能叶茂,理解得通彻,认识得深刻,为学科常规工作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由于重塑的学科常规检查定位于发现、发展教师,力图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推动学科建设,从细节和常态上决定了学科建设的高品位底色。
(2)专题式的常规检查体现了学科建设的科研性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科建设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学科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使科研性进入学科建设成为必然。在教育评价日趋多元化、开放性的形势下,必须改变仅从狭义的教学表象来衡量一个学科的常态教学水平,而应当从学科建设所具科研含量的角度来审视。
重塑后的学科常规检查过程中,可结合一些研究进行专题调研。如进行作文批改检查时,可进行作文评语方面的专项检查,关注哪种评语对促进学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更有效;进行课堂常规检查时,可就教师课堂上的导入进行专项观察,关注学生最能接受的导入时间和最喜欢的导入方式等。这样把学科常规检查专题化,并且适时地与学科类的课题研究进行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程资源,同时掌握最新鲜、最真实的学科动态,为学科建设的科研化进程提供依据和保障。
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依据本学科学术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确立几个稳定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只有紧紧盯住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坚定地把握并能适时地调整学科建设的研究目标,才能使学科建设中的科研含量不断提高、更具特色。只有饱含研究魅力的学科建设,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只有具备研究常态的学科团队,才能更好她推动学科建设的科研性发展。
因此,重塑后的学科常规检查是学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学科建设的进行,保证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一、寻找有规则的管理之道
1.调整评价方式:从固定到随机
为了转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需要调整学科常规检查的方式,变固定为随机。首先,检查时间随机。每学期进行学科常规检查的时间不定,大致分为期初、期中与期末三个阶段,每次检查提前10分钟告知老师,以确保呈现的均为常态下的学科常规。其次,检查内容随机。学科常规的内容很多,每次都进行大规模的检查会影响相关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效度。检查内容随机化,即每次只抽查一至两项内容,既不影响教师常规教学,也能对被查教师的工作状态有所了解,做到以点带面。再次,检查对象随机。如果每次都对全校教师的学科常规进行全面检查,那绝对是一项大工程;而如果每次只是抽取不同学科的一部分老师进行检查,就可以缩短时间,减轻工作量,同样可以达到了解学校教学常规的目的。当然,到学期末,学科常规检查必须覆盖到全体教师和全部学科。
让评价的方式从固定到随机,把一块大蛋糕分成了几次吃,既减轻了检查者的负担,也避免了教师临阵磨枪、只求表面的形式化倾向,更能从整体上把握和了解全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
2.改善评价标准:从单一到多元
改变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教师的做法,改变教师得不到重视、无发展的境地,变通学科常规检查评价的标准。首先对学校现有的在职教师进行分类统计,分为青年教师(工作不满3年)、骨干教师(工作3年以上,在教学上有自己的思想)、成熟期教师(工作8年以上,经验丰富)。针对每一类老师发展的基本状态,制订适应其发展的评价标准。
如撰写教案方面,青年教师的教案必须每篇都是详案,有及时的反思,并做到反思有重点,课后有改进。骨干教师可以备简案,对教学反思的要求高些,要做到能带着问题进行教学,有研究意识,并及时观察课堂,做好记录与调整。成熟型教师也可以备简案,但对教学反思的要求更高。要求能够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反思,并倡导老师进行学科类的小课题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会审视课堂,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尝试撰写学科类课题研究报告。
作业批改方面,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主要是学生的作业量要合适,批改认真,无漏批、错批等现象;而对骨干教师和成熟期教师则要求尽量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主要关注老师有没有设计、布置创新有效的作业,提倡减负增效。
为不同发展期的教师量身定做一把适合其发展的尺子,既让相同平台的老师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又让不同平台的老师能认清自身发展的空间和目标,做到保基础、争发展。
3.丰富评价主体:从单向到多向
每次学科常规检查,大多数一线教师都处于被检查、被评价的位置。我们要努力丰富评价的主体,让一线的教师参与到检查、评价的过程中,变单向的检查为多向的发现与学习。
多向的学科常规检查可以分为不同年段的学科组间的互查和同一年段的学科组内教师间的互查。不同年段的学科组互查的具体做法:让任教同一学科、不同年段的老师进行检查,四年级的老师查三年级的,三年级的老师查二年级的……如此循环。老师们可以在检查评价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年段的学科特点,视野得以拓宽。同年段的学科组内的老师进行互查的优势更明显,大家基本都是同年段的,其他老师好的做法可以迅速地吸收和利用过来,以辅助自己的常规教学工作。
当评价的主体改变后,原本的被检查者全程参与了评价过程,因为在教育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教师间的相互检查与评价就产生了共鸣,有了更准确的理解。
4.转变评价反馈:从通报到交流
传统的学科常规检查后,老师们得到的只是一个等第而不是方法上的指导,知道的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大多数管理者只是将学科常规检查的结果通报给大家便了之,自认为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常规调研。
为了扩大反馈的影响,让老师获得更多的切实的帮助,必须将检查情况的反馈由通报变为交流。在每一次的学科常规检查结束后,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范围的交流活动,让学科常规表现出色的教师谈谈自己的做法,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具体有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出来的高招、妙招,在畅谈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产生更新、更好的方法。这样,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验证和推广,而那些原本老旧、低效的措施便被逐渐淘汰。在学科常规检查中表现不佳的教师也得到了帮助和指导,明确了提升的方向,获得了发展的方法。
所以,让交流成为评价反馈方式,教师可以从同伴的言谈中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于改进教育教学、促进自身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将以上四方面有机综合,便形成了学科常规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它关注了教师的基础,关注了教师的个体差异,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教师教学表现,掌握老师教学水平,鼓励并提供平台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反思自己的常规教学。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二、探求自由的发展之境
1.发展教师的学科能力
传统的学科常规检查存在着以甄别教师为目的、以学校期望为标准、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评价系统缺乏完善性,单一地突出了鉴定功能,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自我完善。
事实上,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时具有激励、调控、导向、诊断、选拔等功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用不同的价值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判断。如果希望通过某种评价去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评价参与者对什么是被评价者的发展和如何促进发展必须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应该是已经具有的,即现实的,或者是潜在的并且通过沟通和交流之后可以成为现实的。 真正有意义的评价应该是让被评价者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最终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被评价者自己。只有在这种以自由、自觉、自主为基础的评价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才是真实、真诚和彻底的,依靠教师共同完成的评价才能具有多赢效应。
重塑后的学科常规检查评价方法,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多维的统一。首先,它承认了教师的差异性,关注了教师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并很好地运用了这些差异,促进了教师有层次的发展。其次,因为教师个人发展的途径是多样的,所以,丰富评价的内涵,改善评价的标准,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实行不同类别的评价,才能让每位教师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备课常规方面的检查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刚上岗的教师,侧重于其教材的处理与手段的准备上,这样的评价有利于这部分教师形成良好的钻研教材的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工作三年以上的骨干教师,通过提高对教学反思质量的要求,促使其提升;对于成熟期的教师,侧重对他们教学反思的内容与形成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促其走科研型、学者型教师的道路。这样的评价既考虑到学科常规的整个流程,又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师有所侧重,提高了评价的实效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学科常规检查侧重于单项的管理性评价,教育管理者始终高高在上,忽略了教师个体的自我评价,使得评价缺乏生动性与完整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重塑后的学科常规评价努力建构起全面和谐的评价体系。这样,教师个体在这种形式的交流互动之中,始终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中,个人的业务能力也能得到迅速地提高。
通过重塑相对合理而全面的评价网络,对教师的学科常规进行科学的检查评价,使评价包含的要素之间互相借鉴、互相沟通,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网络,在这样的结构之中,既有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又有先进者引领的超前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评价的指向与引导功能,有力地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
2.成就学科建设的新策略
学科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而高效有力的学科常规检查手段与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科建设,促进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
(1)学科常规检查的价值定位体现了学科建设的品位
学科常规检查是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在学科建设这一庞杂、繁复的系统中,它体现的是常态化的学科工作进程。正因为如此,学科常规检查的价值定位才真正体现了学科建设的品位。
重塑后的学科常规检查是面向教师未来发展的期望性评价。它以教师为中心,信任和尊重教师,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注重管理者和教师的平等对话,是让教师民主参与的评价。其立足点是教师的未来发展,而不是鉴定、甄别,呈现的检查结果不再是简单地判定谁是优秀、谁是合格或达标,而是作为评价者的教师一起分析工作中的成就或不足,提出改进计划。这样,教师才会心情放松,轻装上阵,从而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根深才能叶茂,理解得通彻,认识得深刻,为学科常规工作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由于重塑的学科常规检查定位于发现、发展教师,力图通过促进教师的发展推动学科建设,从细节和常态上决定了学科建设的高品位底色。
(2)专题式的常规检查体现了学科建设的科研性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科建设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对学科水平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使科研性进入学科建设成为必然。在教育评价日趋多元化、开放性的形势下,必须改变仅从狭义的教学表象来衡量一个学科的常态教学水平,而应当从学科建设所具科研含量的角度来审视。
重塑后的学科常规检查过程中,可结合一些研究进行专题调研。如进行作文批改检查时,可进行作文评语方面的专项检查,关注哪种评语对促进学生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更有效;进行课堂常规检查时,可就教师课堂上的导入进行专项观察,关注学生最能接受的导入时间和最喜欢的导入方式等。这样把学科常规检查专题化,并且适时地与学科类的课题研究进行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程资源,同时掌握最新鲜、最真实的学科动态,为学科建设的科研化进程提供依据和保障。
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依据本学科学术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和自身条件,确立几个稳定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研究方向。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只有紧紧盯住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坚定地把握并能适时地调整学科建设的研究目标,才能使学科建设中的科研含量不断提高、更具特色。只有饱含研究魅力的学科建设,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只有具备研究常态的学科团队,才能更好她推动学科建设的科研性发展。
因此,重塑后的学科常规检查是学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学科建设的进行,保证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