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氧作文”到“有氧语文”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24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冯老师,您好!这些年您一直扎根一线,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您的研究也是从小学作文教学开始的。您提出过一个教学主张,即“有氧作文教学”,那么您为什么把研究的视角关注在作文教学上呢?您提出的这一教学主张的根据又是什么?
  冯永: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而一些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阅读教学上,忽视了作文教学,使小学作文教学越来越边缘化。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积累,也没有时间阅读大量书籍,从先天上就呈现出“缺氧”的状态,学生作文难写、教师作文难讲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我受自己参加的“有氧运动”锻炼的启发,结合国内外作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有氧作文教学”这一教学主张,主张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结合当前教育实际走一条“农业化”的道路,带领学生走进温暖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土壤的芬芳,来提高教师作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作文质量。
  记者:那么您认为目前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冯永: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学生的作文兴趣问题。我曾对不同区域的三所小学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这些问卷结果所呈现出的数据中可以找到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平时喜欢作文的学生仅占15.38%,不喜欢作文的学生占一半多,而当前教师对学生作文满意的占29.27%,不满意的占70.73%,和前面学生的调查相对应。不仅学生不喜欢作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也多不满意,可见作文问题很值得大家关注。
  记者: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冯永: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四句话:学生无力,教师无为,教材无纲,教学无序。
  学生无力。生活是作文之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学生们大多为两点一线的生活,父母工作较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导致学生的生活世界简单、枯燥,几乎没有什么新奇的事物发生,不能为学生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积累。同时学生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对周围的世界和身边的故事没有敏锐的洞察力,临到写作文时不是“肚里没货”就是“肚里就那么点货”,从而造成作文空洞无物。学生每天面对的只有教科书那几十篇课文,再加上手机、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冲击,他们越来越不爱读书,积累的材料越来越少,语言也越来越贫乏。
  教师无为。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比重达到20%到30%,但是一些教师却不重视甚至是轻视作文教学。分值越高越不受重视,产生这样的现象好像有些不可思议。每次语文考试结束,几乎没有哪个阅卷教师愿意批阅作文部分,大家更愿意批阅基础知识部分,原因就是作文部分争议较大,弄不好还会造成教师之间的矛盾。所以,教师批阅作文时都不愿意让学生之间分数差别太大,导致很多教师只看看作文的开头结尾,再看看书写的字迹,就凭自己的感觉给出了分数。这种阅卷方法不仅有失公允,还让平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花费的工夫并没有在学生试卷上得以明显的体现。相反,套用“八股作文”模式写出的作文往往在作文考试中成绩会很高。久而久之,导致教师在作文教学上热情越来越不高,平日的作文教學只是停留在说说、写写、批批、讲讲的模式上,作文教学成为老师们最不愿意研究的领域,老师们也就更不愿意写文章,不少工作多年的教师竟然写不出比较像样的文章。教师写作能力薄弱,实际上体现了其综合能力不强,如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研究的能力、理性思辨的能力等均有欠缺。这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是很难做出准确的评价并予以恰当的批改的。很难想象,一个平时不写作的教师,怎能指导好学生的写作。
  教材无纲。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作文的编排多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层级目标。大部分教材是以单元为主题安排习作内容的,这种编排考虑了学生认知、心理、智力等能力的发展,注重了知识面的扩展,将写作知识编织成一个网状结构,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螺旋上升序列。比如某教材对写人习作内容是这样安排的:
  我熟悉的人(三年级上册)→我自己(三年级下册)→我敬佩的人(四年级下册)→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五年级下册)→我的小伙伴(六年级上册)
  由此可看出,教材编者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安排习作内容,一些内容没有体现学生习作知识的螺旋上升,而很多一线教师又缺乏整合梳理教材的能力,更不能准确地理解编者的意图,这样就容易误读、错读目标。同时,由于知识点不止一个,教师操作上既要顾及单元主题,又要注意想象、观察等能力训练点,往往导致各个点都照顾了,但各个点都没落实好。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层级目标,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地去掌握作文知识及技法。
  教学无序。学生完成一篇作文,通常要考虑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据王荣生教授研究,目前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关注“两头”:一是在写之前,指导学生审题,或是通过活动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写作情境,明确本次作文该“写什么”。二是在写之后,对已经成篇的作文进行讲评,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作文“写得怎么样”。但是,对学生最感到困惑的“怎么写”教师却很少顾及,更缺乏有效的指导。鲁迅先生曾说过,写作过程犹如一个“暗胡同”,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后,就如同在“暗胡同”里摸索。此时,教师在“暗胡同”里点亮几盏灯,帮助学生熟悉这条胡同的路径,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走出胡同,教师若不管不问,学生在艰难的摸索中势必降低写作的信心。所以,教师对学生“怎么写”的有效指导的缺失也是造成作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记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您带领您的团队开始了十余年的“有氧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听说课题成果还获得了省科研成果二等奖。那么什么是有氧作文教学,您是如何界定这一概念的?
  冯永:“有氧作文教学”这个概念的提出,源于“有氧运动”的启发。“有氧运动”指在运动时体内代谢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大体与需要的氧气相等。其特点是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有一定的节奏、方便易行、易于坚持。   供需平衡是“有氧运动”的重要理念,它对解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着明显的借鉴作用。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学生作文没有足够的生活和阅读材料的积累,呈现出一种“缺氧”的状态,所以我们才提出了“有氧作文教学”。
  “有氧作文教学”是指学生在大量阅读及积累丰富生活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自主地描述自己的生活,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在此过程中获得个性发展的作文教学。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它借助学生课内外阅读及校内外学生生活,最后以作文为落脚点来让学生表达独特的感受,进而获得身心和谐。
  记者:“有氧作文教学”在小学各学段的教学策略上有什么不同?
  冯永:第一学段,也就是小学低段。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为“写话”,课标还明确了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对写话有兴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的兴奋点在具体的事物上,教师要借助“说”来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到,想象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结构,学生认识、研究、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都要借助于想象,只有把想象中的事物表述清楚才能写下来,对写话有兴趣的前提是对说话有兴趣。教师对学生说话不做过多干预,任其自由去说,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自由去写。写话就是把学生自己说的话写下来,说什么就写什么,怎么说就怎么写,写现实中的事行,写想象中的事也行,只要乐于写话就行。因为写话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开始,是最初的写作训练,不能让学生刚一接触就觉得作文很难,而要他们觉得作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这就需要教师突破惯性思维,创新写话形式,让学生置身于写话的快乐之中。鉴于此,第一学段写话教学实施策略为:自由写话,乐于表达,说写结合。
  第二学段,也就是小学中段。课标要求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明确了第二学段的目标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和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课标还明确指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大胆”这个词看似简单,实则有很深的意蕴在里面,让学生大胆就不要给学生条条框框,让学生有勇气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愿意写的文字,自由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课标还指出第二学段要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也就是引导学生对周围事物要敏感,要眼、口、心结合起来进行习作。鉴于此,第二学段习作教学实施策略为:大胆为文,勇于表达,以读促写。
  第三学段,也就是小学高段。同第二学段的目标相比,课标对第三学段的目标又提升了一步,明确提出“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与修改习作的要求。学生的心理此时由“自我欣赏”向“自我批评”发展。学生早期喜欢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倾诉自己的感受,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此时他们更希望听到与别人不一样的声音,他们开始重视别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正所谓“久放宜收”。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这时要积极引导他们从写“大胆文”到“小心文”,这里的小心,不是“小心翼翼、瞻前顾后”之小心,而是如何锤炼自己的语言,如何布局谋篇。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时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予以适当的指导和同伴之間的互评互改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引导学生的习作从量变到质变,实现学生习作一个新的飞跃。鉴于此,第三学段作文教学实施策略为:小心为文,个性表达,互评互改。
  记者:从“有氧作文”的研究入手,最近几年您逐步开展了“有氧语文”的探索,那么您认为“有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冯永:我们以心理学家米哈里的“畅流理论”为依托,在每节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恰到好处的挑战,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探索、去学习,使学生觉得“有点挑战,但不难”,学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桌或与小组同伴合作完成,让课堂学习呈现出“畅流状态”。
  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形成了“预学—导学—练学”的“有氧语文”课堂教学基本式。“预学”就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后,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导学”就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生要“学”得好,教师的“导”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在什么时候导、怎样导才能导得合时合宜呢?导在学习困顿之时,导在思维发展之时。“练学”就是练学跟进,以练促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一节课紧紧抓住课文的结构、表达等特点设立一个核心目标进而展开教学,创设语境适时练笔,让语用点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清,当天知识当天会,只要求学生学一点、会一点、明白一点就行,教师要最大程度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记者:现在已经进入核心素
  养时代,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贵校又是怎样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呢?
  冯永:我们为了能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把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校本化的表述,那就是“习好字、读好书、写好文、说好话”,这里的“好”不仅是可看到的成果,更是指向操作的过程。
  我们又给出了一个可供检测的目标,即“四百锦囊”——百幅大字、百篇美文、百首古诗、百篇作文。百幅大字,写大字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静下心来,培养他们的情商。百篇美文,诵读美文主要是为了培养语感,学习作者怎么思维,接受写文章常用的语言工具。百首古诗,中国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根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基础是一百首,最高可达到六百首,让学生打下中国文化的根基。百篇作文,作文是心灵的净化、生命的体悟,是与学生的成长连在一起的,用百篇作文来纪念他们童年的美好。
  语文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回归到“人”,把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作为我们思考的起点、核心和归宿,我们应该用浓厚的母语情结和崇高的文化责任感来绘就学生的人生底色。
  记者:您从一个人单打独斗
  到现在带领一个团队进行语文教育的探索,从“有氧作文”到“有氧语文”,在语文教学研究的路上越走越远,希望您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5.103  摘 要 对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中的“铰链四杆机构”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设置课前家校翻转、课中堂内翻转、课后反馈等环节,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克服传统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被动等因素,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铰链四杆机构;翻转课堂;机械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摘 要 以远程教育中的摄影课程为例,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的选择策略,以帮助设计者选择和设计适当的媒体,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远程教育;摄影;媒体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4-0082-02  1 前言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属于高消费人群的摄影,成为越来越多人休闲时的爱好。爱好摄影的人刚刚接触专业的单反相机,对于
摘 要 将自制教学仪器应用在机器视觉课程教学中,利用自制软件促进学生对图像处理的理解,自制三维扫描仪让学生对摄像机标定和三维重建有现实的认识。自制教学仪器在课程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兴趣,引导学生提早进入课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机器视觉;自制教学仪器;研究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4-0048-02  1
摘 要 针对城市建设中利用情境分析法对发展方案选择存在的不确定性,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再将改进后的TOPSIS方法和情境分析法结合引入对环境的测评当中,并最终确定影响发展的核心因子,最后以秦皇岛海洋文化产业作为实例进行分析,以此为秦皇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方案提供决策信息依据,并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教学提供实践应用例证。  关键词 情境分析;TOPSIS;海洋
教学目标:  1.学会按格式正确书写寻物启事,能把丢失物品的相关信息写清楚。  2.学习个性化书写寻物启事,融入情感,特色表达。  3.联系生活了解、掌握寻物启事的多途径发布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寻物启事的格式,能抓住丢失物品的相关信息书写寻物启事,做到内容恰当、表达清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启事”  1.同学们,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小朋友,他是东小二(1)班的李晓宇,平
摘 要 用于音乐教学的微视频短小精悍,能简洁明了地概括所教授的知识,特别是在音乐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枯燥抽象的复调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介绍微课在钢琴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简明扼要地表现微课教学的优势,深化学生的钢琴弹奏、演唱能力,并结合传统教学方式来共同优化钢琴教学。  关键词 微课;钢琴教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摘 要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进行分析,通过从论文选题、研究热点、地区分布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现状。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教学论文;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036-02  Analysi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e
摘 要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别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分析报告、学科资源整合、学科平台搭建以及学科参考撰写进行摸索和尝试,认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还应在提升学科馆员业务水平、拓宽服务范围、与职能部门密切合作,采用新旧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模式等方面进行加强,使学科服务在教职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摘 要 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保障条件。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班班通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007-02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以
在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中要学会正确处理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的问题,无论用哪种多媒体技术,都要坚持惟有效而用之。只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就会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就会明显提高。  在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中,教师要学会正确处理教师“教”的问题、学生“学”的问题和全面发展的问题,这是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