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堂教学要求,强调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走进了误区,课堂没有了语文味。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厚实他们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限时讲授 教师主导 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61
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十二字”(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要求,强调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前不久在一次调研听课中,我发现在“限时讲授”这一点上,教师们走进了一个误区,把一切问题完全放给学生去解决,教师缺乏应有的点评、规范、总结等作用。如,一位教师教学《秋天》的第一课时时,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接下来的汇报环节中,我们也的确看到学生们表现踊跃,且看——
生1:“酒”这个字,其实就是“洒”下面加上一短横。
生2:“桂子”就是指桂花。
生3:把“大脑”的“脑”的“月”字旁换成竖心旁,就是“烦恼”的“恼”。
……
听着学生的发言,教师频频点头,确实教师的讲授时间远远少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可见这位教师起码从思想上在努力践行“限时讲授”的要求。然而,诸如此类的发言,学生们看似学会了本课生字词,但是,总觉得少了一点“语文味”。阅读者解读文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感知表层,第二层是潜在情志,第三层是文学的规范形式。其中,第二层“潜在情志”就是语文味的具体体现。但由于是“潜在”的,就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与“限时讲授”不相违背。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而且要求更高了。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指导点拨,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而且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机械性,在不失“语文味”的前提下实现自主发展。
下面,笔者就针对《秋天》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教学来谈一谈在“限时讲授”的前提下,如何凸显语文味。
一、用语文的眼光习得方法
“十二字”要求提倡以学生为本,就是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和活力。但是,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求知阶段,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知识结构也不完善,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可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可以说,这也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走进的一个误区。因此,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的指导,也不是推卸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而是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指的是学生学习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各种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更需要学习用语文的眼光来觅求学习语文的方法。《秋天》这一课中有“恼”这个生字。当学生仅回答到“把‘大脑’的‘脑’的‘月’字旁换成竖心旁,就是‘烦恼’的‘恼’”,这样的回答虽然不影响他正确地识记“恼”这个字,但是这样的识字还仅停留在表层。这时,只要教师再追问一句:“想想看,为什么‘烦恼’的‘恼’是竖心旁,而‘大脑’的‘脑’是‘月’字旁?”就能让学生的思维深入语言的内核。这样,汉字的表意功能在这里得到凸显:“恼”与心情有关;“脑”是身体的某种器官,往往用“月”来做偏旁。这对学生以后学习其他汉字大有裨益。
二、从文化的角度追溯历史
识字教学的最重要任务是解决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读写问题,进而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除此之外,识字教学还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塑造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在通过识字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应兼顾到汉字的文化教育功能。《秋天》中“酒”这个生字,如果仅停留在“ ‘洒’下面加上一短横就是‘酒’”这个层面上,我们的汉字教学就失去了文化的味道。我们都知道,“酒”的右边是个“酉”字,是个象形字,字形像个酒坛;里面的“一”指酒坛里的酒。所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呈现一幅有关“酒”字的演变图。相信,这时在学生眼里汉字不是冷冰冰的笔画组合、单调的说教,而是如同一段优美的故事、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这样,他们识字的兴趣提高了,动力也逐渐增强了,认识汉字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进而更好更快地为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历史的厚度。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一种汉字的文化意识。在教会学生认识汉字进行读写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教会学生赏析汉字、体会汉字内在的文化底蕴。汉字文化底蕴的发掘,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华民族智慧的高超与久远。以一个开放的心态、高远的气魄为我们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找到一个文化的“根”,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三、以文学的视角品读文本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它美丽而博大,蕴藏着无限的文学与文化的美。每篇文章的音韵之美、画面之美、炼字之美、炼句之美、铺展之美、层次之美,无不召唤着我们要把准文本之脉——得“意”而不忘“言”。“言”的魅力是品出来的。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引领着学生走近语言,感受言语中散发出来的芬芳的味道。所以,《秋天》中有“桂子”一词,如果仅限于学生小组讨论出来的“桂子就是桂花”,这与数学学科中的一些概念教学有什么区别?我想基于学生这样的讨论结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在此时凸显出来。如何突显?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
教师呈现一个有关“桂子”的资源包: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王洧《平湖秋月》
这三句含有桂子的诗句,可以带领着学生了解到桂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的最爱,而且正因为对桂花的喜爱才有了“桂子”这一说,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这里由于这一资源包的出现,学生对“桂子”就有了不仅是概念上的了解,更是文学方面的滋养。当他们再次读文中“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这句时,就会感受到更多的文学的味道。让课堂彰显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孩子们在读中学会表达,不正是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吗?这就是语文教学本质属性的回归,朴素而美丽。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在“十二字”要求下,教师的教学行为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摒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只不过是在教学关系上,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作用。“十二字”要求中,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这引导就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去辨明方向。就语文教学而言,“限时讲授”呼唤着更加浓郁的语文课堂。
(责编 韦 雄)
[关键词]限时讲授 教师主导 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3-061
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十二字”(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要求,强调教师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前不久在一次调研听课中,我发现在“限时讲授”这一点上,教师们走进了一个误区,把一切问题完全放给学生去解决,教师缺乏应有的点评、规范、总结等作用。如,一位教师教学《秋天》的第一课时时,就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接下来的汇报环节中,我们也的确看到学生们表现踊跃,且看——
生1:“酒”这个字,其实就是“洒”下面加上一短横。
生2:“桂子”就是指桂花。
生3:把“大脑”的“脑”的“月”字旁换成竖心旁,就是“烦恼”的“恼”。
……
听着学生的发言,教师频频点头,确实教师的讲授时间远远少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可见这位教师起码从思想上在努力践行“限时讲授”的要求。然而,诸如此类的发言,学生们看似学会了本课生字词,但是,总觉得少了一点“语文味”。阅读者解读文本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感知表层,第二层是潜在情志,第三层是文学的规范形式。其中,第二层“潜在情志”就是语文味的具体体现。但由于是“潜在”的,就需要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与“限时讲授”不相违背。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但没有被削弱,而且要求更高了。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指导点拨,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而且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机械性,在不失“语文味”的前提下实现自主发展。
下面,笔者就针对《秋天》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教学来谈一谈在“限时讲授”的前提下,如何凸显语文味。
一、用语文的眼光习得方法
“十二字”要求提倡以学生为本,就是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和活力。但是,小学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求知阶段,还不具备完全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知识结构也不完善,如果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可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可以说,这也是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走进的一个误区。因此,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的指导,也不是推卸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而是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指的是学生学习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各种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更需要学习用语文的眼光来觅求学习语文的方法。《秋天》这一课中有“恼”这个生字。当学生仅回答到“把‘大脑’的‘脑’的‘月’字旁换成竖心旁,就是‘烦恼’的‘恼’”,这样的回答虽然不影响他正确地识记“恼”这个字,但是这样的识字还仅停留在表层。这时,只要教师再追问一句:“想想看,为什么‘烦恼’的‘恼’是竖心旁,而‘大脑’的‘脑’是‘月’字旁?”就能让学生的思维深入语言的内核。这样,汉字的表意功能在这里得到凸显:“恼”与心情有关;“脑”是身体的某种器官,往往用“月”来做偏旁。这对学生以后学习其他汉字大有裨益。
二、从文化的角度追溯历史
识字教学的最重要任务是解决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读写问题,进而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除此之外,识字教学还具有文化传承、文化塑造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在通过识字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应兼顾到汉字的文化教育功能。《秋天》中“酒”这个生字,如果仅停留在“ ‘洒’下面加上一短横就是‘酒’”这个层面上,我们的汉字教学就失去了文化的味道。我们都知道,“酒”的右边是个“酉”字,是个象形字,字形像个酒坛;里面的“一”指酒坛里的酒。所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呈现一幅有关“酒”字的演变图。相信,这时在学生眼里汉字不是冷冰冰的笔画组合、单调的说教,而是如同一段优美的故事、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这样,他们识字的兴趣提高了,动力也逐渐增强了,认识汉字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进而更好更快地为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了历史的厚度。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树立一种汉字的文化意识。在教会学生认识汉字进行读写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教会学生赏析汉字、体会汉字内在的文化底蕴。汉字文化底蕴的发掘,使学生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华民族智慧的高超与久远。以一个开放的心态、高远的气魄为我们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找到一个文化的“根”,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三、以文学的视角品读文本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它美丽而博大,蕴藏着无限的文学与文化的美。每篇文章的音韵之美、画面之美、炼字之美、炼句之美、铺展之美、层次之美,无不召唤着我们要把准文本之脉——得“意”而不忘“言”。“言”的魅力是品出来的。高明的语文教师会引领着学生走近语言,感受言语中散发出来的芬芳的味道。所以,《秋天》中有“桂子”一词,如果仅限于学生小组讨论出来的“桂子就是桂花”,这与数学学科中的一些概念教学有什么区别?我想基于学生这样的讨论结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在此时凸显出来。如何突显?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
教师呈现一个有关“桂子”的资源包: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王洧《平湖秋月》
这三句含有桂子的诗句,可以带领着学生了解到桂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的最爱,而且正因为对桂花的喜爱才有了“桂子”这一说,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在这里由于这一资源包的出现,学生对“桂子”就有了不仅是概念上的了解,更是文学方面的滋养。当他们再次读文中“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这句时,就会感受到更多的文学的味道。让课堂彰显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孩子们在读中学会表达,不正是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吗?这就是语文教学本质属性的回归,朴素而美丽。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在“十二字”要求下,教师的教学行为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摒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只不过是在教学关系上,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作用。“十二字”要求中,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帮助学生寻找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这引导就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要引导他去辨明方向。就语文教学而言,“限时讲授”呼唤着更加浓郁的语文课堂。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