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校园设施,学生住宿,食堂卫生,同学与同学之间都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伤害事故的隐患。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从预防校园事故发生入手,论述了如何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加强文明意识和安全教育、重视活动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教育活动场所和安全设施、净化未成年学生成长环境,从而防范于未然,建立和谐校园。
[关键词] 农村学生 伤害事故原因 预防措施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中学生诸如打架斗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其他社会人员的违法犯罪等伤害事件不断发生,还有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学业的受挫,生活的无助等等,做出一些傻事甚至自杀,酿成悲剧,在全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应以极大的热诚和至高的责任心去关注与思考。
中川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现有师生2000多名,班级多,班额大,受条件限制,无论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一、伤害事故的原因
1、学校安全:
(1)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
(2)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管理不力;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 学校不重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课程,导致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等。
(4)农村学校寄宿制刚刚开始起步,经验少,管理有漏洞,易发生打架斗殴安全事故,冬季易发生用煤用电不规范,安全隐患大。
(5) 门房值班制度不健全,社会闲散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易造成学生伤害。
2、校外安全:
(1)没有更好地开展“家长学校”培训班,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2)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家长教育能力的缺陷导致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家长不能了解孩子、协调与孩子的关系。
(3)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家长和教师安全监护意识淡薄,对安全隐患考虑不足,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4)没有或很少请专门人士讲交通安全,安全知识普及不够。
3、食堂卫生:
食堂卫生、采购等环节把关不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还有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造成的意外伤害。在搞好学校安全、校外安全、交通安全、食堂卫生等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把建立校园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为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关键来抓是治本之举。
二、预防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
加强思想教育,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中,要时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防伤教育,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建全安全制度
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特别要制定好《学校门卫制度》、《学校学生住宿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明确学校各部门和教师在校期间各个方面、各个时间段,甚至各个场合的安全工作职责,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特别要重视制订好各类安全应急制度和有关家长安全教育监管方面的制度,使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有效覆盖到学生校内校外的各个时空、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
3、加强文明意识和安全教育
加强文明意识和安全教育。首先,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学校要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逐步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其次,广泛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通过建立青少年自护学校等行之有效的手段,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的规定,采取录像观摩、模拟情景训练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未成年人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御能力。通过政治课以外的其他专业课和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4、重视活动安全管理
一是外出活动要准备充分。学校组织学生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二是定期对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加大学校值班、值宿、安全保卫工作力度。避免校内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确保在校学生的安全。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促进学校周边环境文明、健康、安全。三是防患于未然。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做好应对处理各种学生伤害事故的准备,以防范于未然。
5、建立和谐校园
(1)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思想情绪、态度、学习效率、人生观世界观、健全人格的培养等都有重大影响。努力优化学校内部环境,是增强活力,防止中学生伤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总是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关怀、帮助,并把这种尊重、关怀和帮助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支持和安慰。学生心中有忧愁时,要和他们促膝谈心,遇到困难时送去亲切的问候,学习取得成绩时,用微笑传递对他的鼓励。使学生身处学校,能有舒畅感、安全感、光荣感和成就感。
(3)创造公平的学习氛围。学生对老师是否能公平待人、公平处事非常注意,尤其是学生在遇到困难、评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安排座位等问题上更是特别敏感。教师如果能出于公心,公平待生,一视同仁,不循私情,不嫌贫爱富,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拥护和支持。
6、以人为本,做好预防
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生身体发育接近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非常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强烈地要求别人平等地对待自己,做为教师要尊重个性和人格。积极的自尊心,有助于调动和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是使人奋发向上的直接动力。出语伤人,是对学生心灵、人格的摧残。最终造成学生对学生的歧视,人际关系僵化。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会把“丑当美、坏当好”,破罐子破摔,从而使教育过程难以进行,产生教育上的反效果,埋下了伤害事故的种子。
教师往往没有注意到步入青年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时常用对待小学生乃至幼儿的办法来对待他们,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认为教师不信任他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把自己的心牢牢地锁起来。信任能使学生体验到做人的尊严,能认识到自我价值,能激发自己的不断进取,因而教育是责任,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教师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使学生有安全感、亲切感,学生才更信任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朝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是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干又能做好的事。只要积极向上,即使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也相信他们终究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当然,信任不等于放任,任其自由发展,不加诱导,会耽误学生前程,毁了学生的。
青少年期是急风怒潮时期。热爱他们必须帮助他们把握人生的方向,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如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努力学习,而不能靠作弊窃取;要得到集体的信赖,必须真心实意地为集体服务,而不能靠哗众取宠,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要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必须尊重别人;要友谊,不要“江湖义气”;要自立,不要自由散漫等等。帮助他们划清建设性行为与败坏性行为的界限。这是防止伤害的最重要环节。
我们相信,只要经过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环境,杜绝农村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3]《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 2009第5期
[4]《以和谐环境塑造完美人格》 人民教育 2007第9期
[5]《校园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案例》陕西教育2006第4期
[关键词] 农村学生 伤害事故原因 预防措施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中学生诸如打架斗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其他社会人员的违法犯罪等伤害事件不断发生,还有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学业的受挫,生活的无助等等,做出一些傻事甚至自杀,酿成悲剧,在全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应以极大的热诚和至高的责任心去关注与思考。
中川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学,学校现有师生2000多名,班级多,班额大,受条件限制,无论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一、伤害事故的原因
1、学校安全:
(1)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标准。
(2)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管理不力;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 学校不重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课程,导致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等。
(4)农村学校寄宿制刚刚开始起步,经验少,管理有漏洞,易发生打架斗殴安全事故,冬季易发生用煤用电不规范,安全隐患大。
(5) 门房值班制度不健全,社会闲散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易造成学生伤害。
2、校外安全:
(1)没有更好地开展“家长学校”培训班,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2)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家长教育能力的缺陷导致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忽视,家长不能了解孩子、协调与孩子的关系。
(3)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家长和教师安全监护意识淡薄,对安全隐患考虑不足,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4)没有或很少请专门人士讲交通安全,安全知识普及不够。
3、食堂卫生:
食堂卫生、采购等环节把关不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另外还有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造成的意外伤害。在搞好学校安全、校外安全、交通安全、食堂卫生等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把建立校园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为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的关键来抓是治本之举。
二、预防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
加强思想教育,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中,要时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防伤教育,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建立建全安全制度
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特别要制定好《学校门卫制度》、《学校学生住宿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明确学校各部门和教师在校期间各个方面、各个时间段,甚至各个场合的安全工作职责,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特别要重视制订好各类安全应急制度和有关家长安全教育监管方面的制度,使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有效覆盖到学生校内校外的各个时空、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
3、加强文明意识和安全教育
加强文明意识和安全教育。首先,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学校要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逐步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其次,广泛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通过建立青少年自护学校等行之有效的手段,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的规定,采取录像观摩、模拟情景训练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未成年人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御能力。通过政治课以外的其他专业课和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4、重视活动安全管理
一是外出活动要准备充分。学校组织学生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二是定期对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加大学校值班、值宿、安全保卫工作力度。避免校内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确保在校学生的安全。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促进学校周边环境文明、健康、安全。三是防患于未然。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做好应对处理各种学生伤害事故的准备,以防范于未然。
5、建立和谐校园
(1)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的思想情绪、态度、学习效率、人生观世界观、健全人格的培养等都有重大影响。努力优化学校内部环境,是增强活力,防止中学生伤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总是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的尊重、关怀、帮助,并把这种尊重、关怀和帮助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支持和安慰。学生心中有忧愁时,要和他们促膝谈心,遇到困难时送去亲切的问候,学习取得成绩时,用微笑传递对他的鼓励。使学生身处学校,能有舒畅感、安全感、光荣感和成就感。
(3)创造公平的学习氛围。学生对老师是否能公平待人、公平处事非常注意,尤其是学生在遇到困难、评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安排座位等问题上更是特别敏感。教师如果能出于公心,公平待生,一视同仁,不循私情,不嫌贫爱富,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拥护和支持。
6、以人为本,做好预防
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生身体发育接近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非常关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强烈地要求别人平等地对待自己,做为教师要尊重个性和人格。积极的自尊心,有助于调动和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是使人奋发向上的直接动力。出语伤人,是对学生心灵、人格的摧残。最终造成学生对学生的歧视,人际关系僵化。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学生会把“丑当美、坏当好”,破罐子破摔,从而使教育过程难以进行,产生教育上的反效果,埋下了伤害事故的种子。
教师往往没有注意到步入青年阶段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时常用对待小学生乃至幼儿的办法来对待他们,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认为教师不信任他们,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把自己的心牢牢地锁起来。信任能使学生体验到做人的尊严,能认识到自我价值,能激发自己的不断进取,因而教育是责任,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教师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使学生有安全感、亲切感,学生才更信任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朝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是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干又能做好的事。只要积极向上,即使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也相信他们终究能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当然,信任不等于放任,任其自由发展,不加诱导,会耽误学生前程,毁了学生的。
青少年期是急风怒潮时期。热爱他们必须帮助他们把握人生的方向,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如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努力学习,而不能靠作弊窃取;要得到集体的信赖,必须真心实意地为集体服务,而不能靠哗众取宠,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要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必须尊重别人;要友谊,不要“江湖义气”;要自立,不要自由散漫等等。帮助他们划清建设性行为与败坏性行为的界限。这是防止伤害的最重要环节。
我们相信,只要经过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加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环境,杜绝农村中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3]《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现代校长与管理艺术 2009第5期
[4]《以和谐环境塑造完美人格》 人民教育 2007第9期
[5]《校园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案例》陕西教育2006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