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古诗教学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ai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发现,低年级阶段的古诗教学,多次在单元语文要素中提到了“展开想象”。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这一阶段应该落实的思维能力目标。笔者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三个维度出发,论述了小学语文低段古诗教学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一些策略。教师应该树立学段意识,了解这一学段学生思维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诗学素养;学生则需要从多个角度补充自己的表象,为自己的想象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上,结合这一学段学生识字量少、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重点介绍“诵读”和“配画”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古诗教学;想象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发展学生思维。并在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在义务教育阶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一席,但是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要发展什么样的思维能力?语文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思维的资源?如何在每一个阶段把发展思维能力落实下来?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索。
  笔者聚焦小学语文低段的古诗教学,探寻在低段古诗的课程资源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低年级学段的古诗教学,学生应该重点发展怎样的思维能力?笔者通过查阅教材与教参,发现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静夜思》)的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有“想象画面,感受其情趣”;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的主题就是“想象”,单元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观察图片,展开想象”。可见一、二年级的古诗教学,想象思维的培养占据了重要位置。那么,何谓想象思维?想象思维是人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它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下面笔者举例说明在小学语文低段古诗教学中如何落实“想象思维”的培养。
  一、教师树立学段意识,丰富自身诗歌素养
  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低段古诗时,一定要有明确的学段意识,充分了解这一学段学生想象思维的特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此阶段学生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形象性,因此,低段学生最容易被具体可感的图画、动画所吸引,所以,想象一般都是从具体的外观、形象开始的。因此,这一学段的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想象思维这一特点,“大做文章”。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作为一名“引导者”,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徜徉在古人创造的诗境中,这需要教师自己成为一口源源不断的清泉。因此,教师丰富自身的诗歌素养尤为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和构建古诗相关知识,如,通过坚持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提升古诗理论水平和古诗鉴赏能力;通过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和教学研讨活动,改善自己的古诗教学。总之,教师拥有了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后,才能充分挖掘出古诗文本中的想象空间,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影响。
  二、丰富学生表象,夯实想象基础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是前提。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增加学生的表象经验呢?我们可以借助生活、语言和多媒体等来帮助学生积累表象。
  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表象来源主要是生活经验,即体会生活和观察大自然。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比如,在教《静夜思》时,教师可以设置“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这一教学目标。这是理解运用的目标层次。那么,如何展开想象画面,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设计“角色表演”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此时此刻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让学生带着心情、表情和动作来吟诵《静夜思》。教师在展开这一环节时,可以进行一个铺垫。如,创设一个情境:此时此刻你离开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心里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会怎样?这时,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到思念亲人的情感,然后把这份情感带入到角色扮演中。
  除了联系生活,学生还可以借助课外阅读、聆听故事来间接地丰富表象。因为无论是书面文字还是口头表达,其中都承载着丰富的图像,这些都是学生通过理解和想象能够感受到的,所以语言的丰富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表象的丰富性。那么,具体到诗歌教学,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敕勒歌》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提前阅读老舍先生的《草原》,感受草原的辽阔无边、一碧茫茫,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天苍苍”“野茫茫”做好铺垫。
  通过翻阅教材,笔者发现一、二年级选编的诗歌,都配有一幅与诗文内容贴近的插图。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的细节。结合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这些插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學中一定要用好插图。这些插图作为背景出现,只展现了诗歌的一部分内容,里面还有很多空白处等待着学生去补充。插图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了诗歌文本和学生想象的天地。比如,《池上》就配有一幅“小娃撑小艇”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细致地观察课本插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适当地扩充。比如,试着想象“偷采白莲”图,让学生结合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并借助插图的可拓展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讲述的小故事,加深学生诗歌的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通过诵读激发想象,借助配图发展想象
  小学语文低段选编的诗歌大多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有展现童真童趣的《小儿垂钓》《池上》;有节奏明快、便于诵读和记忆的《咏鹅》《江南》;还有语言优美、富有韵律美的《江雪》《登鹳雀楼》。结合低段学生识字量少、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展开教学。比如,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配合读、配乐朗读、拍打节奏读等,“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在一轮又一轮的诵读中,学生们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感受到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更有助于学生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
  一、二年级的古诗教学,除了朗诵这一形式,还有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方式,就是古诗配画。这里的配画和前文中出现的重视诗歌插画有所不同。这里是让学生自己动笔,将诗歌创作成一幅画或者一个小绘本,鼓励学生把古诗“画出来”。这很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由于低段学生的语言积累有限,无法用口头或者书面语言将古诗的意境描述出来,而通过作画的形式对于他们来说难度降低了很多,而且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会反复思考和斟酌文章中的字词,充分调动自己头脑中的表象储备,积极展开想象,挖掘出诗歌蕴涵的无穷魅力。
  总之,笔者从教师、学生、课堂设计三个维度出发,论述了在小学语文低段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一些策略。教师应该树立学段意识,认识到低段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特点,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和构建古诗相关知识,用古诗理论、古诗鉴赏来武装自己,改进和完善古诗教学;学生的着力点则是丰富表象储备,分别从联系生活、课外阅读、课本插图等途径,来弥补表象知识的欠缺;由于低段学生识字量少,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笔者认为在低段古诗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多种方式的诵读,在熟读成诵中理解诗歌,驰骋想象,另一种是给古诗配画,将诗歌转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反复品味诗歌,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虽然笔者的文章对于一线的古诗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以及奋战在一线的同行们关注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探究出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
其他文献
【摘要】梅州市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广东省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规划范围的地级市,拥有丰富的近现代史资源。教师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不仅有利于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有利于丰富高中历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乡土资源;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
【摘要】合作写作,这里是指教师与学生合作写作,学生与学生合作写作。本文就我的课题组员黄冰的课例《家乡的变化》教学进行反思。阐述了:如何决定合作中“先放后扶”,还是“先扶后放”;如何在合作中“帮扶”;在交流中“创新”,如何让“教课文”在合作写作中起到范扶作用。解缺了合作写作中“扶放”问题,使习作教学做到扶放有度。  【关键词】合作写作;扶;放;有度  我和我的课题组员们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多元合作”
【摘要】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从生命规律和教育的目的出发,基于“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全面而坚实的基础”的办学理念,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挖掘学校和师生发展的文化资源,提出了“浸润童心”的课程理念。并对“浸润童心”课程的内涵和落实途径做了深入的探索,构建了“浸润童心”课程体系。以打造校园文化和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为主要策略,落实“浸润童心”课程,夯实基础知识,落实育人目标,发展个性特长,促学生全面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进基础教育学校素质培育的快速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初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对于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意义重大。现就如何全面进行初中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使初中学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
【摘要】叙事法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社会其它领域都离不开叙事法。人们通过叙事,可以更加形象地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叙事是人的思想观点的载体和向他人传递重要信息的工具。巧用道德叙事之策略,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教学手段,从而达到破解现状《道德与法治》课的症结。笔者认为应该从道德叙事法的内涵、重要意义以及当前五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探
【摘 要】学生能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和掌握好足球技术技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初中足球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行动研究”这研究课题进行探讨,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足球运动,感受到足球的快乐魅力,提高初中足球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足球教学;提高;学习兴趣;行动研究  足球运动是一项很好的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的体育运动。在初中足球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体育教师在存在一些问
【摘要】2020年初,突遇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为了更好地阻止病毒的传播,号召人民居家隔离。由于师生不能如期回校。但是“停课不停学”,全国拉开了在线教学的序幕,学生进行居家学习。学生的居家学习是否有效是教师和家长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多种策略检查学生在线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居家学习小学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高效;居家学习;在线教学;小学数学  一、在线教学和居家学习的催生素  2020年初,新冠肺
本报综合消息 人间恰四月,水木湛清华。恰逢梅州中学117周年华诞之时,清华大学考察组莅临梅州中学,两所百年名校为了一个共同的情怀——办好办强梅州教育,就此相遇、就此结缘。4月26日至27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斌率考察组莅梅,就加强校地交流合作,助力梅州苏区振兴发展进行考察。梅州市委书记陈敏、市长张爱军等陪同考察。27日上午,杨斌走进梅州中学,在梁伯聪体育馆为梅州市千
[摘要]水墨和汉字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创造。汉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突出代表,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它们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一些蕴含人生哲理的汉字让学生有机融入水墨画技法进行创作变具有诗意和有趣味的水墨汉字,希望学生的品德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关键词]水墨;汉字;品德行为  我校从2016年开始以创建“莲文化”教育为特色教育,结合我校的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通过班会课上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理解劳动、尊重劳动,从认识上、思想上、行动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关键词】劳动教育;班会课  一、活动背景  劳动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