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枯燥、容易遗忘。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往往学后忘前,效果不尽人意。但识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础,是低年级学生非跨越不可的一道门槛。笔者以为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引导他们跨越这道门槛,必须帮助他们突破识字过程中的三大障碍:即识字兴趣的障碍,学后遗忘的障碍,部分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障碍。
第一、激发欲望,轻松识字,突破学生识字兴趣的障碍。
识字是一件单调的事,尤其写字特别枯燥而辛苦,天真活泼的小朋友走进校园,学习语文的第一学习任务就是识字,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如何将学生内心压力转换为内在动力,变学习内容单调为内容丰富,变学习形式枯燥为生动,是突破识字兴趣障碍的关键所在。
兴趣的产生不能通过强调来实现,而要靠开放的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去感染,靠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去牵引、诱发。笔者注意了几个方面:一是情感激趣。即欣赏每个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对学生充满信任,对学生每一收获给予赞赏。二是情景激趣。让识字过程走入生活、走入情境、走入故事、走进课文,使学生感悟识字对生活的有用性和多趣性。三是形象激趣。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抓住汉字的形象特征和结构特征,让学生体味汉字音、形、义的精妙之处。四是过程激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练习、相互合作、捕捉知识,提升识字技能。让他们在识字收获中感受识字的快乐。
另外,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教学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的识字。
一是根据“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的特点,在识字教学时,利用实物、图画、幻灯片、录像等相关的直接景象导入。
比如,看实物,图画导入。先出示实物或图像,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或特点,然后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听音导入。在教学表示声音的字,如“呱、哇、嘩”时,先放这些声音的录音,让学生辨别声音,再出示生字卡学习识字。还可以运用影像,创设场景导入。
二是根据“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有耐性”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例如,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教学形近字“晴、睛、精”时,可用课件将这些偏旁变换组合,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借助色彩对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如教学“住、注”时,将偏旁“亻”和“氵”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以突显区别,加深学生记忆。
三是根据识字内容、灵活采用各种识字教学方式,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才能使他们学得轻松,进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独体字适合采用图画识字法。如:日、月、水、火……形声字适合采用部件识字法。如:请、清、晴……复杂的字可以采用儿歌识字法。如教学“碧”时可用“一个王大娘,穿着白衣裳,立在石头上。”说出它的字形结构。识字方法很多,做到因材择法,以学定导,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课前预习,循环复习,突破学后遗忘的障碍。
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大,学生遗忘率比较高,往往学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学过的生字,复习了前面的又忘了后面的,笔者认为突破这一障碍的有效办法是课前预习,循环复习。
1、明确要求,做好预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明确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看拼音,读准字音;看结构,弄清字形;查字典(或读课文)清楚字义。并在识字课的开端展开预习成果竞赛活动。小学生不光好玩,也具有好学好胜的心理特征,预习过程中就会专心致致,细心观察字形,有利突破识字难点。也有助学生主动记识生字。
2、循环复习,克服遗忘。一是课中循环。教学生字时,在预习的基础上,采用“ 认生字、读课文、写生字、用生字,展示个体识字成果”的循环活动。采用“每次少写,多次复现”循环流程,达到降低学后遗忘的教学目的。二是课后复习。课后教师布置学生抄写本节课生字新词的同时,插抄一些前面学过的生字、新词,每个字写一两遍即可。三是周期复习。学完每单元或每一周期,对本单元本周期学过的生字新词进行复现巩固。复现巩固形式宜多种多样,除单元测试外,采取小组竞赛、一对一竞赛、个体认读书写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循环记识的目的。
第三、严格训练,耐心指导。突破部分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障碍。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大面积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阶段。部分学生存在不良学习习惯,并成为提升他们识字质量的障碍。要突破这一障碍,必要在关爱的前提下,严格训练,耐心引导。
通过多年低年级教学反思,笔者以为部分学生不良识字习惯主要是:观察不细致、随口跟着读(自己不看字,随着别人认读)、写字不规范(字形,写字姿势不规范)、学后不复习不应用。针对他们的不良识字习惯,我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突出一个“实”字,观察字形时通常强调“仔细看看”,认读生字时强调“看着字读”,写字训练时手把手地端正学生写字姿势和写字笔划。
其次,技能上严格训练。笔者以为采用规范的教学行为,严格要求,扎实为学生打好基础方为大爱。在识字教学中笔者注意用耐心、细心去打动学生,引导他们克服不良学习习惯,促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读字音强调一个“准”字,写生字强调一个“正”字(身要坐正,笔要拿稳,竖要写直,横要写平),循环复习强调一个“勤”字,收效良好。再次,注重树立榜样。周期性组织展评,由学生自我评选,推荐书写工整,簿面整洁的作业作为示范作业;与此同时,承认学生差异,对中差学生的微小进步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引导他们树立学习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学生差异规律构成教学的内在动力和相应障碍,我们必须挖掘内在动力,排除障碍,才能全面依据《课标》要求提升识字教学质量。
第一、激发欲望,轻松识字,突破学生识字兴趣的障碍。
识字是一件单调的事,尤其写字特别枯燥而辛苦,天真活泼的小朋友走进校园,学习语文的第一学习任务就是识字,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如何将学生内心压力转换为内在动力,变学习内容单调为内容丰富,变学习形式枯燥为生动,是突破识字兴趣障碍的关键所在。
兴趣的产生不能通过强调来实现,而要靠开放的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去感染,靠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去牵引、诱发。笔者注意了几个方面:一是情感激趣。即欣赏每个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对学生充满信任,对学生每一收获给予赞赏。二是情景激趣。让识字过程走入生活、走入情境、走入故事、走进课文,使学生感悟识字对生活的有用性和多趣性。三是形象激趣。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抓住汉字的形象特征和结构特征,让学生体味汉字音、形、义的精妙之处。四是过程激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练习、相互合作、捕捉知识,提升识字技能。让他们在识字收获中感受识字的快乐。
另外,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教学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的识字。
一是根据“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的特点,在识字教学时,利用实物、图画、幻灯片、录像等相关的直接景象导入。
比如,看实物,图画导入。先出示实物或图像,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或特点,然后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听音导入。在教学表示声音的字,如“呱、哇、嘩”时,先放这些声音的录音,让学生辨别声音,再出示生字卡学习识字。还可以运用影像,创设场景导入。
二是根据“小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有耐性”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例如,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教学形近字“晴、睛、精”时,可用课件将这些偏旁变换组合,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借助色彩对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如教学“住、注”时,将偏旁“亻”和“氵”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以突显区别,加深学生记忆。
三是根据识字内容、灵活采用各种识字教学方式,交给学生识字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才能使他们学得轻松,进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独体字适合采用图画识字法。如:日、月、水、火……形声字适合采用部件识字法。如:请、清、晴……复杂的字可以采用儿歌识字法。如教学“碧”时可用“一个王大娘,穿着白衣裳,立在石头上。”说出它的字形结构。识字方法很多,做到因材择法,以学定导,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第二、课前预习,循环复习,突破学后遗忘的障碍。
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大,学生遗忘率比较高,往往学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学过的生字,复习了前面的又忘了后面的,笔者认为突破这一障碍的有效办法是课前预习,循环复习。
1、明确要求,做好预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明确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看拼音,读准字音;看结构,弄清字形;查字典(或读课文)清楚字义。并在识字课的开端展开预习成果竞赛活动。小学生不光好玩,也具有好学好胜的心理特征,预习过程中就会专心致致,细心观察字形,有利突破识字难点。也有助学生主动记识生字。
2、循环复习,克服遗忘。一是课中循环。教学生字时,在预习的基础上,采用“ 认生字、读课文、写生字、用生字,展示个体识字成果”的循环活动。采用“每次少写,多次复现”循环流程,达到降低学后遗忘的教学目的。二是课后复习。课后教师布置学生抄写本节课生字新词的同时,插抄一些前面学过的生字、新词,每个字写一两遍即可。三是周期复习。学完每单元或每一周期,对本单元本周期学过的生字新词进行复现巩固。复现巩固形式宜多种多样,除单元测试外,采取小组竞赛、一对一竞赛、个体认读书写表演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循环记识的目的。
第三、严格训练,耐心指导。突破部分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障碍。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大面积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阶段。部分学生存在不良学习习惯,并成为提升他们识字质量的障碍。要突破这一障碍,必要在关爱的前提下,严格训练,耐心引导。
通过多年低年级教学反思,笔者以为部分学生不良识字习惯主要是:观察不细致、随口跟着读(自己不看字,随着别人认读)、写字不规范(字形,写字姿势不规范)、学后不复习不应用。针对他们的不良识字习惯,我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突出一个“实”字,观察字形时通常强调“仔细看看”,认读生字时强调“看着字读”,写字训练时手把手地端正学生写字姿势和写字笔划。
其次,技能上严格训练。笔者以为采用规范的教学行为,严格要求,扎实为学生打好基础方为大爱。在识字教学中笔者注意用耐心、细心去打动学生,引导他们克服不良学习习惯,促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读字音强调一个“准”字,写生字强调一个“正”字(身要坐正,笔要拿稳,竖要写直,横要写平),循环复习强调一个“勤”字,收效良好。再次,注重树立榜样。周期性组织展评,由学生自我评选,推荐书写工整,簿面整洁的作业作为示范作业;与此同时,承认学生差异,对中差学生的微小进步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引导他们树立学习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学生差异规律构成教学的内在动力和相应障碍,我们必须挖掘内在动力,排除障碍,才能全面依据《课标》要求提升识字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