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英语小老师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不断地大胆创新与探索,努力在教学中培养与发掘英语小老师,希望能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帮助学生实现人生梦想,提升自身价值。
  一、变学生带读为教读
  英语属于外来语种,学生学习英语需要语言环境,我们身处欠发达的山区,语言环境欠缺。英语教师跨班跨级上课,教学负担很重,所以往往先教学生们认读新单词、词组、句子及朗读课文,然后,挑选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带读,以减轻老师个人反复带读的压力,但是这种带读只是机械重复地让学生工作,学生的潜能还未能发挥出来。假如让学生教读,做真正的小老师,效果会如何呢?如何教?什么时候教?怎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我做了个尝试,决定把“带读”转变为“教读”。在教授新课之前,我利用课余时间与科代表及7-8名英语成绩较好的同学,用10-20分钟一起备课,教会他们读好新词、新句及课文朗读,也指导他们学会在书本上做好相关的笔记。然后让科代表组织全班同学在早读、午读或课余时间读好新词、新句,其他几名小老师协助科代表分小组教读。课前会读新词新句,课堂上教师检查帮助理解,加以巩固与运用。这样既培养了小老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又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变学生完整授课为片段授课
  2015年下半年,六2班英语科代表陈颖芝同学主动向我提出,让她来尝试上一节Let’s learn英語课。我答应了,指导她如何备课、抓重点。上课时,陈颖芝同学一本正经地讲课,我在一旁听。开始同学们怀着好奇心,上课还是很配合,但10分钟过后,大部分同学的热情逐渐消减,还有少部分同学仍在耐心地支持着。一节课终于结束了,陈颖芝同学对我说:“老师还是你来上吧,太难了!”
  2016年上半年,我选取了六年级Read and write的阅读课,这次课由4小段组成,改为片段教学。我用表格形式完成了第1、2小段的教学,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自学第3、4小段,提问由谁来完成第3、4小段的教学。科代表张咏琪把手举得高高的,她拿着书本、笔记本走上讲台,非常自信地边展示她的笔记边讲课。当讲到不会的生词时,她看着我稍微停了一下,我即刻会意,补充ferry,Papa Westray, Scotland.她马上接上,大声教读:In Papa Westray, Scotland,the children go to school by ferry, too.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2个小段的教学就完成了,学生们的热情还很高涨。最后,科代表接着问: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他们都争着表现自我。可见,英语小老师的培养,首先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构成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让小老师可以发挥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
  三、变教师批阅为相互批阅
  作业的布置分两种,一种是统一题型统一题目(老师编),另一种是统一题型不统一题目(学生自编)。批阅办法有:老师全批全改;老师批阅小老师的,然后小老师分组批阅同学的;自我批阅加相互交换批阅,甚至是班与班交换批阅。这三种批阅作业的办法,学生最认真、最在乎是第三种,特别是相互交换批阅,他们会看得很仔细,要求很严格。他们真把自己看成是老师,当别人问他为何判错,他们会说得头头是道。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竞争心和合作精神,还涌现出一批批小老师。
  四、评选优秀
  为了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学生们可对小老师做出中肯评价,如能发扬团队精神,有责任心,态度耐心诚恳,有较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技能,还可参考“学习成长记录档案”。每月由学生评选优秀的小老师,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和张榜公开表扬,这样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带动和发掘更多的英语小老师。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从历史的视角,描绘西方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演化的轨迹。西方大学内部权力配置模式的总体特点是趋向公平,即从高度内聚发展到多元混沌,再向理想模式——分工合作发展。
一直以来,德育教育都是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各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个初中音乐教师,笔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依据音乐课的特
高中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学校专业心理教师的有限使得心理教育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进一步拓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我校于2011年开始设置班级心理委员,进行朋辈心理互助模式的实践研究,班级心理委员也成为心理教育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  培养成熟的高中学生心理委员,必须有适合心理委员成长的环境、科学的培训制度、合理的培训内容、严谨的工作制度和合理的评价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结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我国推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强大动力,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该主动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数学常规教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好学科。数学活动以其新颖、生动、形象、有趣的特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就笔者所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三条策略与路径,分别是课上开设活动课、课后布置活泼有趣的课外作业、课间开展数学乐园活动。  一、课上:精心组织数学活动课  组织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课,能
每一种文体都可以有一种方便可行的教学模式。我把批注式阅读教学运用在说明文的教学中,生成“了解—赏析—迁移”的教学路径,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一、了解说明方法  进入小学高年段,说明文的学习应该要让学生清楚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故此,说明文的批注式教学应以“说明方法”为切入口。  例如,在教学《鲸》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讨论在预习中做的批注,思考自己的批注,思考别人的批注。“思想”只有在碰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受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
对于班主任来说,无论怎样艰难,首先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有深沉的爱生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可见,爱就是一种教育力量。  一、关爱学生  第一,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难是班主任的天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当中,有学习方面的,有人际交往方面的,有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有些困难仅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难以解决的,需要教师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