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以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教育水平已成各校的焦点,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在此时代背景,“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从头讲到尾”这种虽简练易于操作的教学方式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这种方式天生具有难以逾越的缺点,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讲解知识时不够生动形象,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对于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相对来说也比较落后。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信息处理和传递领域方便快捷,图文并茂,很容易达到生动、形象、互动等功效,从而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笔者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中,对于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有着诸多体会:
  一、跨越时空,化虚为实
  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往往是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连续直接的观察受着时空的局限,但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却可以将这一缺陷很好的弥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生动的动画,它可以跨越时空,可以化虚为实。计算机具有对复杂过程的精确分析运算和强大的作图能力,它的科学动态模拟,完全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而且可以叠加必要的分析,还可以通过“对话”来实现对动态做必要的控制。尤其是在较为抽象的自然地理的认知上,它能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利于学生科学、准确地把握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与人文地理相比,多媒体技术可以建构和模拟真实的地理环境和现象,创设一定的区域地理综合情境,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改造、改善和保护,生产力的地域发展与合理布局的科学原理,工农业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及分布规律,环境污染治理系统,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等问题进行动态模拟,揭示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课件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商业小区的形成、商业网点的形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情境的模拟构建,学生在这一过程润物无声的把握了知识。
  二、优化过程,贯彻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学习的地理是对生活有用的;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我们要将地理的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地理课程要逐渐走向开放化;要努力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传统的地理教学更多的是知识的单向传输,学生求知的潜能和欲望被遏制了,难以得到舒展。而多媒体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因为信息开放了,学生才拥有更多灵活机动的时间来张扬个性。信息是多样化的,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安排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向教师请教,也可以把目光触及资料库和知识数据库,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寻觅合理的解释。这样一来,学生具备了接受知识的广泛的活动范围,拥有了灵活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将时空的限制打破了,学习主动权回到了学生的手里,真正实现了以生文本的新课程。如笔者在教学“电子通信”一节的教学时,心想如果仅凭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要理解知识有相当的难度,于是笔者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了实际操作,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和互联网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实际的操作技能。
  三、增强密度,提高质效
  地理课内容有广泛的范围,可谓是包罗万象。时间和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将触角伸及每个地方每个学校,要去当地亲身体验条件很多时候都是不允许的。而单凭教材和地图册,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就是抽象的,艰涩难懂的,时常会被国外的众多的地名弄得昏头昏脑,经常有着体会的话就会导致对地理课的厌恶。基于此,笔者以为,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该国家或地方的资料,让学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知识变得感性了,学生就能对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的内容,之前的教学最起码得花上两节课的时间,而多媒体介入后,事半功倍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且还进行了相关的巩固练习,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得知,学生掌握的效果比以往要好很多。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密度又是一大不可忽视的优点。如对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三圈环流”等一些讲解理解性非常强的自然地理知识,多媒体可以省却教师很多板书的时间;对于“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地域类型”“旅游景观的欣赏”等涉猎广泛的人文地理知识,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通过幻灯片迅速直观的涉猎到大量的资料,既避免了传统教学的空泛讲解,同时,通过刺激视觉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这一优点在复习课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复习课,它可以系统地把已学的知识紧密地串联起来,笔者会用多媒体展示出归类的提纲、比较的表格、分析的图象或现成的习题,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节约更多的时间,用来去深刻地分析、讲解、归纳,从而提高复习课的质效。
  四、声色兼备、化解难点
  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传统教学往往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即便是这样,由于有些知识点过于抽象,教师虽然反复讲解,学生对此的感触依然不够深,而且更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变革教学手段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现代教育学实践证明:多媒体形象具体,具有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优势,所以巧妙地将之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起来,从而驾轻就熟地解决平时难以解释清楚的内容,有效地实现精讲精练,取得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高中地理《地球的公转》一课,“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既是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在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会感到问题有点棘手,因为无论是采用挂图、模型,还是让学生一起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但是由于图式单一,没有立体感,很难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因此,要形成完整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而言有着很大的难度。于是笔者经过周密的思考,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制作了一个Flash课件。在屏幕上,先将黄赤交角展示出来,再将地球绕日公转过程及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的周期变化(黄赤交角的存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行了演示。其间,指导学生对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进行仔细观察并思考,并追问其原因,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再加上通过多次的演示课件,学生初步形成了空间概念,地球公转的动态三维立体图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建立了起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除此以外,笔者还坚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示意图。在讲述过程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地面上影子的季节变化,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多媒体的融合,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这一地理现象因为真实而变得生动,从而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心中,学生就不用再去死记硬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因为他们已经能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要点真正地理解了,做到一图在心,以不变应万变,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入,为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为学生感知地理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实践证明,现代教育中,多媒体与教学的有效整合已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切合实际,进行深入实践和研究,不断地让这种优势得到深化和发展。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教学正如插上高新技术的翅膀,正在迈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新水平,它将对地理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等的变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关键词】农村教育;民主管理;学校教育管理;差异性    “学校教育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更是如此。  农村和城市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性,使农村中小学和城市的中小学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解决农村和城市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性,按照现在的教育大纲。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提出许多比较有针对性和创意性的教育观点,是我们必须践行好,落实好的。
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清代的教育家颜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苟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以正确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恰当地表扬、赞许,可以强化学生
中國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这句话一直被教育者当作经曲教育方法奉行着,但是细细思量,这种教育方法仍存在着它的局限性,因为不管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它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就是“授”,彰显的仍然是教师的主宰地位,学生仍就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只不过是接受的内容不一样,一种是不劳而获的“鱼”,一种是能谋求自我发展的“渔”技罢了。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确立了“以人为本”的
【摘 要】本文通过从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作业和练习三个方面论述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诱思探究”。  【关键词】诱思探究诱导 圈套 融会贯通迁移    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就“诱思探究”教学法在化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淡一下自己的看法。所谓的“诱思探究”就是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研究的兴趣,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体现“诱思探究
大家知道,学生之所以优秀,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们具有优秀的学习品质、良好地学习习惯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一学生刚踏入高中大门,他们对高中阶段到底该如何学习、怎样学习,可以说是肚里没底、心中无数,脑中基本属于空白。而此时,正是需要我们高一教师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认为,我们高一教师不但要给新生传授知识,更要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即不但要教书,更要教方法、教习惯
在上《窗》这一课时,当讲到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的时候,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那不靠窗的病人看到那光秃秃的一堵墻的时候,他最想说什么?同学们纷纷答道“他真的是个好人呀”、“是我害死了他”、“我真的太卑鄙了,真后悔呀”、“朋友,我会好好活下去的,去感受生活中的美”。这些答案无疑都是我想要的,也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不靠窗的病人被靠窗病人的高尚人格魅力所唤醒,性格发生了转变,是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言之有情,
作文历来是令师生头痛的一个问题,好多学生一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搜肠刮肚也凑不够字数,而有的同学却可以洋洋洒洒、笔走龙蛇,这种差别除了先天的秉赋之外,更多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来改变。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积累素材  素材匮乏是好多同学写好作文的一个障碍,许多同学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肚子里什么也没有,叫我怎么写?”鉴于这种情况,我经常强调学生要注重对素材的积累,每一个新学期
【摘要】为了能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效,应建立落实音乐课堂教学常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从而创设出鲜活的、高效的音乐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课堂课堂实效性    音乐教育是中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一位音乐教师来说,从事音乐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听流行曲,课本里的歌曲他们都不感兴趣,于是有许多同
从我进入教师队伍至现在已近二十年,这么多年来我都一直任教着音乐,在小学音乐的教与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出在音乐教学中的“精”与“活”的教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是几句空话,也不是什么大道理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在点点滴滴的教学中反复尝试来探索它的可行性。现在我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近二十年来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精”与“活”的切身体会。  在音乐教学中选择“精”,就是利用一首好的歌词,对学生进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