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实验则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本文就新课程理念出发,探讨了化学实验教学应落实的几个新变化。
关键词:实验教学 探究性实验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56-0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学习情境。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虽然强调重视实验教学,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多年来教科书中的试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实验则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而且老教科书中的试验一直是以验证性试验为主,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的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试验现象、结果与所学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因此很难适应现代化学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化学实验教学应逐步发生新的改变。
1 淡化演示试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
我们知道,能力的培养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最主要的活动手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此,新教材没有严格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再单列学生实验。实验内容与化学知识紧密配合,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体验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可能难以完成的实验,加注说明由教师来演示。这样的实验一般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如浓酸、浓碱的稀释,或是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2 由按部就班作实验向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
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停留在表观层面,缺乏足够的思维。针对上述现状,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建议了多个设计实验的题目。例如: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推断孔雀石分解产物等。实验教材中也有多处设计实验的内容,例如:设计简易灭火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增设了相应的设计实验题目。例如: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等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样在实验器材很简单的情况下也能设计多个实验题目,例如: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一)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二)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三)蜡烛燃烧后的产物?(四)蜡焰各部分温度是否一致?(五)蜡烛熄灭后的遗留问题?这些是教师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巧妙处理“有用”与“有趣”的关系的问题设计。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对待同一事物,应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3 提高实验的趣昧性
在使用新教材中,给我们感受很深的是新课程针对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和求知欲望这一特点,改变以往实验内容存在较浓的学术味,以及由于过分强调规范操作而造成实验趣味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缺陷,在教科书中相继设置了“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有趣的实验,供教师和学生选作。同时,《标准》考虑到由于受考试、课时等因素的影响,在试验趣味性方面的改革,没有局限在家庭实验上,而是从课堂实验人手,在课堂实验中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燃烧条件的探究”、“粉尘爆炸”、“金属熔化温度的比较”、“氢氧化钠的腐蚀性”等,并通过这些趣味性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以往的初中化学实验被分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边学边作实验、课外小实验等。实验分类的自身并无不妥,但实际教学中常导致观念上的障碍。课外实验课外做,课内实验课内做;学生实验学生做,演示实验老师做。学生失去许多动手机会。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要鼓励同学之间、同学老师之间的实验协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实验教学要不拘泥于器材、场所的束缚,勤俭节约,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坛坛罐罐进行实验。
5 增强实验的生活化和社会化
当今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但是我们也知道化学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甚至有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教材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化学对个人生活和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1)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从观察与探究一些常见物质人手,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化学发展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关系。如“硬水和软水的区分”、“乳化作用应用”、“测定身边物质pH”、“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
(2)在实验用品上,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和器具,如在粉尘爆炸实验中利用金属易拉罐和小眼药瓶。测pH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等,这样的代用品实验虽然不多,但能启发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
(3)选择真实事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及滥用化学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等等。
关键词:实验教学 探究性实验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4-0056-0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的学习情境。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虽然强调重视实验教学,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多年来教科书中的试验主要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实验则多是重复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而且老教科书中的试验一直是以验证性试验为主,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的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试验现象、结果与所学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因此很难适应现代化学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化学实验教学应逐步发生新的改变。
1 淡化演示试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
我们知道,能力的培养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最主要的活动手段。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此,新教材没有严格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再单列学生实验。实验内容与化学知识紧密配合,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体验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可能难以完成的实验,加注说明由教师来演示。这样的实验一般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如浓酸、浓碱的稀释,或是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2 由按部就班作实验向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
以往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的要求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学生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停留在表观层面,缺乏足够的思维。针对上述现状,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的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建议了多个设计实验的题目。例如: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化;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推断孔雀石分解产物等。实验教材中也有多处设计实验的内容,例如:设计简易灭火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也增设了相应的设计实验题目。例如: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等一系列实验,这些实验的开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样在实验器材很简单的情况下也能设计多个实验题目,例如: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一)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二)可燃物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三)蜡烛燃烧后的产物?(四)蜡焰各部分温度是否一致?(五)蜡烛熄灭后的遗留问题?这些是教师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巧妙处理“有用”与“有趣”的关系的问题设计。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对待同一事物,应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3 提高实验的趣昧性
在使用新教材中,给我们感受很深的是新课程针对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和求知欲望这一特点,改变以往实验内容存在较浓的学术味,以及由于过分强调规范操作而造成实验趣味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缺陷,在教科书中相继设置了“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有趣的实验,供教师和学生选作。同时,《标准》考虑到由于受考试、课时等因素的影响,在试验趣味性方面的改革,没有局限在家庭实验上,而是从课堂实验人手,在课堂实验中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验,如“燃烧条件的探究”、“粉尘爆炸”、“金属熔化温度的比较”、“氢氧化钠的腐蚀性”等,并通过这些趣味性实验来进行探究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以往的初中化学实验被分为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边学边作实验、课外小实验等。实验分类的自身并无不妥,但实际教学中常导致观念上的障碍。课外实验课外做,课内实验课内做;学生实验学生做,演示实验老师做。学生失去许多动手机会。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激励学生自己亲手实验,特别是演示实验,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协助和点拨。要鼓励同学之间、同学老师之间的实验协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实验教学要不拘泥于器材、场所的束缚,勤俭节约,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坛坛罐罐进行实验。
5 增强实验的生活化和社会化
当今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但是我们也知道化学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甚至有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教材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化学对个人生活和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1)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从观察与探究一些常见物质人手,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化学发展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关系。如“硬水和软水的区分”、“乳化作用应用”、“测定身边物质pH”、“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
(2)在实验用品上,使用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和器具,如在粉尘爆炸实验中利用金属易拉罐和小眼药瓶。测pH选择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等,这样的代用品实验虽然不多,但能启发学生在生活中随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索。
(3)选择真实事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以及滥用化学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