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 探究性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1.备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我们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我们探究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为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我们的备课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由于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二是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三是从探究方式的角度,可采取“问题”驱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
  备课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我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照、比较,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
  3.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
  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厌学;但对于过于简单的,甚至只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也不宜当作探究性教学的问题。
  4.调控——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对于目前的大班制授课,进行课内“自主探究”的活动,使活动完全按照预定轨道运行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否则就称不上“自主探究”。课堂上,只要“主道”能正常运作就行。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
  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启发,搭一个“脚手架”,降低问题的台阶,设置低一个层次的探究点或子目标,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调控的宗旨是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5.小结——归纳与发散并举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小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小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思维辐射的作用。
  探究的结果,要在学生自己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结论,明确结论的运用条件与范围。对结论的解释,不要讲得太绝对,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要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所谓“收”,将讨论、实验的结果要归纳整理;所谓“放”,课后布置的思考题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使小结做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总之,自主探究性教学策略,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自主探究教学又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钻研,与同学的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要求新一代的人才不仅要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还应该具备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品质。而具备这些品质的前提是自身智力水平的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增强了,智力水平也就提高了。在小学课程结构中,数学学科无疑是学生训练思维能力的一个有利平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三心——“用心”、“耐心”、“花心”  1.学会“用心”-
摘要:校本研训一体化是促进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我校近几年一直在探索走出了一条“以训带研,以研促训,研训结合”的校本研训一体化新路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广阔的舞台,高效地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校本研训一体化 任务 形式 策略  2013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我校在高职升学中取得辉煌战果,本科录取率接近百分之六十,专科录取率百分之百。就业率也是百分之百,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双
“古诗词”是一种教育资源,流传千载的的中华古诗文经典,是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是我国非常珍贵的、取之不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古诗词语言精炼,引人深思。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背会80首古诗。但大多数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诗的意思根本不理解。古人留下的文学瑰宝,反而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孩子们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成为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又是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着力点。笔者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问题进行了长期思考,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从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积极的课堂评价四个方面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
摘 要:数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向来为诸多领域所倚重,数学教育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从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效率角度来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也有利于数学知识的传授。  关 键 词:高中数学 教学质量 有效途径  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