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本书里有杨振喜的眼力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式微,附着在文学上的评论自然就更是退居到了连文学范畴中的人也少有关注的境地。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减损真正的文学与真正的评论的质地,不过是因为投机取巧沽名钓誉急于求成上蹿下跳者多了,让人们对整个人类精神世界的这一领域都有了怀疑,有了因噎废食不屑一顾的敬而远之罢了。
  好的文学评论,从来都既是立足于文本的精读,也同时是超越于感性的理性光芒的照耀。人的意念和精神,纷纭复杂错综纷乱,不经过理论的光辉归纳梳理,不经过睿智善思者的点拨和提拔,就经常陷于混沌。而文学的扰扰攘攘之中的真真假假更需要真正的评论来拨开云雾,不仅可以给人洞烛幽暗去伪存真,更可以让真正有文学质地的作品和作家从污泥浊水的淹没之中突显出来。
  因为职业缘故,我会偶尔参加文学讨论会。会上发言者众,或者是大而化之的冠冕堂皇,或者是浮光掠影的观感,或者是学院式的条条框框,甚至是连作品都没有读过就发言的万金油,能有印象者几鲜矣。
  不过,杨振喜先生的发言,从一开始就总是能让我感受到这种真正的文学评论的理性点拨的光芒。他总是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地细读作品,观点和评价从来都不走高大上的路线,不用套话式的帽子来代替立足文本的具体评价,却又能在评论文本的过程中让人意识到某种更为高远的东西,体会到总结归纳之后高屋建瓴的愉快。在逼近作家作品的真实的同时,他也逼近了自己对于文学本质甚至世界本质的认知。
  从他貌似互相没有太多关联的单篇单人的作品评价,完全可以连贯起来看到一个善思者对于文学和艺术、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整体性思考。尤其是《孙犁散论》,将他历年来关于孙犁的评论集合在一起,让人看到了一个用毕生时间和精力,连贯地关注着同一位现代作家作品的罕见现象中的内在力量。
  这是一位真正的文学家,这也是一位真正的评论家,他们都以自己脚踏实地的淳朴和真挚,自然赤城地面对自己热爱的艺术形式,面对自己没有更多的功名利禄的人生。对于孙犁的人品文品的持之以恒的关注和研究是杨振喜先生理论追求的自觉,更是人格文格追求的自然表露,是其做人著文的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上的楷模。
  孙犁不追风不求名利只忠于文学的規律和世道人心的正义,写作宁缺毋滥,人生则抛却一切不必要的形式主义的应酬往还,热心而冷眼地面对社会生活的起伏和人生的跌宕;杨振喜先生的为文与为人亦有孙犁风范,平实低调,踏实钻研,勤于总结,屡有文章,积跬步而致千里。
  他策划主编的《孙犁论孙犁》是我责编的系列丛书“孙犁读本”中,很有创造性的一种。首开孙犁阅读与孙犁研究中关于孙犁夫子自道的文本集合,对于研究孙犁这位坚持以文学之为文学要从本我出发的纯正性特征,大有裨益。他主编的《孙犁晚作选》《孙犁名言录》也非常精到地从独特的角度总结了孙犁的作品和言行;杨振喜先生敏锐地在国内较早地提出并肯定孙犁晚作在整个孙犁一生的创作中的巅峰意义,孙犁那种打破文本界限以后的艺术与理论与人生的边界弥漫的创作,是很多世界文学中的大家们共同特征;而孙犁站在自己的人生与学养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道人心的独立理解和评价,更闪耀着超越于当时当下的不尽光辉。
  除了孙犁研究,杨振喜对众多河北籍作家的研究评论,也大多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甚至有一些作家早已经不写作了,回头看的时候也依然承认,当初杨老师给予的评价还堪称中肯而准确。
  粗略统计,他评论过的作家作品有田间、曼晴、姚振函、浪波、宋聚丰、关汝松、铁凝、王蒙、徐光耀、贾大山、周申明、张志春、阿宁、康传熹、孙振笃等等数十人数十部。这些作家作品延续在漫长的时间之中,俯仰起伏,阅读反响和评价大多已经尘埃落定,不论水平高低,不论登上文坛之初的姿态如何,他们最终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所及的深度广度,大多都与杨振喜先生最初的评论相去不远。这并非单是因为杨振喜先生慧眼独具,更是他踏实的评论之风与做人之道使然: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只有精读作品,只有在众多的经验积累中自然比较、有意识地衡量,才可能脚踏实地地接近真实的本质。
  事实再一次证明,最终能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不在于投身于什么样的领域。创作和评论在文学范畴之内的途径其实没有高低之分,适合于自己,科学严谨地踏实勤奋地兴趣盎然地投身进去,便终究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终究能获得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系花山文艺出版社文学图书编辑部主任。)
其他文献
我是晚生后辈,得识先生时间不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余先生与业师金景芳先生及吕绍刚师就有密切的学术联系,最近我还在网上看到余先生任职南京大学时写给金老的讨论易学的书信。金老和绍刚师对余先生的学问人品赞扬有加,我在吉林大学时,对此亦颇有耳闻,虽未谋面,已隐然对先生有一分内心的景慕。来北京工作后,我开始在一些学术会议、博士生论文答辩一类的场合,得以当面向余先生请益,也曾有幸得到过几次与先生一起开怀畅饮
刘黎明,长春市人,四川大学教师,2013年5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57岁。  平常,我们称呼他阿明。这是川大古代教研室的传统,不论资历尊卑,统统以“阿”相称。说是传统,想来也没多久,是从阿明05年任教研室主任开始的。教研室主任是阿明当的最大的官了。教研室的一道风景是请学生吃饭,不吃学生的饭是教研室的成规,请学生吃饭是老师们的家常。这不能说是阿明定下的规矩,但阿明显然是在这个环节上较真的人,阿明总携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更是古往今来,被赋予了爱情、亲情、平等等多种寓意的节日。它的独特性也许正显现在它意义的繁复多样性。民间俗语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一个“闹”字诠释出的正是元宵节的节日氛圍和人们乐在其中、放松惬意的感受,何其传神!所以又有人称元宵节为“民间的狂欢节”。而闹腾的元宵节亦成了作家心中最美的回忆,年幼时光乐翻天的快乐无忧藉着元宵佳节诉
1939年9月15日清晨,从重庆北温泉驶往嘉陵江北岸的民生轮停靠在牛角沱码头。从轮船走下的乘客们纷纷改乘摆渡小船,甫离岸边,忽然风浪大作,将船掀翻。乘客纷纷落水,所带物品随波四散漂流,幸亏近岸水浅,未遭灭顶之灾。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奋力将落入水中的皮包捞起,顾不得浑身尽湿,踉跄返回上清寺寓所,赶快将包中的物什掏出摊在桌子上,看着那册封面上题有《汉唐间西域乐舞百戏东渐史》的朱栏宣纸稿本已被江水浸淫
风水是中国文化中的幽灵而非亡魂    在西方的话语下,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超越性的价值追求。这是真的吗?笔者从来都不认为中国不存在宗教。只是许多人都是拿外国人的宗教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宗教,这就出问题了。  陈进国的专著《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下引该书只注页码)为我们重新理解中国宗教提供了诸多的启发。  这本书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为风水文化
未曾谋面的文友王波,笔名施立夫。他是我曾经的同事郎学初教授的同事,大学毕业后在伊春工作,先在大学教书,后进机关当了公务员。王波是才子,以诗文见长,曾是黑大名师刘敬圻教授的弟子,曾在北师大攻读了硕士学位,是一位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年輕人。  《青春无界》是王波的第一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我知道王波是诗人,他的诗很有激情,写得深沉蕴藉。我读过的那首写黑河的获奖诗篇,就很让我感动,不乏灵气,又追求厚重,
在“张仃百年纪念”活动之际,张仃夫人理昭老师高兴地对我说,她看了《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这本书,很欣赏书中的视角、论点和研究方法,满意将张仃与学院紧扣展开的全面评价,认为该书将张仃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我迫不急待找到了这本书,果然分享到一次节庆般的学术盛宴。  书的作者是现任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美术学博士卢新华教授。他与张仃先生,有40年以上的工作关系和学术缘分。作为中国恢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宋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宋词是“一代之文学”(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充分展现了宋代社会的节日习俗,与宋人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重阳节是宋词重要的题材之一,宋人创作了大量与重阳有关的词作。据现存较早记载重阳节习俗的三国魏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等文献记载,重阳节的习俗主要有佩茱萸或茱萸囊、食蓬饵、饮菊花酒、登高、宴
在小说《黄河东流去》的《代后记》里,作家李凖回忆了1942年自己作为流亡学生在逃荒途中的所见所闻:  当时的陇海铁路线,是一条饥饿的走廊,成千上万的难民,向西边缓缓地移动着,他们推着小车,挑着破筐,挎着篮子,小车上放着锅碗,筐子里坐着孩子,篮子里放着拣来的草根树皮。  饥饿,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灾荒年代的主题。饥饿,不仅意味着死亡,还意味着秩序的混乱,意味着作为尊嚴的丧失。  《黄河东流去》写的正是赤
2013年6月韩国女总统朴槿惠访华,掀起一股狂劲的新韩流,她将此次访华主题定为“心信之旅”——“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的旅程”(她的原创),是“心灵”和“信赖”的融合(或可用“心诚则灵”来阐释)。朴女士从小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滋养,可谓“中国通”。自2005年以来,她先后五次来华,2013年的这次中国之行可以说煞费苦心——就职演说、特使团派出顺序、出国访问顺序、访华的主题、访华文宣用品、随行访华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