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重阳词中的习俗与心态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宋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宋词是“一代之文学”(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充分展现了宋代社会的节日习俗,与宋人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重阳节是宋词重要的题材之一,宋人创作了大量与重阳有关的词作。据现存较早记载重阳节习俗的三国魏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等文献记载,重阳节的习俗主要有佩茱萸或茱萸囊、食蓬饵、饮菊花酒、登高、宴会,最后达到除祸、祈寿的目的,这些习俗在宋词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佩茱萸·茱萸囊·插茱萸茱萸席·茱萸酒
  关于重阳节佩茱萸的记载,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为“佩茱萸”,即以茱萸为佩随身携带;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为“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即作茱萸囊系到手臂上。二者在宋词中均有较多描写。“佩茱萸”如卢祖皋《虞美人·九月游虎丘》“清尊黄菊红萸佩”、潘希白《大有·九日》“红萸佩,空对酒”等。先秦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即有以香草为佩的描写,“佩茱萸”当是将茱萸枝直接系挂至衣带上。古人多以玉为佩,“古之君子必佩玉”(《礼记·内则》),重阳节时也会有人将茱萸与玉佩到一起,如黄裳《桂枝香·重阳》所言“茱萸佩垂红玉”。“茱萸囊”如洪皓《渔家傲》“臂上萸囊悬已满”、李处全《浣溪沙》(宋玉应当久断肠)“佳人更绣紫萸囊”、高观国《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想萸囊酒盏”等。
  除了以茱萸为佩和系茱萸囊,宋人还常常插茱萸,王千秋《瑞鹤仙》(征鸿翻塞影)“看他们、对插茱萸”、曹观《蓦山溪·九日》“簪嫩菊,插红萸”。插茱萸一般是插到头上,也有些人插到鬓上,秦观《摸鱼儿·重九》即有“聊摘取茱萸,殷勤插鬓”。宋词中还有很多簪茱萸的记载,如秦观《碧芙蓉·九日》“把茱萸簪彻”、陈德武《一剪梅·九日》“头上茱萸颠倒簪”、刘辰翁《浣溪沙·壬午九日》“破帽簪萸携素手”,细味词意,簪茱萸应该就是插茱萸。
  在宋词的重阳节习俗中,茱萸不仅可以做佩饰,还可以做席子,魏了翁《贺新郎·九日席上呈诸友》即有“茱萸席”。茱萸席最早见于唐代诗人张说《城南亭作》诗中的“庭前列肆茱茰席”与杜甫《九日曲江》“茱萸缀席好”,至宋代依然流行。京镗《雨中花·重阳》写道“正紫萸缀席”,《木兰花慢·重九》写道“茱萸缀席”,“缀”字有连接、点缀两种含义,不知宋代的茱萸席是用茱萸枝叶编成,还是席子上有茱萸花点缀。
  此外,宋人在重阳节还会饮茱萸酒,如谢薖《虞美人·九日和董彦远》“萸糁浮杯乱”、丘崈《西江月》(明日又还重九)“菊英萸糁一尊同”、赵必 《贺新郎·寿陈新渌》“寿酒浮萸菊”等。当然很多时候酒中既有菊花,也有茱萸,如宋人吴自牧《梦梁录》所说:“今世人以菊花、茱萸为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茱萸酒里面的茱萸是“糁”,即小散粒,将茱萸的果实捻成小散粒泡入酒中,就是茱萸酒。
  食蓬饵
  “食蓬饵”见于东晋葛洪《西京杂记》,“饵”意为糕饼,“蓬饵”即为重阳节时食用的糕饼,清孔尚任《节序同风录》认为“蓬饵”是“菊花糕”的古名,其做法是用面做成菊花瓣的样子,裹着枣、栗蒸熟。菊花糕流行于唐代。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四转引《文昌杂录》记载:“唐岁时节物,九月九日则有茱萸酒、菊花糕”,元代《群书通要》甲集卷七载“唐人九月九日造菊花糕相饷”。宋代词人王迈《南歌子·谢送菊花糕》记载了宋人重阳节赠送菊花糕的情形,“因感秋英,饷我菊共糕”。据现存文献,宋人重阳节食用的糕点多呼为重阳糕,其做法主要有两种,一为宋吴自牧《梦梁录·九月》所载:“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一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所载:“(重阳)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和粽子、月饼等传统节日食品一样,重阳糕也分肉与果品两种。
  从“饮菊花酒”到陶渊明影响下的“菊花节”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均有重阳节饮菊花酒的记载,之所以要饮菊花酒,是因为在九月秋天万木凋零之时,菊花“纷然独荣”,“辅体延年,莫斯之贵”(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这一习俗在宋词中同样较多出现,如洪皓《渔家傲》(臂上萸囊悬已满)“杯中菊蕊浮无限”、京镗《雨中花·重阳》“黄菊浮卮”、石孝友《清平乐》(天涯重九)“独对黄花酒”等。到了宋代,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影响,菊花在宋代重阳节中的作用远远超过茱萸。陶渊明的重阳总是与菊、酒联系在一起,不管是《九日闲居》诗自序所写“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还是南朝刘宋檀道鸾《续晋陽秋》所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更是咏菊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不断为人吟咏。如果说之前重阳节饮菊花酒仅仅是为了追求长寿,那么陶渊明之后,重阳节围绕菊花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则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宋代重阳词几乎首首与菊花有关,包括赏菊、采菊、折菊、插菊、捻菊、嗅菊、问菊、吃菊花糕、喝菊花茶等,多彩缤纷,不一而足。
  宋词中有许多以赏菊为主题的重阳词,如葛立方《菩萨蛮》(井梧叶叶秋风晚)题为“侍饮赏黄花”,叶梦得《满江红》(一朵黄花)自序为“重阳赏菊,时予已除代”,刘辰翁《声声慢》(西风坠绿)自序为“九日泛湖游寿乐园赏菊”。同时,宋词中还有许多对菊,如倪偁《鹧鸪天·九日怀文伯》“对菊谁空北海觞”、张鎡《八声甘州·九月末南湖对菊》“对黄花犹自满庭开”、冯时行《虞美人·重阳词》“今年仍复对黄花”等,对菊与赏菊之意相近。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记载了重阳时汴京赏菊的盛况:“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宋代重阳词中大量出现的赏菊正是对这一盛况的反映。   辛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盛赞陶渊明采菊东篱,高情千载,赵善括《醉落魄》(重阳时节)则表示“归兮学取陶彭泽,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陶渊明采菊时的高情雅韵吸引着宋代词人去效仿,如汪莘《满江红·谢孟使君》“可来共采篱边菊”,蒋捷《洞仙歌·对雨思友》“待与子、相期采黄花”,潘希白《大有·九日》“戏马台前,采花篱下”等。采菊之外,折菊同样在宋代重阳词中较多出现,如黄庭坚《南乡子》(卧稻雨余收)“乱折黄花插满头”、周邦彦《六么令·仙吕重九》“来折东篱半开菊”、石孝友《清平乐》(天涯重九)“醉中折尽黄花”等。采菊是摘取菊花花朵或花瓣,折菊则是连枝叶一起折断。
  采菊、折菊之后,将菊花插到头上则是宋代重阳节时一道亮丽的风景。宋词中关于插菊的描写有范成大《朝中措》(身闲身健是生涯)“重阳更插黄花”、郭应祥《菩萨蛮·戊辰重阳》“插花开口笑”、刘辰翁《金缕曲·丙戌九日》“默默黄花明朝有,只待插花寻伴”等。词中也有簪菊,如苏轼《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晁补之《虞美人·用韵答秦令》“且簪黄菊满头归”、刘辰翁《声声慢·西风坠绿》“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并簪黄菊”等,与前述茱萸相同,簪菊与插菊在词中含义并无区别。菊花一般是插到头上,如赵以夫《龙山会·四明重阳泛舟月湖》“尚堪插、黄花盈首”,也可以插到两鬓,如叶梦得《满江红》(一朵黄花)“霜鬓不辞重插满”。宋词中多处出现“黄花插满头”,如王之道《南乡子·追和东坡重九》“幸有黄花插满头”,周密《声声慢·九日松涧席》“待醉也,带黄花、须带满头”,韩元吉《鹧鸪天·九日双溪楼》“不惜黄花插满头”等。这其中有些是宋代重阳节的真实写照,有些可能仅仅是对唐代诗人杜牧《九日与齐山登高》诗句“菊花须插满头归”的化用。
  菊花香味幽淡,嗅菊花的芳香也成了宋代词人常见的动作,如王炎《念奴娇·菊》“捻枝嗅蕊”、石孝友《清平乐》(天涯重九)“醉捻黄花和泪嗅”、张榘《唐多令·九日登平山和朱帅干》“重把菊、嗅芳妍”等。为了更好地抒情,很多词人通过将菊花拟人化去问菊,秦观《满庭芳》三之三:“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方岳《满江红·九日冶城楼》“且问黄花,陶令后、几番重九”、黎亭瑞《水龙吟·九日登城》“试问黄花,花知余否,沉吟无语”等。宋人不仅饮菊花酒、吃菊花糕,还喝菊花茶,毛滂《玉楼春》自序记载:“戊寅重阳,病中不饮,惟煎小云团一杯,荐以菊花”,词里写道:“一杯菊叶小云团。”陶渊明之前,饮菊花酒重在菊花所泡的酒,追求长寿,宋词中所展现的更多是边赏菊边饮酒,如李光《南歌子·重九日宴琼台》“且看花经眼,休辞酒满杯”所述,更重的是一种情趣与境界。
  从宋代词人围绕菊花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中,可以看出菊花在重阳节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唐宋人们常将重阳节称为“菊花节”,如晚唐诗人杜牧《夜泊桐庐先寄苏台卢郎中》“苏台菊花节,何处与开鐏”。宋代重阳词中的菊花多生长在东篱边,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词中的名句“东篱把酒黄昏后”即是如此,辛弃疾“倾白酒,绕东篱,只于陶令有心期”(《鹧鸪天·重九席上作》)正是词人们重阳对菊时追慕陶渊明的集中体现。
  登高·宴会
  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重阳节要“享宴高会”,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载重阳节要登高,登高、宴会同样是宋代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宋代词人在重阳节中多有登高之举,苏轼《醉蓬莱·重九上君猷》、吴潜《满江红·九日效行》均有“岁岁登高”之句,晏几道《武陵春》(年年岁岁登高节)“年年岁岁登高节”、黄机《清平乐·江上重九》“又是登高节”等都直接将重阳节叫做登高节。很多词径直以登高为题,如李昴英《满江红·江西持宪节登高作》、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刘将孙《八声甘州·九日登高》等。独自登高往往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感,容易令人忧愁,如洪皓《木兰花慢·重阳》“羁旅登高易感,况于留滞殊方”、赵长卿《醉花阴·建康重九》“登高无奈空搔首”等,与人一起登高则是较好的选择,如李纲《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客中重九共登高”、郭应祥《昭君怨·乙丑九日前二日偕元择、茂叔、季功登高作》、王迈《南歌子·谢送菊花糕》“弟兄乘兴共登高”等。登高之后思乡、念远、望景、怀古等,则成为词人主要的心绪。
  与登高相比,重阳节时宋代词人的宴会相对少一些。晏几道《蝶恋花》“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向子湮《点绛唇》“今日重阳,强挼青蕊聊开宴”、史浩《七娘子·重阳》“对南山、把酒开新宴”都是对重阳宴饮的描写。宴会有时会与登高结合在一起,如苏轼《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曹冠《东坡引·九日》“登高开宴俎”所述。
  蟹螯·橙齑·绿橘
  宋代词人在重阳节饮酒时,往往一手持酒杯,一手持蟹螯,如李纲《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左倾醪,右持螯”、方岳《水调歌头·九日醉中》“左手紫螯蟹,右手绿螺杯”、王迈《南歌子·谢送菊花糕》“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等。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这两句词,更是生动形象。王之道《凤箫吟·和彦时兄重九》“蟹螯粗似臂”则对蟹螯进行了着重描写。
  品橙是宋代重阳词中另外一个习俗,如韩元吉《夜行船》(极目高亭横远岫)“菊美橙香还对酒”、汪莘《满江红·自赋》“橙初熟”、赵以夫《尾犯·重九和刘随如》“紫蟹青橙”等。值得注意的是,宋代重阳词多次出现“橙齑”,如苏轼《十拍子·暮秋》“金虀新捣橙香”、朱敦儒《相见欢》(深秋庭院初凉)“橙虀品”、陈著《满江红·丁未九月望赏月》“橙齑鲙”等,“虀”同“齑”,可见重阳节食物中,宋人喜将橙捣碎再食用。橘在重阳词中多与橙一起出现,如秦观《摸鱼儿·重九》“一年好景真须记,橘绿橙黄时候”、周云《洞仙歌》(千崖滴翠)“橙黄橘绿又重九”、姚述尧《临江仙·九日》“橘绿橙黄秋正好”,同样是重阳节常见的水果。
  重阳节的一系列习俗,表达了人们禳灾辟邪、祈求长寿的美好愿望。在宋代重阳词中,词人们最后的祝愿主要集中在健康长寿,如吴潜《水调歌头·送赵文仲龙学》“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陈著《江城子·重阳酒边》“相劝相期,长健似如今”、曾觌《水调歌头·抒怀》“但愿身长健,浮世拚悠悠”等。在佳节的叙述中,宋代重阳词的感情基调却主要是以悲为主,词人所抒发的感情则包括寂寞之思、乡愁之情、悲秋之怀、家国之恨等。其原因一方面是唐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的喜庆氛围更容易触动词人心灵深处的愁绪,另一方面与唐人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所说的“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音易好”不无关系。宋代重阳词在展现重阳节习俗的同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宋人的情感与心态。
  (作者简介:杨许波,兰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侧重唐宋文学、辞赋研究。)
其他文献
冯雪峰这封信不是新发现的,它以《答王实味先生》为题原载于1930年6月1日的《新地月刊》,后收入《雪峰文集》中。此信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波涛起伏、暗流涌动的革命年代,不仅能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冯雪峰的思想与人品,更重要的是,它也透露出了王实味当时的思想状态与个性特质,但它并未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因而值得关注:  实味先生:  本刊第五期我所译的《苏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技术底任务》一文中,“Kulak”一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艾思奇无疑是最具有标志意义的人物。20世纪30年代,一代杰出哲学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横空出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中国化,并使之变成大众的、现实
《博览群书》编辑部:  前不久,一个亲戚回国探亲,特意带来几张国外报纸。其中一张报纸在2017年12月7日的专栏文章中,以《博览群书好习惯》为题,介绍了中国光明日报主办的著名读书评论类期刊《博览群书》。  刊发这篇文章的,是马来西亚的《中国报》。该报由知名侨领李孝式等人创刊于1946年2月,迄今已有72年的历史,与《星洲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并称东南亚华文报业的“三驾马车”,在海外华人中有口皆
我是晚生后辈,得识先生时间不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余先生与业师金景芳先生及吕绍刚师就有密切的学术联系,最近我还在网上看到余先生任职南京大学时写给金老的讨论易学的书信。金老和绍刚师对余先生的学问人品赞扬有加,我在吉林大学时,对此亦颇有耳闻,虽未谋面,已隐然对先生有一分内心的景慕。来北京工作后,我开始在一些学术会议、博士生论文答辩一类的场合,得以当面向余先生请益,也曾有幸得到过几次与先生一起开怀畅饮
刘黎明,长春市人,四川大学教师,2013年5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57岁。  平常,我们称呼他阿明。这是川大古代教研室的传统,不论资历尊卑,统统以“阿”相称。说是传统,想来也没多久,是从阿明05年任教研室主任开始的。教研室主任是阿明当的最大的官了。教研室的一道风景是请学生吃饭,不吃学生的饭是教研室的成规,请学生吃饭是老师们的家常。这不能说是阿明定下的规矩,但阿明显然是在这个环节上较真的人,阿明总携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更是古往今来,被赋予了爱情、亲情、平等等多种寓意的节日。它的独特性也许正显现在它意义的繁复多样性。民间俗语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一个“闹”字诠释出的正是元宵节的节日氛圍和人们乐在其中、放松惬意的感受,何其传神!所以又有人称元宵节为“民间的狂欢节”。而闹腾的元宵节亦成了作家心中最美的回忆,年幼时光乐翻天的快乐无忧藉着元宵佳节诉
1939年9月15日清晨,从重庆北温泉驶往嘉陵江北岸的民生轮停靠在牛角沱码头。从轮船走下的乘客们纷纷改乘摆渡小船,甫离岸边,忽然风浪大作,将船掀翻。乘客纷纷落水,所带物品随波四散漂流,幸亏近岸水浅,未遭灭顶之灾。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奋力将落入水中的皮包捞起,顾不得浑身尽湿,踉跄返回上清寺寓所,赶快将包中的物什掏出摊在桌子上,看着那册封面上题有《汉唐间西域乐舞百戏东渐史》的朱栏宣纸稿本已被江水浸淫
风水是中国文化中的幽灵而非亡魂    在西方的话语下,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超越性的价值追求。这是真的吗?笔者从来都不认为中国不存在宗教。只是许多人都是拿外国人的宗教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宗教,这就出问题了。  陈进国的专著《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下引该书只注页码)为我们重新理解中国宗教提供了诸多的启发。  这本书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为风水文化
未曾谋面的文友王波,笔名施立夫。他是我曾经的同事郎学初教授的同事,大学毕业后在伊春工作,先在大学教书,后进机关当了公务员。王波是才子,以诗文见长,曾是黑大名师刘敬圻教授的弟子,曾在北师大攻读了硕士学位,是一位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年輕人。  《青春无界》是王波的第一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我知道王波是诗人,他的诗很有激情,写得深沉蕴藉。我读过的那首写黑河的获奖诗篇,就很让我感动,不乏灵气,又追求厚重,
在“张仃百年纪念”活动之际,张仃夫人理昭老师高兴地对我说,她看了《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这本书,很欣赏书中的视角、论点和研究方法,满意将张仃与学院紧扣展开的全面评价,认为该书将张仃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我迫不急待找到了这本书,果然分享到一次节庆般的学术盛宴。  书的作者是现任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美术学博士卢新华教授。他与张仃先生,有40年以上的工作关系和学术缘分。作为中国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