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仃走到世界美术的参照系中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aiT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张仃百年纪念”活动之际,张仃夫人理昭老师高兴地对我说,她看了《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这本书,很欣赏书中的视角、论点和研究方法,满意将张仃与学院紧扣展开的全面评价,认为该书将张仃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高度。我迫不急待找到了这本书,果然分享到一次节庆般的学术盛宴。
  书的作者是现任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美术学博士卢新华教授。他与张仃先生,有40年以上的工作关系和学术缘分。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迄今一直浸润在张仃参与创办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學风之中。卢新华留校以后,长期从事这所学院的行政管理和艺术学科教育研究工作,曾任副院长,协助继任的常莎娜院长,主理一院大务小事,洞悉且体认中央工艺美院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沿革走向和学术取向。他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精神守护人的角色,基于所占有的大量一手图片、档案资料,编著对张仃全面又全新评价的研究文论,本身就弥足珍贵。甚至可以说,他是建构张仃精神遗产最佳观景台的最佳人选。
  进行或关注张仃研究的大批同道、学人,基本上属于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的成果之一,同时也是张仃、庞薰琹、常莎娜、袁运甫等为代表的工艺美院学风和价值观的受益者之一。《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这本书,经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更赋予了作者卢新华新的身份——他是张仃精神遗产在新时代闪耀价值的擦拭者。
  作为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的首任秘书长,我在尊敬的袁运甫主任换届时,也提出了卸任请求。原因是,虽然自己长期重点跟踪研究张仃,但在致力于推动张仃研究和宣传的工作中却没有足够尽职能力。一是张仃面对青年人的宣传;二是张仃面对非美术界人员及社会普通大众的宣传;三是张仃走向国际的宣传;还有,是张仃借助互联网的宣传,我能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力有不逮。而在一个自媒体的世界,我无法让张仃贴近微信,走近网民。张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术家之一,主要作为集中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 。熟悉这段历史的美术家,几乎没有不知道张仃的。但另一方面,对于美术界以外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有虽为美术人士,但不太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外国同行,“张仃”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说明,对张仃的宣传远远不够。《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的编著出版,起着接力递延有关研究,扩展张仃文化遗产宣传的战略意义,这在张仃去世多年以后,非常必要和迫切。
  由于长期跟踪研究张仃,这位非凡的研究对象,就成了我眼前的一座大山,绑定了我的视角,有时让我忽视了张仃继续宣传的重要性,以为张仃无须宣传。他的形象、名望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人皆知。但这几年,行走全球数十个国家,遍访300多个博物馆,从张仃这座大山,退开了一定距离,变成了远观,我才意识到以往研究和宣传的局限,才体会到在世界美术的参照系里观赏张仃的大美。如果说以前没有占到一个好的观景点的话,现在,这本书已让我们站在最佳的观景点。
  对张仃的关注,我个人已历30多年。整个美术界对张仃的研究一直保持着周期性的热络和密集。但唯有基于远景的回顾和反观,我们才发现,缺的正是对“张仃艺术研究”的研究,即对张仃艺术研究整体情况,欠缺一次系统的梳理、反省、整合、集束。这当然是一项很大的文化工程。分散的研究者们,往往侧重张仃某一方面的作为,从事着专题的深耕,分别专注研究张仃绘画、张仃的教育、张仃与民间美术、张仃与艺术设计等方面。通过这些研究得见的张仃,多限某一方面的强调和侧重,当然也易于沉浸在近景的赏读中,而失去眺望远景的视阈。所以我觉得,对张仃的研究,先要找到一个最佳的观赏点,有助全方位多角度有效地读取张仃留下的艺术遗产。在这处最佳观景台,我们可以架设望远镜,基于以往的张仃研究,看清所有的细节。这个愿景变成了我的一种心结和自责。庆幸有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理昭老师同样的欣慰。
  作者卢新华教授在履职新一届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秘书长的工作后,提升了自己对张仃及其所主持工作的学院的学理把握,更长期研究了袁运甫、杜大恺、水天中、郎绍君、刘骁纯、刘曦林等权威学者对张仃的发现与立论,与王鲁湘、邵建武等张仃的跟踪研究者,过从密切,具备了全局而系统地整合张仃研究的资质。一切尽在他的视域,40多年的积累,有了厚积薄发,一朝喷薄的机会。“张仃百年纪念”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使然。
  卢新华主编整理完成的这本书,首先对以往张仃研究,做了宏观的评估、梳理、集成,甚至是校订,避免了一些盲人摸象般的偏颇。但这并不意味变成走马观花的浏览,他仍然重视一处一处驻足于以往的各类专题研究,避免了全景研究容易造成的粗略和横扫,或是像无人机拍摄那样匆匆而过,而牺牲细节和深度。它内含的专业精神,吸收了各个专题、各位专家研究的精华与详实,运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原理,把各种研究成果归位到最佳位置。于是,建构了“最佳 最佳”串联起来的散点集合,使全书构成了精华荟萃,精彩纷呈,一种“全局 全景”,展开在我们的眼前。
  无疑,这本书将以往张仃的研究,作了最大化的扩展和升华,却并不止于大而概,而依然重视追寻真相,探究深层学术问题。例如,以往对张仃的研究,容易脱离张仃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但毕竟张仃并非是一个体制外的人,绝非无业游民聚落的“自由艺术家”。他的第一身份,还是由取得工资的岗位决定的。他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长,他的学术,代表了这所学院的主张和选择,自身也受到了学院的氛围、学院其他师生创作的反哺。学院所置身的社会和历史,所关联的时政背景或舆情,也会影响张仃。其教学、创作、设计和思想观念的养成,都是他与学院相互依存关系的反映。张仃的遗产重重烙上了学院体制的印痕。把张仃和学院的命运紧紧关联,是张仃全貌的最写实的表达。这正是这本书的最特色之品质。
  张仃,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延安时期积极投身进步事业,他认同现代观念,挺身于现代艺术,总是走在前沿探索和先锋追求的路上。他作为一个革命者成长为一个时代巨匠的事实无法淡化。这本书,公正和客观地把张仃的这种革命者身份加以复原,其实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他面对的是那些想把一切大师都局限或鼓励成所谓纯粹艺术家的旧观念。在晚年潜心从事焦墨画探索的过程中,张仃对王鲁湘等最为激赏、亲近的研究者,都更强调自己作为一个画家的存在,不愿意提及其他的设计、教育、外交、研究、行政、管理、工艺美术或进步活动方面的行为,不吝一笔勾销这些方面的丰功伟绩。当然,张仃本人这种一厢情愿的自我定位,也并不利于对张仃真实的了解。华盛顿晚年只愿意别人把自己看成一个农民,但并不影响历史公正地把他奉为美国的开国之父;卢梭曾一度把自己当成邮局职工,但现代美术史,仍然给了他一个大师的位置。有时候,画家的自谦,并不能作为真相的入口,这需要研究者回到离开画家本人的距离,去代表历史作理性而真实的评判。张仃生前在接受我一对一的采访时,曾经明确表达了他对美术同行们的评价。如他认为,李可染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他是中国的骄傲;而张光宇是一个更了不起的艺术家,他是亚洲的骄傲。言下之意,他渴望中国艺术产生像毕加索那样令世界骄傲的艺术家。这本书,引张仃的原话用于书名,算是表达了一种中国艺术的迫切和艺术界对张仃本人的准确定位。仔细琢磨语重心长的张仃观点,会体悟到一种别具深意的学术立场和学术精神。
  张仃百年纪念活动基本结束了,卢新华编著的这本书,启示我们珍惜张仃留下来的艺术遗产,召唤我们善加利用,再行拓展。
  (作者系艺术学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首都规划委专家顾问;中国美协第六届理事、中国美协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城市雕塑艺委会秘书长、副主任,北京评论家协会理事、美术书法摄影部副主任,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秘书长、副主任,2008奥运景观方案征集大赛暨国际巡展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委,奥林匹克宣言纪念广场及景观雕塑主设计。)
其他文献
1984年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书写的“博览群书”四个遒劲大字,送来了;彭真、方毅、胡愈之、茅以升等名家的贺词手迹送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把他1983年7月29日在全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授奖大会上的内部讲话亲笔摘选修改后,送来了;中宣部出版局局长许力以撰写的创刊前言送来了;敢峰、刘开渠、李燕杰、来新夏、王维玲、方成、刘乃和、李学勤等名家的文章送来了;《博览群书》杂志首任主编王强
冯雪峰这封信不是新发现的,它以《答王实味先生》为题原载于1930年6月1日的《新地月刊》,后收入《雪峰文集》中。此信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波涛起伏、暗流涌动的革命年代,不仅能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冯雪峰的思想与人品,更重要的是,它也透露出了王实味当时的思想状态与个性特质,但它并未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因而值得关注:  实味先生:  本刊第五期我所译的《苏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技术底任务》一文中,“Kulak”一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艾思奇无疑是最具有标志意义的人物。20世纪30年代,一代杰出哲学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横空出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中国化,并使之变成大众的、现实
《博览群书》编辑部:  前不久,一个亲戚回国探亲,特意带来几张国外报纸。其中一张报纸在2017年12月7日的专栏文章中,以《博览群书好习惯》为题,介绍了中国光明日报主办的著名读书评论类期刊《博览群书》。  刊发这篇文章的,是马来西亚的《中国报》。该报由知名侨领李孝式等人创刊于1946年2月,迄今已有72年的历史,与《星洲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并称东南亚华文报业的“三驾马车”,在海外华人中有口皆
我是晚生后辈,得识先生时间不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余先生与业师金景芳先生及吕绍刚师就有密切的学术联系,最近我还在网上看到余先生任职南京大学时写给金老的讨论易学的书信。金老和绍刚师对余先生的学问人品赞扬有加,我在吉林大学时,对此亦颇有耳闻,虽未谋面,已隐然对先生有一分内心的景慕。来北京工作后,我开始在一些学术会议、博士生论文答辩一类的场合,得以当面向余先生请益,也曾有幸得到过几次与先生一起开怀畅饮
刘黎明,长春市人,四川大学教师,2013年5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57岁。  平常,我们称呼他阿明。这是川大古代教研室的传统,不论资历尊卑,统统以“阿”相称。说是传统,想来也没多久,是从阿明05年任教研室主任开始的。教研室主任是阿明当的最大的官了。教研室的一道风景是请学生吃饭,不吃学生的饭是教研室的成规,请学生吃饭是老师们的家常。这不能说是阿明定下的规矩,但阿明显然是在这个环节上较真的人,阿明总携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更是古往今来,被赋予了爱情、亲情、平等等多种寓意的节日。它的独特性也许正显现在它意义的繁复多样性。民间俗语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一个“闹”字诠释出的正是元宵节的节日氛圍和人们乐在其中、放松惬意的感受,何其传神!所以又有人称元宵节为“民间的狂欢节”。而闹腾的元宵节亦成了作家心中最美的回忆,年幼时光乐翻天的快乐无忧藉着元宵佳节诉
1939年9月15日清晨,从重庆北温泉驶往嘉陵江北岸的民生轮停靠在牛角沱码头。从轮船走下的乘客们纷纷改乘摆渡小船,甫离岸边,忽然风浪大作,将船掀翻。乘客纷纷落水,所带物品随波四散漂流,幸亏近岸水浅,未遭灭顶之灾。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奋力将落入水中的皮包捞起,顾不得浑身尽湿,踉跄返回上清寺寓所,赶快将包中的物什掏出摊在桌子上,看着那册封面上题有《汉唐间西域乐舞百戏东渐史》的朱栏宣纸稿本已被江水浸淫
风水是中国文化中的幽灵而非亡魂    在西方的话语下,中国人没有信仰,没有超越性的价值追求。这是真的吗?笔者从来都不认为中国不存在宗教。只是许多人都是拿外国人的宗教标准来衡量中国人的宗教,这就出问题了。  陈进国的专著《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下引该书只注页码)为我们重新理解中国宗教提供了诸多的启发。  这本书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为风水文化
未曾谋面的文友王波,笔名施立夫。他是我曾经的同事郎学初教授的同事,大学毕业后在伊春工作,先在大学教书,后进机关当了公务员。王波是才子,以诗文见长,曾是黑大名师刘敬圻教授的弟子,曾在北师大攻读了硕士学位,是一位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年輕人。  《青春无界》是王波的第一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我知道王波是诗人,他的诗很有激情,写得深沉蕴藉。我读过的那首写黑河的获奖诗篇,就很让我感动,不乏灵气,又追求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