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现状
我校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高,甚至讨厌数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学习的学生仅为10.5%,不能完成作业的占5%,学习目标不明确的为30%, 这些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学不学数学无所谓。
(二)自制力很差
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大概有35.7%的学生上课听不懂而发生注意力的转移,很多学生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课,看课外书籍或者玩手机;有的干脆就睡觉;有的虽然看着老师,但一看就知道在走神。课外作业敷衍了事,完全是抄袭别人的,甚至连符号文字都抄错,更谈不上预习和复习了。
(三)辨别能力差
受消极因素干扰大,很多学生来职中学习,不是来学知识的,而是来混日子来的,很多学生没有什么追求目标,平时谈情说爱的很多,很多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不是家长或者老师,而是同学或者朋友。所以不断地攀比、盲目地追求一些物质上的东西。
二、中职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
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解题时不善于总结、归纳、推广和延伸,大部分学生只会对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等机械地死记硬背,缺乏应变能力。对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凌乱,导致学生不能适应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因为基础差,很多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对数学没有情感,自暴自弃,并由此高度焦虑或者其他消极情绪,逃避数学课程的学习。
(二)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师对数学课程的认知,影响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的教师准入门槛较低,使得师资队伍良莠不齐。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得不到要求,就会逐渐失去学生的信赖,教师的威信力近乎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很难收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还有一点就是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法指导。
(三)学校在数学课的设置、教材定制上的规定,是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从教材选用情况来看,我们使用的教材均为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具有通用性和系统性,而我们是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具有“职业”特色,专业课有专业课教材,各专业的数学教材也应与专业要求相适应,而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与专业配套的教材形成,
从教学实际情况来说,数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所学数学知识不知道要用在哪里,学的知识与专业要求有何关系,学生知之甚少。
(四)社会的原因
中职生大部分都来之农村。在农村,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回到家里只看有无作业,很少和孩子交流学习情况,很少主动来校了解和沟通,造成学校家庭的严重漏洞;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许多家长在外打工,留守学生数量增多,缺乏父母管理、沟通;由于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造成孩子心理的障碍,生活上讲吃比穿,惰性心理极强。
三、解决中职数学教学困境的措施
(一)教师要注重学困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预习习惯。提高学生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以保证预习的落实。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预习方法,熟读内容,看懂例题,列出疑点,再做练习,经历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听说习惯。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诉述自己的想法,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作业习惯。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作业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复习习惯。复习可以巩固记忆,使知识保持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并积极督促,及时检测,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二)要完善教材内容,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可结合需要,研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现如今,中职数学教学主要采用人教版教材。这种教材共分为四册,每册的内容是相互衔接的。其中,第一册主要有不等式、函数、数列等七项内容组成。在这七项内容中,有六项是必修内容,一项是选修内容。而且,这些内容的修习年限为一年。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科水平整体较为薄弱,数学基础更是如此。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存在数学学习的“弱势群体”。因此,在新一轮课改的环境下,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了帮助中职数学教学早日走出困境,就必须完善教材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三)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学习,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结合一些实际的问题,介绍与数学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例子,如浓度配比问题在医学中的应用;直角坐标系在军事、台风及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函数在储蓄、分期付款购房、购车中的应用等。
数学教学一直的中职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数学教师为了适应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语言素养与现代化的教学水平,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目标。数学教师应该申请外出学习,增加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学习语言艺术,增加语言的幽默感;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我校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高,甚至讨厌数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目标或者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学习的学生仅为10.5%,不能完成作业的占5%,学习目标不明确的为30%, 这些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学不学数学无所谓。
(二)自制力很差
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大概有35.7%的学生上课听不懂而发生注意力的转移,很多学生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的上课不认真听课,看课外书籍或者玩手机;有的干脆就睡觉;有的虽然看着老师,但一看就知道在走神。课外作业敷衍了事,完全是抄袭别人的,甚至连符号文字都抄错,更谈不上预习和复习了。
(三)辨别能力差
受消极因素干扰大,很多学生来职中学习,不是来学知识的,而是来混日子来的,很多学生没有什么追求目标,平时谈情说爱的很多,很多学生认为对自己学习影响最大的不是家长或者老师,而是同学或者朋友。所以不断地攀比、盲目地追求一些物质上的东西。
二、中职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
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解题时不善于总结、归纳、推广和延伸,大部分学生只会对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等机械地死记硬背,缺乏应变能力。对所学的知识不会比较,不善于整理归纳,知识松散凌乱,导致学生不能适应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因为基础差,很多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对数学没有情感,自暴自弃,并由此高度焦虑或者其他消极情绪,逃避数学课程的学习。
(二)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师对数学课程的认知,影响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的教师准入门槛较低,使得师资队伍良莠不齐。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得不到要求,就会逐渐失去学生的信赖,教师的威信力近乎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很难收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还有一点就是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受到“应试教育”的困扰,知识本位,智力第一的教育思想支配着数学教学,教学观念陈旧,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法指导。
(三)学校在数学课的设置、教材定制上的规定,是造成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
从教材选用情况来看,我们使用的教材均为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具有通用性和系统性,而我们是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具有“职业”特色,专业课有专业课教材,各专业的数学教材也应与专业要求相适应,而到目前为止,尚无较好与专业配套的教材形成,
从教学实际情况来说,数学与专业教学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所学数学知识不知道要用在哪里,学的知识与专业要求有何关系,学生知之甚少。
(四)社会的原因
中职生大部分都来之农村。在农村,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无法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回到家里只看有无作业,很少和孩子交流学习情况,很少主动来校了解和沟通,造成学校家庭的严重漏洞;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许多家长在外打工,留守学生数量增多,缺乏父母管理、沟通;由于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造成孩子心理的障碍,生活上讲吃比穿,惰性心理极强。
三、解决中职数学教学困境的措施
(一)教师要注重学困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预习习惯。提高学生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以保证预习的落实。教师必须指导他们学会预习方法,熟读内容,看懂例题,列出疑点,再做练习,经历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听说习惯。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诉述自己的想法,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作业习惯。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作业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复习习惯。复习可以巩固记忆,使知识保持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并积极督促,及时检测,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二)要完善教材内容,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可结合需要,研发适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现如今,中职数学教学主要采用人教版教材。这种教材共分为四册,每册的内容是相互衔接的。其中,第一册主要有不等式、函数、数列等七项内容组成。在这七项内容中,有六项是必修内容,一项是选修内容。而且,这些内容的修习年限为一年。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而言,他们的文化科水平整体较为薄弱,数学基础更是如此。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职学校存在数学学习的“弱势群体”。因此,在新一轮课改的环境下,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了帮助中职数学教学早日走出困境,就必须完善教材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三)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学习,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结合一些实际的问题,介绍与数学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例子,如浓度配比问题在医学中的应用;直角坐标系在军事、台风及地震预报中的应用;函数在储蓄、分期付款购房、购车中的应用等。
数学教学一直的中职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数学教师为了适应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语言素养与现代化的教学水平,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达到目标。数学教师应该申请外出学习,增加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学习语言艺术,增加语言的幽默感;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