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的德育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部分,这些内容的科学设计以及有效教学对我国广大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责任非常的重大,如何有效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衡量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尺。我认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首先要把思想品德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核心地位,这样有利于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生的的心理特征
  当今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初中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初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多样化。信息渠道多样化一方面有利于初中生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这些信息鱼龙混杂,也让初中生的思想变得复杂起来。这些身心发展都不稳定的青少年,渴望认识自己,渴望丰富自己,渴望认识世界。这个过程令人兴奋,也令人担心。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是刚刚启蒙,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尤其突出,特别喜欢感情用事。受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时常偏出正常轨道。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校内外学习环境、教学设备、生活环境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时刻影响着初中生的道德成长。因此,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意义非凡。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中生的思想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是实施德育目标的第一选择。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既有帮助学生成长成为负责任公民的核心课程,也有拓展学生课外生活的基础课程,还有正确价值观引导的基本原则课程。为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体内容在人生态度、环保意识、高尚品质、遵纪守法、文化认同等有具体要求。
  初中思想品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是教学要现实的目标,也是教学目标现实的重要方法。对初中生思想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三、实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中小学教学当中。既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充分挖掘社会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也可以利用好网络教学资源,还可以走进社会,挖掘社会资源。教材是教学的根据,网络是现代社会交流的主要平台,社会是一切的源头。教师应该选择好主题,组织学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寻找各种教学资源。
  要想很好地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必须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堂中,营造情境氛围。
  大家知道,教材是一切教学组织的起点。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做好自己教学过程主导者的角色,在认真备课的前提下组织好课堂,极力挖掘教材德育信息,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合作者。现代思想品德课程这种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利用手中有限的资源,在课堂上利用标准课程、校本教材为学生营造一个提升思想品德的教学情景。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言语以及肢体语言,结合教材的主题内容,倾注相关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认知与教材情感相衔接,也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教师也可以研究教材,组织主题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课堂的课程主体地位。
  例如对“培养坚强意志”主题内容进行备课时,思想品德教师要明确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先是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坚强意志的含义以及意义。教师在组织理论课堂教学之前,结合学校、社会的实际,组织“意志品质”主题活动,可以是阅读任务,也可以是背诵任务,也可以是练习。可以是分组进行,可以是个体自由发挥。教师在整个教主题活动学中主要负责观察,负责引导,负责修正。当课堂主题活动达到一定的氛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活动的意义,分析活动对自己思想的影响。让每一位从活动中体悟主题的情感价值,建立初中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课堂外,组织契合主题的拓展活动
  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材教学是基础,校外拓展活动是延伸。要想实施思想品德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才能够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能力,把外在认识转化为内在感情,上升为态度认知,最后升华为价值观。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文化宫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理想场所。
  例如在对“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等模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校外,设置一些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比赛任务,并且在活动规则中规定输掉比赛的团队要整体受罚。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集体意识、团队的意识,并且明白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在人生中的重大意义。组织这样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在活动中学生团队意识增强了,集体观念加深了,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经常组织类似的活动,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意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懂得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3、下课后,利用作业检测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完整的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作业布置这一环。思想品德教育也一样。与其他科目不一样,思想品德难以量化标准检测。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所以,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利用这个教学环节。思想品德的作业一定要有活动性、体验性。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得到很好的巩固。学生不能把完成作业当成一种累赘,当成一种负担,应该全心全意的去体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有效巩固。
  四、结束语
  为了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学资源,切实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把广大初中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年轻一代。
其他文献
【摘 要】快与慢的交织,也造就了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独特的魅力。生活永远不会以固有的轨道行进。快,轰轰烈烈。慢,细水流长。快与慢,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可日子也就是在这一快一慢的交织中和谐地流逝。生命的真谛也许就是在这快与慢中证实着。快与慢实则无界定,快慢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快更有劲道,更果断有力;慢则能够在一种无尽的绵延中彰显出别样的柔情与温馨。  【关键词】快与慢 人生 精彩  站在城市的街
期刊
【摘要】新闻写作时需要有一定的主题来贯穿全文,文章的主题就像穿铜钱的线,只有好的“线”才能把所有的铜钱有条不紊的串连起来,不至于显得那么杂乱无章。而新闻中的主题就是新闻写作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新闻的“线”可以将新闻事实、素材等像穿铜钱一样串起来,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因此,新闻写作中主题的深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闻写作 新闻事实 深化主题 客观事物  新闻中的主题就是新闻写作的中心思想,
期刊
【摘要】校长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胸怀宽阔,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理很简单:领导干部自己走得正,行得端,不用发号施令,别人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干。反之,就是喊破嗓子,也没有人会真正听从你,甚至会适得其反。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校长缺乏人格魅力,认识不到人格魅力在辦学中的重要作用。有的校长全靠处罚、批评、末位淘汰或高额奖金等强制或诱惑性手段让教师工
家族文化作为封建统治时期中国文化体系的缩影,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由兴起、繁荣到衰亡的历史过程。出生在富裕的封建官僚家庭中的曹禺,自然成了这个过程的见证人,在他的作品《雷雨》、《原野》、《北京人》中对这种家族文化便有如实的描写。同时作品中还展现了那些活在里面不断挣扎着的人们的性格悲剧。  一、曹禺作品中的家族文化  “中国的大家族制度,就是中国的农业经济组织,就是中国二千年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政治
期刊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个体喹硫平相关代谢酶类型、动态监测血药浓度,探究不同代谢类型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服用喹硫平剂量、血药浓度、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或死亡。多种疾病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头颈部血管的狭窄,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或渐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国际预后分数对中国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适用性研究 背景与目的:目前的标准治疗可治愈约60%晚期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HL),晚期HL国际预后
【摘要】德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据首位,通过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班主任工作的基点。  【关键词】高三 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 学习  一、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德育工作的缺失  反思目前的德育工作,仍以灌输为主。强调教育者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服从,被动地接受训导和灌输,这种不民主、不平等的关系使班主任工作缺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