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实验特点。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实验,不但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兴趣; 实验;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东西都需要改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与时俱进。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是方式的转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重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学科特点来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实验特点。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实验,不但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在我国,中学生所做过的绝大多数化学实验都是教材中预先设计好的实验,学生只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一下实验现象,得出事先确定的结论,这种实验,它不但激不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而且也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妨碍学生实验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
1.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与枯燥。此外,实验课也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内容多而时间少,没有给学生留下实验失败后重做的时间。
2.考试作为一种外部激励手段是有一定作用的。
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但从考核学生成绩、评价学生素质的标准与方法上仍反映出偏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理论课学习。上实验时,心中无数,只求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很少考虑实验原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果的处理等。长此以往,化学实验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
3.教师重视实验,严格要求学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也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的做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还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教师在实验中应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教师在提示过药品用量、实验操作规范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总之,实验教学和其它课堂教学一样,如何从情感陶冶、示范引导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应认真重视的。
二、激发实验兴趣和学习动机
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新课改的理念,利用新思维,新方法去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1.化学实验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实验工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其从事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也可增加一些实验在技巧上的难度,除做好规定实验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验等,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2.化学实验是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学生实验能力的大小不仅表现在实验结果的准确率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实验不会次次成功,但应引导学生如实分析失败原因并安排重做,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3.若能设立一些内容不很确定,无现成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和发挥的实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所形成的非智力心理优势,会使智力上的某些欠缺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使智力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兴趣; 实验;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东西都需要改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与时俱进。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其次是方式的转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重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学科特点来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加突出了化学学科的实验特点。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实验,不但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在我国,中学生所做过的绝大多数化学实验都是教材中预先设计好的实验,学生只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一下实验现象,得出事先确定的结论,这种实验,它不但激不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而且也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一、妨碍学生实验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
1.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与枯燥。此外,实验课也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内容多而时间少,没有给学生留下实验失败后重做的时间。
2.考试作为一种外部激励手段是有一定作用的。
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但从考核学生成绩、评价学生素质的标准与方法上仍反映出偏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理论课学习。上实验时,心中无数,只求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很少考虑实验原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果的处理等。长此以往,化学实验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
3.教师重视实验,严格要求学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也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的做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还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教师在实验中应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教师在提示过药品用量、实验操作规范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总之,实验教学和其它课堂教学一样,如何从情感陶冶、示范引导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应认真重视的。
二、激发实验兴趣和学习动机
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新课改的理念,利用新思维,新方法去积极的引导学生,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1.化学实验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及实验工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进行训练,既重视操作技能的培养,又注意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还要锻炼其从事实验教学的能力。同时,也可增加一些实验在技巧上的难度,除做好规定实验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考核的权重,设计含有新信息的综合实验等,以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2.化学实验是由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构成的一个统一体,学生实验能力的大小不仅表现在实验结果的准确率上,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实验中也许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实验不会次次成功,但应引导学生如实分析失败原因并安排重做,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3.若能设立一些内容不很确定,无现成教材,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和发挥的实验,并在考核中注意衡量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所形成的非智力心理优势,会使智力上的某些欠缺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使智力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化学实验能同时以声、光、色等多种渠道,大容量地提供生动的信息,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而产生探究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