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自主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
关键词:整合资源;激趣;培养;阅读习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而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更重要的是,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指路明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成人的需要。面对着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形势,作为教师,不仅要为我们的学生播下爱阅读的种子,还得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初中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并附有古诗文背译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5~6年级阅读内容涵盖散文、人物传记、经典小说儿童读本、优美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韵律等体会作品内容和情感。
當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有以下问题:(1)阅读面狭窄,主要是漫画书和《故事会》等儿童故事书及《同步作文》等学习辅助类书籍较多,内容单一刻板。(2)阅读量少,为做作业,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3)读死书,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读书。
针对这种现状,应怎样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呢?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一、兴趣是一切的源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
兴趣是一切的源动力。假如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启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学生读书的习惯,那么,即使他把课文分析得再头头是道,他也是一个不称职的、失败的老师。
1.组织读书活动
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情绪体验感受文化的熏陶,产生阅读的愿望。在读书活动中,大多数同学的知识面广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信心强了兴趣就更浓了,就会比以前更爱读书。竞争,又是推动读书的助力。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如芝兰之室,久而虽“不闻其香”,即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与之化矣。所以,首先,我会在新学期伊始,整理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背下来。其次,组建读书角,张贴宣传标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黑板的一角,由班干部负责每天摘录一句读书名言。最后,努力促使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在每次家长会上,我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作了好书推荐,让人人参与其中,共同徜徉在浓浓的书香中,良好的阅读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营造。
二、教材是深化阅读阶梯
语文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其中读是根本,是前提。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千挑万选。教师要利用好每一篇文章,作为“敲门砖”因势利导,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其阅读兴趣,深化阅读,从而使其增长见识,提高素养。
1.利用好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读”
每组课文前都会有一个简要的“单元导读”,教师可根据教材各单元特点,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到课外去读各类书刊。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神话传说故事,我就布置学生人人必须找一本相关书籍,自己阅读一周,再在班中漂流阅读一周。然后在班中开故事会,让学生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故事,对同桌讲一个故事,四人一小组说另一个故事,看谁读的故事有趣,讲得生动。这样大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这样,利用好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读”。讲授课文相当于抛砖引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会以更大的热情去阅读相关书籍。日积月累,以课内带动课外,扩大了阅读面,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了。
2、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是扩大阅读面的翅膀
在科技日进千里的时代,阅读是多角度进行的,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声读物等等多媒体,可为学生扩大阅读面插上腾飞的翅膀。
另外,我还发动学生创编阅读的个人名言,撰写自己的读书故事,交流充满真情实感的读书体会,鼓励孩子们早到早读课外书,有效点燃了孩子们的阅读激情。自然而然,学生便把阅读当作了一种习惯。
三、渗透阅读方法,润物细无声
在小学阶段,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光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所起的作用犹如一朵花之于花园,一滴水之于大海。这个“花园”和“大海”就是课外阅读。教师的任务是借助于这一朵花或一滴水来引领学生自己到花园里去采蜜,到大海中去邀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使命不是将浩瀚的知识海洋搬给学生,而是带着学生一起去寻找进入知识海洋的通道,对于阅读习惯培养而言更是如此,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才是老师最重要的使命。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综上所述,我们以兴趣引领读,让学生明白了语文学习应该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在长期的坚持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王丽.阅读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0-08-09.
关键词:整合资源;激趣;培养;阅读习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而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更重要的是,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同时,阅读既是一个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思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指路明灯。”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成人的需要。面对着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形势,作为教师,不仅要为我们的学生播下爱阅读的种子,还得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初中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并附有古诗文背译推荐篇目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5~6年级阅读内容涵盖散文、人物传记、经典小说儿童读本、优美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韵律等体会作品内容和情感。
當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有以下问题:(1)阅读面狭窄,主要是漫画书和《故事会》等儿童故事书及《同步作文》等学习辅助类书籍较多,内容单一刻板。(2)阅读量少,为做作业,许多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3)读死书,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读书。
针对这种现状,应怎样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呢?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一、兴趣是一切的源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
兴趣是一切的源动力。假如一个语文老师不能启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学生读书的习惯,那么,即使他把课文分析得再头头是道,他也是一个不称职的、失败的老师。
1.组织读书活动
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情绪体验感受文化的熏陶,产生阅读的愿望。在读书活动中,大多数同学的知识面广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信心强了兴趣就更浓了,就会比以前更爱读书。竞争,又是推动读书的助力。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
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如芝兰之室,久而虽“不闻其香”,即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与之化矣。所以,首先,我会在新学期伊始,整理有关阅读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背下来。其次,组建读书角,张贴宣传标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黑板的一角,由班干部负责每天摘录一句读书名言。最后,努力促使家长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在每次家长会上,我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作了好书推荐,让人人参与其中,共同徜徉在浓浓的书香中,良好的阅读氛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营造。
二、教材是深化阅读阶梯
语文课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其中读是根本,是前提。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经过千挑万选。教师要利用好每一篇文章,作为“敲门砖”因势利导,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其阅读兴趣,深化阅读,从而使其增长见识,提高素养。
1.利用好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读”
每组课文前都会有一个简要的“单元导读”,教师可根据教材各单元特点,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到课外去读各类书刊。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神话传说故事,我就布置学生人人必须找一本相关书籍,自己阅读一周,再在班中漂流阅读一周。然后在班中开故事会,让学生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故事,对同桌讲一个故事,四人一小组说另一个故事,看谁读的故事有趣,讲得生动。这样大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这样,利用好每组课文前的“单元导读”。讲授课文相当于抛砖引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会以更大的热情去阅读相关书籍。日积月累,以课内带动课外,扩大了阅读面,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了。
2、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是扩大阅读面的翅膀
在科技日进千里的时代,阅读是多角度进行的,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声读物等等多媒体,可为学生扩大阅读面插上腾飞的翅膀。
另外,我还发动学生创编阅读的个人名言,撰写自己的读书故事,交流充满真情实感的读书体会,鼓励孩子们早到早读课外书,有效点燃了孩子们的阅读激情。自然而然,学生便把阅读当作了一种习惯。
三、渗透阅读方法,润物细无声
在小学阶段,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光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所起的作用犹如一朵花之于花园,一滴水之于大海。这个“花园”和“大海”就是课外阅读。教师的任务是借助于这一朵花或一滴水来引领学生自己到花园里去采蜜,到大海中去邀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使命不是将浩瀚的知识海洋搬给学生,而是带着学生一起去寻找进入知识海洋的通道,对于阅读习惯培养而言更是如此,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才是老师最重要的使命。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综上所述,我们以兴趣引领读,让学生明白了语文学习应该源于课本但要高于课本。在长期的坚持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王丽.阅读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