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方案,是师生同步参与教学活动的自主学习引导文本,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是合作课堂的重要文本和典型特征。教师在制作导学案的过程中,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重新整合、精心设计。合作课堂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策略将问题前置,可以合理调控学生在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学习状况,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有效化解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提高其自主学习的效率和目标。
一份成功的导学案,需要包含以下六个导学环节:学习目标、内容导航、自学导航、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当堂测评。并需要达成以下教学目标: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课本上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处理成有序的、呈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探究问题,并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以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层层深入地认识、理解和解读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进而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通常第一层次为“识记类”,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迅速解决;第二层次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实现融会贯通;第三层次为“应用类”,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层次为“拓展类”,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挂钩。例如课文《窈读记》的导学案设计,就把“认读生字”归人了第一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和“自学导航中的问题”则为第二层次,“合作探究”为第三层次,“拓展延伸”为第四层次。下面就以《窃读记》一文为例,和大家谈谈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及意图。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目标定得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就会学有重点。《窃读记》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窃、腋”等七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感悟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4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
以上目标包含基础目标、综合目标、发展目标,体现了目标设计的层次性原则。学习目标是整个导学案设计的关键。目标定什么,就要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呼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二、内容导航
内容导航需简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窃读记》的内容导航是: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读书,细腻生动地描绘出我“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窃读”的滋味吧!
以上导航虽文字寥寥,却紧紧抓住了让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窃读”这条线索,同时引发了学生对了解作者“窃读”感受的强烈好奇心,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三、自学导航
自学导航是导学案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引领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标尺。一般第一课时自学导航的落脚点在于学习生字词和总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则是设计一到两个能统领课文重点的、带思考性的、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深人阅读文本,领会课文真意。如《窃读记》第一课时的自学导航是:
1 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 画出本课新词,正确抄写下来。
3 理解词语(学习方法提示:查字典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连起来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在文中的准确意义。)知趣:——饥肠辘辘:窃读:
4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的自学导航是:
1 作者在“窃读”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边默读课文边用“”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片断。读一读句子,说一说此时作者心情怎样,从中感受到什么。(方法提示:先找出片断或句子,再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2理解国文老师说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下来。
两个课时的自学导航体现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习生字词一总体把握主要内容一抓住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设置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学习目标,阶梯式地呈现学习内容,有序地安排学习步骤,引导并鼓励学生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环节遵循自主性和参与性原则,让学生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引领下,进发参与的热情,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另外,在自学导航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提示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示一些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备选,使学生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为学会、会学、个性化地学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让学生从具体学习目标再次回归文本整体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探究性原则出发,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如《窃读记》第一课时的探究点是:
你读懂了哪些重要句段,划出来,在旁边用简单的词句写出理解;哪些没读懂和你想要探究的列出两三点,写下来。(学习方法:先独立完成,再和同伴或小组交流探究。)
这样设计是遵循自主性和合作性原则,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为学生设立自主选择学习深度和合作探究学习疑难的机会,让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的探究点是:
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说出理由。(学习方法:先独立完成,再和同伴或小组交流探究。)
这个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两点期望,一是整体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二是训练学生在读书时不要停留在表层,要作深层次思考。在学法提示中,教师除了提醒学生要自主学习,还提示学生可以和同伴或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资源共享,以使自己的思考更广泛、更深入。
五、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充分体现大语文观这一精神,它把学生的学习引领到课外,从而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积累。通常设计一或两个问题引领学生从文本向课外延伸。如《窃读记》的拓展延伸是:
1 书能让人充满智慧,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填写阅读卡。
2 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这个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另一方面是通过名人读书的故事和读书名言去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六、当堂测评
当堂测评是在课堂上检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生字词和课文重点片段是否已真正掌握和理解。根据训练性原则,第一课时的测评重在基础知识方面,以生字词为主来设计。还是以《窃读记》的设计为例:
第二课时的测评则重在对一些重点片段的理解,主要是把对课文主要片断或主要句子的理解设计成填空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如:
1 我(
)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
)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1)按课文内容填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通过人物一系列的描写,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
2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
(2)这个比喻句把____比作______。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说明了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
(4)“我”快乐的是_____。
“我”惧怕“的是_____。
当堂测评一般都只安排5分钟时间,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内容不能太多,而且必须具有代表性,设计的内容需是学生易错的、体现课文重难点的知识点,还要体现层次性,既要照顾学困生(基础题),又要给优秀生有发挥的余地(思考性强的)。
总之,一篇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成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编制导学案的智慧,比课堂上教学的智慧更难发挥。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的理念,就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它。
一份成功的导学案,需要包含以下六个导学环节:学习目标、内容导航、自学导航、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当堂测评。并需要达成以下教学目标: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课本上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处理成有序的、呈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即把知识转化为导学问题、探究问题,并按阶梯式由易到难呈现出来,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以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层层深入地认识、理解和解读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进而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通常第一层次为“识记类”,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迅速解决;第二层次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实现融会贯通;第三层次为“应用类”,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层次为“拓展类”,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挂钩。例如课文《窈读记》的导学案设计,就把“认读生字”归人了第一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和“自学导航中的问题”则为第二层次,“合作探究”为第三层次,“拓展延伸”为第四层次。下面就以《窃读记》一文为例,和大家谈谈导学案设计的内容及意图。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目标定得符合学生实际,学生就会学有重点。《窃读记》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窃、腋”等七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感悟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4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
以上目标包含基础目标、综合目标、发展目标,体现了目标设计的层次性原则。学习目标是整个导学案设计的关键。目标定什么,就要学什么、练什么、测什么。所有的导学环节和课堂检测及课后作业都必须和学习目标相呼应,为目标的达成服务。
二、内容导航
内容导航需简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窃读记》的内容导航是: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读书,细腻生动地描绘出我“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窃读”的滋味吧!
以上导航虽文字寥寥,却紧紧抓住了让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窃读”这条线索,同时引发了学生对了解作者“窃读”感受的强烈好奇心,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三、自学导航
自学导航是导学案设计的重中之重。它是引领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指南针,也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标尺。一般第一课时自学导航的落脚点在于学习生字词和总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则是设计一到两个能统领课文重点的、带思考性的、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启发学生深人阅读文本,领会课文真意。如《窃读记》第一课时的自学导航是:
1 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 画出本课新词,正确抄写下来。
3 理解词语(学习方法提示:查字典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连起来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在文中的准确意义。)知趣:——饥肠辘辘:窃读:
4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的自学导航是:
1 作者在“窃读”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边默读课文边用“”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片断。读一读句子,说一说此时作者心情怎样,从中感受到什么。(方法提示:先找出片断或句子,再找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2理解国文老师说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下来。
两个课时的自学导航体现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习生字词一总体把握主要内容一抓住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设置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学习目标,阶梯式地呈现学习内容,有序地安排学习步骤,引导并鼓励学生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环节遵循自主性和参与性原则,让学生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引领下,进发参与的热情,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另外,在自学导航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提示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示一些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备选,使学生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为学会、会学、个性化地学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让学生从具体学习目标再次回归文本整体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探究性原则出发,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可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如《窃读记》第一课时的探究点是:
你读懂了哪些重要句段,划出来,在旁边用简单的词句写出理解;哪些没读懂和你想要探究的列出两三点,写下来。(学习方法:先独立完成,再和同伴或小组交流探究。)
这样设计是遵循自主性和合作性原则,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为学生设立自主选择学习深度和合作探究学习疑难的机会,让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二课时的探究点是:
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说出理由。(学习方法:先独立完成,再和同伴或小组交流探究。)
这个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两点期望,一是整体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二是训练学生在读书时不要停留在表层,要作深层次思考。在学法提示中,教师除了提醒学生要自主学习,还提示学生可以和同伴或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资源共享,以使自己的思考更广泛、更深入。
五、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充分体现大语文观这一精神,它把学生的学习引领到课外,从而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积累。通常设计一或两个问题引领学生从文本向课外延伸。如《窃读记》的拓展延伸是:
1 书能让人充满智慧,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填写阅读卡。
2 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这个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享受读书的快乐,另一方面是通过名人读书的故事和读书名言去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情感。
六、当堂测评
当堂测评是在课堂上检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生字词和课文重点片段是否已真正掌握和理解。根据训练性原则,第一课时的测评重在基础知识方面,以生字词为主来设计。还是以《窃读记》的设计为例:
第二课时的测评则重在对一些重点片段的理解,主要是把对课文主要片断或主要句子的理解设计成填空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如:
1 我(
)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
)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1)按课文内容填空,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段话,通过人物一系列的描写,表达了我——的思想感情。
2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
(2)这个比喻句把____比作______。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说明了___。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
(4)“我”快乐的是_____。
“我”惧怕“的是_____。
当堂测评一般都只安排5分钟时间,学生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所以内容不能太多,而且必须具有代表性,设计的内容需是学生易错的、体现课文重难点的知识点,还要体现层次性,既要照顾学困生(基础题),又要给优秀生有发挥的余地(思考性强的)。
总之,一篇导学案的设计是否成功,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编制导学案的智慧,比课堂上教学的智慧更难发挥。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的理念,就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