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度难关等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634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度难关  晁 恒
  
  一、游戏目的
  1 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和灵敏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互助意识。
  
  二、器材和场地
  4条长跳绳,6个篮球(排球、足球均可),标志杆2个。
  
  三、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一、二两大组,按图示的位置站好,每人组3人自由组合为1小组,每大组的第1和第2小组的3名学生分别手持跳绳联成一个“团体”。每大组的第1小组站在起跑区,第2小组站在终点区。第1小组听到发今后,跑向A,B、C处,3名学生分别将A、B、C处的球捡起并“团体”逆时针绕D处的标志物返回到A、B、C处并将球放在圆圈里面,然后跑回到终点区将跳绳交给第3小组,第2小组在第1小组跑出后,立即站在起跑线上作好准备,当第1小组整体回到终点区起跑线后,再开始跑,依此类推。
  
  四、游戏规则
  1 学生“团体”在跑动中手不能脱离跳绳,绕杆时必须,团体,绕过。
  2 球必须在圈内停稳后方可跑回,球和绳如果掉、断,须原地组合好才能进行。
  3 每小组中最后一名学生过起跑线后,下一组方可起动,两大组中最后,个小组跑回到起跑线为胜。
  
  五、教学建议
  1 选择的来回距离,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素质适当增减,器材选择可以多样,如木棒代替跳绳,实心球和重物替代篮球等。
  2 跑可用多种形式代替,如单脚跳、蛙跳。
  3 分组的人数可根据班级人数多少来决定,可以2~4人来组合,要注意每组的实力均衡性,男女混合可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4 在比赛中注意发挥学生创造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云南麻栗坡县民族中学 663600)
  
  集体性游戏三则  李志勇 余 文 赖作锋
  
  一、游戏名称:转绣球
  游戏准备:在篮球场上划4个边长为2.1米的正方形,里面各放一张边长为2米的地毯,(如图l所示)。
  
  游戏方法:
  将游戏者等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每组6人。其中4人站在地毯上,另两人全蹲并用双手抓住毯子两端。听口今后,抓地毯的两个学生利用4人同时跳起短暂滞空的时间,两人旋转毯子,就像转绣球。最后看哪组旋转2圈后所用时间最少,少者为胜。
  游戏规则:
  1 游戏过程中,学生脚下能接触地毯以外的地面,否则游戏失败。
  2 跳完2圈后,地毯仍然在正方形内,不得压线,游戏才算结束。
  3 抓地毯的两个同学在游戏过程中自始至终要蹲跳,否则游戏失败。
  游戏建议:
  1 适应对象:水平三以上的学生。
  2 游戏变化:可增加游戏的人数,比如采用4人拉地毯(每人扯地毯的一个角)和6人跳地毯;还可以变换练习的形式,如采取边向前移动边旋转或只向前移动等方式进行游戏。
  3 注意事项:由于此游戏讲究集体配合,因此不仅要指定一个引导者,而且还要提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待熟练后才能进行比赛。
  4 训练方法:
  在比赛前几天进行训练;集体喊口令或指定一个同学引导。目的:使集体内各成员在统一口令下协调地进行跳跃,发展跳跃能力。
  
  二、游戏名称:齐心协力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0m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一条为终点线。准备4个呼啦圈。
  游戏力法:将游戏者等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6人,面朝外肘关节互勾成圆形站于呼拉圈内(如图2所示)。听到口今后,迅速集体向终点线跳跃,当呼啦圈过了终点线后,游戏结束。最后按时间的快慢决定胜负。
  游戏规则:
  1 站在呼啦圈中跳跃时,如游戏者的脚踩呼啦圈或呼啦圈以外的地面,则该组立即停止跳跃,侍失误者将脚收回后,才能继续游戏。
  游戏建议:
  1 适应对象:水平三以上的学生。
  2 游戏变化:可增加跳跃的距离,投有呼啦圈可用胶圈代替;也可用集体走代替集体跳跃进行游戏。
  3 注意事项:由于此游戏讲究集体配合,因此不仅要指定一个人作为引导者,而且还要提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待熟练后才能进行比赛。
  
  三、游戏名称:闯关夺宝
  游戏准备:在场地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圆心处各放置一个篮球代表“宝物”。
  游戏方法:将学生等分成两组,每组6人,成纵队侧向站立于圆上的两条起点线后,后面同学将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如图3所示)。听门今后,集体绕圆蹲跳一圈(第一关),集体绕圆跑一圈后(第二关),再绕过标志杆跑向圆心夺宝,先抢到者为胜。
  游戏规则:
  1 在游戏过程中,脚不得踩在圆上,否则判为失败。
  2 在跳跃和跑动中,队伍不允许脱节,脱节即为失败。
  学练建议:
  1 教学对象:水平二以上的学生。
  2 游戏变化:除了跑和蹲跳外,还可以采取双腿灾球跳、运球跑和走等方式。
  3 注意事项:由于蹲跳的运动强度较大,因此,游戏前要敝准备活动。特別是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等要充分活动开,避免受伤。
  (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锦纶中学 315301)
其他文献
经过黑龙江省的选拔,哈尔滨市香坊区王兆新村小学李猛的《软式棒垒球》(小学组),南岗区69中学邴艳林的《篮球》(初中组),哈尔滨市第九中学刘丹羽的《定向运动》(高中组),作为黑龙江省的部分优质课参加了在吉林市举行的“东北三省第七届体育教学研讨会”,受到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分别获得一等奖。  哈尔滨市推荐的这三节课是根据《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学校体育教学基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学生兴趣以及课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两个条例”)颁布二十年,鉴于学校体育、卫生改革发展的实际状况特别是中央7号文件的颁布实施,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的主导下,两个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启动,这是一件非常迫切和值得期待的工作。    一、两个条例实施十年成效显著    作为学校体育、学校卫生的基本法规,颁布于1990年的两个条例,对于二十年来学校体育、学校卫生工作的改革发展起到了
体育教研活动方式“三”创新  李国锋    体育教研的形式很多,除了师徒结对子、课题研究外,还有以下几种教研方式值得尝试:  1 课间教研。即教师利用课间短暂的时间,将自己上课的心得告知还未上课的教师,使他们避免重复失误或无效劳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互助方式一方面促使执教者下课时尽量及时写下教学后记,另一方面使教研组的其他教师得以借鉴,少走弯路。这种形式虽然费时,但效果很好,它有效地促成教师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指导教师鹿崇云)    一、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箱上前滚翻属于体操项目中的支撑跳跃类的一个动作,它比一般性跳跃动作中的跳上、跳下动作在技术含量上要高,难度要大,这样的教学内容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对于小学高年级(水平三)的学生比较适宜。  箱上前滚翻动作是将助跑、踏跳与前滚翻结合起来完成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由于
认识你以后我就被你那精炼的言语和独到的见解所折服。转眼,已有十二年,一路岁月流金,《体育教学》伴我走过了年少的日子,你的凝厚夯实给予了我最温暖的支撑,给我繁复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几点亮色,开阔着我的视野,充实着我的心胸。三十年,对一个专刊来讲,算不得长,你的年轻,一如我们如花的年龄,在青春的岁月里灿烂地绽放。  这个时节,当我再次翻阅《体育教学》,仔细浏览那已然熟悉的专题报道、教学探蹊、教研园地、各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学校体育,其效用的发挥则需要学生通过不间断地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中的乐趣,来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习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与目的。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这一部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诸多弊端,如:(1)
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也是著名的体育之乡,课改九年来,南通的学校体育根植于这片沃土可谓硕果累累,形成了鲜明的“南通特色”。在阳光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南通体育的成就享誉全国,其间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此次万里行活动期间,我们专程采访了南通市教育局局长缪建新,本刊记者就南通特色、制度保障以及下一步的创新突破等方面向缪局长作了深入访谈。    本刊记者:缪局长,您好!在
读罢2008年《体育教学》8—9期合刊方远忠老师“一次意外伤害之后”,为方老师能在“安全第一”压力下(许多学校的器械项目都“刀枪入库”),大胆进行“器械”教学——山羊分腿腾越叫好。因为器械项目对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等优秀品质是其它项目不能取代的。但方老师在教学组织技巧方面缺乏研究,教学细节存在问题,造成的意外伤害值得商榷和研究。    一、教学安排不合理,没有抓住教学重点    支撑跳跃简单分助跑一
2001年至今,在实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9年中,基层的广大教师参加了全国和地区的各级体育课程改革培训后,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耳目一新,并且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实验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就。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也了解到有相当地区的一部分教师虽然在改革中奋进努力,可见效不大,相反在新的课程标准实验中一谈到如何具体地去实施,就不时地会再次产生困惑和茫然。是什
手倒立作为最具有体操表现力的动作,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较快、安全的掌握手倒立这一运动技能,结合我校的“分项目,分阶段,分层次”的“三分”教学模式,以及自己多年教学对该动作的理解,设计了“120分钟学会手倒立前倒接前滚翻”这一教学单元。该教学单元属于我校校本教材高一的教材。所谓120分钟,实际上是三节课的时间,每节课40分钟。  此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