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综合实践活动智慧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兵法中有“兵无常势”之说,教法中有“教无定法”之谈,任何“法”之间都有相通的、活的成分,其关键在于智慧。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门“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与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生成模式”,教师如何借助教学的内容、场域、工具等教学的“形”,随形造势、因势利导地造就学生学习最佳态势、获取课堂教学最佳效益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智慧课堂。
  一、审“形”度“势”——建构智慧课堂的基础
  笔者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题阶段教师如何审“形”度“势”,观察分析时势,充分了解学生与自己,估计情况变化,引导学生选取感兴趣、有价值、可操作的好课题,是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智慧课堂研究的基础。
  记得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校六年级学生提出要研究“品牌与形象”这一课题,为了引导学生寻找到最佳研究方向,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品牌是指时装品牌、家电品牌、食品品牌、电脑品牌还是其他什么品牌?形象是指产品形象、企业形象还是个人形象?”学生受到启发,很快就明白“品牌与形象”涵盖面太广,于是有同学提出将课题改为“时装品牌与个人形象研究”,对此教师又提出:“时装品牌的研究对小学生有何实际意义?个人形象的提法是否太笼统?能否让研究对象更具体些,针对性更强一些?”经过一番争论,最终确立了“校服与学生形象”这一研究课题。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及时的形势分析,巧妙的智慧引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有效实施保障。
  二、择人任“势”——实施智慧课堂的目标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社会的主人”,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就是立足于学生发展,尊重学生的自愿选择,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生活,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智力七巧板》这一堂短线活动中,当学生确立了各研究子课题课后,教师即建议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小组展开研究活动,并引导学生分析各组研究小组中需要哪些角色,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小组内的角色主要有:课题组长,善于组织活动和决策;设计员,思维活跃,能创造性地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操作员,动手能力强,善于将课题计划付诸实施;信息员,负责收集有关七巧板的资料;汇报员,负责总结汇报、发表小组研究取得的成果经验等。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我优势服务小组,做到“小组的事事事有人做,小组的人人人有事做”。在这样以人为本的课堂上,教师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地为学生创设智慧教学之势。
  三、营造声“势”——调动智慧课堂的前提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智慧的课堂首先应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例如,在《秋天的落叶》这堂开题课上,教师从公园、田野里收集了大量的落叶,装满了数个大口袋,带到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打开电扇,从气窗上倒入收集来的叶子。枯黃的落叶被电扇吹起的风挟裹着“卷”进教室,顿时教室里充满了“秋意”。这样的诗意,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产生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孩子们的思维火花被一一激发:“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落叶怎么形成的?”“落叶有什么用?”“落叶飘落方式是什么样的?”……整堂课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人到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思维的触角都深入到知识的内核,由此构建了智慧课堂强大的教学之“势”。
  四、因“势”利导——提升智慧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转瞬即变的过程,当“险情”发生时,可能任何既有的应对措施都难以直接奏效,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创造新的应对之法。
  记得在一次课堂上,一位同学的手机居然响起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铃声,教室顿时炸开了锅。面对这样混乱的课堂情景,教师灵机一动,当场统计班上有手机的人数,大家惊讶地发现拥有手机的学生居然占全班的三分之二,“为什么这么多同学有手机?”“小学生使用手机有哪些好处和弊端?”“到底小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瞬间,一个个小问号在同学们心中咕嘟咕嘟冒出来。而位教师便又立刻抓住了课堂上即时生成的研究主题,对孩子们热情相邀,一起来开展以《小学生使用手机现状的调查》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一份小小的课堂意外,通过教师灵动睿智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因势利导地演绎成了一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动力的智慧课堂。
  五、善于借“势”——营造智慧课堂的根基
  生活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例如,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实行限塑令,于是我校针对这一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开展了以《塑料袋与环境》为主题的研究活动。2012年4月28日随着苏州轻轨一号线的开通,我校又一次抓住社会热点,引导学生以《苏州轻轨》这个主题来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了解轻轨的一些常识,文明安全地享用轻轨。2013年12月4日,珠算的成功申遗激发了我校五年级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研究热情,于是《方圆世界——走进珠算文化》课题研究应运而生,让孩子们与我国祖先的伟大发明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我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还关注了学生的自然生活,开展了从《昆虫记》《家乡的土特产》等动植物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同时也从学生的饮食、安全、身心健康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小小零食大学问》《珍爱生命,安全出行》《你快乐吗?》等认识自我的系列主题活动。
  智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和核心,只有当教师对教学要素固有形态进行准确认识和把握,利用教学的“形”,打造教学中“势”,真正成为一个化“形”为“势”的高手,才能在课堂中时时闪现出智慧的光芒,才能使学生生成智慧,提升智慧,建构起真正的智慧型课堂。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印象派艺术(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它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了以后美
从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来看,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教师将注意的焦点集中在师生的积极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发展上,要求课堂上有互动,有交流,有对话,有沟通,创造高效的课堂。  我国在实施思维游戏课程中,教师适时进行角色转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点燃幼儿探索的欲望,唤醒创造潜能,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观察者、合作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必须“创造性地
目前,很多一线教师在上公开课前,就是匆匆看一遍课文,就马上埋头写教案,忙着做课件,这样的课十有八九会出病,而且“毛病”还不轻!这一现象表明,作为课文的文本,在教师的层面,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细读,还是在一种庸常的阅读水平上原地踏步,进行着低层次的隔靴搔痒式的浅阅读。  此类现象所导致的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浅尝辄止。大致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没有仔细研读文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就匆忙下结论,这种结论往往很空泛。
<正> 远程医学(Telemedicine)从广义上讲是使用远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它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和护理等医疗活动、远程教育、远程医学信息服
听课过程中时常可以发现,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进程的推进,而忽略学生的认知接受度,由此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师生之间缺乏耐心的“倾听”。因此,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耐心倾听的习惯,自己也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做到对科学课堂有效把控。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1.合理呈现实验材料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器材。因此在实验前尽量不要先把材料发给学生,实验结束后先把实验材料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湖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冠心
综述了填充聚合物模量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认为基体模量和有效填充分数是影响复合固体推进剂模量的两个主要参数.从填料、粘合剂、界面作用和工艺四个方面对影响复合固体推进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多种多样的教学理念得以提出,在其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受到众多教师的大力支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尽管改革为当前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在其中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低效的教学环节,使得学生收获的有效知识是比较有限的。尤其在非文化学科中,有着显著的特点,比如小学科学教学就是教师需要大力改善的重灾区,需要深化教学模式的更新,构建成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必须"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口语交际的新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GM1治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