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教育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为此,我对四川省德阳市辖区内的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6个县(市、区)的民办教育机构组织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到了该市民办教育的基本情况,体现了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 民办教育 德阳
一、德阳市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
德阳市于1983年建市,现辖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6个县(市、区)。幅员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80万。
德阳市截止2003年底,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69所,教职工2822人,在校学生3.8万多人,累计培养了4.5万合格人才。从管理层面上,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196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73所;从在校生人数上,在校生规模达3000人以上的有3所,在校生规模200人以上的有20所,在校生规模在200人以下的246所;从学历教育层面上,民办大专2所,中专1所,高中2所,中等技术学校8所,初中1所,小学8所,幼儿园159所,各类非学历培训学校89所;从资金组合上,民办独资学校255所,民办公助学校1所,公办民助学校3所,股份制学校10所。全市民办学校总资产18361万元,其中自有资产13402万元,贷款4959万元,在资金投入上,民营资本累计投入7673万元,政府投入76万元,事业单位投入208万元,社会性捐助10万元,2003年全市民办学校总收入3761万元,总支出3615万元,部份学校赢利786万元,部份学校亏损789万元,盈亏基本平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德阳市民办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和积累,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初具规模,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特色,以产学为手段,以就业为纽带,定位明确,管理较规范、办学水平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势头良好的龙头学校,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正在逐步形成,学校软硬件逐步配备,产学逐步协调,质量逐步提高,成为了德阳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解决了部份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读书难、就业难的问题,为德阳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阳市民办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还属于发展的初创阶段,多数民办学校在生存和发展上步履维艰,尚未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还面临资金、办学条件、内外部管理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二、德阳市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德阳的民办教育而言,存在一些地方个性特色,通过较为全面地调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投入不足,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较差
截止2003年,各市(县、区)政府对民办教育基本没有投入,民办教育的资金主要由民营资本投入7673万元,投入超千万元的学校仅2家。有的学校资产负债率较高,资金雄厚的学校较少,这样直接导致多数民办学校资金紧缺,贷款较多。学校如果经营不善,办学效益较差,则存在资金断链,银行贷款难以归还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学生规模上,269所民办学校中,200人以上的学校仅有25所,占10%,由于学生人数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没有省内、外知名的龙头示范学校。
2.招生困难,教师待遇欠公平,队伍不稳定
德阳市民办学校目前招生困难,招生成本高是发展中的最大困难。由于观念、体制和利益问题,一些县(市、区)和学校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不让合法的民办学校到初、高中学校进行宣传。有的民办学校被迫与学校和主管部门进行妥协,以不正当手段(如给学校领导、教师送礼金)竞争生源,每个学生招生成本高达1000元左右,忽视了自身的教学质量。
在教师待遇上,民办学校教师月平均工资为573元,教师超负荷工作严重。多数学校未按国家规定与员工建立劳动合同关系,55%的学校未给教师购买社会保险,教师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教师基本上没有进修提高的机会。由于待遇低,民办学校难以吸引有志有才的教师,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办学理念、底蕴差,管理水平低
个别学校的投资者虽然热爱民办教育,但是不懂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没有辩证地处理好教育的产业属性与事业属性之间的关系,总之赢利思想太重,出资人与管理者关系也不顺,校长没有办学管理权,学校规章不健全,导致管理较为混乱,教育教学水平低。有的学校纯粹以赚钱为办学目的,不注重管理和教学,招生中进行虚假宣传,不履行承诺,不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出现问题一走了之。
4.民办教育管理力量薄弱,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府对民办教育基本没有投入,也没有按规定建立民办教育协调机构,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指导、服务工作还不完全到位,监督管理指导、服务工作力不从心。个别地方、个别领导、个别部门甚至歧视民办教育。有的部门对一些技能型的非学历培训机构在创办初期就进行收税,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对于办在工业区、商业区的民办学校也按照工业、商业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收取水、电、气费,而未按照社会公益事业标准给予这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另外,公、民办学校学生待遇不公平,民办学校困难学生无国家困难补贴,贫困学生贷款问题无解决措施。
三、促进德阳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建议
1.制定民办教育长期发展规划,引导民办教育发展
市、县(市、区)两极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法》和省、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决定,结合德阳市市情,联合制定德阳市未来5年和10年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引导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民办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整顿招生市场秩序,有效解决民办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政府应出面整顿招生市场,创建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1)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市、县(市、区)的有关文件进行清理,废止歧视民办教育的文件和规定。(2)凡合法持有市招办介绍信的民办学校可以直接到全市初、高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按规定招生。对于阻碍或要求收取好处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坚决查处。(3)在每年召开的招生工作会议上,要把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纳入其中,支持民办学校的合法招生行为。
4.推行精品名牌战略,扶持龙头示范学校的发展
我市民办教育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还属于初创阶段,龙头示范学校、优质办学资源较少,没有省内外知名的品牌学校,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扶持一批优质龙头学校,使全市民办教育做大、做强、做精。
5.搞好民办学校内部管理
(1)民办教育的投资者和管理者都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既要热爱民办教育,更要尊重教育规律,成为教育内行。(2)民办学校要遵章守纪,诚信办学,不能进行不真实的宣传和承诺,让家长放心,更让社会放心。(3)民办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招聘教职工时要签订劳动合同,对于现有教职工进行社会保险,做好民办学校教师职称的评聘工作,逐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注重教师业务的培训和提高,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稳定感。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 民办教育 德阳
一、德阳市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
德阳市于1983年建市,现辖旌阳区、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6个县(市、区)。幅员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80万。
德阳市截止2003年底,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69所,教职工2822人,在校学生3.8万多人,累计培养了4.5万合格人才。从管理层面上,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196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73所;从在校生人数上,在校生规模达3000人以上的有3所,在校生规模200人以上的有20所,在校生规模在200人以下的246所;从学历教育层面上,民办大专2所,中专1所,高中2所,中等技术学校8所,初中1所,小学8所,幼儿园159所,各类非学历培训学校89所;从资金组合上,民办独资学校255所,民办公助学校1所,公办民助学校3所,股份制学校10所。全市民办学校总资产18361万元,其中自有资产13402万元,贷款4959万元,在资金投入上,民营资本累计投入7673万元,政府投入76万元,事业单位投入208万元,社会性捐助10万元,2003年全市民办学校总收入3761万元,总支出3615万元,部份学校赢利786万元,部份学校亏损789万元,盈亏基本平衡。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德阳市民办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和积累,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并初具规模,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特色,以产学为手段,以就业为纽带,定位明确,管理较规范、办学水平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势头良好的龙头学校,优质民办教育资源正在逐步形成,学校软硬件逐步配备,产学逐步协调,质量逐步提高,成为了德阳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解决了部份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读书难、就业难的问题,为德阳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德阳市民办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还属于发展的初创阶段,多数民办学校在生存和发展上步履维艰,尚未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还面临资金、办学条件、内外部管理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二、德阳市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德阳的民办教育而言,存在一些地方个性特色,通过较为全面地调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投入不足,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较差
截止2003年,各市(县、区)政府对民办教育基本没有投入,民办教育的资金主要由民营资本投入7673万元,投入超千万元的学校仅2家。有的学校资产负债率较高,资金雄厚的学校较少,这样直接导致多数民办学校资金紧缺,贷款较多。学校如果经营不善,办学效益较差,则存在资金断链,银行贷款难以归还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学生规模上,269所民办学校中,200人以上的学校仅有25所,占10%,由于学生人数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没有省内、外知名的龙头示范学校。
2.招生困难,教师待遇欠公平,队伍不稳定
德阳市民办学校目前招生困难,招生成本高是发展中的最大困难。由于观念、体制和利益问题,一些县(市、区)和学校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不让合法的民办学校到初、高中学校进行宣传。有的民办学校被迫与学校和主管部门进行妥协,以不正当手段(如给学校领导、教师送礼金)竞争生源,每个学生招生成本高达1000元左右,忽视了自身的教学质量。
在教师待遇上,民办学校教师月平均工资为573元,教师超负荷工作严重。多数学校未按国家规定与员工建立劳动合同关系,55%的学校未给教师购买社会保险,教师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教师基本上没有进修提高的机会。由于待遇低,民办学校难以吸引有志有才的教师,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3.办学理念、底蕴差,管理水平低
个别学校的投资者虽然热爱民办教育,但是不懂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没有辩证地处理好教育的产业属性与事业属性之间的关系,总之赢利思想太重,出资人与管理者关系也不顺,校长没有办学管理权,学校规章不健全,导致管理较为混乱,教育教学水平低。有的学校纯粹以赚钱为办学目的,不注重管理和教学,招生中进行虚假宣传,不履行承诺,不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出现问题一走了之。
4.民办教育管理力量薄弱,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府对民办教育基本没有投入,也没有按规定建立民办教育协调机构,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指导、服务工作还不完全到位,监督管理指导、服务工作力不从心。个别地方、个别领导、个别部门甚至歧视民办教育。有的部门对一些技能型的非学历培训机构在创办初期就进行收税,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对于办在工业区、商业区的民办学校也按照工业、商业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收取水、电、气费,而未按照社会公益事业标准给予这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另外,公、民办学校学生待遇不公平,民办学校困难学生无国家困难补贴,贫困学生贷款问题无解决措施。
三、促进德阳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建议
1.制定民办教育长期发展规划,引导民办教育发展
市、县(市、区)两极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法》和省、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的决定,结合德阳市市情,联合制定德阳市未来5年和10年民办教育发展规划,引导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民办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整顿招生市场秩序,有效解决民办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政府应出面整顿招生市场,创建一个良好的办学环境,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1)市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市、县(市、区)的有关文件进行清理,废止歧视民办教育的文件和规定。(2)凡合法持有市招办介绍信的民办学校可以直接到全市初、高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按规定招生。对于阻碍或要求收取好处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坚决查处。(3)在每年召开的招生工作会议上,要把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纳入其中,支持民办学校的合法招生行为。
4.推行精品名牌战略,扶持龙头示范学校的发展
我市民办教育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还属于初创阶段,龙头示范学校、优质办学资源较少,没有省内外知名的品牌学校,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扶持一批优质龙头学校,使全市民办教育做大、做强、做精。
5.搞好民办学校内部管理
(1)民办教育的投资者和管理者都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既要热爱民办教育,更要尊重教育规律,成为教育内行。(2)民办学校要遵章守纪,诚信办学,不能进行不真实的宣传和承诺,让家长放心,更让社会放心。(3)民办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招聘教职工时要签订劳动合同,对于现有教职工进行社会保险,做好民办学校教师职称的评聘工作,逐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注重教师业务的培训和提高,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稳定感。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