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读书方法。它指的是学生在阅览文本的同时,用线条、符号或者简洁的文字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标注,标注的内容既可以是阅读的重难点,也可以是自己的想法、见解或感悟。将批注式阅读运用到中高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升阅读效果,对发展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文本阅读
谈起批注,许多师生对它的印象都停留在划重点、做笔记的层面,认为批注不过是辅助阅读的手段。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可以借助批注勾画出文本中的重难点,对其格外留意,也能借助批注进行便捷的温习和回顾。“学贵有疑”,自主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能有自己的想法、感悟与见解,这些恰好能通过批注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的中高年级运用批注式阅读,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还能让阅读教学的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一、文本动情处写感想
在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正确“表达”可谓一大难题。中高年级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想法也十分丰富,但沉闷的阅读总是容易限制他们的表达。有时囿于爱惜书本的思想,一本课外书读完了,书页干干净净,连褶痕都看不见,语文课本上也只有少量而规整的笔记。阅读似乎逐渐失去了随心所欲感,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受到限制。如何才能克服这种情况呢?对于教师而言,批注式阅读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读到文本动情处,鼓励他们利用批注的形式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传递自己的收获。这样不但能凸显他们的阅读个性,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部编版教材三年级的《掌声》为例,这是一篇深情的记叙文。文中的女孩“英子”因为幼时生病,腿脚落下了残疾,新调来的老师不知道情况,让她上台去讲故事。这时英子是怎么做的呢?她“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顺利讲完了故事,而同学们对她的勇气报以了热烈掌声。“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对于读这篇课文的学生而言,如何能不为之动容呢?英子的勇敢、同学们的包容与理解,那种集体之间特有的温情,一下子就随着文本流露出来了。教师利用好这个机会,可以让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感想以批注的方式写下来,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段话给你带来的最大触动是什么呢?是英子的勇气令人钦佩,不逃避自己的缺点;还是同学们的举动过于暖心,不但没有嘲笑她的短处,还用掌声鼓励了她……把这些话写到批注里,文本中的“情”便得以俱现。
二、情感共鸣处促想象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想象力则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所具有的天真烂漫的想象力,不但是语文课堂的绝妙点缀,更是宝贵的阅读品质。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以文本为基础,用各种方式对学生加以启发,比如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想象,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阅读中偶然产生的奇妙想法,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也往往成为昙花一现,很容易被遗忘。这就要求教师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共鸣契机,启迪他们的想象,并让他们把想法以批注的方式留存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成长,能够根据原文进行想象式的再创作,再者学生也能借此留意到文本中笔触细腻、刻画独到的地方,从而加以重点品读,做到有的放矢。以课外的延伸阅读为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英子幼时和家人一起搬到北京城,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生活,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我们看海去”的故事里,英子遇到了一个偷东西供养弟弟上学的年轻人,两人约好了要去看大海,可年轻人却因为英子的无心之过暴露了身份,被警察抓走了。故事的结局,书中并没有体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批注来为它“想”一个结局。比如年轻人若干年后出狱了,用自己攢的钱去看了大海;或者年轻人的弟弟知道了内情,兄弟隔着铁窗达成了和解……种种想象,都可以不拘一格地写出来,让批注成为学生挥洒个性、表达才华的渠道,充分彰显阅读的民主与自由精神。
三、赏析人物时品形象
在传统阅读课堂中,教师常喜欢用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帮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将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外貌特征和心理活动,乃至行为举动等一一列举,让学生照抄下来。这样的人物分析不仅过于生硬刻板,同样也抑制了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让他们无暇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跟着老师的“模板”走。而运用批注式阅读的话,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对人物形象进行品读和点评,而且批注随文本而拓展,与阅读活动有着很强的同步性。在赏析人物时,教师便可以适当放慢脚步,让学生一边品味细节一边批注,写下自己的真实意见。比如《城南旧事》里对“宋妈”这个人物的描写,她是英子家的保姆,来到英子家时,“是个冬天,她穿着大红棉袄,里子是白布的,油亮亮的很脏了……”字里行间流露出劳动人民的淳朴和窘迫。而宋妈的丈夫,“他有一张大长脸,黄板儿牙,怎么这么难看!”黄板牙形象的丑陋,和他好赌、自私的个性遥相呼应,衬托出了他的卑鄙。学生在品读这些细节的过程中,可以用批注把这些线索都标出来,写写自己的评价。文本中那些原先抽象的人物,便能够随着批注而焕发活力,以生动饱满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在小学阶段的阅读中有着丰富的运用策略。不管是赏析人物时、启迪想象时、抒发情感时,它都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让学生的阅读效率得以提升。巧做批注,升格阅读,希望批注式阅读的运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点燃他们的文学热情。
注:本文为同心县第五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JXKT-XW-05-09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红敏.论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J].小学教育,2015(3).
(责任编辑 范娱艳)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文本阅读
谈起批注,许多师生对它的印象都停留在划重点、做笔记的层面,认为批注不过是辅助阅读的手段。但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可以借助批注勾画出文本中的重难点,对其格外留意,也能借助批注进行便捷的温习和回顾。“学贵有疑”,自主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能有自己的想法、感悟与见解,这些恰好能通过批注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小学的中高年级运用批注式阅读,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还能让阅读教学的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一、文本动情处写感想
在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正确“表达”可谓一大难题。中高年级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想法也十分丰富,但沉闷的阅读总是容易限制他们的表达。有时囿于爱惜书本的思想,一本课外书读完了,书页干干净净,连褶痕都看不见,语文课本上也只有少量而规整的笔记。阅读似乎逐渐失去了随心所欲感,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受到限制。如何才能克服这种情况呢?对于教师而言,批注式阅读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读到文本动情处,鼓励他们利用批注的形式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传递自己的收获。这样不但能凸显他们的阅读个性,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以部编版教材三年级的《掌声》为例,这是一篇深情的记叙文。文中的女孩“英子”因为幼时生病,腿脚落下了残疾,新调来的老师不知道情况,让她上台去讲故事。这时英子是怎么做的呢?她“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顺利讲完了故事,而同学们对她的勇气报以了热烈掌声。“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对于读这篇课文的学生而言,如何能不为之动容呢?英子的勇敢、同学们的包容与理解,那种集体之间特有的温情,一下子就随着文本流露出来了。教师利用好这个机会,可以让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感想以批注的方式写下来,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段话给你带来的最大触动是什么呢?是英子的勇气令人钦佩,不逃避自己的缺点;还是同学们的举动过于暖心,不但没有嘲笑她的短处,还用掌声鼓励了她……把这些话写到批注里,文本中的“情”便得以俱现。
二、情感共鸣处促想象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想象力则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所具有的天真烂漫的想象力,不但是语文课堂的绝妙点缀,更是宝贵的阅读品质。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以文本为基础,用各种方式对学生加以启发,比如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想象,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阅读中偶然产生的奇妙想法,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也往往成为昙花一现,很容易被遗忘。这就要求教师抓住文本中的情感共鸣契机,启迪他们的想象,并让他们把想法以批注的方式留存下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成长,能够根据原文进行想象式的再创作,再者学生也能借此留意到文本中笔触细腻、刻画独到的地方,从而加以重点品读,做到有的放矢。以课外的延伸阅读为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英子幼时和家人一起搬到北京城,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生活,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我们看海去”的故事里,英子遇到了一个偷东西供养弟弟上学的年轻人,两人约好了要去看大海,可年轻人却因为英子的无心之过暴露了身份,被警察抓走了。故事的结局,书中并没有体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批注来为它“想”一个结局。比如年轻人若干年后出狱了,用自己攢的钱去看了大海;或者年轻人的弟弟知道了内情,兄弟隔着铁窗达成了和解……种种想象,都可以不拘一格地写出来,让批注成为学生挥洒个性、表达才华的渠道,充分彰显阅读的民主与自由精神。
三、赏析人物时品形象
在传统阅读课堂中,教师常喜欢用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帮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将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外貌特征和心理活动,乃至行为举动等一一列举,让学生照抄下来。这样的人物分析不仅过于生硬刻板,同样也抑制了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让他们无暇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跟着老师的“模板”走。而运用批注式阅读的话,学生有充足的空间对人物形象进行品读和点评,而且批注随文本而拓展,与阅读活动有着很强的同步性。在赏析人物时,教师便可以适当放慢脚步,让学生一边品味细节一边批注,写下自己的真实意见。比如《城南旧事》里对“宋妈”这个人物的描写,她是英子家的保姆,来到英子家时,“是个冬天,她穿着大红棉袄,里子是白布的,油亮亮的很脏了……”字里行间流露出劳动人民的淳朴和窘迫。而宋妈的丈夫,“他有一张大长脸,黄板儿牙,怎么这么难看!”黄板牙形象的丑陋,和他好赌、自私的个性遥相呼应,衬托出了他的卑鄙。学生在品读这些细节的过程中,可以用批注把这些线索都标出来,写写自己的评价。文本中那些原先抽象的人物,便能够随着批注而焕发活力,以生动饱满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在小学阶段的阅读中有着丰富的运用策略。不管是赏析人物时、启迪想象时、抒发情感时,它都能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让学生的阅读效率得以提升。巧做批注,升格阅读,希望批注式阅读的运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点燃他们的文学热情。
注:本文为同心县第五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JXKT-XW-05-09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红敏.论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落实批注式阅读教学[J].小学教育,2015(3).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