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戏剧元素,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若能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戏剧元素,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表演动作、指导朗诵、感受人物心理、鼓励创新改编等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戏剧元素;教学效率
  教育学者汪刘生认为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应该扮演导演的角色,要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角色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戏剧将肢体动作、表情姿态和语言表达融合在一起,能促使扮演者更好地进入到特定的角色中,因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巧妙地挖掘戏剧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中,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能力,发展想象力。
  一、表演动作,体验美好感觉
  “戏剧”中含有一个“戏”字,本身就带有游戏的意思,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对各种游戏都十分感兴趣。因此,笔者尝试将戏剧元素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阅读文章中的片段,并将其中的动作表演出来,说说自己为何要这样表演,能否体验到人物的情感。这样能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感觉,进而提升阅读的兴趣。
  在指导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第26课《少年闰土》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中最能表现闰土形象的句子,然后尝试将当时的场景表演出来。这样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闰土的形象。有学生提出:“文章中有一段闰土和‘我’的对话,我觉得这段对話最能展现闰土的特点,尤其是其中闰土抓鸟和刺猹的经历,展现出这是一个勇敢而活泼的少年。”笔者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想一下闰土在抓鸟和刺猹的时候是怎样的状态,然后尝试将其表演出来。有学生做出了蹑手蹑脚的动作,然后轻轻跳跃起来,做出了“刺”的动作,这样便很好地展现了闰土刺猹的动作。通过这样的动作表演,学生体会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感受到了其无忧无虑的生活。
  要更好地将戏剧元素融入到教学中,还需要特定的环境配合。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播放符合文章特点的音乐,又或者播放与之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就能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促使学生用身体动作体验文本内容。
  二、指导朗读,品析文化语言
  诵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戏剧元素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带着情感展开分角色诵读的活动。学生并不只是诵读文字的内容,而是要将自己代入到特定的角色中,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在这种系统化的文本诵读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语言,并感受文本的背景文化。
  六年级下册第3课《夸父逐日》中展现了远古人民不畏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笔者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精神,便指导学生展开诵读活动,并在诵读中尝试体会其中的精神。笔者在学生诵读前提出了问题:“有人说,夸父在做的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夸父是愚蠢的,你是怎么认为的呢?在诵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你能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呢?”笔者还给学生播放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真切地看到夸父的形象。在学生诵读后,笔者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学生提出:“在品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夸父的勇敢和无畏,他从不停下自己向往阳光的道路。”笔者又鼓励学生思考夸父的这种精神对于自己有什么影响,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其精神。
  在学生分角色诵读的过程中,笔者会给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诵读,一边诵读一边思考要怎样表演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探寻心理,加强对话交流
  戏剧元素离不开表演,而“演”应该理解为演绎文本中的人物,体会文本人物的人生。笔者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尝试和文章中的人物进行心理对话,尝试在演中升华,体会人生境界。
  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一边诵读课文,一边尝试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鼓励学生添加一定的动作,并将自己想象成小女孩,感受其曾经遭遇的事情。笔者提出问题:“‘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当读到这里的时候,要怎样展现出小女孩的心理呢?”学生提出:“小女孩这个时候一定十分害怕,所以我加快了语速,体现出一种慌张的感觉。”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小女孩看到了奶奶的时候,你觉得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学生提出:“小女孩害怕奶奶也会消失,所以点燃了所有的火柴,这个时候她已经进入了幻想中,看到了从未看过的美好。因此这里要表现出一种对于美好的期望。”
  在课文中不少作品都展现了一定的精神和思想。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演绎,尝试体会其中的精神品质,并思考这样的思想和情怀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有什么启发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促使学生展开生生、师生、生本对话,而这种探究人物心理的方法正好能促使学生深入展开生本对话,体会作品中的精髓。
  四、鼓励改变,激活创新意识
  要尝试将戏剧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最高明的方法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我鼓励学生尝试思考怎样改变文本的展现形式,选择那些适合改编成剧本的课文,并展开想象,将其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表演出来。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挖掘文本的核心内涵。
  在教授了五年级上册第21课《孔子》后,笔者鼓励学生参与到扩展阅读的活动中,尝试阅读《论语》等作品中的片段,了解一下和孔子有关的小故事。我提出:“通过阅读,大家了解到了孔子的形象,你们觉得他是怎样的人呢?”学生提出:“他是一个十分和善,而且懂得怎样教学的老师。”笔者又鼓励学生展开改编的活动,尝试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孔子故事,然后将其改编为剧本。有学生便挑选了孔子教学的小片段,体现了孔子带着大家游历天下,学习治国之道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改编活动,学生体会到了创作的趣味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表演的乐趣。
  在学生尝试改编课文的过程中,笔者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尝试分成若干小组,展开改编和排演的活动,体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性认识,最后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戏剧元素融入到了教学中,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展开鉴赏,并尝试融入自己的创造,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戏剧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写作:下,2017(6):95-96.
  [2]黄月冰.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将戏剧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以小学语文课为例[J].文教资料,2014(6):45-46.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进行塑造、培养,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为目的。因此,要充分发挥语言建构和语言运用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作用,读与写双管齐下,在阅读教学的同时注重笔头训练,从而拓宽学生学习和写作的路径,提升语言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以读导写;学生习作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语言的课程实践活动,积极地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首先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含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那么,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  一、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1.正确熟读。汉字的读音本身已各有差异,组合成词句更是抑扬顿挫,加上选入教材的多是些优美的散文、诗歌、寓言、童话等优秀章节,读起来
【摘要】21世纪的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与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学过程中的互相交流与交往带给教师和学生双面收获。合作教学中的师生、生生情感交流,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培养与他人合作、相处的社交能力。笔者从合作型教学模式的理论、目标、合作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比较等方面探索本模式,并附上教学实例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交往合作;人际互动;互教互学  合作模式是苏联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
【摘要】小学作为培养学生优良人格品性和良好学习基础及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其教学改革的推进备受关注。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做好小学语文高年级的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逐渐提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組成部分,并在语文中占居着重要位置。在阅读教学中主题阅读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并且需要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而对于“坐标式”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主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针对于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  “坐标式”主题
【摘要】思维导图,来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是一种运用线条、图形、符号、词汇以及色彩,从一个中央区域向周边发散的思维整合方法,链接各部位的记忆,调动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在学习、工作中高效利用时间,有效达到目的的思维方式。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笔者通过实践,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习作教学;课堂实践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由此可见,赞美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多么重要。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教导工作,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赞美学生能使班主任工作轻松地开展。所以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赞美学生,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那么,如何赞美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要及时赞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在學生的心目中,除了家长,老师就是他们最敬重的人。所以,老师的每一句话
【摘要】分层走班教学,与以往的应试教学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构建这样的走班制学习模式,目的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因材施教,不仅向学生灌输知识, 更能针对每个学生个性化的能力培养制定方案和学习方向的引导,将数学课堂上的重点放到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上来,树立自信,激发潜能,从而实现人人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课堂教学  初
【摘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兴趣是最重要的。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才会做好。写作也是一样,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兴趣;策略  多年来在农村的教学中,我深知作文教学的难点。每到作文课,学生都在感叹:“哎!又写作文,不知写什么!”除非是正规考试要写作文,课堂上规定时间
【摘要】听了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张逸红老师主讲的《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引发笔者更多地关注“课例研究”这个领域。近几年,课例研究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为数不少,深入了解后让笔者更深切体会到,作为一线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想被时代淘汰,想寻求专业成长的突破口,需从研究自己的教学开始。于是有了这一次的“磨课”。  【關键词】课例研究;磨课;教师成长  一、进行课例研究的背景  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