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协同教育”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而形成的新的教育理论。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主要研究通过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在课堂、实训、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协同教育,双师作用实现“德业融合”,培养具有职业品行素质和行业领域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德业融合;协同教育;双师作用
一、 引言
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协同教育”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而形成的新的教育理论。虽然“协同教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而且还处在协同教育理念的介绍和初步实践经验总结的阶段。对于实施协同教育的模式、实现协同教育的平台和资源、评价协同教育的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地欠缺。目前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而且较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 构建“德业融合”的协同教育模式
本文将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将“德业融合”的协同教育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
目前本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已共同配合共同把控课堂内容,探索和使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组织能力、群体意识、领导沟通能力、自我管理和展示能力,并且与辅导员共同配合课堂内容把控,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公德心等。
根据课程的不同,将培养方案课程划分为三类: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具体措施如下:
1. 公共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由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进行配合,除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外,课外开设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专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形势与政策,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从身边的发生的人事中学习理论,又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
2. 学科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专业任课老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进行配合,课堂是专业能力培养的第一场所,教师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探索和使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确立专业所需素质,结合自身现状进行对比,明确学习目标。
3. 专业课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专业任课老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共同配合,除了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科的具體情况,探索和使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旨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职业方向,并端正三观,协助其顺利地走向社会,做一个于国、于民都有益的合格公民。
(二) 专业实训与社会实践结合
目前本专业课程设置中有实习实训课程,面向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引入有企业从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运用当期运行的真实项目,实施案例教学;按照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定向培养具有职业品行素质和行业领域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四、 推广实施
根据这个培养目标各阶段应达到的效果如下:
1. 大学一年级
探索期,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开始自我和职业的探索,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了解专业形式,市场发展前景。
2. 大学二年级
定向期,确定主攻方向,培养综合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专业能力培养,以及相关证书考取,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3. 大学三年级
提升期,提升职业技能,累计职业经验,增强实训、实习的职业针对性,累计应聘有礼的职业实践经验,扩大校内外的社交圈,加强与校友、职场人士的交流,了解专业涉及企业的需求,自我审视,查漏补缺,并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4. 大学四年级
冲刺期,充分掌握咨询,实现毕业目标。无论就业、考研还是出国等,都要摆正自身心态,正确面对毕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了解劳动法规和政策,学会保障自己的劳动权益。
五、 结束语
加强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既增强了任课教师的责任感,又发挥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德业融合”的协同教育方式,不仅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形成了“从课堂教学中看管理成效,在管理实践中看教学效果”的生动局面,工作程序更严谨,工作氛围更融洽,更使本专业学生学习氛围浓烈,学习目的性增强,思想政治品格端正,努力做既有专业水平又有专业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结义.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调配合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6):29.
[2]方蓉.论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移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17-18.
[3]李云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9):8-10.
作者简介:
孙川钘,四川省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关键词:德业融合;协同教育;双师作用
一、 引言
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协同教育”是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应用而形成的新的教育理论。虽然“协同教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而且还处在协同教育理念的介绍和初步实践经验总结的阶段。对于实施协同教育的模式、实现协同教育的平台和资源、评价协同教育的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地欠缺。目前的研究内容不够深入,而且较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 构建“德业融合”的协同教育模式
本文将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将“德业融合”的协同教育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
目前本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已共同配合共同把控课堂内容,探索和使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组织能力、群体意识、领导沟通能力、自我管理和展示能力,并且与辅导员共同配合课堂内容把控,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公德心等。
根据课程的不同,将培养方案课程划分为三类: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具体措施如下:
1. 公共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由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进行配合,除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外,课外开设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专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形势与政策,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从身边的发生的人事中学习理论,又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
2. 学科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专业任课老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进行配合,课堂是专业能力培养的第一场所,教师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探索和使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确立专业所需素质,结合自身现状进行对比,明确学习目标。
3. 专业课程
在教学过程当中由专业任课老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共同配合,除了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科的具體情况,探索和使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旨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找到职业方向,并端正三观,协助其顺利地走向社会,做一个于国、于民都有益的合格公民。
(二) 专业实训与社会实践结合
目前本专业课程设置中有实习实训课程,面向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引入有企业从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教师,运用当期运行的真实项目,实施案例教学;按照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定向培养具有职业品行素质和行业领域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四、 推广实施
根据这个培养目标各阶段应达到的效果如下:
1. 大学一年级
探索期,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开始自我和职业的探索,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了解专业形式,市场发展前景。
2. 大学二年级
定向期,确定主攻方向,培养综合素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专业能力培养,以及相关证书考取,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3. 大学三年级
提升期,提升职业技能,累计职业经验,增强实训、实习的职业针对性,累计应聘有礼的职业实践经验,扩大校内外的社交圈,加强与校友、职场人士的交流,了解专业涉及企业的需求,自我审视,查漏补缺,并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4. 大学四年级
冲刺期,充分掌握咨询,实现毕业目标。无论就业、考研还是出国等,都要摆正自身心态,正确面对毕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了解劳动法规和政策,学会保障自己的劳动权益。
五、 结束语
加强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既增强了任课教师的责任感,又发挥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德业融合”的协同教育方式,不仅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形成了“从课堂教学中看管理成效,在管理实践中看教学效果”的生动局面,工作程序更严谨,工作氛围更融洽,更使本专业学生学习氛围浓烈,学习目的性增强,思想政治品格端正,努力做既有专业水平又有专业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结义.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调配合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6):29.
[2]方蓉.论协同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移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17-18.
[3]李云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9):8-10.
作者简介:
孙川钘,四川省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