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给孩子适宜的爱,这是每位为人父母者都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而现实生活中,溺爱和过度控制的爱,比比皆是。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从发展心理学的不同理论视角出发,从促进性的养育环境,发展孩子同理心,如何温和地坚持,以及家长适当地放手,这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诠释什么是适宜的爱,又应该如何去具体实施。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爱;促进性环境;同理心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94-1
弗洛伊德讲,爱与工作是人生两大主题。而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不足为奇,但如何爱的理性、爱的适宜,这就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好好把握的了。爱的尺度拿捏不好,一容易溺爱,二容易成为控制。
目前,中国二胎政策刚刚放开,但依然是独生子女居多,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不在少数,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加上生活上的全方位服务以及对所提要求无原则的迁就,构成溺爱的主要成分。在溺爱的环境中养成的孩子,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懒惰,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意识,抗挫能力差,不会与同学交往。再看看被严格控制的父母制造出来的孩子又如何?严格控制的家庭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对孩子提高标准、严要求,孩子肉体与精神上的自由受到限制,孩子出现错误,过度惩罚。这种环境下出来的孩子,消极、被动、依赖或逆反,幸福感缺失,无法融入班级大家庭。
那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做起:
一、促进性环境
温尼科特强调孩童人格形成过程中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当环境足够好时,会促进孩童的心智成熟,即所谓的“促进性环境”。而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人是孩子最重要的“促进性环境”因素。培养孩子,爱与管教一个都不能少,而给予孩子充足的关爱,是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情感基础,尤其是孩子越小的时候更是如此。
适当的物质满足还是需要的,只是切记不能过度满足,更不能一味激发孩子的物质欲望。我们要在物质上适当满足孩子,更需要在精神情感上给予孩子温暖关爱。精神情感上的关爱,对于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必需品。我们要花时间与精力陪伴孩子,陪他们玩耍,陪他们学习,陪他们外出旅行,陪他們探索……在陪伴中,我们的心与孩子的心靠得更近,亲子关系融洽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变得重要,父母的话孩子会更重视,也更能听进去,所谓“先有关系,后才有教育”。同时,一个内心感受到充足的爱的孩子,心是温暖的,也更容易去关爱他人,每个人都是从“被爱”而到“爱人”的。
二、发展同理心
心理学意义上的同理心,简单地说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而发展孩子的同理心,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孩子很小的时候都是极端自我为中心的,他很难去感受除他以外的人或动物的感觉,他人对他而言是被使用的“客体”,而不是另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体。比如一个两岁多的孩子,经常用力打小动物,他那样做只是觉得很好玩,如果直接大声呵斥制止,一是有可能无形中伤害到孩子,二是往往效果也不好,下次他依然会那样做,因为他不明白不可以那么做的原因。这时候,如果跟他讲,宝宝,我也这样使劲拍你,你会疼吗?同时可以模仿他打动物的动作来拍打他,让他感觉有些不舒服,然后再跟他讲,这些猫啊狗啊,它们也会疼的呀,你看猫叫得多难受,它们也不喜欢你这样做,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这样的方式,经常性引导孩子从自身的感觉出发,然后替代性地感受他人的情感。长此以往,一定可以培养出一个有同情心、怜悯心,懂得关爱他人,情商高的孩子。
三、温和地坚持
宝爸宝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如何去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的问题。有时候,孩子提出的要求明明是过分的,难以满足甚至不可以满足的,那如何拒绝他们而又不伤害到他们呢?碰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会想到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一句富有诗意的话,“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简单的解释这句话,“我用不含诱惑的深情来爱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来拒绝你。”我爱你就是我爱你,而不附加任何条件,我也不会诱惑你,让你来需要我;我如果不能答应你,那我会坚持,但不会因此怨恨你对你发火,我会温和的坚持。对于孩子的需求,这两句话表达了最有力也是最温暖的关系。
四、适当地放手
自我心理学家马勒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在心理上从与母亲共生到分离-个体化的过程,简单地说即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有些爸爸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依然因过度担心孩子而不敢放手。这种过度保护的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除了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也会让孩子在性格上变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甚至变得畏畏缩缩缺乏自信。
所以我们要适当放手,对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危险,我们要提前告知孩子。告知的时候,平静的叙述,而不是带有很多恫吓的成分,把后果跟孩子讲清楚,甚至可以做一些演示,但不要因为这些潜在的危险,就束缚了孩子自由探索的脚步,我们应该让他们去勇敢地尝试。或许偶尔,孩子也会磕着碰着,孩子肉体上磕碰的淤青终究可以消退,但孩子的心灵如果丧失了探索的勇气,要想恢复可就难上加难了。
每个成人都是曾经的孩子,可惜的是当我们成为成人以后,很多人就忘了曾经作为孩子时的那些感受,从而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及感受。因此,我们每个父母要重拾那段岁月,走进孩子的内心,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再成长,同时给予孩子适宜的爱。
关键词:心理学视角;爱;促进性环境;同理心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94-1
弗洛伊德讲,爱与工作是人生两大主题。而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不足为奇,但如何爱的理性、爱的适宜,这就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好好把握的了。爱的尺度拿捏不好,一容易溺爱,二容易成为控制。
目前,中国二胎政策刚刚放开,但依然是独生子女居多,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不在少数,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加上生活上的全方位服务以及对所提要求无原则的迁就,构成溺爱的主要成分。在溺爱的环境中养成的孩子,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同理心,懒惰,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意识,抗挫能力差,不会与同学交往。再看看被严格控制的父母制造出来的孩子又如何?严格控制的家庭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对孩子提高标准、严要求,孩子肉体与精神上的自由受到限制,孩子出现错误,过度惩罚。这种环境下出来的孩子,消极、被动、依赖或逆反,幸福感缺失,无法融入班级大家庭。
那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做起:
一、促进性环境
温尼科特强调孩童人格形成过程中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当环境足够好时,会促进孩童的心智成熟,即所谓的“促进性环境”。而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人是孩子最重要的“促进性环境”因素。培养孩子,爱与管教一个都不能少,而给予孩子充足的关爱,是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情感基础,尤其是孩子越小的时候更是如此。
适当的物质满足还是需要的,只是切记不能过度满足,更不能一味激发孩子的物质欲望。我们要在物质上适当满足孩子,更需要在精神情感上给予孩子温暖关爱。精神情感上的关爱,对于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养成是必需品。我们要花时间与精力陪伴孩子,陪他们玩耍,陪他们学习,陪他们外出旅行,陪他們探索……在陪伴中,我们的心与孩子的心靠得更近,亲子关系融洽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变得重要,父母的话孩子会更重视,也更能听进去,所谓“先有关系,后才有教育”。同时,一个内心感受到充足的爱的孩子,心是温暖的,也更容易去关爱他人,每个人都是从“被爱”而到“爱人”的。
二、发展同理心
心理学意义上的同理心,简单地说就是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而发展孩子的同理心,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孩子很小的时候都是极端自我为中心的,他很难去感受除他以外的人或动物的感觉,他人对他而言是被使用的“客体”,而不是另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体。比如一个两岁多的孩子,经常用力打小动物,他那样做只是觉得很好玩,如果直接大声呵斥制止,一是有可能无形中伤害到孩子,二是往往效果也不好,下次他依然会那样做,因为他不明白不可以那么做的原因。这时候,如果跟他讲,宝宝,我也这样使劲拍你,你会疼吗?同时可以模仿他打动物的动作来拍打他,让他感觉有些不舒服,然后再跟他讲,这些猫啊狗啊,它们也会疼的呀,你看猫叫得多难受,它们也不喜欢你这样做,以后不可以再这样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这样的方式,经常性引导孩子从自身的感觉出发,然后替代性地感受他人的情感。长此以往,一定可以培养出一个有同情心、怜悯心,懂得关爱他人,情商高的孩子。
三、温和地坚持
宝爸宝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如何去拒绝孩子不合理要求的问题。有时候,孩子提出的要求明明是过分的,难以满足甚至不可以满足的,那如何拒绝他们而又不伤害到他们呢?碰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会想到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一句富有诗意的话,“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简单的解释这句话,“我用不含诱惑的深情来爱你;用没有敌意的坚决来拒绝你。”我爱你就是我爱你,而不附加任何条件,我也不会诱惑你,让你来需要我;我如果不能答应你,那我会坚持,但不会因此怨恨你对你发火,我会温和的坚持。对于孩子的需求,这两句话表达了最有力也是最温暖的关系。
四、适当地放手
自我心理学家马勒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在心理上从与母亲共生到分离-个体化的过程,简单地说即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有些爸爸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依然因过度担心孩子而不敢放手。这种过度保护的做法,会让孩子失去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除了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也会让孩子在性格上变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甚至变得畏畏缩缩缺乏自信。
所以我们要适当放手,对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危险,我们要提前告知孩子。告知的时候,平静的叙述,而不是带有很多恫吓的成分,把后果跟孩子讲清楚,甚至可以做一些演示,但不要因为这些潜在的危险,就束缚了孩子自由探索的脚步,我们应该让他们去勇敢地尝试。或许偶尔,孩子也会磕着碰着,孩子肉体上磕碰的淤青终究可以消退,但孩子的心灵如果丧失了探索的勇气,要想恢复可就难上加难了。
每个成人都是曾经的孩子,可惜的是当我们成为成人以后,很多人就忘了曾经作为孩子时的那些感受,从而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及感受。因此,我们每个父母要重拾那段岁月,走进孩子的内心,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再成长,同时给予孩子适宜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