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实践中的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与旧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按大纲所列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单一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课,从词句分析到层段分析,从中心分析到写作特点分析,最后导致不少人“无语无文”;教师抱着教参上课,按各种资料辅导,学生的分数保住了,但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就是无法运用,造成要用的未学,学了的无用,使原来实践性很强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们都在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语文教学新模式。本文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对现代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运用现代课堂理论,把原来的必修课(我们平常用教材在教室里所上的课)课时进行压缩分解,增设读写课、赏析课、实践课,为学生营造、融合提升、扩大学习语文的环境,让他们走进广阔的语文大世界,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去探索语言文字的奥秘,在生活中感悟语文的博大精深,使其语文能力得到发展。
  一、必修课奠基,营造语文环境。
  语文学科是基础课程中的基础,作为学习生涯的必修课,语文的必修课堂教学必须起到奠基作用。它不仅是学生语文扩展与提高的前提,而且还要为营造语文环境服务。必修课注重了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优势,我们应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大胆地改革调整,进行减时增效,克服过去花时多,只重教本、效率低下的必修课堂教学。现在课时减少了,要完成不变或更重的教学任务,只有在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只有变大干、苦干为巧干、乐干,才能达到目的。在必修课课堂教学中坚持通过教材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夯实学生“双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到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方法,同时营造一种充实的语文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并形成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读写课促学,融合语文环境。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必修课里即使把课文读得很熟、教得很透,对于全面提高读写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课内外结合起来,通过课外阅读与写作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成果,而读写课则是保证课外读写的有效形式(尤其对农村学生无书籍、无时间、无指导的三无状况)。要使读写课真正起作用,关键是学生阅读书籍资料的建设。在这方面,我着重抓了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图书资料;(2)组建班级阅读交流站,让每个同学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学期开始暂借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并建立系列的借、还、管制度,学期结束如数退还,达到一个同学出一本书,就可享受数十本书的资源与信息的目的;(3)根据各自家庭实际与书籍爱好类型,自主课外选用。在读写课上本着由浅入深,融合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原则,教师既可向学生推介内容,也可对阅读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还可与学生一起探讨疑难。
  三、赏析课冶情,提升语文环境。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内容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赏析课能够更好地达到“文道统一”让学生通过赏析品味古典佳作、记忆历代名言警句,吟诵唐诗、宋词、元曲,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研读古墨的幽香,欣赏如诗如画的描绘,叹服文学、书法艺术的精湛,油然而生美的情感,身临其境地享受中外古今的精华瑰宝,学生在赏析中审美,受到思想教育,在审美中陶冶情操,认识真、善、美,辨别假、丑、恶,达到提升语文环境的目的。在实践中一首绮丽小诗、一段细节刻画、一个人物塑造、一则经典故事、一幅漂亮书法,均可让学生在谈感受、发表见解、吟诵、对话、模仿、辩论、欣赏、交流中陶醉。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让学生随文而歌,随文而泣,感受学语文不仅是一种爱好,而且是一种享受,其中之乐,妙不可言。
  四、实践课激趣,扩大语文环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让丰富的校(课)内生活和精彩的校(课)外活动相统一,变封闭为开放,解放学生头脑,让学生放开手脚在更广的时空里进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扩大认识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环境。在教学中可开展以下活动:(1)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材料,通过一事一议,小评论员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2)模仿影、视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训练。(3)结合学校的校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座谈讨论等活动进行概貌总结。(4)以接待员、公关员身份向别人介绍学校、家庭、自己的愛好、理想,体验洽谈、交涉、公关的艺术与策略。(5)通过影视和生活接触学习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并为自己心爱的物品设计广告方案。(6)针对社会、学校、班级的热点问题,开展分析调查,举行论辩,用举例、列数以理服人,进行演讲比赛,在旁征博引中训练感情、语调。
  五、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答,进行合作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梁文菊.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18).
  [2]顾焕钧. 对语文教学改革趋势的探讨[J].科学大众,2011(4).
  [3]王浩. 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J].中华少年,2010(11).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旨在通过在
摘要: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条件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的成败关键就是学生对写作有没有兴趣。为此,试以五法以激其趣。  一、听、读结合,激趣贵在简单  听、读是学习的两种最简单的方式,也最易让学生接受。听、读什么?可以是名家名篇;可以是同龄人的他山之石;可以是朗读磁带;可以是教师泛读;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朗诵录音。怎么听、读?可以是专题的欣赏课;可以是语文早自习;可以是班团活动的文艺表演;可以是聊天室里的朗诵屋。总之,听、读的目的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的机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尝试创造性阅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趣,让创造性阅读成为需要  “读”是思的凭借、“悟”的前提、“
在初中语文实践教学中,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需要长期研究的一个主题。本文对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行建议: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那么,新课标下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呢?  一、关注学生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引导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把自己由“讲师”变为“导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巧设导学目标提纲引导学生;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培育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职高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要提高职高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高语文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  一、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了校园,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取代着传统而单调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学科,要掌握好这门学科,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而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