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发展,然而扩招和班容量大的现实使得多样化教学形式面临困境。为解决这一困境,一线教师希望实施差异教学谋发展。本文从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移情能力等个体差异要素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教学策略,明确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实施动态的教学评价,实现全体学生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差异教学; 英语教学;个体差异
【作者简介】范炜珏,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更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遵循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热点以及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然而,现实教育中高中学生扩招、班额增加,许多老师不得不使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来保障教学成绩。一方面,班级容量大,老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有深刻的了解;其次,教学压力大,课时紧张,老师很难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差异得不到重视、个性得不到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高分低能”的情况,老师应当广泛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运用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一、差异教学理论
一线教师要改变这一教学困局,必须要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差异教学。什么是差异教学?顾名思义,“差异教学是指在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即是说,差异教学要让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优势和兴趣,老师在兼顾整体的情况下,关注学生的内部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应试教育更关注的是中等以上学生的发展,老师注意力重点放在中间群体,兼顾两头;而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则着眼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最大限度的个性发展。
国内的个体差异研究开始比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文秋芳、秦晓晴等人关注个体差异方面的单变量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Lee、文秋芳等研究者着眼于多变量研究,从20世纪末开始,动态系统理论被用于二语习得中,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二、个体差异要素
每个高中学生在入学之初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学习动机、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移情能力等方面有着迥异的区别,而这些方面的区别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效率。
1.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的潜力就被激活了,并能够主动地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也能够完成知识的强化和复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动机,即学习的兴趣和信念等。就拿外语学习来说,有些学生希望借助学英语能够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更好地理解东西方的差异,这就是认知方面的动机;而有些学生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把学英语当做是一种获得成功的渠道,这就是自我提高的动机;还有一些学生学英语是为了获得父母和同学的认可和称赞,这种动机便是附属的动机。
诚然,每个学生的动机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综合性的,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外语之前心理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并且提供恰当的诱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学生的表现达到甚至超过老师的预期时,老师的鼓励或者奖品都会是学生学习的积极诱因。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并非是必然的,但是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氛围和行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综合性全方位的学习动机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的认知能力各有不同,尤其是在外语学习方面,具备语言天赋的学生明显要比资质平平的学生事半功倍的多。这种认知能力的差别当然与认知方式有很大的相关,有的学生在老师讲解时能够进行适当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学生在语文理解时掌握的一些修辞手法伏笔、比喻、拟人、象征等也可以运用于英文小说的理解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阅读的主旨大意。
其次,不同的学生运用的学习策略也有所不同,这也导致学生的认知能力各有不同,比如单词的记忆方面,许多学生采用的是复述策略,不断地重复单词的读音以及拼写,以便更久地保留记忆力;也有一些学生采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比如单词单词morose=mo rose,意为“没有玫瑰”,因而是忧伤的含义,再如beat一词,解释为“打”的含义太多抽象,可以描述为“雨打芭蕉,海浪拍打岩石,鸟儿拍打翅膀,老子打儿子”等,这样一加工,学生觉得一些枯燥的单词顿时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记忆。在教学中,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加以引导不同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尽可能让学生用多种感官记忆所学知识点、教授谐音联想法等,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3.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一种基本的语用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能夠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并让他人理解和体会。每个学生的词汇量都有所不同,关注的层面也不同。诚然,英语的表达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和文字,不同的学生所涉猎的文化知识也不同,尤其是在书面表达中,学生的涉猎面直接影响作文的表达,比如常读课外文本的学生往往试图模仿一些经典大家的语句;常关注时事新闻的学生词汇往往干练简短;多注重书本知识的学生往往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的词汇语句。甚至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好词好句无可厚非,但是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基础也需要考虑在内,否则就会引起全篇语言表达水平不一、背诵痕迹明显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比如运用合作和学习,根据生资分组进行分工合作,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提出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等,让学生在成员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总结能力。在课后,也可进行个别化的教学,诊断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困难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指导,并给与学生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无惧表达、喜欢表达、善于表达。 4.學生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即设身处地为理解他人思想和感受的能力,对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又重要作用,这种能力于英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做英语阅读时,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带入文章,亦不能将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经验代入其中,而要站在出题者或者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沉浸其中、尊重原文,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移情能力的差别直接影响着对文本的理解进而阐释,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多注重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的发展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学生首先要对文本有粗略的认识和感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引导相当关键。就英语阅读而言,教师的导入可通过语言、音乐、视频、场景再现等呼唤学生以往的记忆,产生有效联想,设身处地地理解相似的场景和情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于故事一类的文章,教师可多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亲自扮演文本的角色,体会个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更加直接地体会他人的情感,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其次,在阅读课的过程中,教师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复述文本的主旨大意,利用情景图片和情景故事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再次经历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移情能力。
三、差异化策略
1.差异化教学目标。为实现差异化教学,当前有些教师已经做出努力:“分层教学”、“异步教学”、“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但是差异化教学着重的并非教学速度或者教学形式等,要从根本上解决“一刀切”的问题,还是应当从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入手,我们现在的教学手段好比有少数同学病了,教师给全班吃药,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劣势学生的发展,也浪费了优势学生的时间。教师只有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朝着自己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迈进,才能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大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内容相同,教学要求相异;学习进度相同,教学目标相异。
2.差异化教学任务。在大班化的教学中,学生的回家作业是完全相同的,这样有利于同一进度、也有利于教师的批改,但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不利的。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是不同的,掌握知识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学生分组,分组布置难度不同的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让基础好的同学做提升题,巩固强化并拓展阅读;让中等学生巩固基础,选做提升题,掌握单词基本用法及补充;让基础较差同学重点抓基础,掌握单词音形义。
3.差异化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差异化甚至个性化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建设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长期教学中,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优缺点都有一定的了解, 但也要多听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据此作出真实的、个性化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时,尽可能地多用综合性的评价,结合长期的努力,动态地反映其真实水平。终结性评价已不适应素质教育,教师在评价中应多关注学生的成长、记录不同时期学生的进步幅度[6],进行个性化的成长记录。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薄弱题型项边给予简短的教学评价或指导,直切要害,让学生明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在课堂设计各环节后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比如角色扮演之后,教师应当指出哪些地方控制到位,哪些地方仍有不足等,尽可能细化差异化。
四、 结束语
学生的差异无处不在,教师要明确每位学生的不足之处,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归因,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任务和评价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从根本上实现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3]陈莹莹,唐建敏.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述评[J].英语教师,2017(19).
[4]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4.
[5]刘宏利,杨玉明.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推行差异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
[6]马东,于会颖.基于多元智能李璐的高中差异教学策[J].理论观察,2017(12).
【关键词】差异教学; 英语教学;个体差异
【作者简介】范炜珏,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更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遵循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热点以及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然而,现实教育中高中学生扩招、班额增加,许多老师不得不使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来保障教学成绩。一方面,班级容量大,老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有深刻的了解;其次,教学压力大,课时紧张,老师很难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差异得不到重视、个性得不到发展。因此,为了改变这种“高分低能”的情况,老师应当广泛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运用多元的评价体系,促进全体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一、差异教学理论
一线教师要改变这一教学困局,必须要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差异教学。什么是差异教学?顾名思义,“差异教学是指在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即是说,差异教学要让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优势和兴趣,老师在兼顾整体的情况下,关注学生的内部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应试教育更关注的是中等以上学生的发展,老师注意力重点放在中间群体,兼顾两头;而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则着眼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最大限度的个性发展。
国内的个体差异研究开始比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文秋芳、秦晓晴等人关注个体差异方面的单变量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Lee、文秋芳等研究者着眼于多变量研究,从20世纪末开始,动态系统理论被用于二语习得中,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二、个体差异要素
每个高中学生在入学之初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比如在学习动机、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移情能力等方面有着迥异的区别,而这些方面的区别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效率。
1.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的潜力就被激活了,并能够主动地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也能够完成知识的强化和复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动机,即学习的兴趣和信念等。就拿外语学习来说,有些学生希望借助学英语能够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更好地理解东西方的差异,这就是认知方面的动机;而有些学生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把学英语当做是一种获得成功的渠道,这就是自我提高的动机;还有一些学生学英语是为了获得父母和同学的认可和称赞,这种动机便是附属的动机。
诚然,每个学生的动机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综合性的,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外语之前心理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并且提供恰当的诱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学生的表现达到甚至超过老师的预期时,老师的鼓励或者奖品都会是学生学习的积极诱因。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并非是必然的,但是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氛围和行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综合性全方位的学习动机更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的认知能力各有不同,尤其是在外语学习方面,具备语言天赋的学生明显要比资质平平的学生事半功倍的多。这种认知能力的差别当然与认知方式有很大的相关,有的学生在老师讲解时能够进行适当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学生在语文理解时掌握的一些修辞手法伏笔、比喻、拟人、象征等也可以运用于英文小说的理解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阅读的主旨大意。
其次,不同的学生运用的学习策略也有所不同,这也导致学生的认知能力各有不同,比如单词的记忆方面,许多学生采用的是复述策略,不断地重复单词的读音以及拼写,以便更久地保留记忆力;也有一些学生采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比如单词单词morose=mo rose,意为“没有玫瑰”,因而是忧伤的含义,再如beat一词,解释为“打”的含义太多抽象,可以描述为“雨打芭蕉,海浪拍打岩石,鸟儿拍打翅膀,老子打儿子”等,这样一加工,学生觉得一些枯燥的单词顿时变得生动形象,更容易记忆。在教学中,对待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加以引导不同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在学习中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尽可能让学生用多种感官记忆所学知识点、教授谐音联想法等,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3.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一种基本的语用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表达能力好的学生能夠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并让他人理解和体会。每个学生的词汇量都有所不同,关注的层面也不同。诚然,英语的表达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和文字,不同的学生所涉猎的文化知识也不同,尤其是在书面表达中,学生的涉猎面直接影响作文的表达,比如常读课外文本的学生往往试图模仿一些经典大家的语句;常关注时事新闻的学生词汇往往干练简短;多注重书本知识的学生往往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的词汇语句。甚至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好词好句无可厚非,但是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基础也需要考虑在内,否则就会引起全篇语言表达水平不一、背诵痕迹明显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比如运用合作和学习,根据生资分组进行分工合作,合理分配教学任务,提出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等,让学生在成员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总结能力。在课后,也可进行个别化的教学,诊断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困难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指导,并给与学生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无惧表达、喜欢表达、善于表达。 4.學生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即设身处地为理解他人思想和感受的能力,对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又重要作用,这种能力于英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做英语阅读时,不能将自己的情绪带入文章,亦不能将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经验代入其中,而要站在出题者或者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沉浸其中、尊重原文,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移情能力的差别直接影响着对文本的理解进而阐释,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多注重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的发展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学生首先要对文本有粗略的认识和感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引导相当关键。就英语阅读而言,教师的导入可通过语言、音乐、视频、场景再现等呼唤学生以往的记忆,产生有效联想,设身处地地理解相似的场景和情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于故事一类的文章,教师可多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亲自扮演文本的角色,体会个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更加直接地体会他人的情感,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其次,在阅读课的过程中,教师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复述文本的主旨大意,利用情景图片和情景故事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再次经历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移情能力。
三、差异化策略
1.差异化教学目标。为实现差异化教学,当前有些教师已经做出努力:“分层教学”、“异步教学”、“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但是差异化教学着重的并非教学速度或者教学形式等,要从根本上解决“一刀切”的问题,还是应当从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入手,我们现在的教学手段好比有少数同学病了,教师给全班吃药,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劣势学生的发展,也浪费了优势学生的时间。教师只有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朝着自己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迈进,才能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大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内容相同,教学要求相异;学习进度相同,教学目标相异。
2.差异化教学任务。在大班化的教学中,学生的回家作业是完全相同的,这样有利于同一进度、也有利于教师的批改,但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不利的。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是不同的,掌握知识的速度也是不同的,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学生分组,分组布置难度不同的笔头作业和口头作业,让基础好的同学做提升题,巩固强化并拓展阅读;让中等学生巩固基础,选做提升题,掌握单词基本用法及补充;让基础较差同学重点抓基础,掌握单词音形义。
3.差异化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差异化甚至个性化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建设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长期教学中,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优缺点都有一定的了解, 但也要多听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据此作出真实的、个性化的评价。教师在评价时,尽可能地多用综合性的评价,结合长期的努力,动态地反映其真实水平。终结性评价已不适应素质教育,教师在评价中应多关注学生的成长、记录不同时期学生的进步幅度[6],进行个性化的成长记录。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薄弱题型项边给予简短的教学评价或指导,直切要害,让学生明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在课堂设计各环节后都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比如角色扮演之后,教师应当指出哪些地方控制到位,哪些地方仍有不足等,尽可能细化差异化。
四、 结束语
学生的差异无处不在,教师要明确每位学生的不足之处,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归因,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任务和评价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从根本上实现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3]陈莹莹,唐建敏.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述评[J].英语教师,2017(19).
[4]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4.
[5]刘宏利,杨玉明.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推行差异教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0).
[6]马东,于会颖.基于多元智能李璐的高中差异教学策[J].理论观察,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