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 体验 延伸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o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拓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文本引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体验,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延伸,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放飞想象,提升阅读品质
  儿童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成人眼中看来是一些很平常的东西,在儿童看来却都有童话般的色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学生想象力丰富的这一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有效支点,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语言的美,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1.抓住表象,放飞想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表象素材,这些素材是很有利于引发学生进行想象的,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能有效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例如,《看菊花》这一篇课文,作者对菊花是这样进行描写的:“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在教学中,我问学生:“菊花都有哪些颜色?”学生说:“菊花有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我又说:“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们一定见到过很多菊花,那么菊花还会有什么颜色的呢?”这个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立刻被激活,他们根据自己生活中的观察,说出了各种各样菊花的颜色。
  2.利用空白,激发想象。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都留有空白,这些文本空白给学生留下了许多思考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些文本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促进智力发展,从而提高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沉香救母》这一篇课文,描述沉香为救出母亲,不管是春夏秋冬都在刻苦地练功。母亲看到了沉香这么努力,一定会想很多,说很多,但是课文中却没有写出来,这就是一个文本空白。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由此展开想象,沉香的母亲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很多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拘一格,充满创意的。这样,就有效拓展了文本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丰富体验,挖掘阅读本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根据文本进行丰富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挖掘阅读教学的本源。
  1.品味文本的“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优美词句进行细细品味,让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语言的独特性,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美。
  例如,在教学《陈毅探母》时,我就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陈毅言行的重点词句去品味和感受陈毅对生重病的母亲的关心。陈毅身为一名元帅,对母亲是很孝顺的。怎样让学生体验陈毅的这一份孝心呢?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品读,有效地感受到了这篇课文人性的光辉,达到与作者、与文本情感的共鸣。
  2.感悟文本的“魅”。文学作品之所以吸引读者,就是因为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人文因素,在字里行间流露着人性的光芒。所以,从人文性的角度出发,学生读书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文本的魅力。
  例如,《雨后》这一篇课文写得很优美,作者在文中处处表达着儿童的天真与可爱。在文中,“雨后落戏”这一段的描写更具特色,所以是本文的重点。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雨后落戏”的快乐,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体会“如果你也在广场上,此时此刻你快乐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这样,学生个个神采飞扬,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着,我引导学生再一次走入文本,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适度延伸,拓展阅读空间
  要善于把书读厚,指的就是人们在读书时要善于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二次阅读,注入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有效拓展阅读的空间,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情节进行延伸很重要。延伸的形式可以是让学生对课文情节进行续编故事,这样能够有效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延伸的:“同学们,第二天小松树和大松树又会见面,他们见面以后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二次感悟文本、延伸文本情节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根据文本展开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质量是很重要的。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想象、体验、延伸这三个有效的策略提升阅读品味、挖掘阅读本源、拓展阅读空间。这样,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才能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散文。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初到草原看到的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给人带来的乐趣。  以下是我校两位老师在这一自然段的不同教学过程。  案例一:  师:同学们,你见过草原吗?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一下草原的风光,去感受草原上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草原景色很美,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哇”的赞叹声)  师:这节课我们就去领
我校近期开展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所谓“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指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相关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实践、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对于学生都不会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
【文本细读】    《黄河的主人》(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原题为《筏子》,选自袁鹰的散文集《风帆》。全文似豪放派的诗歌,苍郁深沉,意蕴深刻。文章描写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以及羊皮筏子上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颂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  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艄公,而是先浓墨重彩极言黄河之险。“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诗一般的语言,把一幅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语文,就是学语言,用语言,在学与用中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占据语文课堂大地盘的阅读教学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语言的感知、熏陶、积累的重任。利用阅读教学的主阵地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掌握文字,一直是广大语文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前行的方向。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巩乃斯的马》的教学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解析。  一、导入,在交流中碰撞语言
语言文字既是反映客观事物、负载文化的工具,也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语音的高低强弱不同则表达不同的含义、思想、感情。所以,学好“四声”特别重要。  在方言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已掌握了方言的“四声”,但对普通话的“四声”十分陌生。如果运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境学说创设特定的情境,则可寓理其中,变苦学为乐学。  一、通过“听”体会声调的起伏  叶圣陶先生主张儿童通过形象认识世界。于是,我在教学生学单韵母“
教学设想  本次习作的主要任务:理解细腻、生动的肖像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掌握人物的肖像描写方法;学会仔细观察身边人物的外貌并进行具体细腻的描写。教学中,首先以“抓小偷”为切入点,通过对已学课文中精彩范例的深入品读,让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外貌的描写。其次,让学生欣赏精彩的外貌描写片段,引导学生在朗读、比较中感受成功的人物外貌描写。在欣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外貌
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中绽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青睐。在实际教学中,对文质皆美的文章引导学生朗读是必须的,但对说理性的文章,如何引导学生朗读,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学与问》是一篇说理性的文
《爱之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处于逆境的主人公乔伊无偿地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老妇人,老妇人后来给予了乔伊的妻子一些帮助的故事。文章通过这样的故事,赞扬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互助,同时也阐明了一个道理: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爱是会传递的。  一、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方法理解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并结合全文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 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教学反思不但是高效教学的巨大推力,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在提倡高效教学的今天,我们更应立足教学反思,寻求高效,为“高效课堂”送来“及时雨”。  目前,一些教师的教学反思只停留在从
【设计理念】  本课文字朴实无华,学生在读文之后就能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因此,教学设计没有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情境,给学生留下一些思维空间,同时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语言,感受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理解“坚决、倔强、情不自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