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阶段引入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119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夸美纽斯以来的世界教育史中,三百多年来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一直沿袭着班主任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个性,主张实施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促进教育的多样化、灵活化和个性化。班主任制的基础开始动摇,很多必要的工作由班主任来完成,显得牵强和力不从心。将大学教育制度中的导师制空降到初等和中等教育中,加以改良,融合和合理的变形,使之适用于当前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改善和提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达到使受教育者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其可行的。
  在教育史上,与导师制相近或相类似的教育方式很多,虽然名称不同,但作用及效果大体相似。湖北省武汉市在部分中小学中试行导师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每个班的任课教师都是导师组的成员,原班主任为导师组组长。学校、班级成立导师团,确立辅导对象、目标、措施,制定了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心理辅导与汇报制度、家长联络制度、个案分析交流制度。规定了“导师”工作的流程为三步:第一步,(让学生)接受、了解(学生)、走近(学生)是前提;第二步,理解、点拨、激励学生是手段;第三步,爱心、关心、耐心是源泉。实行了导师制度后,每一位教师都成了导师,使原来班主任独自承担的繁杂工作,变成了全体教师的“责任共担”。充分利用了教师资源,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效率,锻炼了教师的育人本领。导师工作制施行的是私塾式一对一的零距离教育,所產生的教育效果远比班主任制的“阳光普照”效果好。
  那么,如何引入导师制呢?是不是要由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注意哪些问题?武汉中学归纳的“成长导师”三步工作流程就是最佳方案?现在再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一个事物既然存在了,就有其存在的理由。“班主任制”已经存在了三百多年,时间证明了这一制度具有其他制度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自十年前大学大规模扩建、扩招以来,中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从班主任制转化为导师制以后,很多学生不适应。一些校风较差的二本和三本学校的学生不思进取,放任自流,四年混过去也学不到什么知识。很多学生由于无人管束,无远大的追求目标,沉湎于网络游戏,谈恋爱,消费攀比等。所以笔者认为班主任制仍是不可替代的制度,导师制只能是班主任制的有益补充和有效拓展,否则应是班主任制和导师制并存。而导师制的引入,也一定要在学校的宏观调控和整体把握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以现存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基础,以业绩评选出来的各种层次的名师、骨干为主题,省、市、校级优秀班主任为核心,建立起若干个成长导师团,从“导学”到“导育”。使教师从学生的“学业导师”真正变为“人生成长导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使教师自身从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转变为注重综合素养的自我替身。导师不但要负责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包括学习方法、应试技巧,各门学科的学习不同点,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等诸多问题),还要负责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身体上、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惑。也就是说,导师应对自己负责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正确的金钱观和爱情观教育。还要在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等一切方面向学生提供正确的、因人而异的指导、建议和帮助。要对每一个被指导的学生进行彻底的、有建设性的研究,研究他们的学习特点、特长、思维方式、性格、习惯上的优势和欠缺之处,针对其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有效地指引,谋划研究对象的人生目标,使学生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扬长避短,少走弯路,顺利达到成功的彼岸。
  再者,导师制应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比较合理。在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是双被动式的,学生要跟随哪位或哪几位教师学习,来时要教哪一部分或哪一类型的学生,决定权在学校或年级管理者手中,教师和学生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引入导师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择师,既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提高教育效率,又能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完善、充实,努力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选择学生,也可以凭着自身的教学特长,教的应教者,教有特长者。学校可以将全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实绩、教学品德做彻底的摸底,像正规医院内的著名医生、专科医生介绍栏那样,把学校的教师情况向学生、家长、社会公布。把学生的学习信息向教师公布,方便学生和导师的双向选择。选择范围可以不拘泥于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科。如果能形成这样一种规模,那么,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学校教学池塘里的死水就会变成孕育健康生命的活水,关注个体,关注个性的目的更易达到。在创新的时代,利用这一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也更易达到。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新课程改革学习中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现提供给同行们以参考之。
  
  参考文献
  [1]麦志强,潘海燕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创新[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岩主编.经典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3]庄传超主编.中学班主任工作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教学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学困生,对于这群比例不小的群体,如何转化呢?摸清他们学习障碍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是关键.细细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颇多,其中大多数是学习方法落后或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这部分学生虽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成绩提高并不明显.汗水与成绩不成正比,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对数学产生厌倦、恐惧的心理.作为教者,我们应有的放矢,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一、摸清原因,找准学习障碍的根  淡
我校作为一所县直普通高中,学生有农村来的,也有乡镇和县城的。笔者上信息技术课时总有这样的感慨:完成同一教学任务,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同学能很快完成当堂课的操作题和拓展内容,但有一部分同学则是正在进行时,更有甚者尚还处于懵懵懂懂中,造成教学进度难以统一。学得快的学生感到“吃不饱”,无心学;学得慢的学生“吃不了”,畏惧学。这几年来我校信息技术会考从没获得100%过关率,也没有人参加过市级的信息技术比赛
一、从平淡提问中转换思维,激发学生合情推理兴趣平淡的提问有时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向教学内容的转变,激发学生合情推理的兴趣.例如,在"平行线的性质"教学中,可以通过这样的
药品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这一点,我们所有的医生和药师都了然于心。药品说明书担负着指导医生和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使命,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最近,SFDA下发的《药品说明
材料解析题,在近年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它作为一种利用史料考查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题型,发展较快,现在已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功能齐全的高考主体题型。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所占分值又多,学生这类题目的得分一直比较低,对它感到害怕,可作为一名文科生,又不能对这个拦路虎绕道而行,躲避不了,就只有想办法攻克它。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一直不断尝试培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把解答材料解析题要注意的方面用一段话
在计算柱下扩展基础,条形基础和桩基承台的弯矩时,考虑了柱轴力在混凝土基础中传递的扩散作用,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
本文针对工程中无侧移杆系结构导出一种新的压杆刚度矩阵,计算实例表明,与常规有限元相比,可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临界荷载的计算精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
抗生素可抑制细菌感染,但对病毒感染却无效,反而可能引发病人体内的抗药性及不良反应。瑞士科学家开发出检测细菌感染的新方法,以防止滥用抗生素。
一、探究学习准备  1.再现机械能的知识  (1)看动画思考。动画中有高山、瀑布、河流、飞鸟、水车、树木等内容。  (2)学生在动画中找出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并说明理由。  学生1:水车和飞鸟有动能,因为它们在运动。  学生2:瀑布和河流也有动能,因为它们在运动。  学生3:飞鸟、瀑布有重力势能,因为它们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距离地面有一个高度。  学生4:山上的树木也有重力势能,因为它们也受到重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