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语文教学,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使之达到理想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可见,语文课程资源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
一、准确把握教材,挖掘利用好教材这个教学资源
《清澈的湖水》是一篇阅读文章,课文语言文字优美。描写了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蓝天白云,变幻的山峦;映照出小洁攥紧面包纸,精心呵护环境的美好心灵;映照出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龟兔”;映照出小男孩扔香蕉皮,惊扰小鱼和湖水的不良行为。教育我们要把这一池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提醒自己别忘记小洁企盼的目光,控制自己的行为,让我们的天空永远蔚蓝,山峦永远如画,湖水永远清澈。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老师要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挖掘出文本的两条线索,通过景色与感情两条线索的交叉感知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感悟。一是体验景色美。让学生找出文本中优美的句子品读、美读,使孩子们进入了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景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产生了喜爱美、追求美、保护美的情感。二是体验举止美。小洁也和我们学生一样爱美,所以她以实际行动来保持环境卫生,孩子们通过找、读、想,体会到了小洁的举止正确、心灵美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保护环境卫生的情感。
二、创设说话情境,挖掘利用好学生这个教学资源
针对低年级学生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 老师多创设说话情景,让学生我口说我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上《清澈的湖水》这一课,上课一开始,老师就创设了说话的情景,让学生乘着游船伴同小洁一起欣赏《清澈的湖水》,然后行说练:有了清澈的湖水,我们可以干什么?(欣赏两岸的风景,在湖里划船游玩!可以看蓝天白云的倒影!游泳、钓鱼……)。其次,在品读湖水美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接着老师配乐读,让学生闭目感觉,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学生闭目感受时,他们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再次,当品读到小男孩丢香蕉皮时,又及时创设说话情景:如果你就站在这个小男孩旁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这时学生就能联系平时的生活实际,走进生活,根据生活的积累描述自己内心的想法。还有,抓住小洁心里变化,让学生说话,从想丢到紧紧地攥着面包纸,直到船靠岸了还紧紧……,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到湖水清清,小洁的心灵也清清。这样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切实感受,在相互对话交流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与想象能力,同时学生也能深深地感受到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知道这更需要我们精心去呵护。从而,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之美也在这里得到体现。
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挖掘利用好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但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在不经意间为学生创造教育资源。有一次,十几位教师正在听课,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地一声撞门而入,径直入座。全班同学神色凝重,以为教师肯定要狠狠批评他了。但是,老师并没有停止教学活动,也不做即时处理。当读到其中一句时就诗取材:“为什么用‘小扣’而不用‘猛推’呢?”学生议论一番,认识到那是诗人懂得敲门应当是轻轻的,猛推猛敲是不文明的行为。老师追问:“为什么久不开的情况下还是‘小扣’呢?”学生说:“如果主人不在,就更不应该猛推而入了,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诗人知书达理,有教养、有学问,才能这样做。”这时老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座位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认为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猛推’还是‘小扣’?”这位学生脸红了,难为情地点了点头。大家都友善地笑了。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体会到:善于发现身边常见而熟视无睹的东西,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孩子们。
四、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挖掘利用好动态生成资源
作为教学主体──学生,无疑应当成为最基本、最重要、最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从而使阅读交流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产生出许多突发性的“即时因素”。如果教师过分强调教学的预设,无视这些“即时因素”,阅读教学就只能是单向的强行灌输,是课堂教学形态趋向机械、沉闷和程序化。有专家说,教学方案更“应当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教师必须根据阅读交流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设计,随时能够接住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让学生的知识、经验、思想、体验、感受、态度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
一位老师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伊始,教师先设疑: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大家读读课文,想一想。当学生阅读后,对小女孩的评价得到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说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有的说她是一个懂事的女孩;有的说她是一个最后得到幸福的女孩;有的说她是一个很可怜的女孩……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小结说:“你们的感受都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一句话,就进入了课前设计好的教路:逐段赏析。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感悟和认识,并没有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没有被教师用作新的生成资源。学生对小女孩的认识,因为基础不同,思考又有着不同的角度,他们的感悟明显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有的粗浅,有的深刻,有一些还形成了冲突,比如“可怜”与“幸福”。面对学生已有的感受基础,在这样的生成资源面前,我们是放弃,按设计好的教路实施下去,还是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呢?
我们设想,如果上述的课例按如下的步骤操作,课堂会怎样:根据学生在理解上已经存在的冲突,适时地组织一次辩论。辩论前,要求学生仔细读书,然后再发言。学生为了在辩论中取胜,势必得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叙述。用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炼,不断深化。辩论时,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式,培养倾听习惯。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能读懂,而且肯定要比老师按部就班地执行教案更有兴趣,课堂也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气息。这一切得益于充分利用课内的动态生成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可见,语文课程资源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
一、准确把握教材,挖掘利用好教材这个教学资源
《清澈的湖水》是一篇阅读文章,课文语言文字优美。描写了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蓝天白云,变幻的山峦;映照出小洁攥紧面包纸,精心呵护环境的美好心灵;映照出跳跃的“青蛙”、展翅的“雄鹰”、赛跑的“龟兔”;映照出小男孩扔香蕉皮,惊扰小鱼和湖水的不良行为。教育我们要把这一池清澈的湖水,作为一面永远的“明镜”,提醒自己别忘记小洁企盼的目光,控制自己的行为,让我们的天空永远蔚蓝,山峦永远如画,湖水永远清澈。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老师要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挖掘出文本的两条线索,通过景色与感情两条线索的交叉感知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感悟。一是体验景色美。让学生找出文本中优美的句子品读、美读,使孩子们进入了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景色中,受到了美的熏陶,产生了喜爱美、追求美、保护美的情感。二是体验举止美。小洁也和我们学生一样爱美,所以她以实际行动来保持环境卫生,孩子们通过找、读、想,体会到了小洁的举止正确、心灵美好,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保护环境卫生的情感。
二、创设说话情境,挖掘利用好学生这个教学资源
针对低年级学生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 老师多创设说话情景,让学生我口说我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上《清澈的湖水》这一课,上课一开始,老师就创设了说话的情景,让学生乘着游船伴同小洁一起欣赏《清澈的湖水》,然后行说练:有了清澈的湖水,我们可以干什么?(欣赏两岸的风景,在湖里划船游玩!可以看蓝天白云的倒影!游泳、钓鱼……)。其次,在品读湖水美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接着老师配乐读,让学生闭目感觉,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学生闭目感受时,他们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再次,当品读到小男孩丢香蕉皮时,又及时创设说话情景:如果你就站在这个小男孩旁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这时学生就能联系平时的生活实际,走进生活,根据生活的积累描述自己内心的想法。还有,抓住小洁心里变化,让学生说话,从想丢到紧紧地攥着面包纸,直到船靠岸了还紧紧……,她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体会到湖水清清,小洁的心灵也清清。这样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切实感受,在相互对话交流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与想象能力,同时学生也能深深地感受到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知道这更需要我们精心去呵护。从而,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之美也在这里得到体现。
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挖掘利用好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但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在不经意间为学生创造教育资源。有一次,十几位教师正在听课,忽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地一声撞门而入,径直入座。全班同学神色凝重,以为教师肯定要狠狠批评他了。但是,老师并没有停止教学活动,也不做即时处理。当读到其中一句时就诗取材:“为什么用‘小扣’而不用‘猛推’呢?”学生议论一番,认识到那是诗人懂得敲门应当是轻轻的,猛推猛敲是不文明的行为。老师追问:“为什么久不开的情况下还是‘小扣’呢?”学生说:“如果主人不在,就更不应该猛推而入了,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诗人知书达理,有教养、有学问,才能这样做。”这时老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座位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认为大家说得对吗?你赞成‘猛推’还是‘小扣’?”这位学生脸红了,难为情地点了点头。大家都友善地笑了。
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体会到:善于发现身边常见而熟视无睹的东西,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孩子们。
四、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挖掘利用好动态生成资源
作为教学主体──学生,无疑应当成为最基本、最重要、最不该遗忘的教学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从而使阅读交流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产生出许多突发性的“即时因素”。如果教师过分强调教学的预设,无视这些“即时因素”,阅读教学就只能是单向的强行灌输,是课堂教学形态趋向机械、沉闷和程序化。有专家说,教学方案更“应当是外出旅行时的指南针,而不是有固定路线和时刻表的火车”。教师必须根据阅读交流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设计,随时能够接住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让学生的知识、经验、思想、体验、感受、态度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
一位老师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伊始,教师先设疑: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大家读读课文,想一想。当学生阅读后,对小女孩的评价得到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说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有的说她是一个懂事的女孩;有的说她是一个最后得到幸福的女孩;有的说她是一个很可怜的女孩……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小结说:“你们的感受都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一句话,就进入了课前设计好的教路:逐段赏析。学生初读课文后的感悟和认识,并没有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没有被教师用作新的生成资源。学生对小女孩的认识,因为基础不同,思考又有着不同的角度,他们的感悟明显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有的粗浅,有的深刻,有一些还形成了冲突,比如“可怜”与“幸福”。面对学生已有的感受基础,在这样的生成资源面前,我们是放弃,按设计好的教路实施下去,还是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呢?
我们设想,如果上述的课例按如下的步骤操作,课堂会怎样:根据学生在理解上已经存在的冲突,适时地组织一次辩论。辩论前,要求学生仔细读书,然后再发言。学生为了在辩论中取胜,势必得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叙述。用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提炼,不断深化。辩论时,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式,培养倾听习惯。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但能读懂,而且肯定要比老师按部就班地执行教案更有兴趣,课堂也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气息。这一切得益于充分利用课内的动态生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