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业精神包括个人的创业心理、创业品质、创业动机、创业倾向、创业理想等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探析创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着力构建培养模式,为我国的创业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创业精神;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56-01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国家、政府、社会、高校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活动也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在大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多为组织学生参与创业比赛,更多关注创业项目的评价和获奖情况,停留于“应赛教育”,而缺乏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观念的引导,将创业教育功利化、庸俗化,使得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创业环境因素
创业环境包括政府、市场和法律等因素。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包括激励创业政策、刺激就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的政策等;市场为市场机制、市场竞争市场资源等;法律环境则是在创业过程中,维护创业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诚信经营的法律法规,有助于大学生规避风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主导着创业的理想和目标、价值取舍和行为倾向。创业精神是从文化中孕育而来的,“以和为贵”“勤俭节约”“刻苦奋斗”等文化观念均为创业精神带来良好的价值观念,同时,应避免消极文化对创业精神的影响。
(三)创业教育因素
高校创业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从广义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潜在创业者,立足于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而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反思之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在树立学生创业意识和培养创业精神上下功夫,着重培养能力、意识、精神,使其葆有创新、创造的活力。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模式
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养成创业规范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唤起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树立大学生的创业理想。因此,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养成将着力打造唤醒、认同和实践模式。
(一)创业精神的唤醒模式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其他层次的需要将递次出现,首先为生理需要,直到最高阶的自我实現需要。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动。大学生的创业需要并非与生俱来的,也并非生物性动力引发的,而是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育而形成。
“唤醒”意味着实现了大学生创业意识从“无意识”到“自觉意识”的转换。主要是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引导他们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激发大学生的创业需要,使其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驱力和动力源,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效能。
(二)创业精神的认同模式
按照社会认知学派的理论观点,“观察、学习、模仿”是传递价值、态度、思想和行为模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个体自觉主动进行渐进改变的过程。通过“同化—顺化”过程,不断接收文化、观念、行为模式的认知,丰富和更新自我认知、自我认同、自我精神世界。
因此,认同模式即帮助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逐步完成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趋同,动机与行为的一致,从而在实践中转被动为主动,化从众为己律,积极主动地、由内而外地提升创业的主体性,掌握创业知识、技能,加深对创业精神内涵的理解,着力思考创业价值,从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中达成认同。
(三)创业精神的实践模式
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实践过程,其本质是在创业实践中固化创业精神,以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指导契机,帮助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个人能力、意志品质和精神理念,将在个人头脑中的想法落地落实,从而巩固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实现创业精神培养的二次飞跃。
在实践模式之下,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实践活动应基于培养创业兴趣和激发创业动机,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把握活动原则和方向,在活动中加强创业精神的内涵教育,促进情感、信念、意识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晓玲,冯艳飞.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魏东初.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3]方伟.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7).
[关 键 词] 创业精神;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56-01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国家、政府、社会、高校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活动也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在大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多为组织学生参与创业比赛,更多关注创业项目的评价和获奖情况,停留于“应赛教育”,而缺乏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观念的引导,将创业教育功利化、庸俗化,使得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创业环境因素
创业环境包括政府、市场和法律等因素。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包括激励创业政策、刺激就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的政策等;市场为市场机制、市场竞争市场资源等;法律环境则是在创业过程中,维护创业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诚信经营的法律法规,有助于大学生规避风险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是在创业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主导着创业的理想和目标、价值取舍和行为倾向。创业精神是从文化中孕育而来的,“以和为贵”“勤俭节约”“刻苦奋斗”等文化观念均为创业精神带来良好的价值观念,同时,应避免消极文化对创业精神的影响。
(三)创业教育因素
高校创业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从广义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潜在创业者,立足于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而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反思之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在树立学生创业意识和培养创业精神上下功夫,着重培养能力、意识、精神,使其葆有创新、创造的活力。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模式
创业精神是一种理念、一种态度,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养成创业规范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唤起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树立大学生的创业理想。因此,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养成将着力打造唤醒、认同和实践模式。
(一)创业精神的唤醒模式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其他层次的需要将递次出现,首先为生理需要,直到最高阶的自我实現需要。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支配行动。大学生的创业需要并非与生俱来的,也并非生物性动力引发的,而是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育而形成。
“唤醒”意味着实现了大学生创业意识从“无意识”到“自觉意识”的转换。主要是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渐引导他们提升自己的需求层次,激发大学生的创业需要,使其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驱力和动力源,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效能。
(二)创业精神的认同模式
按照社会认知学派的理论观点,“观察、学习、模仿”是传递价值、态度、思想和行为模式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个体自觉主动进行渐进改变的过程。通过“同化—顺化”过程,不断接收文化、观念、行为模式的认知,丰富和更新自我认知、自我认同、自我精神世界。
因此,认同模式即帮助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逐步完成认识与情感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趋同,动机与行为的一致,从而在实践中转被动为主动,化从众为己律,积极主动地、由内而外地提升创业的主体性,掌握创业知识、技能,加深对创业精神内涵的理解,着力思考创业价值,从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中达成认同。
(三)创业精神的实践模式
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实践过程,其本质是在创业实践中固化创业精神,以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指导契机,帮助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个人能力、意志品质和精神理念,将在个人头脑中的想法落地落实,从而巩固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实现创业精神培养的二次飞跃。
在实践模式之下,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实践活动应基于培养创业兴趣和激发创业动机,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把握活动原则和方向,在活动中加强创业精神的内涵教育,促进情感、信念、意识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晓玲,冯艳飞.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魏东初.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3]方伟.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