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感受人物的心理。
2.在观察中,能分门别类地记录观察结果,并能描述精彩难忘的情景,表述成文。
3.在活动过程中结合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
把活动的过程写详细、具体。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一次性纸杯、决明子、手表、作文稿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巧妙切入
1.教师拿出决明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可以摸一摸、闻一闻等。
2.请学生简单描述决明子的样子。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让学生猜猜用决明子来干什么。
4.教师揭题,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进行传决明子的游戏。
【设计意图:教师故作悬念,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活动准备,明确规则
1.出示游戏规则:全班分成两大阵营,每个阵营选出10人的参赛队伍;从规定的起点内,连杯带决明子进行背手传递;传递的过程必须为单手,如果决明子掉下来,必须捡起来后才能继续比赛;比一比哪一组传得快就获胜。
2.生说,师指导。(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游戏规则)
3.学生把游戏前的准备过程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缺少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写作文时就冥思苦想,把作文当做苦差事。因此,作文指导的关键就是要启发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明确游戏规则,再指导学生写出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规则等,这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学生的思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打开了。】
三、活动过程,引导观察
1.两组学生同时比赛,其他学生观察,课件出示观察要求:请在活动过程中找出至少三个动作、表情或三句语言。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汇报后学生自行把观察到的动作、表情、语言依次写到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从描写动作的词语入手,细化活动过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动作的?(一个动词)
想一想刚才的比赛,这几个动作是不是可以连成一句话呢?(多个动词)
【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找出至少三个动作、表情或三句语言,就是当出现精彩镜头时,教师迅速按下“快门”,把镜头中最具有个性的人物动作、表情作为学生可供观察的宝贵资源,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教师在指导时,也反复地提醒学生要抓住一连串的动词来描述,使文章有血有肉。】
4.加入带表情的动作。
把刚才你们找到的表情词加进去说可以吗?
5.加入语言,描写从无声到有声。
在这一系列丰富的动作和表情中,大家伴随着听到什么声音?
6.体会心里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想些什么呢?(板书:心理活动)
7.写法小结: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越细腻,作文读起来会更精彩。
【设计意图:本设计中教师巧设习作情境,把习作的“过去时”变成习作的“现在进行时”,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观察当前对象“现在”的动作、表情、语言;巧妙地告诉学生应怎样观察,怎样表达,激荡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8.指导学生写好场面描写。
(1)同学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刚才的场景呢?
(2)师可提示一些词:惊心动魄、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异常激烈、振奋人心、鸦雀无声。
(3)用这个词来说一说刚才的场面。师指明,这就叫场面描写,并板书。
(4)理清动作描写、表情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和场面描写之间的关系。想一想,这些场面描写是放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之前,还是之后,或是穿插其中呢?
(5)师小结:理清了写作的顺序,文章会更有条理。
9.学生写,教师做适当讲评。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自由表达,如果指导过于详细则会限制学生,框住学生思维。在习作中,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场面描写,理顺动作描写、表情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和场面描写之间的关系,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适时适当教给学生习作的技巧,提升了学生习作的能力。】
四、活动结束,获得启示
1.同学们,一场有趣的游戏做完了,你觉得在这场游戏中你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1)你认为怎样才能赢得比赛呢?
(2)课件出示观察要求提醒学生,让学生的感官在回忆中得到震撼。如找出你认为与众不同的动作;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话;找出你认为最难忘的表情。
2.生说说为什么。
3.教师相机总结启示。
4.学生说、写启示。
【设计意图:获得启示是这一次习作的重点,也是学生习作的难点,学生往往只知道写出一件事、一次活动,但如何写出事情和活动的启示,感到比较困难。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经历游戏活动之后,引导学生从与众不同的动作、最精彩的话、最难忘的表情之中发现启示,学生就会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自主写作中张扬个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启示,较好地突破了本次习作的难点。】
(责编陈剑平)
1.在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感受人物的心理。
2.在观察中,能分门别类地记录观察结果,并能描述精彩难忘的情景,表述成文。
3.在活动过程中结合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
把活动的过程写详细、具体。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一次性纸杯、决明子、手表、作文稿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巧妙切入
1.教师拿出决明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可以摸一摸、闻一闻等。
2.请学生简单描述决明子的样子。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让学生猜猜用决明子来干什么。
4.教师揭题,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进行传决明子的游戏。
【设计意图:教师故作悬念,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活动准备,明确规则
1.出示游戏规则:全班分成两大阵营,每个阵营选出10人的参赛队伍;从规定的起点内,连杯带决明子进行背手传递;传递的过程必须为单手,如果决明子掉下来,必须捡起来后才能继续比赛;比一比哪一组传得快就获胜。
2.生说,师指导。(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游戏规则)
3.学生把游戏前的准备过程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缺少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写作文时就冥思苦想,把作文当做苦差事。因此,作文指导的关键就是要启发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明确游戏规则,再指导学生写出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规则等,这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学生的思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打开了。】
三、活动过程,引导观察
1.两组学生同时比赛,其他学生观察,课件出示观察要求:请在活动过程中找出至少三个动作、表情或三句语言。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汇报后学生自行把观察到的动作、表情、语言依次写到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从描写动作的词语入手,细化活动过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动作的?(一个动词)
想一想刚才的比赛,这几个动作是不是可以连成一句话呢?(多个动词)
【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找出至少三个动作、表情或三句语言,就是当出现精彩镜头时,教师迅速按下“快门”,把镜头中最具有个性的人物动作、表情作为学生可供观察的宝贵资源,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教师在指导时,也反复地提醒学生要抓住一连串的动词来描述,使文章有血有肉。】
4.加入带表情的动作。
把刚才你们找到的表情词加进去说可以吗?
5.加入语言,描写从无声到有声。
在这一系列丰富的动作和表情中,大家伴随着听到什么声音?
6.体会心里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想些什么呢?(板书:心理活动)
7.写法小结: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越细腻,作文读起来会更精彩。
【设计意图:本设计中教师巧设习作情境,把习作的“过去时”变成习作的“现在进行时”,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观察当前对象“现在”的动作、表情、语言;巧妙地告诉学生应怎样观察,怎样表达,激荡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8.指导学生写好场面描写。
(1)同学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刚才的场景呢?
(2)师可提示一些词:惊心动魄、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异常激烈、振奋人心、鸦雀无声。
(3)用这个词来说一说刚才的场面。师指明,这就叫场面描写,并板书。
(4)理清动作描写、表情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和场面描写之间的关系。想一想,这些场面描写是放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之前,还是之后,或是穿插其中呢?
(5)师小结:理清了写作的顺序,文章会更有条理。
9.学生写,教师做适当讲评。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自由表达,如果指导过于详细则会限制学生,框住学生思维。在习作中,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场面描写,理顺动作描写、表情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和场面描写之间的关系,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适时适当教给学生习作的技巧,提升了学生习作的能力。】
四、活动结束,获得启示
1.同学们,一场有趣的游戏做完了,你觉得在这场游戏中你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1)你认为怎样才能赢得比赛呢?
(2)课件出示观察要求提醒学生,让学生的感官在回忆中得到震撼。如找出你认为与众不同的动作;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话;找出你认为最难忘的表情。
2.生说说为什么。
3.教师相机总结启示。
4.学生说、写启示。
【设计意图:获得启示是这一次习作的重点,也是学生习作的难点,学生往往只知道写出一件事、一次活动,但如何写出事情和活动的启示,感到比较困难。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经历游戏活动之后,引导学生从与众不同的动作、最精彩的话、最难忘的表情之中发现启示,学生就会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自主写作中张扬个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启示,较好地突破了本次习作的难点。】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