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昙花一现的美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o579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感受人物的心理。
  2.在观察中,能分门别类地记录观察结果,并能描述精彩难忘的情景,表述成文。
  3.在活动过程中结合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
  把活动的过程写详细、具体。
  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一次性纸杯、决明子、手表、作文稿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巧妙切入
  1.教师拿出决明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可以摸一摸、闻一闻等。
  2.请学生简单描述决明子的样子。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让学生猜猜用决明子来干什么。
  4.教师揭题,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进行传决明子的游戏。
  【设计意图:教师故作悬念,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二、活动准备,明确规则
  1.出示游戏规则:全班分成两大阵营,每个阵营选出10人的参赛队伍;从规定的起点内,连杯带决明子进行背手传递;传递的过程必须为单手,如果决明子掉下来,必须捡起来后才能继续比赛;比一比哪一组传得快就获胜。
  2.生说,师指导。(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游戏规则)
  3.学生把游戏前的准备过程写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缺少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写作文时就冥思苦想,把作文当做苦差事。因此,作文指导的关键就是要启发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明确游戏规则,再指导学生写出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规则等,这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学生的思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打开了。】
  三、活动过程,引导观察
  1.两组学生同时比赛,其他学生观察,课件出示观察要求:请在活动过程中找出至少三个动作、表情或三句语言。
  2.活动结束,学生汇报。汇报后学生自行把观察到的动作、表情、语言依次写到黑板上。
  3.教师引导学生从描写动作的词语入手,细化活动过程。
  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动作的?(一个动词)
  想一想刚才的比赛,这几个动作是不是可以连成一句话呢?(多个动词)
  【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找出至少三个动作、表情或三句语言,就是当出现精彩镜头时,教师迅速按下“快门”,把镜头中最具有个性的人物动作、表情作为学生可供观察的宝贵资源,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教师在指导时,也反复地提醒学生要抓住一连串的动词来描述,使文章有血有肉。】
  4.加入带表情的动作。
  把刚才你们找到的表情词加进去说可以吗?
  5.加入语言,描写从无声到有声。
  在这一系列丰富的动作和表情中,大家伴随着听到什么声音?
  6.体会心里想法,教师引导学生用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会想些什么呢?(板书:心理活动)
  7.写法小结: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越细腻,作文读起来会更精彩。
  【设计意图:本设计中教师巧设习作情境,把习作的“过去时”变成习作的“现在进行时”,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观察当前对象“现在”的动作、表情、语言;巧妙地告诉学生应怎样观察,怎样表达,激荡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8.指导学生写好场面描写。
  (1)同学们刚才说了那么多,如果让你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刚才的场景呢?
  (2)师可提示一些词:惊心动魄、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异常激烈、振奋人心、鸦雀无声。
  (3)用这个词来说一说刚才的场面。师指明,这就叫场面描写,并板书。
  (4)理清动作描写、表情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和场面描写之间的关系。想一想,这些场面描写是放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之前,还是之后,或是穿插其中呢?
  (5)师小结:理清了写作的顺序,文章会更有条理。
  9.学生写,教师做适当讲评。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自由表达,如果指导过于详细则会限制学生,框住学生思维。在习作中,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场面描写,理顺动作描写、表情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和场面描写之间的关系,理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适时适当教给学生习作的技巧,提升了学生习作的能力。】
  四、活动结束,获得启示
  1.同学们,一场有趣的游戏做完了,你觉得在这场游戏中你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
  (1)你认为怎样才能赢得比赛呢?
  (2)课件出示观察要求提醒学生,让学生的感官在回忆中得到震撼。如找出你认为与众不同的动作;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话;找出你认为最难忘的表情。
  2.生说说为什么。
  3.教师相机总结启示。
  4.学生说、写启示。
  【设计意图:获得启示是这一次习作的重点,也是学生习作的难点,学生往往只知道写出一件事、一次活动,但如何写出事情和活动的启示,感到比较困难。这节课上,教师让学生经历游戏活动之后,引导学生从与众不同的动作、最精彩的话、最难忘的表情之中发现启示,学生就会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自主写作中张扬个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启示,较好地突破了本次习作的难点。】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设计说明:《将相和》一文是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全大局的高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
我们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优美,人才辈出,特别是地方文化独具特色,如扬州评话通俗风趣,扬剧悠扬动听,木偶戏滑稽逼真,扬州“八怪”在中国书画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扬州风俗文化也别具一格……这些地方文化如开放在中华文化艺术园地里的一朵朵奇葩,值得我们扬州人为之自豪。  我觉得,要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复兴,关键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在少年儿童的头脑中培植下热爱地方文化的种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
我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发现如何上好阅读课的第一课时,是一个总让人烦恼的问题。我重新审视我们所谓的第一课时,便发现了许多问题,在寻求对策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得到了些许体会,尝试归纳如下。  问题一:呆板  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是一首“三部曲”,第一部是指导朗读课文,第二部是学习生字和词语,第三部是理清条理和归纳主要意思。教师很少自发地思考和探索,也就很难认识第一课时的地位和作用,当然更不会从学生的
在迈向新世纪、 走向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如何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数学课堂,让学生用智慧的眼光认识客观世界,来增强应用意识, 发展主体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走近生活  ⒈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改组、变换例
都说课堂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好的评价会让课堂华彩倍出,不当的评价让好的课堂设计黯然失色。如何磨这把剑?我品味着国内一批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让自己收获颇丰。  一、磨剑之“柄”——话语方式  一把好剑肯定有一个好的柄,因为“柄”是剑客与剑相连的关键部分。剑客之功要透过柄来散到剑锋之上,发出力道,锋之利要靠柄来激活剑客的潜能。所以,对剑客来讲得好剑首先应该是有一个适合剑客手型的好剑柄。评价方式有
班主任是否能使学生、家长和领导对他工作的满意率达到最大化,关键在于他如何驾驭班级、做好班级工作,如何把班主任这项神圣的工作当作艺术来追求。我认为,好班主任应像慈母、但非保姆。  班主任要做的事太多了。首先,他要服从学校领导的指挥,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其次,他要搞好学科的教学工作。再次,他要协调好各科住课教师之间的关系,争取各位教师的配合和支持。最后,他要组织开展班级各项工作,管理好学生对于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民族器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组成的其中一部分,用民族优秀的艺术镌刻入学生的心灵,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滋养起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同时,通过对民族乐器的学习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团结合作的中华民族精神。  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培养这样的兴趣,就成为摆在我们音乐工作者面前值
我们学校教学楼走廊每隔三四间教室便有一根下水管,校长觉得这下水管虽然并不妨碍什么,但从美观的角度来讲,却有些欠缺,于是就让我们美术组设计一下,选择一根水管先包装布置一下,最好能成为教学楼走廊的亮点。我们几个美术教师一讨论,决定把下水管包装成椰子树。在教学楼下还有碧绿的水系,高大的椰子树依傍在碧绿的水、洁白的墙之间,肯定会非常好看的。于是,买材料、装饰,一棵椰子树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棕色的树干
一、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标》为指导思想,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避开以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单一、枯燥、趣味性不足、对学生缺乏魅力的弱点,以及竞技色彩较浓的倾向,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荣誉感,寓教于练,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热烈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快乐锻炼每一天。  二、对象与教材  本
小学数学机计算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是准确、迅速和灵活。虽然有时考试可以带计算器入场,但并不是对计算的否定,恰恰是对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课改的数学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比单纯追求计算技巧和计算速度更有价值。那么,如何充分挖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计算问题来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