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行业特色大学与行业文化血脉相连,行业文化为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行业特色大学在文化建设中始终注重把行业文化融入、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引领推动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行业特色大学要更好地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传承性与创新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关键词:行业文化行业特色大学文化传承创新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教育承担着“以文化人”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结合点的重要载体,必须大力推进行业文化的传承创新,成为传播行业文化、培养行业优秀人才、引领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阵地。
行业特色大学与行业文化血脉相连,行业文化为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行业特色大学与我国各行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优秀的行业文化,其形态的内核相对稳定,而外在的形式则富有弹性与张力,始终保有与时代同行的敏感和热情。因此,传承创新行业文化,对于行业特色大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来说至关重要。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建立之初就将石油行业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积淀形成“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成为几代石大人独具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又如地质行业“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促使中国地质大学逐步形成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并且进入21世纪时又从多层面深入开展“以投身西部为荣,以服务基层为荣,以创业成才为荣”的“新三光荣”教育。可以说,行业文化与行业特色大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行业特色大学是在国家工业大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深受行业文化的影响;二是行业文化如同“强力粘合剂”一样,使行业特色大学的师生拥有共同的精神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三是行业特色大学将行业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与血脉之中,提炼培育出与行业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让行业文化薪火相传,同时行业文化也内化融入到行业特色大学文化中,成为行业特色大学的内驱力,深刻滋养着学校的发展。
行业特色大学在文化建设中注重把行业文化融入、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推动大学发展
如果说行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是直接影响其生产力要素,直接产生效益,那么行业文化对行业特色大学的作用就是对生产力要素中的后备军产生影响,间接产生效益。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应始终注重把行业文化融入、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内化为师生的思想气质,外显于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自觉行动,不断发挥行业文化对行业特色大学文化的引领推动和渗透凝聚作用,培育和创新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为行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如果说“产学研”合作是实现学生“技术的零距离”,那么导入行业文化的行业特色大学所培养出的学生就是实现“文化的零距离”,行业企业已经成为连接行业特色大学与行业文化的重要媒介。一名了解行业文化并具有行业精神的毕业生,一定是企业“留得住、用得好”的员工。为此,行业特色大学注重将文化的物质内涵、制度内涵、行为内涵、精神内涵有机结合起来,为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石油企业开展“订单式”、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人才培养模式,让石油企业全过程参与石油人才培养,并在石油企业建立了66个社会实践基地和10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暑假都会组织100多个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各大油田,让石油学子与石油工人一起下井队、上钻台,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价值的石油精神传播给石油学子,同时在生产实践中让他们深刻体会石油文化中严谨的安全制度内涵和油田工人在生产一线紧张作业的行为内涵,鼓励他们到石油一线建功立业,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石油文化的强大力量。学校还在校内积极探索石油精神教育的新途径,如从2009年开始,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以弘扬石油精神为主题的“中国石油文化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石油文化育人氛围,使广大石油学子对石油文化具有了强烈认同感。近年来,学校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每年都有50%以上的毕业生奔赴石油石化生产一线,近20%的毕业生投身祖国西部,石油主干学科的毕业生80%以上选择到石油石化一线就业。
除了将文化的精神内涵、制度内涵、行为内涵有机结合外,行业特色大学还注重营造文化的物质内涵。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了艺术馆、科技创新馆、校史馆、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四馆一厅”的文化阵地,注重大学精神内核的外化,形成了“文化景观”的响亮品牌;又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通过制作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建立石油企业育才厅、石油地质博物馆、蓝海4D影院、石油文化长廊等,积极打造富有石油特色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形象文化。在科学精神浓郁的以工为主的行业特色大学里,通过行业文化对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既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又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
2.注重培育创新文化,解决行业企业的重大技术难题,承担重大科研任务
行业特色大学是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学校师生也都有着深厚的行业情怀,他们的科研内容更贴近科技前沿,也更熟悉行业生产实际,研发重点主要围绕行业发展需要,理所当然地要担当起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行业文化的影响下,行业特色大学应不断完善学科体系,解决行业企业的重大技术难题,加强创新文化的培育,积极营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环境。就目前校企科技合作的现状来看,石油院校80%以上的科研项目都来自于石油行业,科研合作的频繁也加快了创新文化的生长。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参与了所有与油气有关的“973计划”项目,并围绕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如叠合盆地演化历史及海相大油气田成藏机理研究等已在企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学校发起并承办的首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2013年吸引了来自全国23所高校和国外13所高校的5,000余名学生参赛,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搭建了崭新的创新平台。
2011年10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等11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战略合作联盟,对于探索面向重大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模式是有益的尝试。以此为契机,2011年12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起并承办了以“行业特色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责任与使命”为主题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文化论坛”,11所联盟成员高校的领导及有关石油、电力、通信等行业主管部门或重点企业的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行业特色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探索高校之间、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文化协同创新的新理念、新模式、新途径。
3.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不断满足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需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行业特色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行业特色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客观上要求其在行业文化这条纽带的维系下,主动融入社会,以自己优秀的人才、丰硕的科技成果等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动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于2009年启动了教育部委托学校作为项目责任单位的“复杂油气田地质与提高采收率技术”项目,联合11所高校的180多名正、副教授一同攻关,探索创新,最终自主研发出多套新产品、先进实验装置、储层保护新材料、驱油剂和调剖剂等,为国家的油气发展解决了重要难题。
因此,行业文化时时处处以显在和隐在的方式,为行业特色大学的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穷动力,深深地熔铸在行业特色大学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中。也正是在行业文化的影响下,行业特色大学的力量被激发出来,迸发出无限活力,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行业特色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面对价值观多元化、多样化的今天,行业特色大学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引领行业文化,如何更好地发挥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就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这四组关系,进一步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1.要处理好传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达到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实是“矛”与“盾”。两者共同面对的是传统文化,但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是传承的目标和动力。
行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相对稳定的,行业特色大学应自觉维护,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丰富其新内涵、扩展其新内容、创造其新形式,保证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连贯。而行业特色大学的文化引领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炼时代精神、弘扬时代理想,以自己拥有的新思想、新文化站在时代前列,培养大批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创造领先时代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社会文化,从而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社会的大众文化氛围中树一种理想,建一方净土。
2.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时代变迁中坚守大学精神
在改革开放和多元文化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在办学历程中都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校风、学风、教风,在办学中都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即普遍性;但是每所行业特色大学也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文化,具有特殊性,这就是所谓的特色。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向多科性转变并逐渐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它就面临着如何继续保持鲜明行业特色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行业特色大学保持特色的核心就是在行业文化的影响下坚守自己的“大学精神”,保持自身独立的文化追求,让文化无形的力量渗透于大学的各项管理之中,给全校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塑,提升行业特色大学的感召力。
3.要处理好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行业特色大学以工见长,但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同时,应正确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所对应的要义是重视科学技术,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信念。人文精神所对应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虽相互区别,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要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行业特色大学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教学工作,强化文理渗透,优化学科布局和学术环境,引领文科特色发展,培养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催生具有工程背景的文科专业。最终,使“理科生”增加更多的人文情怀,使“文科生”增加更多的理性和逻辑,使行业特色大学人文气息更加浓郁,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达到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
文化具有民族性,行业特色大学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必然要经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既要植根于历史传统,也要立足于当代;既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精华,也要从世界文化中寻觅灵感。这就要求,行业特色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保持文化的原生力和本土性;同时,还要以宽阔的胸襟、开放的视野来包容、消化别国文化。
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应当加速国际化办学进程,进一步扩大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内外政府、企业、高校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积淀和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大学知识体系不断创新,为行业、社会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和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本文系2013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行业文化传承创新在促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中的功能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金燕.行业文化是石油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灵魂[J].石油教育,2005,(3) .
[2]李家珉.高等教育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J].思想理论教育,2011,(6).
[3]赵欣.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文化功能[D].吉林:吉林大学,2009.
[4]刘小燕.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展中国地质事业的思想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责任编辑:蔡桂兰]
关键词:行业文化行业特色大学文化传承创新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教育承担着“以文化人”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迈进的过程中,行业特色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结合点的重要载体,必须大力推进行业文化的传承创新,成为传播行业文化、培养行业优秀人才、引领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阵地。
行业特色大学与行业文化血脉相连,行业文化为行业特色大学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行业特色大学与我国各行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优秀的行业文化,其形态的内核相对稳定,而外在的形式则富有弹性与张力,始终保有与时代同行的敏感和热情。因此,传承创新行业文化,对于行业特色大学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来说至关重要。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建立之初就将石油行业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积淀形成“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成为几代石大人独具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又如地质行业“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促使中国地质大学逐步形成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并且进入21世纪时又从多层面深入开展“以投身西部为荣,以服务基层为荣,以创业成才为荣”的“新三光荣”教育。可以说,行业文化与行业特色大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行业特色大学是在国家工业大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深受行业文化的影响;二是行业文化如同“强力粘合剂”一样,使行业特色大学的师生拥有共同的精神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三是行业特色大学将行业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精神与血脉之中,提炼培育出与行业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让行业文化薪火相传,同时行业文化也内化融入到行业特色大学文化中,成为行业特色大学的内驱力,深刻滋养着学校的发展。
行业特色大学在文化建设中注重把行业文化融入、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推动大学发展
如果说行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是直接影响其生产力要素,直接产生效益,那么行业文化对行业特色大学的作用就是对生产力要素中的后备军产生影响,间接产生效益。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应始终注重把行业文化融入、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内化为师生的思想气质,外显于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自觉行动,不断发挥行业文化对行业特色大学文化的引领推动和渗透凝聚作用,培育和创新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为行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如果说“产学研”合作是实现学生“技术的零距离”,那么导入行业文化的行业特色大学所培养出的学生就是实现“文化的零距离”,行业企业已经成为连接行业特色大学与行业文化的重要媒介。一名了解行业文化并具有行业精神的毕业生,一定是企业“留得住、用得好”的员工。为此,行业特色大学注重将文化的物质内涵、制度内涵、行为内涵、精神内涵有机结合起来,为行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石油企业开展“订单式”、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等人才培养模式,让石油企业全过程参与石油人才培养,并在石油企业建立了66个社会实践基地和10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暑假都会组织100多个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各大油田,让石油学子与石油工人一起下井队、上钻台,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价值的石油精神传播给石油学子,同时在生产实践中让他们深刻体会石油文化中严谨的安全制度内涵和油田工人在生产一线紧张作业的行为内涵,鼓励他们到石油一线建功立业,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石油文化的强大力量。学校还在校内积极探索石油精神教育的新途径,如从2009年开始,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以弘扬石油精神为主题的“中国石油文化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石油文化育人氛围,使广大石油学子对石油文化具有了强烈认同感。近年来,学校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每年都有50%以上的毕业生奔赴石油石化生产一线,近20%的毕业生投身祖国西部,石油主干学科的毕业生80%以上选择到石油石化一线就业。
除了将文化的精神内涵、制度内涵、行为内涵有机结合外,行业特色大学还注重营造文化的物质内涵。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了艺术馆、科技创新馆、校史馆、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四馆一厅”的文化阵地,注重大学精神内核的外化,形成了“文化景观”的响亮品牌;又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通过制作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建立石油企业育才厅、石油地质博物馆、蓝海4D影院、石油文化长廊等,积极打造富有石油特色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形象文化。在科学精神浓郁的以工为主的行业特色大学里,通过行业文化对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既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又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
2.注重培育创新文化,解决行业企业的重大技术难题,承担重大科研任务
行业特色大学是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学校师生也都有着深厚的行业情怀,他们的科研内容更贴近科技前沿,也更熟悉行业生产实际,研发重点主要围绕行业发展需要,理所当然地要担当起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行业文化的影响下,行业特色大学应不断完善学科体系,解决行业企业的重大技术难题,加强创新文化的培育,积极营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环境。就目前校企科技合作的现状来看,石油院校80%以上的科研项目都来自于石油行业,科研合作的频繁也加快了创新文化的生长。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参与了所有与油气有关的“973计划”项目,并围绕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一些富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如叠合盆地演化历史及海相大油气田成藏机理研究等已在企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学校发起并承办的首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2013年吸引了来自全国23所高校和国外13所高校的5,000余名学生参赛,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搭建了崭新的创新平台。
2011年10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等11所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战略合作联盟,对于探索面向重大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模式是有益的尝试。以此为契机,2011年12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起并承办了以“行业特色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责任与使命”为主题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文化论坛”,11所联盟成员高校的领导及有关石油、电力、通信等行业主管部门或重点企业的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行业特色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探索高校之间、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文化协同创新的新理念、新模式、新途径。
3.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不断满足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需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行业特色大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行业特色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客观上要求其在行业文化这条纽带的维系下,主动融入社会,以自己优秀的人才、丰硕的科技成果等投身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动服务于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于2009年启动了教育部委托学校作为项目责任单位的“复杂油气田地质与提高采收率技术”项目,联合11所高校的180多名正、副教授一同攻关,探索创新,最终自主研发出多套新产品、先进实验装置、储层保护新材料、驱油剂和调剖剂等,为国家的油气发展解决了重要难题。
因此,行业文化时时处处以显在和隐在的方式,为行业特色大学的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穷动力,深深地熔铸在行业特色大学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中。也正是在行业文化的影响下,行业特色大学的力量被激发出来,迸发出无限活力,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行业特色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面对价值观多元化、多样化的今天,行业特色大学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引领行业文化,如何更好地发挥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就要正确处理好文化的传承性与创新性、科学性与人文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普遍性与特殊性这四组关系,进一步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1.要处理好传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达到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实是“矛”与“盾”。两者共同面对的是传统文化,但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是传承的目标和动力。
行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相对稳定的,行业特色大学应自觉维护,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丰富其新内涵、扩展其新内容、创造其新形式,保证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连贯。而行业特色大学的文化引领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炼时代精神、弘扬时代理想,以自己拥有的新思想、新文化站在时代前列,培养大批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创造领先时代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社会文化,从而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社会的大众文化氛围中树一种理想,建一方净土。
2.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时代变迁中坚守大学精神
在改革开放和多元文化背景下,行业特色大学在办学历程中都积淀了很多优秀的校风、学风、教风,在办学中都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即普遍性;但是每所行业特色大学也都有自己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文化,具有特殊性,这就是所谓的特色。随着行业特色大学向多科性转变并逐渐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它就面临着如何继续保持鲜明行业特色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行业特色大学保持特色的核心就是在行业文化的影响下坚守自己的“大学精神”,保持自身独立的文化追求,让文化无形的力量渗透于大学的各项管理之中,给全校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塑,提升行业特色大学的感召力。
3.要处理好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行业特色大学以工见长,但在文化传承创新的同时,应正确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精神所对应的要义是重视科学技术,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信念。人文精神所对应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虽相互区别,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要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行业特色大学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教学工作,强化文理渗透,优化学科布局和学术环境,引领文科特色发展,培养文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催生具有工程背景的文科专业。最终,使“理科生”增加更多的人文情怀,使“文科生”增加更多的理性和逻辑,使行业特色大学人文气息更加浓郁,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达到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
文化具有民族性,行业特色大学坚持文化传承和创新,必然要经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过程,既要植根于历史传统,也要立足于当代;既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精华,也要从世界文化中寻觅灵感。这就要求,行业特色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保持文化的原生力和本土性;同时,还要以宽阔的胸襟、开放的视野来包容、消化别国文化。
因此,行业特色大学应当加速国际化办学进程,进一步扩大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内外政府、企业、高校开展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积淀和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大学知识体系不断创新,为行业、社会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成为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和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本文系2013年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行业文化传承创新在促进行业特色大学发展中的功能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金燕.行业文化是石油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灵魂[J].石油教育,2005,(3) .
[2]李家珉.高等教育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J].思想理论教育,2011,(6).
[3]赵欣.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文化功能[D].吉林:吉林大学,2009.
[4]刘小燕.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展中国地质事业的思想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