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岁后再吃盐等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w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一岁后再吃盐
  很多人习惯高盐饮食,因此,钠摄入量超标,结果导致高血压高发。因此,最好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就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少吃太咸的食物。最好在孩子一岁之后再在食物中添加盐,而且稍微有点咸味就可以。大人千万不要用自己吃着合适来衡量孩子的加盐量,因为小儿的味觉和大人不同,味蕾发育还不成熟,对大人合适的盐味,对孩子来说可能就太咸了。
  专家建议,有的家长担心少加盐孩子钠摄入量不足,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其实从4~6个月开始给婴幼儿添加辅食起,很多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都含有钠,因此,未必非要从盐中摄取钠。
  
  3岁开始,用筷子有助于大脑发育
  研究证明,使用筷子不仅能鼓励孩子去尝试新食物,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协调性和做精细动作的能力。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也是牵动着肩、肘、手腕、手指尖等各部位的大小关节和上臂、前臂、手掌、手掌、手指等部位肌肉的运动。这些手部关节和肌肉只有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才能完成夹取食物的动作。反过来,这一动作又刺激了脑细胞,促进儿童的大脑发育。
  训练孩子用筷子可从3岁开始。3岁,正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时使用筷子可练习手指的各种动作,是训练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是和儿子一起制定的规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样的“潜规则”一旦在孩子的身上潜移默化,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养成。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就该听大人的话,很多事情不是孩子能作决定的,必须由大人监督管理才理所当然。这话不全错,可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忽视了一点,就是:如何和孩子一块商量,一起成长?  家长一味包办,或只是家长拥有说话权,孩子长大了就会渐
上期话题  涛涛3岁了,妈妈最近忽然发现孩子产生了“变坏”的苗头:偷东西、撒谎、说脏话、顶嘴、打人……种种不良行为接踵而来,妈妈在应接不暇之余,不免感到伤心气馁:为什么我家宝宝现在会变成这样?原先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去哪儿了?妈妈也曾强压内心的怒气,苦口婆心地耐心教育孩子;也曾令行禁止,严厉惩罚孩子的“叛逆行为”,可涛涛这次认错了,下次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妈妈该如何摸清涛涛“变坏”的原因呢?孩子
有些家长怕孩子学习不好,于是就花钱请家教,以为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可实际结果往往并不像家长想的那么理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请家教也有不少问题,不少家长请家教的指导思想不对,有的图省事,把孩子推给家教,自己图个清静;有的是让家教把学校讲的课再重讲一遍,甚至还有的家教替孩子做作业,结果往往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养成不专心听讲的习惯;  有的是吃“夹生饭”,有的是吃“炒冷饭”,甚至还有的整天和家教玩,也
对于孩子来说,那种因为“生活如此美好”而产生的快乐,比起一件新玩具或者一盒香甜的糖果所带来的快乐会持续得更久,意义更深远。由内而外的快乐不仅能让孩子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同时还给予他在生活中主动体验快乐的能力。  家长如何让孩子懂得从生活中收获快乐,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下面有5个建议可供借鉴:    找一件能让你精神放松的事情去做  比如在晚间散步、读本好书、听优美的乐曲、在电话里跟朋友畅聊等。
一次,我带女儿格格去表妹家玩。表妹招呼儿子凯凯把玩具拿出来跟格格一起玩,谁知,凯凯一直护着自己的玩具,哪怕是自己平时已经不玩的玩具,也不愿意让格格玩一会儿。家里人都劝他和妹妹一起分享,凯凯不但不听,最后竟干脆把玩具都藏到房间里了。见此情形,表妹尴尬地对我说:“我们夫妻俩都挺大方的,为啥这孩子就这么小气呢?”  在孩子1~3岁的低幼阶段,其物权观还不完善,常常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那是因为孩子
美国电影《儿女一箩筐》讲述了一个大家庭的故事:汤姆和凯特育有12个孩子,他们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乡村小镇上,虽然经济上不是很富裕,但是汤姆和凯特用爱心把家庭生活打理得有声有色,孩子们生活得快乐而健康。然而,平静的生活随着汤姆得到梦寐以求的工作——到大城市任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而改变了。他们全家搬到了大城市,汤姆每天忙于球队的训练,凯特又要去外地宣传新书出版,家庭生活随之陷入一片混乱。最后,汤姆和凯特经过
晚上整理女儿的书包时,我无意间发现一本小小的日记本,信手翻开,撞入我眼帘的竟是些让人触目惊心的话语:  “我考试的时候,坐在我后面的张小美总是用脚踢我的凳子,影响我答题。真可恶,下次她再这样的话,我就要用拳头狠狠地教训她!”“班长早上让我去校门口值勤,班上有3个值日生,他就只让我去,明摆着他是看我好欺负!等我学会了跆拳道,我就一拳打掉他的鼻子!”“今天我一进教室,就招来一片哄笑,东东喊得最欢!原来
经常有父母如此抱怨:“我们家那孩子真是头疼,不但从来不听我的话儿,还不愿与我好好沟通。”亲子沟通出现障碍,家长习惯于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而对于自己,他们却从没有进行过任何反省,总认为“我能有什么原因?他需要什么我就尽量给他买什么,满足他的要求,这还不够?”可事实上,孩子所需要的,往往是金钱买不到的。    1、自主选择权    孩子看似高高在上,父母对其有求必应,实质他们并没有半点选择权。譬如兴趣班
有人形容电视为“蛋壳知识”,意思是我们能从电视里获取的知识就像蛋壳一样薄和脆弱。对于孩子而言,经常看电视不仅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导致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低下,还会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那么,父母该怎样预防孩子成为“电视迷”呢?      ◎时间控制  合理安排和有效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这是预防孩子成为“电视迷”的前提。如果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了,就会减少户外活动,以及与父母交流的时间,长期以往,孩子的
针对孩子“早教”(狭义内容)的课程种类繁多,家长经常不知道该投入多少尽力,何去何从,难免一不小心就会做出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错误选择。其实,家长只要摆正心态,理性认识,就能让“早教”归位。    ☆亲子课程:别寄予太大的希望    张女士休完产假后,不得不把只有3个月的儿子交给保姆看管。因为担心保姆教育不好孩子,孩子会落后于其他人,所以在儿子4个月的时候,张女士为儿子报了亲子班,让保姆带着孩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