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个共同体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电影《儿女一箩筐》讲述了一个大家庭的故事:汤姆和凯特育有12个孩子,他们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乡村小镇上,虽然经济上不是很富裕,但是汤姆和凯特用爱心把家庭生活打理得有声有色,孩子们生活得快乐而健康。然而,平静的生活随着汤姆得到梦寐以求的工作——到大城市任大学橄榄球队的教练而改变了。他们全家搬到了大城市,汤姆每天忙于球队的训练,凯特又要去外地宣传新书出版,家庭生活随之陷入一片混乱。最后,汤姆和凯特经过慎重思考,决定重新搬回乡下生活。
  这部电影情节生动,幽默诙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大家庭的生活面貌,栩栩如生地刻画了12个性格各异、活泼可爱的孩子,看后不禁使人捧腹。影片中蕴含的家庭生活的哲理,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家庭是什么?什么样的家庭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何把家庭营造成一个共同体?
  
  ★要素一:认识家庭共同体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群体内,如果大家都认识、关心并考虑一个共同的目的,从而调节大家的特殊活动,那么就形成一个共同体。家庭本身并不一定是共同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并且全体成员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候,才是一个共同体。显然,汤姆的家庭是一个共同体,他们的家庭生活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全家人的健康与幸福。汤姆之所以选择去大城市执教,是因为既能使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当梦想遭遇现实,生活不仅没有像想像的那样美好,反而陷入一系列混乱时,促使他们重新作出选择的还是“全家人的健康与幸福”这个目标。在全家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目标逐渐化为共同的信念,把全家人凝聚在一起。
  
  ★要素二:家人的合作
  在家庭这个共同体内,为了达成家庭生活的目标,家人的合作——尤其是夫妻之间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影片中处处体现了夫妻良好的合作给家庭带来的幸福与甜蜜,揭示了合作不良带来的危机。当他们在乡间生活的时候,汤姆和凯特的合作非常和谐:汤姆挣钱养家糊口,凯特安心做家庭主妇照顾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当汤姆执教大学橄榄球队以后,他们的合作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家庭生活中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汤姆带领球队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战绩,凯特离家宣传新书,像职业女性一样到处奔波,孩子们感受到了这种变化,那就是“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想争第一”,结果造成了家庭生活的动荡不安,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由此可以看出,夫妻合作对于家庭的安定和幸福是多么重要。
  
  ★要素三:良好的沟通
  沟通是促进家庭共同体内成员相互了解的方式。在汤姆与凯特充满民主氛围的大家庭里,积极的沟通与相互的了解成为必备。当汤姆决定执教大学橄榄球队必须搬家时,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孩子们都表示不愿意搬家,虽然他们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但是他们的态度和倾向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当汤姆向孩子们的许诺——能够生活得更幸福没有兑现时,孩子们的不满和抱怨的情绪也用正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汤姆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偏离了家庭生活的目标,因此对生活与事业进行了重新选择。积极的沟通也使孩子们理解了父亲。当汤姆带领球队打完最后一场比赛后,赛场上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凯特带领12个孩子一字排开,打出了“我们爱教练”的条幅。
  把家庭建设成一个共同体,父母与孩子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也许没有比这更好的家庭教育了。孩子在家庭这个共同体内,将会理解真善美,学会沟通与合作,懂得爱与尊重,从而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其他文献
关 爱  小朋友们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这时,一个扮小鸡的孩子摔倒了。在场的小朋友有的反应默然,有的笑着说:“小鸡摔跤了。”有的仍继续玩游戏。这时,明明默默地走过去,扶起摔跤的小朋友问:“疼不疼?”虽说只是一句小小的问候,但出自一个4、5岁的孩子,令人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丝的感动。    分 析:  一个从小懂得关爱他人的孩子,能换位思考,感受他人的快乐、痛苦、失望、烦恼等心情,也更能理解他人给予的
当别人惊叹你的孩子简直就是你年幼时的翻版,你是不是会抑制不住地流露出满足的神色?的确,做父母的潜意识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子女受到伤害,父母会感同身受地难过,因为他们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的疼痛直接移到了他们的身上。  有这么一个人,驴子脸,鹰嘴鼻,鹞子眼,他有一个儿子,长得同他一模一样,简直就是他的“克隆”。他为此很得意,常开心地告诉别人:“我儿子长得跟我一模一样!”有
妈妈日记摘抄:  女儿闻闻  10个月能握起我随意放置的水彩笔,对着隔尿垫上的兔子图案专心描画,尽管笔头是倒立的。  11个月闻闻不满足于坐在床上画兔子,握起笔指着要我给她拿纸。  2岁10个月闻闻很有兴趣地对着贴在柜子上的纸作画,很快,她觉得贴纸太小了。  2岁11个月闻闻干脆坐到房间地板胶上画,并总是强调圆的是妈妈,长的是爸爸。的确,爸爸的脸比妈妈长,爸爸又比妈妈高。这些,可能就是孩子最初的观
记得我在童年时,母亲给我买了不少童话书,其中我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特别喜爱,每每读起,我都是那样的兴致勃勃,浮想联翩。  如今,很多优秀的童话作品问世,获奖,这无疑是儿童最喜爱的刊物。我给孙女买,竟遭到了儿子的反对;给外孙子买,竟遭到了女儿的反对。他们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连正经书都学不过来,哪有时间让他们看童话?”  其实,我的儿女和不少家长一样,功利性太强,他们只相信考试的分数。为了
儿子今年5岁,平时也算聪明伶俐、嘴巴甜蜜。可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用耍赖来达到目的。常常弄得我们既尴尬又无奈,不知道怎么对付这个“无赖”小子。  上周末,我带他去超市选购日用品。刚一进超市大门,儿子就甩脱我的手,蹦跳着直奔玩具区,不一会儿,他就搂着一辆款式新颖的遥控跑车回来了:“妈妈,给我买!”我一看标签,258元!这小子,家里都一堆的车了,竟然还嚷嚷着要买价钱如此不菲的玩具车!  我敷衍他:“妈妈
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是和儿子一起制定的规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样的“潜规则”一旦在孩子的身上潜移默化,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养成。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就该听大人的话,很多事情不是孩子能作决定的,必须由大人监督管理才理所当然。这话不全错,可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忽视了一点,就是:如何和孩子一块商量,一起成长?  家长一味包办,或只是家长拥有说话权,孩子长大了就会渐
上期话题  涛涛3岁了,妈妈最近忽然发现孩子产生了“变坏”的苗头:偷东西、撒谎、说脏话、顶嘴、打人……种种不良行为接踵而来,妈妈在应接不暇之余,不免感到伤心气馁:为什么我家宝宝现在会变成这样?原先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去哪儿了?妈妈也曾强压内心的怒气,苦口婆心地耐心教育孩子;也曾令行禁止,严厉惩罚孩子的“叛逆行为”,可涛涛这次认错了,下次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妈妈该如何摸清涛涛“变坏”的原因呢?孩子
有些家长怕孩子学习不好,于是就花钱请家教,以为这样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可实际结果往往并不像家长想的那么理想。  从实际情况来看,请家教也有不少问题,不少家长请家教的指导思想不对,有的图省事,把孩子推给家教,自己图个清静;有的是让家教把学校讲的课再重讲一遍,甚至还有的家教替孩子做作业,结果往往造成孩子的依赖性,养成不专心听讲的习惯;  有的是吃“夹生饭”,有的是吃“炒冷饭”,甚至还有的整天和家教玩,也
对于孩子来说,那种因为“生活如此美好”而产生的快乐,比起一件新玩具或者一盒香甜的糖果所带来的快乐会持续得更久,意义更深远。由内而外的快乐不仅能让孩子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同时还给予他在生活中主动体验快乐的能力。  家长如何让孩子懂得从生活中收获快乐,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下面有5个建议可供借鉴:    找一件能让你精神放松的事情去做  比如在晚间散步、读本好书、听优美的乐曲、在电话里跟朋友畅聊等。
一次,我带女儿格格去表妹家玩。表妹招呼儿子凯凯把玩具拿出来跟格格一起玩,谁知,凯凯一直护着自己的玩具,哪怕是自己平时已经不玩的玩具,也不愿意让格格玩一会儿。家里人都劝他和妹妹一起分享,凯凯不但不听,最后竟干脆把玩具都藏到房间里了。见此情形,表妹尴尬地对我说:“我们夫妻俩都挺大方的,为啥这孩子就这么小气呢?”  在孩子1~3岁的低幼阶段,其物权观还不完善,常常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那是因为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