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学到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现实中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每个班都有几个学困生,他们到了四五年级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二十以内加减法不能准确计算,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学困生由于基础太差,成绩不理想,到了高年级,只能考到十多分,在学校也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他们通常都很自卑,但是他们智力并没有比别人差,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同学的成绩也是农村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简单谈谈我是如何做这类学生的转化工作的。
一、教师提高认识,改变方法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当孩子学不好的时候可以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多优化自己的课堂,使学生爱自己的数学学科,从而减少学困生的产生,这也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的信心。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哪门学科充满兴趣,他的哪门学科成绩就比较突出。为了让同学喜欢我的数学课,我总是努力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同学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任何一个好学生,也不随便批评一个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变化并给予表扬与鼓励。例如,我班陈力同学,二年级时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到了三年级乘法口诀都不会背,他整天闷闷不乐的,很少看到他笑,很少看到他与其他同学交流。为了帮助他,我课后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情况,问他对老师的数学课的看法,发现他还是很喜欢上我的数学课的。于是,我告诉他我对他的印象,告诉他我相信他能学好,在平时上课时,多给他一些发言的机会,碰到觉得他可以回答的问题就让他来回答,并及时表扬他。慢慢地发现他上课时很认真,作业也认真完成,其中考试时,他的数学居然考了90多分,这是我和同学们没有想到的,随之让大家对他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他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他自己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恢复了学习的信心,现在成绩很稳定。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必须及时地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除了刚刚提到的评价外,还可以在练习以及试卷上写评语:如“好样的”、“有进步,老师相信你能行的”、“能再努力点吗?相信你会学得更好”等,总之,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他能学好,即使暂时落后也不要紧,主他们自己树立能学好的信心。
三、找准问题的症结,选择有效方法。
学困生成绩低下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是因为对旧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系统的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造成知识断层,严重影响了对新知识的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感觉很累,学生感觉痛苦。针对这种情况,我精心研究每一个学困生,找准他们差的症结,在上课时顺便复习原有的知识。
比如我带农村高年级数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加减乘除乱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加法,什么时候该用减法,即使生活中一些购物的应用,在生活中他们会用,会计算结果,但是他们却不会列算式。这就说明他们不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为此,为了便于他们理解,我会举一些现实中简单的例子让他们理解意义。如:在学习倍数关系时,学生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列乘法,什么时候列除法,因此我就举一些例子,你有2元钱,老师的钱是你的5倍,那老师有多少钱呢,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情境中来,又举一些比较简单的例子,学生很容易接受,对于学困生来说,也很容易理解。
四、借助集体的力量,促使学困生进步。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这样教育我的学生,我对他们说:“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进步。只有大家都进步了,我们才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温暖的集体。”我把这些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小组,提倡每一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学困生作为帮扶对象,各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比一比,看谁的小组帮扶成效显著。并对帮扶成效显著的小组成员进行奖励。同时利用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得到了同学的帮助,享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从而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五、教师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辅导,并寻求家长的配合。
农村很多班上都有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另外给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因材施教,让他们“跳一下能摘到桃子”。另外,农村现在留守儿童的比例比较高,有的班上已经达到了50%,这也是一些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我们身为教师,我们的职业道德,我们的良心不允许我们放弃任何一位学困生,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方法,总结经验,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我坚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一、教师提高认识,改变方法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信心,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当孩子学不好的时候可以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多优化自己的课堂,使学生爱自己的数学学科,从而减少学困生的产生,这也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的信心。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小学生对哪门学科充满兴趣,他的哪门学科成绩就比较突出。为了让同学喜欢我的数学课,我总是努力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所有的同学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任何一个好学生,也不随便批评一个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变化并给予表扬与鼓励。例如,我班陈力同学,二年级时他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到了三年级乘法口诀都不会背,他整天闷闷不乐的,很少看到他笑,很少看到他与其他同学交流。为了帮助他,我课后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情况,问他对老师的数学课的看法,发现他还是很喜欢上我的数学课的。于是,我告诉他我对他的印象,告诉他我相信他能学好,在平时上课时,多给他一些发言的机会,碰到觉得他可以回答的问题就让他来回答,并及时表扬他。慢慢地发现他上课时很认真,作业也认真完成,其中考试时,他的数学居然考了90多分,这是我和同学们没有想到的,随之让大家对他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他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他自己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恢复了学习的信心,现在成绩很稳定。
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必须及时地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除了刚刚提到的评价外,还可以在练习以及试卷上写评语:如“好样的”、“有进步,老师相信你能行的”、“能再努力点吗?相信你会学得更好”等,总之,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他能学好,即使暂时落后也不要紧,主他们自己树立能学好的信心。
三、找准问题的症结,选择有效方法。
学困生成绩低下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是因为对旧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系统的理解前面所学的知识,造成知识断层,严重影响了对新知识的理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感觉很累,学生感觉痛苦。针对这种情况,我精心研究每一个学困生,找准他们差的症结,在上课时顺便复习原有的知识。
比如我带农村高年级数学时,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题目,加减乘除乱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加法,什么时候该用减法,即使生活中一些购物的应用,在生活中他们会用,会计算结果,但是他们却不会列算式。这就说明他们不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为此,为了便于他们理解,我会举一些现实中简单的例子让他们理解意义。如:在学习倍数关系时,学生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列乘法,什么时候列除法,因此我就举一些例子,你有2元钱,老师的钱是你的5倍,那老师有多少钱呢,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情境中来,又举一些比较简单的例子,学生很容易接受,对于学困生来说,也很容易理解。
四、借助集体的力量,促使学困生进步。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这样教育我的学生,我对他们说:“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进步。只有大家都进步了,我们才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温暖的集体。”我把这些学困生融合于各个小组,提倡每一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学困生作为帮扶对象,各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比一比,看谁的小组帮扶成效显著。并对帮扶成效显著的小组成员进行奖励。同时利用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得到了同学的帮助,享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从而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五、教师对学困生进行适当的辅导,并寻求家长的配合。
农村很多班上都有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另外给他们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因材施教,让他们“跳一下能摘到桃子”。另外,农村现在留守儿童的比例比较高,有的班上已经达到了50%,这也是一些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我们身为教师,我们的职业道德,我们的良心不允许我们放弃任何一位学困生,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方法,总结经验,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我坚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